第946章 塔防
  李牧带来的人马,全都是复合型人才。在他带来的锦衣卫中,瓦匠,木匠都有,而且都取得了资格证。有这些人在,当天搭建砖窑,伐木,建造弩箭炮石等,一应守城攻城的设备,全都能制造出来。
  另一边,李牧用船上的印刷工具,为山背大兄王印刷了很多‘传单’,传单图文并茂,历数了苏我氏的罪孽,同时告诉倭国百姓,他们的天皇,皇位来得不正当,真正的天皇,应当是山背大兄王才对。
  并且,山背大兄王得到了天朝的支持,是大唐皇帝认可的倭国国王,而苏我虾夷立的伪天皇,得不到天朝的认可,天朝已经派来舰队讨伐,不日大战一触即发。
  战事开始之前,若能够弃暗投明,加入到天朝支持的山背大兄王这一边,天朝非但既往不咎,还会予以优待。优待包括,读书识字,传授技艺等,可谓是买不着吃亏,也买不着上当。
  若是贵族世家,选择支持山背大兄王,将可以得到随同天朝舰队返回中原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做‘留学僧’,还是‘留学生’,大唐都会予以优待。
  如果是做生意的,也能得到明州港的入关优先权。根据功劳多少,获得年限不等的专营权。试想一下,中原的丝绸,在倭国只有一家经营,所得的利润得有多大?
  种种利好,随着舰船沿着海岸线铺开。基本上覆盖了所有阶层,一传十十传百,在苏我氏极力地控制下,还是没能阻止传单的流通,不出十日,倭国四个岛,基本上人尽皆知了。
  一直犹豫的苏我氏,见事不好,终于下定决心,重振旗鼓跟李牧开战了。
  他们已经退无可退,没有选择了。
  ……
  经过这十天,山背大兄王的势力,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不得不说,传单的威力是很大的。又或者苏我氏霸占权柄多年,得罪的人太多了,又或者山背大兄王也有不少隐匿起来的死忠,总之,十日的时间,还真招募到了不少的武士。
  倭国的武士,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不用给发兵器,只有有武器的人,才有资格成为武士。很多人的兵器,都是传承了十几代的,靠着这一把武器,后世子孙就能有一碗饭吃。
  而在冶金水平低下的倭国,能有一把武器是非常难的。在相对闭塞的倭国,谁能笼络更多有武器的人为自己所用,谁就能控制整个国家。
  苏我氏的崛起,便是因为苏我氏在南北朝时期,曾经是倭国最大的走私商贾,他们和中原沿海做贸易,趁着乱世得到了不少武器。凭借这些武器,以及贸易得来的财富,圈养训练武士,才一步一步地站在了倭国权力的巅峰。
  短短十天,跟随各船只回来的武士,就超过了两千人。大唐的舰队,最小的千石船,都要大过倭国最大的龟船,在沿海纵横驰骋,没有任何对手,苏我氏的船只想要拦截,但是他们连追都追不上,更不要提打一场了。
  这些船只,顺利的把人运到了第一座据点之中,这里,有锦衣卫等着训练他们。
  倭国武士,虽然叫武士,但是战斗力堪忧。这里说的战斗力,不是单打独斗的战斗力,而是团队作战的战斗力。
  单打独斗,拼死相搏,倭国武士并不差锦衣卫很多。这与他们的战斗方式有关,普通锦衣卫的战斗方式,通常都是大开大合,正面作战。而倭国武士作战,则是无所不用其极。什么下作的手段,都能用出来。这样一来,虽然锦衣卫普遍比倭国武士强壮,但是真的拼死搏命,胜负也只能勉强六四开的样子。
  但是如果是团队作战,倭国武士就只有被砍杀的份儿了。经过训练的锦衣卫,基本都会三五个战阵随时变化。战阵之中,每一个成员互相依靠,互相帮衬,战斗力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么简单。但是倭国武士作战,都是单打独斗,如果要他们配合,不但起不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反而经常起到副作用,误伤自己人。
  此消彼长之下,会有什么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锦衣卫想要训练的,就是这合击之法。但是李牧还是揣了心眼的,他不想倭国武士学会了战阵合击之法,有一天反过来用在大唐军民身上,所以他要求锦衣卫,针对性的训练。只训练有克制之法的战阵,这样来日若跟倭国有冲突,大唐军民也有破敌之法。
  而且他们习惯了战阵,就算是有破绽,他们也没有办法,一个行之有效的战阵,那是千百年锤炼得来的,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改良的,破绽存在了,他们也弥补不了。
  听说苏我氏的人攻打过来了,李牧把三个据点的人,都聚集到了沿海的一个据点。挖了战壕和陷阱,使用机关术布置了机关,静等他们的到来。
  ……
  苏我氏父子这次学聪明了,为免再碰到地雷,他们抓了很多走兽,驱赶它们冲向据点。还真别说,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很多布置的陷阱和机关,都被这些走兽给搅合了。
  看到有效,苏我父子大喜,没有着急进攻,派手底下的武士,又抓了不少的走兽,打算把面前所有机关扫清。如果没有可怕的会爆炸的机关,凭借兵力的优势,苏我父子相信即便对手是天朝上国的兵士,他们也一定能赢。
  都是血肉之躯,三条命换一条命,或者五条命换一条命,你们唐军有几个人?
  第二波的机关触发明显少了很多,苏我氏父子放心了,乱射了一通箭矢,便催促手下武士冲锋了。
  倭国打仗,就是这么简单。
  和中原相比,倭国没有高大的城墙,也没有马匹,大部分的时候,都只能是步行冲锋。箭矢都用得少,都是单对单的厮杀。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的史学家在研究倭国历史的时候,经常哭笑不得的缘故。
  在倭国历史上记载的,很多‘大’战役。看文字记载,还以为是多大的战斗呢。其实细细分析,也就是相当于中原的两个县干起来了。
  甚至是两个村,也都能描述的很有史诗感。
  他们所谓的世家,大名等,也就相当于是里正,村长。以至于中国的历史学家,对倭国的历史,大部分都兴趣缺缺。
  武士们漫山遍野地冲锋过来,看似声势浩大,其实也就只有两三千人。也不是苏我氏父子找不到更多人来。实在是这个战场只能容纳这些,再多了也挤不进来了。
  他们冲过‘雷区’果然一个人也没死,走兽们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几乎没有剩下没触发的陷阱了。
  正当他们高兴,冲进据点就能大杀四方的时候。忽然,一根箭矢射向了一个武士的面门,武士应声而倒,惨叫不绝。
  没有人同情他,其他人看到有箭射过来,纷纷从怀里掏出一个面具,这些面具是用海中的一种鱼骨所制,这种鱼骨遇到火的时候,就会变软,可以更改形状,而遇到水的时候,就会定型变得坚硬。是制作盔甲的好材料,但是因为过于稀少,只能是达官贵人穿戴。
  苏我家把这种秘密武器都拿出来了,足见这次他们是势在必得。又是一阵箭雨,这次伤亡更小了,上千的前排,只有寥寥几人受伤,被后边的同伴踩在了脚下。
  冲锋还是没有停止,眼瞅着,就要冲进据点了。忽然,武士们只觉得脑袋上面有一块阴影,像是飘过去一朵云彩也似。
  他们下意识地抬头看天上,还没看清楚什么,忽然哗啦一声,自己被不明液体泼了个透心凉。
  有人鼻子好,闻了一下,旋即脸色大变,一边扯衣服一边喊道;“快脱衣服,这些都是油!”
  “他们要用火攻!”
  “喊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热气球上的一休,丢下来一个火把,瞬间点燃了一大片。
  地面早已经铺满了干草和易燃物,火把落下去,即便没能点燃倭国武士身上的桐油,也点燃了他们身边的干草,瞬间,一大片火海,如同炼狱一般。
  “快救救我,快救救我!”
  武士们或许不怕死,但是被烧死,他们绝对是怕的。
  被烧死也就罢了,就怕烧的人不人鬼不鬼,作为一个武士,这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有人忍受不了被灼烧的痛苦,拿出腰间的兵刃,自己抹了脖子。
  有的人眼见自己要死了呃,临走之前想拉个垫背的,直接抱住一个火势还没那么大的,两人同归于尽了。
  人性的扭曲,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远处远远望着这一切的苏我父子,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词汇,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的内心了。
  这又是什么啊,之前没见过啊。怎么人还能在天上飞吗?见识短浅的二人,当然不会知道什么叫做热气球,更遑论是鲸鱼皮制作的,气密性是之前材料数倍的高级三防热气球了。
  热气球居高临下,洒桐油扔火把,不要太轻松。这些冲锋的武士,聚拢到了据点门口,实在是不用火攻,都对不起这等好机会了。
  跑在最前面,想要立功的武士们,几乎都被桐油点燃了。他们仓皇鼠窜往回跑,跟后排迎面相撞,几千人乱作一团,又点燃了一大波的人。
  苏我父子见到这种场面,目光都已经呆滞了。
  这还怎么打?
  上一次,爆炸,直接炸碎了。
  这次,好不容易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开始烧了。离着老远,他们都闻到肉味了。
  原来人肉烤熟了,竟然是这种味道。
  下次呢?即便再组织起来人马,下次还不知他们有什么花招!可恶的大唐人,为何如此诡计多端?
  “撤!”
  苏我虾夷一声悲凉的大喊,鸣金收兵了,只是有多少人能听到他的喊声,能听从他的命令,那就不一定了。
  热气球上的弓弩手,好整以暇的一个一个点杀下面的‘火人’,有如屠鸡杀狗,没有丝毫的难度。
  等到据点门前已经没有站着的人的时候。从天上向下看,少说也得有上百尸体留在此地了。
  看着苏我虾夷逃走,李牧也没有下令去追。不是不能追,而是没有必要。追得急了,鱼死网破,自己这边还要死人。万一真的把苏我父子抓到了,也不好办。他要的是倭国的一种势力平衡,而不是真的想让山背大兄王取代苏我氏。
  这种战略就像后世的英美,他们故意留下有争议的地区,然后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本质上是一样的道理。
  现在苏我氏的势力,还是过于强大,李牧便要扶持山背大兄王来平衡苏我氏。但如果把苏我氏折腾的太狠,甚至折腾死了,倭国的天下,岂不是又变成了山背大兄王一家独大了?
  等他一家独大,他还能不能控制住他的野心,可就是两说的事儿了。
  ……
  胜利的消息,随着传单再次散布了倭国全境。苏我氏输了,给了更多观望的人信心。天朝上国果然是天朝上国,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要不怎么人家叫天朝上国呢?真能飞到天上去啊!
  有各家的探子,亲眼目睹了战斗的全过程,回去绘声绘色地描述。把热气球说的玄乎其玄,好像这个东西,只能是天上的宝物似的。
  在当下倭国的技术水平,热气球的原理,他们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了。人们对于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无论哪个国家,民族,都会寄托在鬼神身上,这是人之常情。
  苏我氏连败两仗,而且是一边倒的惨白。多年的压迫,震慑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
  李牧这边则是来者不拒,只要投靠过来的武士或者商贾,全都按照宣传单上的宣传兑现了。
  第一批组织起来的商船队,也在舰队中千石护卫舰的带领下返航了。他们要回到扬州港进行交易和补给,在明州港建设完成之前,也只能暂且这样了。
  这次返航,除了把新培训的水手带过来一些之外,更主要的是,为了养活这些投靠来的倭国人,需要运一些钱粮过来。
  毕竟想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