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问题的关键
事实上,伙计是徐思齐假扮。
江如梦进了巷子,随后华科志也跟了进去。
看到这一幕,徐思齐以有公务需要处理为由,让顾倾城搭熟人的车先去新都饭店,自己则悄悄回到了教堂内。
将近一年时间里,英租界的大街小巷,他几乎做到了了如指掌。
他知道,教堂外墙就是那条小巷。
华科志若是打算动手杀人,一定会选择相对偏僻的角门附近。
角门门垛有一处凹角,华科志隔着铁门探身张望,也看不到徐思齐躲在里面。
所以,华科志和江如梦之间的谈话。
徐思齐全都听的清清楚楚。
巡捕也并非偶然经过。
在返回圣三一教堂之前,徐思齐找来附近一名巡长,只说经常有学生遭帮派分子勒索,让他带人去慕尔堂学校周边巡视。
小巷是通往慕尔堂学校最近的一条路。
任何人都会选择走这条路。
以江如梦的机智,她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脱身。
徐思齐一路暗中尾随,直到确定江如梦入住了董记旅馆。
……
“你是渔夫派来的吗?”江如梦忽然开口说道。
“不是。”
徐思齐不慌不忙,把一个消音器拧在枪管上。
他心里很清楚,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压力,江如梦不可能轻易就范。
就是要让她相信,不说实话只有死路一条。
“那你……”
“想活命,就老老实实回答问题!”
徐思齐打开手枪保险,手指也搭在了扳机上。
江如梦心想,对方知道自己去过中华戏院,按说应该不是渔夫派来的人。
左思右想,感觉也没了退路,索性把心一横,昂然说道:“我去中华戏院,是为了查内奸。”
“内奸是谁?”
徐思齐担心枪支走火,枪口稍微偏离了一点。
“渔夫!”
“有证据吗?”
“没有。”
“那怎么确定渔夫是内奸?”
“陈炳笙来上海,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内情,周青山也是其中之一。理论上来说,他是内奸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他曾经问过我,认不认识陈炳笙,我回答不认识,当时也不觉得什么。直到麦琪里14号出了事,我才隐约感觉到,这很可能是一个圈套。”
“继续说。”
“我和陈炳笙好过。这件事,并非军事机密,政保局内部很多人都知情。上级派我来上海工作,相关情况肯定一并做了通报。作为我的上级,渔夫应该听说过才对,可他偏偏假装一无所知。等到陈炳笙出了事,我就是理所当然的嫌疑人。”
“所以,你借故躲起来,其实是为了躲渔夫。”
“如果我不躲起来,锄奸队很快就会找上门来。我不想死。尤其不想被自己人当做内奸处死。对了,还有一件事,陈炳笙能找到我,肯定是渔夫透露的消息,至于说,渔夫怎么知道我住光华里,那就不清楚了。”
“渔夫当时穿什么样的衣服?”
“藏蓝色长衫。”
“戴帽子了吗?”
“戴了。礼帽,深灰色。”
“这些情况,你为什么不向上面汇报?”
“无凭无据,没人会相信。”
“你去中华戏院,查到线索了吗?”
徐思齐关了手枪保险。
江如梦说道:“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暗中跟踪渔夫。当天,在外咸瓜街附近,他忽然回过身,我赶忙躲进街边的书店。等我再出来的时候,人已经不见了。我怀疑,他进了中华戏院。所以就跟了进去。”
“渔夫在戏院吗?”徐思齐问道。
在鸿运茶楼楼上,他并没有看到周青山。
江如梦摇了摇头。
“陈炳笙死了,你知道吗?”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他去找你的当天。”
“谁杀了他?”
“船工动的手,下命令的是渔夫。”
江如梦愕然,眼中露出了迷惘的神色,喃喃着说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按说不应该啊……难道、我猜错了吗?”
徐思齐说道:“这件事,你可以告诉船工。”
“告诉他?”
“对。”
“他会相信我吗?”
“以前或许不信,现在起码会认真对待。”
“为什么?”
“在圣三一教堂的巷子里,你没有揭穿他的身份。”
江如梦心里很惊讶,感觉这个人似乎无所不知,下午刚刚发生的事,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怎么能找到船工?”
“公休日去安徽会馆,他就在那儿。”
徐思齐收起枪,说道:“吃饭吧。我刚才看过了,两菜一汤,很丰盛。对了,我跟旅馆伙计说,我是你的朋友。要不然,进你的房间,也许还要费一番周折。”
“你究竟是谁?”江如梦忍不住问道。
“以后,你会知道的。但不是现在。”
“我们认识,对吗?”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是陌生人,你没必要戴口罩。长时间和熟人待在一起,即便化妆改扮,肯定也会被认出来。你不相信我,我能理解。我不是要知道你的名字,说一下代号没问题吧?”
“如果我们是同路人,早晚都会在路上相遇。江小姐,再见。”
说完这句话,徐思齐拉开房门走了出去。
他在嘴里塞了一个牙套,这种简单的乔装改扮,在光线昏暗的条件下,应付陌生人还凑合,在熟人面前几乎是无所遁形。
按照江如梦所说,在戏院和姜斌见面的人,十有八九是周青山本人。
藏蓝色长衫,深灰色礼帽,这些着装方面的特征,恰好印证了阿全的说法。
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
作为上海地下组织负责人之一,周青山有机会知道陈炳笙的身份。
姜斌煞费苦心,搞出一本所谓的克公签名书,找机会塞进陈炳笙的行李箱,其实是为了掩护情报来源。
在陈炳笙的问题上,江如梦说了谎,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举动,生生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在有针对性的设计下,她的解释很难令人信服。
当然,这件事必须有旁证才行。
拉上了华科志,就是为了让他亲耳听到,陈炳笙和江如梦其实早就认识。
只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包括姜斌在内,所有人都低估了江如梦的智慧。
她才是问题的关键。
江如梦进了巷子,随后华科志也跟了进去。
看到这一幕,徐思齐以有公务需要处理为由,让顾倾城搭熟人的车先去新都饭店,自己则悄悄回到了教堂内。
将近一年时间里,英租界的大街小巷,他几乎做到了了如指掌。
他知道,教堂外墙就是那条小巷。
华科志若是打算动手杀人,一定会选择相对偏僻的角门附近。
角门门垛有一处凹角,华科志隔着铁门探身张望,也看不到徐思齐躲在里面。
所以,华科志和江如梦之间的谈话。
徐思齐全都听的清清楚楚。
巡捕也并非偶然经过。
在返回圣三一教堂之前,徐思齐找来附近一名巡长,只说经常有学生遭帮派分子勒索,让他带人去慕尔堂学校周边巡视。
小巷是通往慕尔堂学校最近的一条路。
任何人都会选择走这条路。
以江如梦的机智,她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脱身。
徐思齐一路暗中尾随,直到确定江如梦入住了董记旅馆。
……
“你是渔夫派来的吗?”江如梦忽然开口说道。
“不是。”
徐思齐不慌不忙,把一个消音器拧在枪管上。
他心里很清楚,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压力,江如梦不可能轻易就范。
就是要让她相信,不说实话只有死路一条。
“那你……”
“想活命,就老老实实回答问题!”
徐思齐打开手枪保险,手指也搭在了扳机上。
江如梦心想,对方知道自己去过中华戏院,按说应该不是渔夫派来的人。
左思右想,感觉也没了退路,索性把心一横,昂然说道:“我去中华戏院,是为了查内奸。”
“内奸是谁?”
徐思齐担心枪支走火,枪口稍微偏离了一点。
“渔夫!”
“有证据吗?”
“没有。”
“那怎么确定渔夫是内奸?”
“陈炳笙来上海,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内情,周青山也是其中之一。理论上来说,他是内奸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他曾经问过我,认不认识陈炳笙,我回答不认识,当时也不觉得什么。直到麦琪里14号出了事,我才隐约感觉到,这很可能是一个圈套。”
“继续说。”
“我和陈炳笙好过。这件事,并非军事机密,政保局内部很多人都知情。上级派我来上海工作,相关情况肯定一并做了通报。作为我的上级,渔夫应该听说过才对,可他偏偏假装一无所知。等到陈炳笙出了事,我就是理所当然的嫌疑人。”
“所以,你借故躲起来,其实是为了躲渔夫。”
“如果我不躲起来,锄奸队很快就会找上门来。我不想死。尤其不想被自己人当做内奸处死。对了,还有一件事,陈炳笙能找到我,肯定是渔夫透露的消息,至于说,渔夫怎么知道我住光华里,那就不清楚了。”
“渔夫当时穿什么样的衣服?”
“藏蓝色长衫。”
“戴帽子了吗?”
“戴了。礼帽,深灰色。”
“这些情况,你为什么不向上面汇报?”
“无凭无据,没人会相信。”
“你去中华戏院,查到线索了吗?”
徐思齐关了手枪保险。
江如梦说道:“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暗中跟踪渔夫。当天,在外咸瓜街附近,他忽然回过身,我赶忙躲进街边的书店。等我再出来的时候,人已经不见了。我怀疑,他进了中华戏院。所以就跟了进去。”
“渔夫在戏院吗?”徐思齐问道。
在鸿运茶楼楼上,他并没有看到周青山。
江如梦摇了摇头。
“陈炳笙死了,你知道吗?”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他去找你的当天。”
“谁杀了他?”
“船工动的手,下命令的是渔夫。”
江如梦愕然,眼中露出了迷惘的神色,喃喃着说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按说不应该啊……难道、我猜错了吗?”
徐思齐说道:“这件事,你可以告诉船工。”
“告诉他?”
“对。”
“他会相信我吗?”
“以前或许不信,现在起码会认真对待。”
“为什么?”
“在圣三一教堂的巷子里,你没有揭穿他的身份。”
江如梦心里很惊讶,感觉这个人似乎无所不知,下午刚刚发生的事,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怎么能找到船工?”
“公休日去安徽会馆,他就在那儿。”
徐思齐收起枪,说道:“吃饭吧。我刚才看过了,两菜一汤,很丰盛。对了,我跟旅馆伙计说,我是你的朋友。要不然,进你的房间,也许还要费一番周折。”
“你究竟是谁?”江如梦忍不住问道。
“以后,你会知道的。但不是现在。”
“我们认识,对吗?”
“为什么这么说?”
“如果是陌生人,你没必要戴口罩。长时间和熟人待在一起,即便化妆改扮,肯定也会被认出来。你不相信我,我能理解。我不是要知道你的名字,说一下代号没问题吧?”
“如果我们是同路人,早晚都会在路上相遇。江小姐,再见。”
说完这句话,徐思齐拉开房门走了出去。
他在嘴里塞了一个牙套,这种简单的乔装改扮,在光线昏暗的条件下,应付陌生人还凑合,在熟人面前几乎是无所遁形。
按照江如梦所说,在戏院和姜斌见面的人,十有八九是周青山本人。
藏蓝色长衫,深灰色礼帽,这些着装方面的特征,恰好印证了阿全的说法。
逻辑上没有任何问题。
作为上海地下组织负责人之一,周青山有机会知道陈炳笙的身份。
姜斌煞费苦心,搞出一本所谓的克公签名书,找机会塞进陈炳笙的行李箱,其实是为了掩护情报来源。
在陈炳笙的问题上,江如梦说了谎,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举动,生生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
在有针对性的设计下,她的解释很难令人信服。
当然,这件事必须有旁证才行。
拉上了华科志,就是为了让他亲耳听到,陈炳笙和江如梦其实早就认识。
只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包括姜斌在内,所有人都低估了江如梦的智慧。
她才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