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焦虑可以被“杀死”:如何应对拖延症?
  你烦恼的可能不是怎么去解决问题,而是“问题这么多,我该怎么办”。所以,你要做的是,先大吼一句“走开”,然后干劲十足地去推进。去做就对了,慢慢就会有出路。
  你可以“杀死”焦虑
  1
  你有过因为焦虑而心跳加快、没有食欲、难以呼吸的经历吗?
  我有过。
  2019年,我的公司在武汉开了一家分公司,招了一批应届大学生,因为招聘时比较仓促,没想到上班的第一天就有6个人辞职。
  实习生来的第一天,听到自己的底薪与工作挂钩,发现要完成的工作指标很有难度,而且他们是新手上路,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当然,公司这边也有责任,招聘的时候太仓促,没来得及与他们沟通清楚,实习期的底薪也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指标为前提条件的。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公司创下员工上班第一天就有6个人辞职的历史纪录。
  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当时我在北京,分公司在武汉,我原本是想做些什么的,但是距离的限制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觉得什么都做不了。
  2
  现在回忆起那段经历,我还是会忍不住皱眉,当时我无法也无力摆脱那无边无尽的焦虑,简直焦虑到极点了。
  现在人手不够怎么办?再招新人。如果新人再走怎么办?不确定因素太多了,还要花不少时间。公司的指标完不成又该怎么办?
  我每天醒来想的都是这些问题,每天又带着同样的问题入睡。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无数次出现,但我就是找不到出路,或者坦白说,我并没有在找出路,不过是自我催眠般地问自己,仿佛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就是没有行动,也没有意识到要行动。
  难道是上天可怜我发际线日益后退?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河森堡说的一段话,他说他的切身经验是,如果你觉得某件事让你特别焦虑,压得你喘不过气来,那么最好的排解方法就是直接去做这件事,什么都别管,就是使劲做,努力去推动进度。你每往前推进一点这件棘手的事情,你的焦虑就会减少一分。同时,你的焦虑越少,推进工作的速度也就越快。只要咬紧牙关,不停地推进,总会有解脱的那一天。而且你每完成一个棘手的任务,或多或少都会比之前强大一点,这件苦差事总会改变你一点。
  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原本躺在床上刷微博,看完之后,我惊讶得跳了起来。原来我一直焦虑的不是武汉分公司的事情,而是焦虑本身。我在大脑中像放幻灯片一样播放这些难题,每天醒来都在心里暗示自己,这又是焦虑的一天。但是,我并没有用实际行动去消除焦虑啊!
  从那天起,我就学着做到“什么都别管,就是使劲做,努力去推动进度”。我立刻预订了北京到武汉的机票,去武汉待了两个星期。一到武汉,我就参与武汉分公司的工作,改变了分公司原来的工作方法,帮助公司解决问题,并改进了竞争机制,提高了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一切我能想到的办法,我都尽力去做。我不再去想“我今天好累,好焦虑”,而是努力推动事情往前进,从而“杀死”焦虑!
  果然如河森堡说的那样,棘手的事情每被往前推进一点,我的焦虑就会减少一分。
  随着我不断推进工作,问题慢慢得以解决,我也不再焦虑了。而且,武汉分公司这支新生力量也逐渐强大起来。原本没运营过“小红书”App的一群大学生“小白”,在这次历练中变成了每星期拥有30万点赞量,一天不打开小红书,就有“9999+”点赞未读的“大牛”。
  在这次与焦虑的较量中,我在差点被焦虑干掉的时候干掉了焦虑。就这样,我不仅活下来了,还变得更强了。
  3
  人生这么漫长,长到焦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我曾不止一次从我的学员、朋友、同事那里听到他们说自己感到焦虑的话。上学时,焦虑怎样才能考高分;工作后,焦虑老板下达的工作指标太苛刻;结了婚,焦虑孩子的衣食住行和教育;退休了,还要焦虑下一代买房、买车的问题。
  焦虑这么多,即使你避而不见,终究也要与焦虑面对面。既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坦坦荡荡、自信满满地上路,不为焦虑本身所困扰,直接与焦虑较量,推动事情往前进,解决问题,“杀死”焦虑。
  只要你行动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杀死”焦虑。
  有什么难事千万别耗着、等着,那只会让人在无尽的焦虑中备受煎熬,因为这时你焦虑的可能不是某件事情,而是焦虑本身;你烦恼的可能不是怎么去解决问题,而是“问题这么多,我该怎么办”。所以,你要做的是,先大吼一句“走开”,然后干劲十足地去推进。去做就对了,慢慢就会有出路。
  当事情得到逐步推进的时候,焦虑的生存空间会被挤压得越来越小,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有趣。
  然后,你会发现,你可以“杀死”焦虑。
  思维落地:“5分钟法则”
  很多时候,让我们感到焦虑的不是事情,而是焦虑本身。
  如果你处在这样的状态,请深吸一口气,定一个5分钟的闹钟,告诉自己,我就只干5分钟。
  5分钟,不过是听一首稍长点的曲子的时间,一点都不费力。当你感到焦虑时,你的大脑会更愿意服从这样温柔的指示。然后,你还要接着告诉大脑,5分钟能做什么。
  1.不要设定过于抽象且复杂的任务。如果要背单词,你就告诉自己,这5分钟内,先打开书本或手机软件,1分钟背1个单词,一共背5个单词。记住,给自己定一个想起来不会抗拒的任务。
  开始行动了,感到轻松了,5分钟很快就会过去。这时,你其实已经没那么焦虑了,相反,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你还可以再做一件事情,对自己说:“你好棒,已经记住5个单词了。”肯定自己小小的努力和成功。
  2.你可以享受这份踏实的感觉,继续做曾经抵触的事情。
  这个“5分钟法则”是一种没有负担的方法,也是我每次感到焦虑时的缓解剂。你也可以试试。
  不存在准备好的时候
  1
  小鑫——我的大学同学,本来成绩很好,稳上“985工程”院校,结果高考失利,无奈来到我们学校。但是,他不甘心,还是想读“985工程”院校。
  所以,他从大一时就开始准备考研。从大四到现在,他已经考了2.5次了。对,我没说错,2.5次。
  2017年,小鑫第一次考研,那时我们都在读大四。为了下半年能够安心复习备考,他尽力排除一切干扰,把所有课都提前在大三下学期前修完。自然,一切娱乐活动他都不参加。
  没想到的是,距离考研还有12天时,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论文选题。论文题目一旦提交,就不能随意更改了。所以,做事力求完美的他又花了好几天确定选题。
  搞定论文选题后不到一个星期就要考研,小鑫慌了。因为按原计划,他是可以复习完的,但被论文的事情耽搁了好几天,原本的计划无法完成,小鑫自觉准备不足。最终,小鑫做出决定——明年再战。
  报完了名,酒店也订好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要奔赴战场,小鑫却决定放弃考试,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计划被打乱了,他还没准备好。
  这就是那0.5次考研。
  2018年,进入大四下学期。多数同学都在准备毕业,找工作,唯独小鑫还在埋头准备考研。
  这一年,小鑫感觉准备得好多了。毕业在家,没有琐事打扰,他可以专心复习了。最后,他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研究生考试。当然,结果大家一定猜到了——没考上,不然也不会有2.5次考研。
  这次考研失利,他归因为准备还不够充分。考试的题目都不难,他复习的时候都见过,但他没有当作重点去记忆,最终草草答题,分数不尽如人意。
  这就是他的第1.5次考研。
  2
  2019年12月,距离小鑫的第2.5次考研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小鑫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醒来就学习。中午本来要午休,但他睡不着。他关上房门,拉上窗帘,不知道天黑天亮。一闭上眼,他脑子里全是几本专业书的内容和整理的知识点,甚至睡着之后还会不自觉地背起书来。
  看起来效率很高,其实不然。
  2019年12月14日午夜,小鑫已经有36个小时没合眼了,不是他不想睡,而是他根本睡不着。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二次失眠了。
  后来,小鑫特意早睡以调整作息,但熬到凌晨4点多,他还是睡不着,最后靠半片安眠药才入睡。这是他又一次失眠,也是他第一次吃安眠药,他是偷偷拿家人的药吃的。只睡了4个多小时后,他又醒了,不敢多睡,生怕复习的内容有遗漏,最后又把不该丢的分数丢了。
  某一天晚上,小鑫依旧一闭上眼,脑子就转个不停,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考试的东西。他太怕失败了,太怕再次像前一年那样因为没有准备充分而失败,他在犹豫要不要再准备一年,2020年再考。
  小鑫睡不着,打开手机,翻遍自己的朋友列表,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在他眼里,大家似乎都过得比他好,有的朋友考研一次就成功了,再不济考两次也过了;有的朋友出国留学了;有的朋友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留在了大城市。只有他是一个没工作,也没学上的失败者。大家都很忙,他不好意思打扰大家。
  正好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动态,小鑫知道我还没睡,便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向我倒苦水。于是,我才知道了他这几年考研的历程。
  3
  “虽然你没经历过考研,可能不太能理解我的处境,但还是谢谢你听我说了这么多。”小鑫把自己的2.5次考研经历说完,大概觉得耽误了我休息的时间,有点不好意思。
  “怎么说呢?虽然我没考过研,但有的道理是相通的。你知道的,我从大学开始就在做公众号……”我不太懂考研的辛酸,无法宽慰小鑫,便说起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去年我换了家公司,老板让我做短视频。我从来没做过短视频,但也没办法拒绝,我都说不上是没准备充分,而是根本没准备,就被赶鸭子上架了。我只能边学边做,把自己以前做公众号的经验用到做短视频这个新领域。”
  “你也会遇到准备不充分的情况啊。”
  “不知道你有没看过《饮食男女》?”
  “没。”大概小鑫不知道我为什么话锋一转,“正在输入”显示了许久,他才回了我一个字。
  “里面的老爷子说过一句话,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准备好了才下锅。”
  小鑫似乎在思考,久久没回复我。
  我继续说道:“不可能有真正准备好了的时候,你觉得自己现在没准备好,那明年就一定能准备好吗?你第一年放弃考试,第二年还不是有准备不充分的地方?难道你准备一直退缩下去吗?”
  “嗯,再考不上,我也不能一直在家‘啃老’,就要边工作边考,更辛苦。”小鑫似乎被这句话触动了。
  “那就好好睡一觉吧。放松点,自信点,兄弟!”
  “谢谢你这颗‘安眠药’,哈哈。”
  朋友间的聊天不需要“晚安”作结,聊到这里,我们就没再继续了。
  写这本书时,我没去追问小鑫的近况,只是希望那晚他能安眠,希望他这次即使没准备好,也能“炒出一桌佳肴”。
  谁不是被生活这只“恶狼”追着跑?这时候,你会因为没穿鞋而放弃奔跑吗?要么狂奔,要么被“恶狼”生吞。那该怎么办?只能赤着脚,硬着头皮跑,或许这样就能跑出一条生路了。准备充分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别?,直接行动吧!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准备好了才下锅,毕竟成年人的世界不会事事都等你准备充分。
  4
  我带过很多团队,在管理过程中,我发现大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遇到一个项目,想先写一份报告,先做一个完美的策划案。一星期后问他进度时,他就会反馈说还有哪些地方没准备好,所以还没推进。在业内,这被称为“大公司病”。
  当然,我并不是让大家不做准备,因为想清楚方向和本质问题,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但是,很多时候,你是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准备上呢?准备完之后,项目实际进展又如何?
  这时,我一般都会让大家直接把问题提出来,如果我判断那不是大问题,就会说,直接做吧,做了才有答案。
  我人生中的一种底层逻辑就是不要等万事俱备,而是要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职场里没有那么多准备时间,永远不要等。完成比完美重要一千倍、一万倍。
  很多事情,如果不去做,就会觉得都是问题,都是难点。一旦去做了,可能就会发现原来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你还会遇到其他新的问题,那么这时候,你只需要把精力放在如何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上即可。
  写这段文字时,我想起了五条人乐队的那句歌词:所有的年轻人,年轻人,年轻人,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
  所有年轻人,先着手干吧!
  思维落地:建立你的“最小化执行清单”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希望一次性把事情做到最好,所以就会一直在做准备。
  萧伯纳说,一个尝试错误的人生,不但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并且更有意义。生活不需要完美,很多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在一次次完成中迭代,就是值得骄傲的进步。
  你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的“最小化执行清单”,来对抗自己的完美主义。
  在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你需要先停下来问问自己:对于这件事,一个拿得出手,又不过于复杂的方案是什么样的?这其实就是你可以写在“最小化执行清单”上的第一项内容,它可以帮助你最快地完成一件事,避免你把时间花在做准备和纠结上。
  比如,你需要剪辑一条游戏视频。清单上的第一项内容不应该是“学习Adobe Premiere软件教程”,因为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甚至无益于你的视频剪辑。第一项内容很简单:先分析你想要把视频剪成什么样,然后逐个画面拆解出来,你要做的是找个介绍Adobe Premiere软件基础剪辑功能的视频看就可以了,到需要用到某项功能的时候,再具体学习。边学边做,先剪辑出可以看的初版视频,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
  所以,接到领导布置的日常任务后,你可以说,我现在开始准备,明天给出一个初步的反馈。而不是说,两星期后交出最终方案。你可以借助他人的督促和力量,建立你清单上的第二项、第三项甚至更多项内容,将其逐步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压力也会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