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 第204节
  大娃的本意是想对姑姑说小妹行李太多了,都到了要寄快递的地步了,让她别塞太多东西给她。
  结果万万想不到,姑姑竟然也想到走邮局这一步!
  大娃哀嚎:“果然,你们都最疼小妹!”
  他捏酸吃醋道:“要是这次上学的人是我和米宝,你们指定得说爱带带,不带就放家里,别摆少爷姿态!”
  宋宁玉忍不住笑出声,心中确实是这么想的,但话上死活不认。
  她弯着嘴唇:“那哪能呢,都是一样的。小妹毕竟是个姑娘家,力气肯定没有你和米宝大,当然得多体谅体谅她。”
  “就是就是!”
  小妹趿拉着拖鞋就跑出来了,匆匆跑到厕所去,半道上还应了这么一句。
  宋宁玉大声说:“我给你带了地瓜干,这是用红心地瓜做的,可好吃了!还有李干,就是咱们后山上种的李子,说是什么新品种,可甜了!小妹你要不要,要的话姑等会儿就到邮局给你寄去!”
  “要要要!”
  厕所中,小妹大声喊。
  大娃酸溜溜的:“这怎么就不能自己提去了?”
  宋宁玉拍了强子放在地上的那一大袋东西:“地瓜干可多了,还有两斤柿子干,家里做的各种咸菜、辣酱,都用罐子给装好喽……”
  “停停停,姑你别说了,越说我越嫉妒小妹了。”
  大娃做出一副幽怨凄楚的表情,让宋宁玉和强子哭笑不得,将离别的悲伤与不舍都冲淡了一些。
  宋宁玉好笑的拍拍他,正要说话时,米宝穿好衣服出来了。
  米宝去厨房,路过客厅时就说一句:“没事儿,等过几日回乡下,大娃你可以吃个够。”
  宋宁玉就赶紧问:“你们要回乡下呢?”
  厨房里的米宝边点着灶炉火,边隔空回答:“我们还没找到工作,总不能在家里待着啥都不干。如今咱们河西公社发展得好,在乡下也不比在县城差。”
  宋宁玉细细想了会儿,长长叹息:“那倒也是!县城工人除了那些坐办公室的,都和我们乡下人一样,得从早忙到晚。”
  一旁强子姑父怕两个小孩难受,也安慰说:“你们就放宽心,在乡下还更自由一些,没有领导管着,一年到头挣的钱也不比工人少。”
  大娃这会儿正要起身去厨房帮忙,听到姑父的话后又停下步伐,诧异问:“咱们李家村去年分了多少钱?”
  强子姑父嘿嘿笑两声,下意识压低声音:“单我一个人就分了四百二。”
  大娃倒吸一口冷气:“四百二?!”
  强子姑父点点头:“不过我公分多,分的自然也就多。像你姑,每天拿五六个公分,还分了两百出头。你们兄弟俩要是回去,一年下来,怎么说也能有个两三百块钱。”
  这还是保守估计,毕竟大娃和米宝没怎么干过活,说不准就跟村里的小姑娘们拿一样的公分。
  大娃心中算盘啪啪啪响,惊讶得眼睛都忘眨了。
  这钱多吗?
  当然多了!
  如今县里许多临时工还拿着二十元左右的工资呢。等转正后,也就多个几块钱,能多十块已经顶天了,不过倒是会多了票证。
  但在乡下,吃喝又不怎么要钱,住的地方更是宽敞。
  一家好几口,要是没干个什么动土木的大事,一年恐怕都用不掉一百元。
  那么剩下那些钱就是一年白赚了的,一般人家,怎么的也得剩了一千块。
  一千块……
  大娃呼吸骤然急促,激动道:“姑父姑父!我要回村,我要回村干农活!”
  娘嘞,姐姐怎么没告诉他,如今的乡下已经从土旮沓地儿变成金旮沓地儿了!
  第129章 1976年
  九月, 小妹开学,大娃与米宝回村。
  三个小孩儿是前后脚离开的, 中间也就隔了三天。
  两个男孩儿还想更早回乡下赚钱去呢,要不是得空出几天的时间整理整理乡下屋子,他们在小妹离开的当天,就得跑回乡下去。
  两人天天念叨着这件事儿,着急得不得了!
  一阵初秋的风吹过,带动茂密的柿子叶,发出簌簌的声音, 惊起树上的一群鸟儿。
  宋禾叉着腰, 望着空旷的院子,突然发觉自己似乎成为了一个空巢家长。
  哎,她会难过吗?会寂寞吗?
  其实也还好啦,宋禾刚开始的几天还有点儿不适应。但几日后, 适应了独居的生活后,她就渐渐体会到独居的爽处了。
  首先是想吃啥就吃啥。
  宋禾一口气买好几斤肉, 又一口气把它加工完。
  一斤拿来做红烧肉, 一斤做卤肉, 一斤做小酥肉。每天吃饭时从空间中取些出来,简直要多爽有多爽。
  其次, 就是休息日时想睡到几点起, 就睡到几点起。
  卧室门口再也没有人“哐哐哐”地敲门, 死活要把你喊起来吃早饭了。
  最后就是打扫卫生……
  毫不客气讲,宋禾除了在自己房间中有洁癖外, 其他地方都没有。
  比如说她上辈子就喜欢把一天的碗攒到一顿洗, 还有好几件外套轮流穿, 穿完后就集中在一起, 挑个好日子拿去洗了。
  更有扫地这个活儿,她们家是每天扫一次,但她上辈子是四五天扫一次。扫地之前还得用白袜子在地板上摩擦两下,如果地还不脏,那就再拖个两天扫。
  可来了这个年代,宋禾因为要给几个小孩做榜样,她就不得不勤奋了。
  扫地洗碗有几个小孩轮流做,但洗衣服这事儿,宋禾从来都是自己动手的,她们家一直都是自己洗自己的衣服。
  而且每天换完衣服就得拿去洗,很少会留到第二天。
  再有就是家里的其他卫生,家里人少,卫生状况还真就好上许多。
  从前一个月一次大扫除,如今宋禾觉得自己半年一次大扫除都没什么关系。
  一家人在三个地方,日子就这么慢慢过下去。
  宋禾一日复一日地认真工作着,工作渐渐占据了她生活中的七成时间。
  招老师招学生,安排学生毕业,又调查毕业生的工作情况……
  每天都有许多事儿要干,她甚至还想着什么时候再把校园扩建一次。下一次建,可就是个大工程。
  只是唐局长一听她有把平房变楼房的意思后,立刻躲得远远的,再不肯轻易和宋禾聊起扩建校区的议题。
  他心想着姑娘真敢想,他们平和县再富裕,也只是小小的一个县啊!财政哪能支撑得了一个规模如此大的学校!
  宋禾也只是想想罢了,不管如何,学校最看重的还是教学效果。只要你教学足够好,往后说什么都不成问题。
  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第一批毕业生走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
  如今中专毕业的学生是包分配的,只是分配的单位,也得看她们在校时的成绩和表现。
  她们有的经历过激烈的竞争后,留在了隔壁的县立幼儿园。有的去了平和县其他街道幼儿园,就连平和县下属几个公社的幼儿园,也极受毕业生们青睐。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被分配到源阳市,甚至省城。总之,每一位毕业生都已经分配到位。
  一群学生毕业,一群学生开学。
  短短三年,平和县幼师学校终于走上正轨。它正以蓬勃向上的姿态在发展着,在前进着。
  日历被微风卷起,哗哗作响。
  最终,风止纸静。
  停在了1976年6月28日这一天。
  时间呢,能带给你很多东西,也能带走你很多东西。
  千里之外的常沙,小妹匆匆从食堂赶往实验室,带着四个馒头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她回到实验室,先用电热水壶烧了一壶热水。等水开后,泡下一杯浓牛奶,牛奶配着馒头,便把早饭给解决了。
  如今国内还买不到电热水壶,小妹寻找许久无果后,干脆自己动手做了一个。
  还别说,她做出来的电热水壶方便好用。短短几天内,就有不少同学拿着礼物上门,找小妹制作一个电热水壶。
  有了电热水壶,没过多久,小妹就又把微波炉给提前捣腾了出来。
  这姑娘的一切小发明,都与她想节省时间有关,搞得学校领导醉醉的。
  这三年来,小妹成长得十分迅速。不管是在外表上,还是在学识上。
  刚进校时,小妹被人戏称为黑妹,因为她那黑黝黝的皮肤着实很亮眼。
  可就跟后世女孩们从高中升入大学后,因为种种原因,总会或多或少发生变化一般,小妹也发生了大变化。
  短短半年的时间,小妹就把全身给捂白了,重新又成为了那个白白嫩嫩的小妹。
  小妹小时候长相就很机灵可爱,现在这大好年纪,样貌更是长得好。特别是圆脸蛋和嘴角旁边的两个小梨涡,一笑就能让人心里甜滋滋的。
  宋禾在这几年里,经常给她寄衣服。
  因为她和谢昭庆一直有合作,每次她寄几张设计图到海市后,没过多久,谢昭庆就会寄一个账本过来,顺便寄上几套衣服。
  她的身材和小妹差不多,所以宋禾挑选个一两件后,就把其他的都寄给小妹。
  不过从今年年初开始,原本已经越来越宽松的风气,突然又收紧了。
  宋禾原本只是隐隐约约察觉到风向有些不对劲,但谢昭庆的一封来信,让她突然反应过来。
  是了,那场运动今年十月份就会结束。在结束之前,不得来个临死反扑吗?
  说到谢昭庆,宋禾就十分庆幸自己在三年前跟他有了合作。
  这人确实厉害,拿着宋禾的设计图,在这几年赚了不少钱。他曾经在信里说过,自己一家已经在浦西找到工作,还在浦西买了房。
  字里行间中,还透着些许嘚瑟得意。
  宋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