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祝寿回村
柳毅的创业之路就这样结束,柳妈面馆也成为了回忆。柳毅又回到了失业大军的行列,真准备再做其他的事情吧,经历过面馆的一系列现实打击,柳毅也有些心灰意冷。
正好明天就是柳毅大伯的七十大寿,反正柳毅现在也无所事事,好久没有回老家了,就当回去散散心也好。
柳毅父亲这边有四子妹,三兄弟。父亲柳焕忠在几个当中最小但因为癌症却最先去世,现在大伯柳焕富、二伯柳焕贵和姑姑柳焕香都健在。大伯现在还住在柳毅祖上居住的农村,不是我爸出去做生意时将生产队长委托给他,他还就是个普通的劳苦大众。
他和大伯妈吴邦芬共育有四个孩子分别是大姐柳梅、二哥柳安、三姐柳琴,四哥柳勇。二伯是这个大家族中最富有的,他年轻时顶替我祖父工厂的职务,进入城市祖父干过的山城市钢铁厂当工人。由于华夏的改革开放,大多国企不是经济萧条就是破产倒闭,二伯倒趁改革之风率先下海,经过他苦心经营着实发展了起来,开始就是做厂里面生产的保温产品,现在外面生意越做越大都把触手伸向房地产行业。和二伯妈只有一个孩子,也是我堂哥柳昆。
姑姑嫁人也不远,就十来里的路程,不过柳毅老家地属江州区,而姑父周举仁家是地属城南区。他们有两个孩子都是男的,分别是大表哥周晓波,二表哥周晓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大伯生ri这些至亲亲戚应该全部到齐。
第二天清早,柳毅着装还是稍微整理了一番,毕竟很多亲戚长辈齐聚一堂,还是要留个好的影响。从镇里到老家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中巴车发车,珞石镇到老家其实并不远,只有仈jiu里路。记得小时后家里条件不好,为了供姐姐柳丽和柳毅上学,家里面种了很多农作物,每当收获完家里只留下一点,大部分都肩挑背扛弄到小镇集市上卖掉。
还记得有一次,柳毅那时还上小学四年级,家里面那年的芋头收获很不错,爸妈都高兴坏了。家里也吃不了那么多,就准备第二天弄集市上卖掉,补贴家用。结果柳毅就悲催了,因为家里还有家禽家畜,母亲还得照顾好离不开,而芋头又比较多,柳毅父亲一人也担不完,看那情况有两百多斤吧,只好把柳毅叫上跟父亲一起去,找来背篓,硬往背篓里面装了四十斤来斤才算完。出发的时候天空都还是黑漆漆的,柳毅走在前面,父亲在后面打着手电筒给他指路照明,那时候九十年代初期柳毅老家一片都没有修公路,在那仈jiu里的路程中,可能四十斤芋头背在背上还是挺沉的,平时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的柳毅,背着芋头路程还没过半就嚷嚷开了。
父亲也没多说话,就捡了些在他担子里面,这样又走了一段路,又捡了些给父亲。直到到达目的地小镇集市,有小贩来收购柳毅家芋头的时候,称了他背的芋头就不满三十斤了,而父亲的担子足有两百斤(那时候人的力气真不是现在生活在都市的我们所比拟的)。
柳毅记得那时候芋头还卖个好价钱一斤有两毛钱,看着满头大汗的父亲笑咧咧数着手里面的四十几元钱,心里面是说不出的自豪。那时人不大,还不能体会父母为了孩子付出的汗水和艰辛。直到父亲去世,往往回忆起也无比心酸,也会悄然泪下。
就在九十年代中期,具体是九四年吧,柳毅所在的村、队就开始修公路了,那时候修路可是全民出动,每家每户还得出工出力。哪有现在什么都不用出,还要赔偿占土占地的损失的。占点地只要赔少了或不满意就四处上访,弄得四邻皆知鸡飞狗跳,直到达到心里面的最低要求才会偃旗息鼓。收回感叹,中巴车马上就达到柳毅老家的附近,叫开车师傅停靠一边,走下汽车,一股秋天的余热扑面而来。
山城市是出了名的火炉,特别是初秋的时候,秋老虎也是相当厉害。其他地方都下凉了,也只有山城在秋老虎的虎威下温度还是居高不下。
柳毅老家不在公路边,是离公路还有约一里左右水泥铺成宽一点二米的人行便道。路是当时镇里面搞的惠民项目,以解决农村雨天出行难和摩托车进出方便的问题,别小看这个工程,对老百姓来说,确实有很大帮助,就说离公路远点的人家拉点肥料吧,在没有修便道之前,全靠人力自己弄回去,现在好了卖化肥的都能直接送货到家,方便快捷吧!
不一会柳毅便回到了农村老家,到家的时候晒坝上已经摆满了桌凳。家里的亲戚有的比柳毅来得还早,以前正真待在农村也是也就是也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和学龄前的孩子,年轻力壮的要么在外学习、要么在外工作。现在稍微好点,山城市本身发展迅速,外地务工人员都在逐渐回流,这不很多原来在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在镇子旁边的区管工业园里上班,平时有空还是经常回老家看看。
“二伯、姑姑、大姐什么时候到的啊”远远的看见向这边走来的柳家至亲。
“才回来啊柳毅,你大伯大寿,也不早点回来帮忙”姑姑看见柳毅就亲热的拉着他的手。
其实姑姑也就说说而已,柳毅老家现在办个红白喜事一般都是叫一条龙的,大伯家也是,早晚回来也就是那么回事,根本没关系的。
柳毅跟他们交谈了几句,继续向着晒坝边的房屋走去。柳毅祖屋依山而建,原来就只有三间屋子,后来在分家的时候一边给了大伯家,一边分给柳毅家,二伯因为继承祖父的职务,当时户口也转到工作单位去了,所以农村分家就没有二伯的份。分家后因为家庭成员的增加,各自都在分得房子的边上又陆续建了不少,就形成了不小的一个院子,院子中间留有一大块晒坝。院子四周都栽有树木,靠山背后是一大片竹林,左右两边是各家种的水果树,晒坝前因为不能被遮挡,不然怎么晒粮食啊!所以只有一些小时候种的花草和菜地。
随着时间流逝,中午十分快要来临。柳毅的叔叔伯伯、姑姑阿姨、哥哥姐姐也都到得差不多了,柳毅不断的和他们打着招呼,相互问问最近的生活工作状况,聊聊最近大家都关心的身边事和新鲜事。
由于家里亲戚比较多,再加上大伯七十大寿,这次宴席规模办得还是比较大的,听大伯家二哥柳安说,这次总共办了五十桌,如果外面的三亲四戚全部都来的话,这五十桌还安排不下。
柳毅今年都快满二十八岁了,但在家族的兄弟姐妹中柳毅年纪最小,也是唯一还没有结婚成家的人。所以这次回来,每个长辈和哥哥姐姐都会关心的来上一句“柳毅,什么时候带女朋友回来看看,什么时候结婚”之类的话语。
往往在那个时候,还不好说什么,一般都敷衍“快了快了,如果结婚的话一定通知你”。
也有好事的嫂嫂和关系不错的亲戚直接给柳毅介绍女朋友,有时候招架不住也只能落荒而逃。不过感觉到他们的真切关心,柳毅心里面一直热乎乎的。
随着厨师师傅做好一道道美味,祝寿的时刻来到了,柳毅老家那边祝寿也是有风俗规定的,一般都是在老寿星生ri(男满九女满十,就是说男xing在每逢五十九、六十九而女xing则是五十正、六十正为一旬,也为满旬,其他生ri都为散生,一般人家也不大肆cao办),老寿星的至亲后代在就餐前一起给寿星磕头祝寿,兄弟间感情深厚或没有多大矛盾的后代也要如是,而老寿星得事前准备好红包,分发给为他祝寿的后代子、女、侄、媳及孙子外孙,钱不在多就是讨个吉利。
此时正值大伯父七十大寿,作为大伯亲侄肯定得责无旁贷的上前祝寿,一干哥哥姐姐、侄儿侄女也纷纷走上前来,看着有不下二十来人,(为了避免作者有凑字数嫌疑,就不一一说明了。)人头涌动,声势还蛮不错,周围旁边的其他亲戚和到来的宾客不断大声诉说着大伯柳焕富的好福气。
隆重的祝寿过去,在寿宴上大伯还请了当地有名气的说白话先生,这个在山城市算独有。柳毅老家有独特方言,说白话是一种,在宴席开始前有的要请来念叨一下,有的也没有,原来的老规矩也就没落了。说白话的意思也就是表达主人家热情好客,欢迎宾客到来,在吃喝方面自行方面,招待不到的地方敬请原谅等。
其实农村办宴席还是很丰盛的,比如传统老八样:甜烧白、咸烧白、夹沙肉、酥肉、清蒸肘子、整鸡、整鸭、整鱼、粉蒸肉。现在又加上虾、蟹、甲鱼等高档菜,平时的几个炒菜、凉菜、汤菜。桌子上面基本就形成了上下三层,吃得大家都嘴角流油,划拳猜子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直到下午三点,善于喝酒的一桌还在奋战,这边吃完饭的人就自己找乐子去了,农村闲暇时不外呼打牌下棋,喝茶聊天,等待晚宴的开始。
正好明天就是柳毅大伯的七十大寿,反正柳毅现在也无所事事,好久没有回老家了,就当回去散散心也好。
柳毅父亲这边有四子妹,三兄弟。父亲柳焕忠在几个当中最小但因为癌症却最先去世,现在大伯柳焕富、二伯柳焕贵和姑姑柳焕香都健在。大伯现在还住在柳毅祖上居住的农村,不是我爸出去做生意时将生产队长委托给他,他还就是个普通的劳苦大众。
他和大伯妈吴邦芬共育有四个孩子分别是大姐柳梅、二哥柳安、三姐柳琴,四哥柳勇。二伯是这个大家族中最富有的,他年轻时顶替我祖父工厂的职务,进入城市祖父干过的山城市钢铁厂当工人。由于华夏的改革开放,大多国企不是经济萧条就是破产倒闭,二伯倒趁改革之风率先下海,经过他苦心经营着实发展了起来,开始就是做厂里面生产的保温产品,现在外面生意越做越大都把触手伸向房地产行业。和二伯妈只有一个孩子,也是我堂哥柳昆。
姑姑嫁人也不远,就十来里的路程,不过柳毅老家地属江州区,而姑父周举仁家是地属城南区。他们有两个孩子都是男的,分别是大表哥周晓波,二表哥周晓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大伯生ri这些至亲亲戚应该全部到齐。
第二天清早,柳毅着装还是稍微整理了一番,毕竟很多亲戚长辈齐聚一堂,还是要留个好的影响。从镇里到老家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中巴车发车,珞石镇到老家其实并不远,只有仈jiu里路。记得小时后家里条件不好,为了供姐姐柳丽和柳毅上学,家里面种了很多农作物,每当收获完家里只留下一点,大部分都肩挑背扛弄到小镇集市上卖掉。
还记得有一次,柳毅那时还上小学四年级,家里面那年的芋头收获很不错,爸妈都高兴坏了。家里也吃不了那么多,就准备第二天弄集市上卖掉,补贴家用。结果柳毅就悲催了,因为家里还有家禽家畜,母亲还得照顾好离不开,而芋头又比较多,柳毅父亲一人也担不完,看那情况有两百多斤吧,只好把柳毅叫上跟父亲一起去,找来背篓,硬往背篓里面装了四十斤来斤才算完。出发的时候天空都还是黑漆漆的,柳毅走在前面,父亲在后面打着手电筒给他指路照明,那时候九十年代初期柳毅老家一片都没有修公路,在那仈jiu里的路程中,可能四十斤芋头背在背上还是挺沉的,平时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的柳毅,背着芋头路程还没过半就嚷嚷开了。
父亲也没多说话,就捡了些在他担子里面,这样又走了一段路,又捡了些给父亲。直到到达目的地小镇集市,有小贩来收购柳毅家芋头的时候,称了他背的芋头就不满三十斤了,而父亲的担子足有两百斤(那时候人的力气真不是现在生活在都市的我们所比拟的)。
柳毅记得那时候芋头还卖个好价钱一斤有两毛钱,看着满头大汗的父亲笑咧咧数着手里面的四十几元钱,心里面是说不出的自豪。那时人不大,还不能体会父母为了孩子付出的汗水和艰辛。直到父亲去世,往往回忆起也无比心酸,也会悄然泪下。
就在九十年代中期,具体是九四年吧,柳毅所在的村、队就开始修公路了,那时候修路可是全民出动,每家每户还得出工出力。哪有现在什么都不用出,还要赔偿占土占地的损失的。占点地只要赔少了或不满意就四处上访,弄得四邻皆知鸡飞狗跳,直到达到心里面的最低要求才会偃旗息鼓。收回感叹,中巴车马上就达到柳毅老家的附近,叫开车师傅停靠一边,走下汽车,一股秋天的余热扑面而来。
山城市是出了名的火炉,特别是初秋的时候,秋老虎也是相当厉害。其他地方都下凉了,也只有山城在秋老虎的虎威下温度还是居高不下。
柳毅老家不在公路边,是离公路还有约一里左右水泥铺成宽一点二米的人行便道。路是当时镇里面搞的惠民项目,以解决农村雨天出行难和摩托车进出方便的问题,别小看这个工程,对老百姓来说,确实有很大帮助,就说离公路远点的人家拉点肥料吧,在没有修便道之前,全靠人力自己弄回去,现在好了卖化肥的都能直接送货到家,方便快捷吧!
不一会柳毅便回到了农村老家,到家的时候晒坝上已经摆满了桌凳。家里的亲戚有的比柳毅来得还早,以前正真待在农村也是也就是也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和学龄前的孩子,年轻力壮的要么在外学习、要么在外工作。现在稍微好点,山城市本身发展迅速,外地务工人员都在逐渐回流,这不很多原来在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的几个哥哥姐姐都在镇子旁边的区管工业园里上班,平时有空还是经常回老家看看。
“二伯、姑姑、大姐什么时候到的啊”远远的看见向这边走来的柳家至亲。
“才回来啊柳毅,你大伯大寿,也不早点回来帮忙”姑姑看见柳毅就亲热的拉着他的手。
其实姑姑也就说说而已,柳毅老家现在办个红白喜事一般都是叫一条龙的,大伯家也是,早晚回来也就是那么回事,根本没关系的。
柳毅跟他们交谈了几句,继续向着晒坝边的房屋走去。柳毅祖屋依山而建,原来就只有三间屋子,后来在分家的时候一边给了大伯家,一边分给柳毅家,二伯因为继承祖父的职务,当时户口也转到工作单位去了,所以农村分家就没有二伯的份。分家后因为家庭成员的增加,各自都在分得房子的边上又陆续建了不少,就形成了不小的一个院子,院子中间留有一大块晒坝。院子四周都栽有树木,靠山背后是一大片竹林,左右两边是各家种的水果树,晒坝前因为不能被遮挡,不然怎么晒粮食啊!所以只有一些小时候种的花草和菜地。
随着时间流逝,中午十分快要来临。柳毅的叔叔伯伯、姑姑阿姨、哥哥姐姐也都到得差不多了,柳毅不断的和他们打着招呼,相互问问最近的生活工作状况,聊聊最近大家都关心的身边事和新鲜事。
由于家里亲戚比较多,再加上大伯七十大寿,这次宴席规模办得还是比较大的,听大伯家二哥柳安说,这次总共办了五十桌,如果外面的三亲四戚全部都来的话,这五十桌还安排不下。
柳毅今年都快满二十八岁了,但在家族的兄弟姐妹中柳毅年纪最小,也是唯一还没有结婚成家的人。所以这次回来,每个长辈和哥哥姐姐都会关心的来上一句“柳毅,什么时候带女朋友回来看看,什么时候结婚”之类的话语。
往往在那个时候,还不好说什么,一般都敷衍“快了快了,如果结婚的话一定通知你”。
也有好事的嫂嫂和关系不错的亲戚直接给柳毅介绍女朋友,有时候招架不住也只能落荒而逃。不过感觉到他们的真切关心,柳毅心里面一直热乎乎的。
随着厨师师傅做好一道道美味,祝寿的时刻来到了,柳毅老家那边祝寿也是有风俗规定的,一般都是在老寿星生ri(男满九女满十,就是说男xing在每逢五十九、六十九而女xing则是五十正、六十正为一旬,也为满旬,其他生ri都为散生,一般人家也不大肆cao办),老寿星的至亲后代在就餐前一起给寿星磕头祝寿,兄弟间感情深厚或没有多大矛盾的后代也要如是,而老寿星得事前准备好红包,分发给为他祝寿的后代子、女、侄、媳及孙子外孙,钱不在多就是讨个吉利。
此时正值大伯父七十大寿,作为大伯亲侄肯定得责无旁贷的上前祝寿,一干哥哥姐姐、侄儿侄女也纷纷走上前来,看着有不下二十来人,(为了避免作者有凑字数嫌疑,就不一一说明了。)人头涌动,声势还蛮不错,周围旁边的其他亲戚和到来的宾客不断大声诉说着大伯柳焕富的好福气。
隆重的祝寿过去,在寿宴上大伯还请了当地有名气的说白话先生,这个在山城市算独有。柳毅老家有独特方言,说白话是一种,在宴席开始前有的要请来念叨一下,有的也没有,原来的老规矩也就没落了。说白话的意思也就是表达主人家热情好客,欢迎宾客到来,在吃喝方面自行方面,招待不到的地方敬请原谅等。
其实农村办宴席还是很丰盛的,比如传统老八样:甜烧白、咸烧白、夹沙肉、酥肉、清蒸肘子、整鸡、整鸭、整鱼、粉蒸肉。现在又加上虾、蟹、甲鱼等高档菜,平时的几个炒菜、凉菜、汤菜。桌子上面基本就形成了上下三层,吃得大家都嘴角流油,划拳猜子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直到下午三点,善于喝酒的一桌还在奋战,这边吃完饭的人就自己找乐子去了,农村闲暇时不外呼打牌下棋,喝茶聊天,等待晚宴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