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内外勾结
梦落南国误红尘,怨尽萧郎怨李生。
蓬莱此去三千里,未若削发入空门。
“好好的怎么就看破红尘了?”
“说来话长,不瞒师太,小女子本是外乡人,无奈夫君不仅生性风流,沾花惹草,还是个薄情寡义之人,可以不顾父子之情,用自己孩子的生命作代价,换取他想要的东西。。”凝烟已泣不成声,内心其实并不想说这些,但为了让师太收留又不得不这样说。
“天下竟有这等无情之人?罪过!”师太顿了顿又道:“施主别伤心,在贫寺休养几日就回去,你还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啊!”
“师太有所不知,前几年发大水,也不知父母和兄妹们如今搬到哪里去了。小女子真是走投无路,还请师太大发慈悲留下小女子吧!”慕容凝烟声泪俱下,说完就给师太磕起头来。
“快快起来说,身子本来就弱,快别磕了,贫尼答应你就是了,阿弥陀佛!”
“多谢师太大恩大德!”
“你若真心向佛,跳出三界,脱离六道。首先就得剃度,头发代表着人间的无数和烦恼和错误习气,削掉了头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除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亲情,爱情,友情牵挂,一心一意修行。你舍得而心甘情愿剃度吗?”
“我舍得也愿意!”
“贫尼给你三天时间考虑吧!”
“不用考虑,我心已决,请师太现在就为徒儿剃度吧!”
“出家有诸多的戒律清规,当尼姑很苦,瞧你细皮嫩肉,应是大户人家出身,怕是吃不了苦。”
“小女子一心向佛,吃什么苦都不怕。”
师太见慕容凝烟心意已决,一副虔诚的样子,便答应了她的请求:“既然你这么坚决,贫尼就成全你,你去沐浴更衣,明日一早贫尼亲自给你举行剃度仪式。”
“多谢师太!”
第二日一早,敬慈师太先用净瓶里的甘露水,在慕容凝烟的头顶上连续洒了三次,然后拿过戒刀,嘴里念道:“第一刀,断除一切恶;第二刀,愿修一切善;第三刀,誓度一切众生。”
随后,众尼合唱:“金刀剃下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圆顶方袍僧相现,法王座下大丈夫。”
慕容凝烟剃去了三千烦恼丝,随着根根发丝落下,心里的牵挂也好似一件一件随之放下,心开始慢慢枯竭。
一朝入佛门,青丝不复还。
大唐当时因朝廷命官的昏庸腐败,秋闱时真正的人才得不到重用,有成绩显著者甚至被人冒名顶替,使得一些进士怨声载道,因此经常出现人才外流的现象。在池州有个叫樊若水的人,本来考中进士,却没有被录用,心生怨恨,听说大宋要攻唐,便暗生归降大宋之意。
于是,他在采石矶江上借钓鱼为名,暗暗计算江面的宽窄。等到听说宋军已经出师,就偷偷上疏汴京,请求在采石矶上建造浮桥来支援大军。赵匡胤听闻他与自己有同样的遭遇,明明是栋梁之材,却不为国所用,不怪人家叛国,于是立即召见他。
樊若水呈上长江地图,赵匡胤见险要地方都已经详细标明,对于采石矶一带,更是详细注明了水面的宽度。
“有这么详细的地图,敌人就在我的掌握之中了。”赵匡胤开怀大笑,对樊若水大加赞赏,随后任命樊若水为右参赞大夫,让他赶赴军中效力。接着命他在荆、湖二州造下龙船数千艘,然后用船装载着竹木,从荆江东下。
在那里屯守的*士兵看到船只驶来,以为是沿江巡逻的小兵,就掉以轻心,根本没有阻拦也没察看。宋军就这样轻而易举顺流而下,直达池州。
池州守将戈产派人探察,才知道宋军已经兵临城下,急得手足无措,弃城而逃了。宋军就这样轻而易举占据池地,然后继续进军到铜陵时,才有*士兵前来抵御,却根本不是对手,不大会儿功夫就丢盔弃甲逃得无影无踪。
宋军又前进到石牌口,由樊若水规划建造浮桥,三日即成。曹彬令潘美带着步兵先行渡江,如履平地。
此时,有探子来报,说宋军在采石矶上造浮桥,江南国主李煜赶紧召集群臣商议,有个叫张洎的大臣说:“臣读遍古书,也没见谁能在江上造浮桥的,定是军中讹传。”
李煜也笑着说:“朕也觉得此事不足为信。”
于是召来“小长老”问他的意思。“小长老”说:“他们的力量还能大过佛祖吗?别说不可能,就是造成了桥,佛祖也不能让他们过江,陛下您就放心吧!”
从来就不理国事的李煜更别提派兵打仗,听“小长老”这样说,好似吃了定心丸,于是又和雨薇,还有众妃们纸醉金迷,歌舞升平去了。
朝廷内由陈乔和张洎二人掌握军务,二人力主死战,但他们却是一介书生,对军务根本一窍不通,实际掌握军务的是皇甫继勋。
而皇甫继勋身为南唐主帅,却与战功赫赫的父亲皇甫晖有着天壤之别,相去甚远。他贪生怕死,只图一时安逸,根本就不愿与宋军开战,常常把“宋强唐弱,想要太平,唯有降宋”挂在嘴上。而李煜却采用陈乔、张洎二人的防御之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达到拖垮宋军长途奔袭的目的。
这使掌握兵力的皇甫继勋很不高兴,每当听说*打了败仗,便喜怒形于色,如果他的手下有人献策破敌或请求出战者,却往往遭其鞭打、囚禁,以致将士激愤,百姓痛恨。
金陵城守将中,要数卢绛有才最有威望,当宋军抵达秦淮河之际,卢绛依凭水寨,奋力抗战,多次击退宋兵的渡河企图。
然而,卢绛的战功,不仅没有得到不懂战略的李煜的赏赐,反倒引起皇甫继勋忌恨,他借口润州危急,说服李煜委派卢绛率军增援。而此时金陵外围的唐守军已基本被宋军消灭干净,据点被夺占,金陵已成一座孤城。
当与宋军生死决战时,皇甫继勋却无意为战,导致战力不足,阙城失守,金陵形势日益恶化。皇甫继勋为掩饰败迹,扣押各地告急文书,又经常借口军务繁忙,拒绝皇上召见。身为国君,李煜对战局竟蒙在鼓里。
话说李煜当日有了雨薇,不是如获至宝吗?为何又没像宠慕容凝烟那样独宠她,还会搭理其他嫔妃呢?
其实和雨薇相处久了,李煜就发现她除了比慕容凝烟年轻有活力些之外,精神层面完全无法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慕容凝烟相比。和她吟诗作赋,她对不上来,和她谈诗词书画,她驴唇不对马嘴,和她探讨音律,她心不在焉。幸好还会下棋,便常常陪她下棋消磨时间,棋下厌了时自然就会有其他嫔妃排着队的献技。
这日李煜正在和雨薇下棋,探子突然来报,说宋军正在过江,李煜着急忙慌的赶紧求助小长老。
小长老说:“北兵虽强,岂能当我佛力。”于是登上城楼摆上香案,焚香祷告,拿只铜铃摇得叮噹作响,嘴里念念有词,装模作样一番挥衣舞袖,最后还大吼一声。
神奇的是不一会儿探子突然又报,渡江的宋军果然停下来了,皇上信以为真,以为是小长老作法灵验,佛力强大,马上双掌合拢一番祈祷,并下令军民皆诵救苦菩萨,声如江涛,为此又给小长老赏赐一番。
而小长老却暗自偷笑,自己不过是和宋帝玩一个小伎俩,让宋军配合自己演出戏,竟把李煜耍的团团转。
没过多时,探子又报说宋军已经渡江。李煜这才慌神,就让郑彦华督领一万名水军,杜真带领一万名步兵,共同抵抗宋军。郑彦华带领战船,临江鸣鼓,直逼浮梁。
宋将潘美听说郑彦华到了,就选出弓弩手五千人,并排候在岸边。潘美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箭如雨下,瞬间唐舰樯折帆摧,只好退去。
不一会儿,杜真所领的步兵又从岸上攻来,潘美立即杀了过去,唐兵哪是身经百战宋军的对手,没几下就败下阵来。
皇上听到败报,一面征募百姓充兵,一面让他们献出粮食财物。怎奈他的子民大多已成僧侣,剩下的也素来文弱,一听到“充军”腿都软了,谁还肯去效命?就算家中存着粮食,他们宁肯藏在窖中,也不愿帮助国家。因此,告示接连贴出来,却无人应命。
而此时的宋军虽然捷报频传,其实前线的将士们经过长途跋涉和连续作战,也已经人困马乏,更主要的原因是北方人很不适应南方的潮湿和闷热,好不容易熬到秋天了,天气并没有如愿凉爽下来,反而又遇上了凶猛的秋老虎。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许多士兵水土不服,染上可怕的瘟疫。
眼看瘟疫有扩散势态,于是曹彬急忙向赵匡胤禀报实情,并恳请道:“启奏陛下,由于前方局势实在对我方不利,还望陛下批准大军暂时撤回修整。”
从来不把李煜放在眼里的赵匡胤,此时急的抓耳挠腮,眼看李煜就成了瓮中之鳖,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被南方这鬼天气和瘟疫,将我战无不胜的大宋将领折磨成如此境地。
到底此时是该撤军?还是奋起直追?
蓬莱此去三千里,未若削发入空门。
“好好的怎么就看破红尘了?”
“说来话长,不瞒师太,小女子本是外乡人,无奈夫君不仅生性风流,沾花惹草,还是个薄情寡义之人,可以不顾父子之情,用自己孩子的生命作代价,换取他想要的东西。。”凝烟已泣不成声,内心其实并不想说这些,但为了让师太收留又不得不这样说。
“天下竟有这等无情之人?罪过!”师太顿了顿又道:“施主别伤心,在贫寺休养几日就回去,你还有父母和兄弟姐妹啊!”
“师太有所不知,前几年发大水,也不知父母和兄妹们如今搬到哪里去了。小女子真是走投无路,还请师太大发慈悲留下小女子吧!”慕容凝烟声泪俱下,说完就给师太磕起头来。
“快快起来说,身子本来就弱,快别磕了,贫尼答应你就是了,阿弥陀佛!”
“多谢师太大恩大德!”
“你若真心向佛,跳出三界,脱离六道。首先就得剃度,头发代表着人间的无数和烦恼和错误习气,削掉了头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除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亲情,爱情,友情牵挂,一心一意修行。你舍得而心甘情愿剃度吗?”
“我舍得也愿意!”
“贫尼给你三天时间考虑吧!”
“不用考虑,我心已决,请师太现在就为徒儿剃度吧!”
“出家有诸多的戒律清规,当尼姑很苦,瞧你细皮嫩肉,应是大户人家出身,怕是吃不了苦。”
“小女子一心向佛,吃什么苦都不怕。”
师太见慕容凝烟心意已决,一副虔诚的样子,便答应了她的请求:“既然你这么坚决,贫尼就成全你,你去沐浴更衣,明日一早贫尼亲自给你举行剃度仪式。”
“多谢师太!”
第二日一早,敬慈师太先用净瓶里的甘露水,在慕容凝烟的头顶上连续洒了三次,然后拿过戒刀,嘴里念道:“第一刀,断除一切恶;第二刀,愿修一切善;第三刀,誓度一切众生。”
随后,众尼合唱:“金刀剃下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圆顶方袍僧相现,法王座下大丈夫。”
慕容凝烟剃去了三千烦恼丝,随着根根发丝落下,心里的牵挂也好似一件一件随之放下,心开始慢慢枯竭。
一朝入佛门,青丝不复还。
大唐当时因朝廷命官的昏庸腐败,秋闱时真正的人才得不到重用,有成绩显著者甚至被人冒名顶替,使得一些进士怨声载道,因此经常出现人才外流的现象。在池州有个叫樊若水的人,本来考中进士,却没有被录用,心生怨恨,听说大宋要攻唐,便暗生归降大宋之意。
于是,他在采石矶江上借钓鱼为名,暗暗计算江面的宽窄。等到听说宋军已经出师,就偷偷上疏汴京,请求在采石矶上建造浮桥来支援大军。赵匡胤听闻他与自己有同样的遭遇,明明是栋梁之材,却不为国所用,不怪人家叛国,于是立即召见他。
樊若水呈上长江地图,赵匡胤见险要地方都已经详细标明,对于采石矶一带,更是详细注明了水面的宽度。
“有这么详细的地图,敌人就在我的掌握之中了。”赵匡胤开怀大笑,对樊若水大加赞赏,随后任命樊若水为右参赞大夫,让他赶赴军中效力。接着命他在荆、湖二州造下龙船数千艘,然后用船装载着竹木,从荆江东下。
在那里屯守的*士兵看到船只驶来,以为是沿江巡逻的小兵,就掉以轻心,根本没有阻拦也没察看。宋军就这样轻而易举顺流而下,直达池州。
池州守将戈产派人探察,才知道宋军已经兵临城下,急得手足无措,弃城而逃了。宋军就这样轻而易举占据池地,然后继续进军到铜陵时,才有*士兵前来抵御,却根本不是对手,不大会儿功夫就丢盔弃甲逃得无影无踪。
宋军又前进到石牌口,由樊若水规划建造浮桥,三日即成。曹彬令潘美带着步兵先行渡江,如履平地。
此时,有探子来报,说宋军在采石矶上造浮桥,江南国主李煜赶紧召集群臣商议,有个叫张洎的大臣说:“臣读遍古书,也没见谁能在江上造浮桥的,定是军中讹传。”
李煜也笑着说:“朕也觉得此事不足为信。”
于是召来“小长老”问他的意思。“小长老”说:“他们的力量还能大过佛祖吗?别说不可能,就是造成了桥,佛祖也不能让他们过江,陛下您就放心吧!”
从来就不理国事的李煜更别提派兵打仗,听“小长老”这样说,好似吃了定心丸,于是又和雨薇,还有众妃们纸醉金迷,歌舞升平去了。
朝廷内由陈乔和张洎二人掌握军务,二人力主死战,但他们却是一介书生,对军务根本一窍不通,实际掌握军务的是皇甫继勋。
而皇甫继勋身为南唐主帅,却与战功赫赫的父亲皇甫晖有着天壤之别,相去甚远。他贪生怕死,只图一时安逸,根本就不愿与宋军开战,常常把“宋强唐弱,想要太平,唯有降宋”挂在嘴上。而李煜却采用陈乔、张洎二人的防御之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达到拖垮宋军长途奔袭的目的。
这使掌握兵力的皇甫继勋很不高兴,每当听说*打了败仗,便喜怒形于色,如果他的手下有人献策破敌或请求出战者,却往往遭其鞭打、囚禁,以致将士激愤,百姓痛恨。
金陵城守将中,要数卢绛有才最有威望,当宋军抵达秦淮河之际,卢绛依凭水寨,奋力抗战,多次击退宋兵的渡河企图。
然而,卢绛的战功,不仅没有得到不懂战略的李煜的赏赐,反倒引起皇甫继勋忌恨,他借口润州危急,说服李煜委派卢绛率军增援。而此时金陵外围的唐守军已基本被宋军消灭干净,据点被夺占,金陵已成一座孤城。
当与宋军生死决战时,皇甫继勋却无意为战,导致战力不足,阙城失守,金陵形势日益恶化。皇甫继勋为掩饰败迹,扣押各地告急文书,又经常借口军务繁忙,拒绝皇上召见。身为国君,李煜对战局竟蒙在鼓里。
话说李煜当日有了雨薇,不是如获至宝吗?为何又没像宠慕容凝烟那样独宠她,还会搭理其他嫔妃呢?
其实和雨薇相处久了,李煜就发现她除了比慕容凝烟年轻有活力些之外,精神层面完全无法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慕容凝烟相比。和她吟诗作赋,她对不上来,和她谈诗词书画,她驴唇不对马嘴,和她探讨音律,她心不在焉。幸好还会下棋,便常常陪她下棋消磨时间,棋下厌了时自然就会有其他嫔妃排着队的献技。
这日李煜正在和雨薇下棋,探子突然来报,说宋军正在过江,李煜着急忙慌的赶紧求助小长老。
小长老说:“北兵虽强,岂能当我佛力。”于是登上城楼摆上香案,焚香祷告,拿只铜铃摇得叮噹作响,嘴里念念有词,装模作样一番挥衣舞袖,最后还大吼一声。
神奇的是不一会儿探子突然又报,渡江的宋军果然停下来了,皇上信以为真,以为是小长老作法灵验,佛力强大,马上双掌合拢一番祈祷,并下令军民皆诵救苦菩萨,声如江涛,为此又给小长老赏赐一番。
而小长老却暗自偷笑,自己不过是和宋帝玩一个小伎俩,让宋军配合自己演出戏,竟把李煜耍的团团转。
没过多时,探子又报说宋军已经渡江。李煜这才慌神,就让郑彦华督领一万名水军,杜真带领一万名步兵,共同抵抗宋军。郑彦华带领战船,临江鸣鼓,直逼浮梁。
宋将潘美听说郑彦华到了,就选出弓弩手五千人,并排候在岸边。潘美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箭如雨下,瞬间唐舰樯折帆摧,只好退去。
不一会儿,杜真所领的步兵又从岸上攻来,潘美立即杀了过去,唐兵哪是身经百战宋军的对手,没几下就败下阵来。
皇上听到败报,一面征募百姓充兵,一面让他们献出粮食财物。怎奈他的子民大多已成僧侣,剩下的也素来文弱,一听到“充军”腿都软了,谁还肯去效命?就算家中存着粮食,他们宁肯藏在窖中,也不愿帮助国家。因此,告示接连贴出来,却无人应命。
而此时的宋军虽然捷报频传,其实前线的将士们经过长途跋涉和连续作战,也已经人困马乏,更主要的原因是北方人很不适应南方的潮湿和闷热,好不容易熬到秋天了,天气并没有如愿凉爽下来,反而又遇上了凶猛的秋老虎。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许多士兵水土不服,染上可怕的瘟疫。
眼看瘟疫有扩散势态,于是曹彬急忙向赵匡胤禀报实情,并恳请道:“启奏陛下,由于前方局势实在对我方不利,还望陛下批准大军暂时撤回修整。”
从来不把李煜放在眼里的赵匡胤,此时急的抓耳挠腮,眼看李煜就成了瓮中之鳖,没想到在这节骨眼上,被南方这鬼天气和瘟疫,将我战无不胜的大宋将领折磨成如此境地。
到底此时是该撤军?还是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