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胜寒
  灵芝闯进凌云宫,内侍将她给拦了下来,“陛下龙体有恙,早吩咐下来,谁都不见。”
  灵芝皱了皱眉,灵机一动,忧愁的神色一解,对那内侍道:“陛下会见我的。”说罢伸手去内侍拨开,径自往里走去,边说:“你们陛下曾言说要与我赏赐,当时我不曾应允,现在我想到了,自然得找你们陛下讨要讨要,不然的话,岂不吃亏?”
  她刻意将说话的声音给扬高,好让殿中的皇帝给听到。
  不但殿内的皇帝听到了,就连殿外的墨泫也听见了,他不禁一拧眉,心中有些难言的尴尬,她对皇上也未免太……随意了?
  但是,灵芝这一嗓子喊出来,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只听到皇帝的声音从殿内传来,“是那个绿衣小妮吗?”
  “看,你们陛下还记得我!”灵芝对上前来阻拦自己的内侍骄傲的说,随后便也不顾一切的冲进了内殿去,正巧看到龙床上的皇帝正巍巍迈迈的就要起身来。
  灵芝见状,赶紧上前去搀扶住皇帝,见他这年老苍迈的样子,枯朽如木,早不复当时离开京畿时的威严,在灵芝看来,这个谈笑风生的帝王也难免悲凉了些。
  皇帝看是灵芝来,胸中开怀,“我听这声音如银铃般的动听,就猜到是你了。”皇帝呵呵的笑着,莫名的对这个小女子印象深刻。
  “陛下记得灵芝,灵芝亦是挂念陛下,只是……”灵芝娇俏的声音十分的悦耳,只是说到最后的时候则又是沉抑了下来,煞是忧愁的模样,皇帝也看出来她是有心事缠绕的了。
  故而皇帝问:“朕想你该是个天真烂漫之人,真是羡慕得紧,怎的也有忧愁烦恼?”
  灵芝重重的点了头,搀扶着皇帝在桌前坐下,“我本想人间繁华,盛世光景,却没想到此次随军出发,竟然也见到了这等悲壮生死,峥嵘跌宕,心中好不感慨。真想着做人不易,做这掌握天下的君王更是不易。”
  皇帝听着这话,甚是舒心,难道有一体己的人说出这些话来,让在皇位上叱咤多年的皇帝也不觉一阵酸楚,“是呀,人人都道朕九五之尊,可知身在其位,亦不得快活。”他指着眼前小女子,道:“唯独你这个小女子,倒是一语中的,能知朕心。”
  皇帝说道,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这外面的天下,百姓逼朕,百官逼朕,就连膝下的子女……都不得安心。”这些事情交织在心头,让皇帝犹如块垒在心,始终难安。
  灵芝低垂着头,“我是喜得见人欢笑,不喜见人忧愁,陛下……”灵芝说完,挨着皇帝的身子跪了下去,娇巧的双眸中盈盈水意,“我乃是一介小女子,不晓得什么朝堂天下事。只知百姓温饱了,便会开颜,海晏河清了,圣上便能舒心,反之……便不欢喜了。”
  皇帝听完,呵呵的笑了起来,“是如此,你没说错。”
  灵芝说到此处,脸上的笑意也全无了,就是皇帝的笑也逐渐的止住了,在高谈阔论这海晏河清的时候,外面还跪着墨泫在为民请命,还放走了那始作俑者的太子殿下,还有那替罪羔羊的秦庶,以及……那鸣冤的两城百姓,数万冤魂!
  皇帝的心,根本开怀不起来。
  灵芝说:“这次,我亲眼见到一座偌大的城池,固若金汤,更是亲眼见到了墨泫领着将士们浴血奋战,与狼人交战,誓死不休,那是气节,那是风骨,也是军人的铮铮铁骨,家国的砥柱。”
  “可是,一把火……就这么烧没了。”灵芝的声音浅浅的,低如蝇鸣,却说得让人心酸,她满眼的悲凉,心中更是能见到那满目疮痍。
  皇帝默然不语了,凝视着眼前女子,心中也在不住的翻腾。
  “陛下,您是没有亲眼见到那场景,那些百姓就是连哭都哭不出来了,最悲哀的事,下毒手的不是别人,是储君。”灵芝抬眸起来,正好对上了此刻皇帝复杂的神色,她连连问:“这样的天下,一夕之间城池成墟,将士成骨,百姓成灰,能太平吗?能海晏河清吗?”
  “陛下,能开怀得起来吗?”灵芝问,她伸出手来,轻轻的抓住了龙袍的一角,道:“我不懂得陛下心中的计量,更是不知道皇室的颜面如何能比得上将士、百姓的性命,我只问陛下,难道您觉得这样的太子,将来能为人君吗?”
  “大胆。”皇帝终于开口了起来,他凝望了眼前的女子许久,“朕差点忘了,你是墨泫的人,自然是为他说话的。”
  心中原本以为灵芝能够陪自己说说话,将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给忘却了,可是到头来,还是绕回此处了。
  “我不为墨泫说话,我只说事实。”灵芝起身来,看皇帝转身走去的时候,连忙追上,“太子已经天怒人怨,陛下再偏袒下去意义何在?更何况……死一个秦庶,只怕会让百姓心寒,三军心寒。”
  皇帝怔住了,默然道:“朕岂能不思量这些?你以为……朕没想过这些吗?”他回首看着灵芝,指了指自己头上的鬓发,苍白无比,却是早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华发满头,威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迟暮,“你看看朕这满头霜发,朕……老了,可怜朕膝下也只得两子。”
  皇帝无奈的苦笑,“不然的话,朕为何让墨泫归来?为何……那么苦苦的想保住太子,你以为……朕就不心寒吗?”
  灵芝的心里荡起无边的涟漪,此刻看着眼前的皇帝,她忽然觉得自己和墨泫,乃至天下人都错看了这个皇帝了。
  大家都只把他当成高高在上的帝王来看,都以为他是偏颇太子,为正皇室颜面而这般颠倒是非,曲直不分。
  可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他是个父亲,已经老了的父亲,但只闻得皇帝频频摇手,他感慨道:“你们都不知道,这高高在上的君王位,不胜寒哪!朕也只希望老怀安慰……”
  灵芝摇头,“不,您老了,可是江山不老,君王不来,世代更迭只会千秋万代歌颂明君,此时陛下未老,难道要先为太子背负天下骂名吗?”
  灵芝走近了皇帝的面前,“您听,外面……他们在哭呢!”
  哭,谁在哭?
  皇帝侧耳聆听,却听得外面内侍紧急前来的声音,传报:“陛下,大事不好了,太子府前被百姓拥堵住,百姓不肯散去,跪求鸣冤。”
  皇帝怔住了。
  杀一个秦庶,不足以填命啊!
  皇帝果然是老了,糊涂至此,他紧闭上眼睛。
  此时,宫道上急匆匆的跑来三位大臣,分别是那大理寺卿与京兆府尹,还有那司武官同时前来,等到了凌云宫前的时候,最是着急的是那司武官,负责京城巡防之职,首要重任,此刻十万火急,朝着皇帝朝奏,“陛下,京中形势已不可控。三军听闻太子纵火焚杀数万将士,城内城外军士纷纷血书上请,恳求……彻查太子一案……”
  “什么?”皇帝听闻后,再难以安稳下来,连连踉跄着走出了凌云宫,来到这眼前跪着的数人面前。
  墨泫见皇帝出来,再次恳求,“民心所系,三军浩然,求父皇下令彻查。”
  “你们,都在逼朕。”皇帝说完,兀自悲凉的笑了起来,“朕老了,竟然没想到……没想到会是这样。”他无奈的挥了挥手,身子摇摇坠坠的,转身走入凌云宫。
  就连灵芝想要上前去扶的时候都被摇着手推却了。
  几个官员就这样跪在这殿外,面面相觑,也不知皇帝会作何决断。
  不久后,皇帝传了内侍官进殿,进殿后不久便见到内侍提着一方宝剑出来,站在高阶上,提着嗓子宣读圣旨:
  “陛下有旨,北城一案牵连甚广,鸣冤请命者意不可拂,今命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寺卿为三司使,三司同堂会审此案,赐天子剑,敢抗命者先斩,不赦。”
  “陛下英明。”
  天子剑前,万民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