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马三立
董老看见来人,也是为微微的笑着,倒也不拒绝他的邀请,迈步朝那胖子的店里走去,张辰和宁琳琅就在后边跟着。来到店门口,上边挂着的店招横匾是怀素体的草书:啄木轩。看来这家是以卖木器为主的了。
胖子站在门边,直到把董老让进去了,才跟在董老身侧半步的距离。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尤其是在古玩这一行当里,都是比较讲究礼数的。董老可是收藏界的大家,德高望重,能到谁家店里坐坐那就是给面子了,当得这胖子礼敬三分。
当然,这胖子也不是真要董老指点他什么,开玩笑,董老会随便指点谁吗?古玩行里更是不能随便说话,很容易得罪人的,即使像董老这样的身份地位,说话也会比较谨慎。虽然董老也很喜欢提携后辈,但那是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下,其他有些时候是不能够的。
比如说,人家收了件玩意儿,让董老给说说,鉴定一下,董老看出是个假货,却不能说。如果说了,那物件的主人就丢了面子,董老也会得罪人,不但得罪了物主,也得罪了卖家,这古玩行里的水深着呢。
别说真的指点,董老能来他的店里坐坐,说上几句话,聊上片刻,那就是交情,传出去就是面子。
董老进了店,胖子把董老让到会客区的紫檀圈椅上,很是恭敬。看着董老身后的金童玉女,问道:“老爷子,这两位看着面生啊。”
董老让张辰和宁琳琅也坐下,介绍道:“这是我的两个弟子,一个是我师弟的子嗣,另一个是一位朋友的后辈,都住在我那里。”
董老这介绍的话就很有说法了,住在董老家里的弟子可就不是一般的弟子了,这董老的侄子做弟子住在家里是没得说的,可是朋友的后辈拜了师父也住在家里就很严重了,这可是入室弟子啊,是当作嫡传弟子来教的,同样是弟子,可此弟子万万不同于彼弟子,身份相差好悬殊的说。
胖子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不由的多看了两人一眼,赞道:“果然将门虎子,名师高徒啊,董老收的好弟子。”
其实他更是羡慕这两个年轻人,能做董老的弟子,在古玩行那可是很荣耀的事,董老的弟子基本就等于是前途的保证,更不要说入室弟子了。想想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这可怎么比啊!
胖子摇了摇头,把烦心事甩到一边,笑着说道:“后生可畏,年轻真好啊。要是能年轻个二三十岁,我马三立就是削尖了脑袋,也要钻到您老那里受受教,哪怕是蹲墙根儿都成。”
马三立?张辰差点就笑出来了,就这位那体型,和那位真正的马老爷子一比较,虽不能说是天上地下,但却可以称得上标准的南辕北辙的活示范了。
张辰怕自己真的忍不住了笑出来,起身说道:“师伯,马前辈,您二位这边聊着,我和琳琅就在这店里看看,也好长点见识。”
董老点头道:“去看看吧,小马这里的东西还是不错的,我再坐一会儿,尝尝小马的好茶。”
张辰带着宁琳琅到了另一边的展示区就再也忍不住了,但也不好意思笑出声来,只是闭着嘴憋着声音狂笑,肩膀无规律的抖动着。宁琳琅可不知道谁是马三立,见张辰笑的奇怪,就小声问他笑什么。
这事不能大声说,张辰叫她附耳过来,给她说自己发笑是为了如此这般这般……
宁琳琅听了也是忍不住的想笑,可她不想失了礼貌,又要保持形象,只能是憋着。结果也搞得跟张辰一样,笑到最后,眼泪都流出来了,还是止不住。
两人实在没办法了,就出到门口笑了一气,这才有些平缓下来。停下来的宁琳琅,觉得自己站在店门口这样的大笑,实在是有损他大美女加淑女的形象,这都是张辰害的。抬手捶了张辰肩膀一下,微嗔道:“你真坏,害得人家笑成这样。”说罢又觉得自己有些不合适,怎么能和他这样啊,有些打情骂俏的意思啊,不由得玉面生霞,转过头去。
张辰也感觉到了,看着宁琳琅羞红了的脸,一副娇赧的的样子,更加显出她的美丽。张辰看的都呆了,心里也有了一丝躁动,赶紧晃了一下脑袋,让自己清醒清醒,男女感情自己可伤不起。
张辰对宁琳琅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这个小师妹人长的那是十分的漂亮的,即使天上瑶池的仙女最多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吧;而且这丫头心地也很善良,很会替别人考虑,那天说报复他,不让他叫师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家世也不错,都是收藏世家;按说两人是很相配的,如果让张辰选的话,宁琳琅一定是最佳的选择。
可张辰的第一次感情投入就那么失败,败的一塌糊涂,败的一败涂地,张辰对赵蕾的感情有多深,怕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可最后赵蕾一样在他最最难关的时候把他甩了。这不是分手那么简单,张辰是被抛弃了,远不是一个“甩”可以说明的。
如果是被甩了,张辰也能够接受,合不来就分开是很正常的,但是因为有着幼年和童年时代的遭遇,张辰的生命中再也经不起抛弃了。
赵蕾抛弃张辰,直接把他心里对男女感情的火种浇灭了,张辰在医院醒来的那一刻,就对爱情划上了问号。等到在机场再次见到赵蕾之后,爱情这两个字的问号在张辰的心里被取消了,同时爱情这个词也变成了省略号。可以说,赵蕾就是张辰面对爱情的魔障,吓得张辰不敢往前一步。
张辰不是不喜欢宁琳琅,可他也只敢把她当作师妹来喜欢,再往前一小步,张辰都怕粉身碎骨。见琳宁琳琅红着脸扭过头去,张辰也不再说什么,招呼她进去里边。
这时候两人也没心思笑了,再次走近店中,只是两个人的表情都是有点怪怪的,不知道心里都想着什么。
马老板这间店,主要是买卖明清家具和木器漆器的,也有部分根雕。董老带他们进来,也是有着想让他们在这里学点什么的意思。
这位马三立马老板,也算是收藏圈子里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了。马三立祖上七八代都是木匠,而且他们家还有着自己的家传独门手艺,靠着家传的手艺,马家几代人即使在战乱时期和动荡时期也没有受穷受饿的时候。
马家祖上就一直在京城定居,前清的时候马家的人就经常进出一些达官贵人的府上,给人家打家具。那个年代的家具买卖还不是很兴旺,很多人家都是自备木料请木匠到家里来制作的。所以马家的人除了有一手好木匠活之外,也都是断木的高手。
据说这马三立,更是高手中的高手,不但老马家的手艺到了他这里被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马三立还有一个自己的绝活。不论任何木头,只要放在他手上,他闭着眼摸一摸,掂量一下,就能知道这是什么料子。这在古玩收藏行当里,可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啊。
要是张辰的话,也能做到,甚至都不用摸,而且它能做的更好,不但知道是什么料,还能知道他的产地。但这都是在意念力的帮助之下,如果没有意念力,张辰可就拍马也赶不上这马三立了,毕竟人家是祖传的童子功啊。
解放以后,马三立的父亲进了国营木器厂,因为手艺好又肯吃苦,很受大家喜欢,厂里的领导也比较器重他。等到了动荡年代之后,前任厂长因为伤病的原因,早早的就退了下去,由原来的一个副厂长接任了厂长的位置。跟着,厂里就要响应国家号召,搞活经济,大力提拔技术型干部,老马也就趁着这阵东风升任了副厂长。
马三立小的时候也不懂,只是跟着父亲学木匠,知道学会这个长大了就有饭吃。等马三立长大点以后,渐渐的手艺也学出来了,也懂事了,那时候正好赶上破四旧什么的,马家的人都是识木断木之人,马三立看着那些被损毁了的老家具实在心疼,但也不敢伸手,那时候谁不害怕啊。
马三立曾经也往家里捡拾过一些好料子,和脂粉盒子什么,给他老子知道以后,一顿暴打,全给扔了,还告诉他以后再弄这些东西,就滚出家门别再回来了。
其实老马也心疼那些物件,但什么物件能比得上一家老小的性命重要啊,只能是不去看罢了。
等到七十年代末,浩劫结束之后,马三立就壮着胆子开始小范围收购一些古老家具木器之类的东西。那时候的人还没有保护文物什么的观念,好好的紫檀木八仙桌,几块钱就卖了。马三立就从那个时候起了家,慢慢地进入了收藏这一行当。只是当时的工资也没几块钱,又不能丢了公家的铁饭碗,所以也没做大。
等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国家搞活经济之后,马三立果断的从国营厂走出来,下海开了一家木器行,这才发展了起来。
刚开始马三立也是一貔貅,只进不出,看着什么都喜欢,根本不舍的出手。本来手头就不宽裕,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更是举步维艰了,买卖惨淡得很。你只收不卖,除了那些要出手东西的人,谁还来光顾你啊。
胖子站在门边,直到把董老让进去了,才跟在董老身侧半步的距离。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尤其是在古玩这一行当里,都是比较讲究礼数的。董老可是收藏界的大家,德高望重,能到谁家店里坐坐那就是给面子了,当得这胖子礼敬三分。
当然,这胖子也不是真要董老指点他什么,开玩笑,董老会随便指点谁吗?古玩行里更是不能随便说话,很容易得罪人的,即使像董老这样的身份地位,说话也会比较谨慎。虽然董老也很喜欢提携后辈,但那是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下,其他有些时候是不能够的。
比如说,人家收了件玩意儿,让董老给说说,鉴定一下,董老看出是个假货,却不能说。如果说了,那物件的主人就丢了面子,董老也会得罪人,不但得罪了物主,也得罪了卖家,这古玩行里的水深着呢。
别说真的指点,董老能来他的店里坐坐,说上几句话,聊上片刻,那就是交情,传出去就是面子。
董老进了店,胖子把董老让到会客区的紫檀圈椅上,很是恭敬。看着董老身后的金童玉女,问道:“老爷子,这两位看着面生啊。”
董老让张辰和宁琳琅也坐下,介绍道:“这是我的两个弟子,一个是我师弟的子嗣,另一个是一位朋友的后辈,都住在我那里。”
董老这介绍的话就很有说法了,住在董老家里的弟子可就不是一般的弟子了,这董老的侄子做弟子住在家里是没得说的,可是朋友的后辈拜了师父也住在家里就很严重了,这可是入室弟子啊,是当作嫡传弟子来教的,同样是弟子,可此弟子万万不同于彼弟子,身份相差好悬殊的说。
胖子也很明白这个道理,不由的多看了两人一眼,赞道:“果然将门虎子,名师高徒啊,董老收的好弟子。”
其实他更是羡慕这两个年轻人,能做董老的弟子,在古玩行那可是很荣耀的事,董老的弟子基本就等于是前途的保证,更不要说入室弟子了。想想自己那不争气的儿子,这可怎么比啊!
胖子摇了摇头,把烦心事甩到一边,笑着说道:“后生可畏,年轻真好啊。要是能年轻个二三十岁,我马三立就是削尖了脑袋,也要钻到您老那里受受教,哪怕是蹲墙根儿都成。”
马三立?张辰差点就笑出来了,就这位那体型,和那位真正的马老爷子一比较,虽不能说是天上地下,但却可以称得上标准的南辕北辙的活示范了。
张辰怕自己真的忍不住了笑出来,起身说道:“师伯,马前辈,您二位这边聊着,我和琳琅就在这店里看看,也好长点见识。”
董老点头道:“去看看吧,小马这里的东西还是不错的,我再坐一会儿,尝尝小马的好茶。”
张辰带着宁琳琅到了另一边的展示区就再也忍不住了,但也不好意思笑出声来,只是闭着嘴憋着声音狂笑,肩膀无规律的抖动着。宁琳琅可不知道谁是马三立,见张辰笑的奇怪,就小声问他笑什么。
这事不能大声说,张辰叫她附耳过来,给她说自己发笑是为了如此这般这般……
宁琳琅听了也是忍不住的想笑,可她不想失了礼貌,又要保持形象,只能是憋着。结果也搞得跟张辰一样,笑到最后,眼泪都流出来了,还是止不住。
两人实在没办法了,就出到门口笑了一气,这才有些平缓下来。停下来的宁琳琅,觉得自己站在店门口这样的大笑,实在是有损他大美女加淑女的形象,这都是张辰害的。抬手捶了张辰肩膀一下,微嗔道:“你真坏,害得人家笑成这样。”说罢又觉得自己有些不合适,怎么能和他这样啊,有些打情骂俏的意思啊,不由得玉面生霞,转过头去。
张辰也感觉到了,看着宁琳琅羞红了的脸,一副娇赧的的样子,更加显出她的美丽。张辰看的都呆了,心里也有了一丝躁动,赶紧晃了一下脑袋,让自己清醒清醒,男女感情自己可伤不起。
张辰对宁琳琅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这个小师妹人长的那是十分的漂亮的,即使天上瑶池的仙女最多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吧;而且这丫头心地也很善良,很会替别人考虑,那天说报复他,不让他叫师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家世也不错,都是收藏世家;按说两人是很相配的,如果让张辰选的话,宁琳琅一定是最佳的选择。
可张辰的第一次感情投入就那么失败,败的一塌糊涂,败的一败涂地,张辰对赵蕾的感情有多深,怕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可最后赵蕾一样在他最最难关的时候把他甩了。这不是分手那么简单,张辰是被抛弃了,远不是一个“甩”可以说明的。
如果是被甩了,张辰也能够接受,合不来就分开是很正常的,但是因为有着幼年和童年时代的遭遇,张辰的生命中再也经不起抛弃了。
赵蕾抛弃张辰,直接把他心里对男女感情的火种浇灭了,张辰在医院醒来的那一刻,就对爱情划上了问号。等到在机场再次见到赵蕾之后,爱情这两个字的问号在张辰的心里被取消了,同时爱情这个词也变成了省略号。可以说,赵蕾就是张辰面对爱情的魔障,吓得张辰不敢往前一步。
张辰不是不喜欢宁琳琅,可他也只敢把她当作师妹来喜欢,再往前一小步,张辰都怕粉身碎骨。见琳宁琳琅红着脸扭过头去,张辰也不再说什么,招呼她进去里边。
这时候两人也没心思笑了,再次走近店中,只是两个人的表情都是有点怪怪的,不知道心里都想着什么。
马老板这间店,主要是买卖明清家具和木器漆器的,也有部分根雕。董老带他们进来,也是有着想让他们在这里学点什么的意思。
这位马三立马老板,也算是收藏圈子里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了。马三立祖上七八代都是木匠,而且他们家还有着自己的家传独门手艺,靠着家传的手艺,马家几代人即使在战乱时期和动荡时期也没有受穷受饿的时候。
马家祖上就一直在京城定居,前清的时候马家的人就经常进出一些达官贵人的府上,给人家打家具。那个年代的家具买卖还不是很兴旺,很多人家都是自备木料请木匠到家里来制作的。所以马家的人除了有一手好木匠活之外,也都是断木的高手。
据说这马三立,更是高手中的高手,不但老马家的手艺到了他这里被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马三立还有一个自己的绝活。不论任何木头,只要放在他手上,他闭着眼摸一摸,掂量一下,就能知道这是什么料子。这在古玩收藏行当里,可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啊。
要是张辰的话,也能做到,甚至都不用摸,而且它能做的更好,不但知道是什么料,还能知道他的产地。但这都是在意念力的帮助之下,如果没有意念力,张辰可就拍马也赶不上这马三立了,毕竟人家是祖传的童子功啊。
解放以后,马三立的父亲进了国营木器厂,因为手艺好又肯吃苦,很受大家喜欢,厂里的领导也比较器重他。等到了动荡年代之后,前任厂长因为伤病的原因,早早的就退了下去,由原来的一个副厂长接任了厂长的位置。跟着,厂里就要响应国家号召,搞活经济,大力提拔技术型干部,老马也就趁着这阵东风升任了副厂长。
马三立小的时候也不懂,只是跟着父亲学木匠,知道学会这个长大了就有饭吃。等马三立长大点以后,渐渐的手艺也学出来了,也懂事了,那时候正好赶上破四旧什么的,马家的人都是识木断木之人,马三立看着那些被损毁了的老家具实在心疼,但也不敢伸手,那时候谁不害怕啊。
马三立曾经也往家里捡拾过一些好料子,和脂粉盒子什么,给他老子知道以后,一顿暴打,全给扔了,还告诉他以后再弄这些东西,就滚出家门别再回来了。
其实老马也心疼那些物件,但什么物件能比得上一家老小的性命重要啊,只能是不去看罢了。
等到七十年代末,浩劫结束之后,马三立就壮着胆子开始小范围收购一些古老家具木器之类的东西。那时候的人还没有保护文物什么的观念,好好的紫檀木八仙桌,几块钱就卖了。马三立就从那个时候起了家,慢慢地进入了收藏这一行当。只是当时的工资也没几块钱,又不能丢了公家的铁饭碗,所以也没做大。
等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国家搞活经济之后,马三立果断的从国营厂走出来,下海开了一家木器行,这才发展了起来。
刚开始马三立也是一貔貅,只进不出,看着什么都喜欢,根本不舍的出手。本来手头就不宽裕,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更是举步维艰了,买卖惨淡得很。你只收不卖,除了那些要出手东西的人,谁还来光顾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