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劲爆的内容
  虽然当时看了很囧,但王德孚也不会傻到去揭穿,这种替他增加光环的事情,他自己也不会嫌少的。
  就像这一次,他看到不少人吹捧他的《写作之道》,直接从作品夸到了他的人品,认为他的品德实在高尚,他也不会在媒体上发声否认,表示《写作之道》只是他自嗨的作品,他通过这样一种反思与总结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准。
  王德孚其实一直喜欢保持比较高冷的态度,冷眼旁观媒体们、文人们为他的作品争论,而不是亲自下场,去直接定义自己的作品如何,否则被人嘲讽王德孚一个写书的,懂个屁《XXX》,那就很尴尬了。
  所以说有时候一旦某部优秀的作品创作出来,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不再属于创作者自己了,它的解读权已经给了众多喜欢它的读者,如果是连载的作品话,它接下来连载的内容,说不定读者想的,都比作者要精彩!
  有些固执的作者,就硬要和读者作对,强行各种转折,让读者就算觉得接下来的剧情很诡谲,都不愿意让读者猜到接下来的剧情,而有些更加懂得变通的读者,当然就广泛地采纳读者的意见了,甚至就写读者能够猜到的、喜闻乐见的内容。
  到时候虽然会有一些读者吐槽该作者的剧情中规中矩,没法给他们惊喜,他们早就猜到了,但是他们吐槽归吐槽,却肯定会继续看下去,毕竟这个作者一点也不头铁,很在乎大家的意见,专门写大家爱看的内容,这就值得读者们追下去。
  而那些比较固执的作者,为了让读者猜不到接下来的内容而各种剑走偏锋,或许很有可能积累一批很死忠的粉丝,认为作者的脑洞实在足够大、剧情发展扑朔迷离,但或许会让不少喜欢看寻常套路的读者,默默离开。
  比如大家都喜欢看平行世界文抄公的剧情,结果偏偏却遇上个作者硬要写平行世界搞原创,这种头铁的行为,除了能够让极少部分读者为作者的特立独行叫好之外,可能大部分读者都连骂都懒得骂作者,就默默离开了。
  毕竟都平行世界了,还不放开手脚去抄,那哪会有什么爽点,作者死文青活该扑街!
  王德孚应该就算是那种比较固执的作者了,但是他却是有这个资本固执的,他的天赋与脑中的素材,足以保证他的作品都不需要读者来指点江山,就可以让读者们看完之后,觉得他写得太牛逼,他们崇拜就完事了。
  而一般的作者最好学聪明一点,没有天赋的话,为了写出更受欢迎的作品,果然还是迎合一些读者比较好,否则到头来放飞自我地去创作,扑街倒霉的还是自己。
  就在王德孚的《写作之道》于魔都文坛引发波澜时,他又被自己哲学系的系主任曹旭平喊过去了,然后对王德孚表示,这《写作之道》写得当然很好,也是一部正能量的作品,让不少人都改变了对王德孚的看法,但这部作品依旧不是校方高层需要看到的作品啊。
  没办法,《写作之道》还是太温柔了,一点也不尖锐、犀利,也没体现出什么深刻内涵、思想性,所以它固然引起了一些波澜,但实际上知道内幕的人都清楚,这些波澜是媒体们刻意炒作出来的,可能背后还有王德孚的出版商当幕后黑手,就看《写作之道》的销量在“争论”之后起飞,就可以发现谁是除了王德孚之外最大的获益者。
  因此,曹旭平显然不认为这部作品可以达到他和校方高层的要求,这部作品也不是和《女性的屈从地位》那样,是一部可以引起广泛的社会讨论的作品,《写作之道》的影响力,更局限于圈内。
  结果王德孚却很淡定地回应曹旭平,说他的《写作之道》本来就不是用来完成校方高层任务用的,而是早就已经在杂志上发表的关于创作的感悟与心路历程,这一次只是集结出版而已,所以希望曹主任不要误会。
  这样的回答让曹旭平当然不够满意,他一直希望王德孚可以尽快创作出达到校方高层要求的大作,这样的话,他这个做系主任的都很有功劳,王德孚的获益也会更加,他肯定会被东吴大学各种宣传,直接吹成代表人物,然后他提前读研读博什么的,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么?
  所以他当然就再一次催更了,这一次还希望王德孚给他一个很明确的答复,那就是向他提前透露一些这部作品的内容。
  王德孚要完成校方高层给予的任务的作品,正是他构思已久、创作同样也有一段时间的《乌合之众》,差不多已经接近尾声,基本上在他大一这一学年的暑假之中,就可以和所有的读者见面了。
  所以王德孚这一次没有像之前那次那样茫然,而是非常自信地大概阐述了他这本《乌合之众》的内容,结果当然让曹旭平这个系主任,听得都有些胆战心惊……
  只能说《乌合之众》的内容实在太劲爆了、也太具有攻击性、煽动性了,最关键的是,这部作品好像就是在直接针对那位远在帝都的“京派文人”叶立清啊!
  叶立清可是“京派文人”中年青一代的扛鼎人物,年不过三十,却已经是帝国作协会员、特级作家,凭借三部深入描绘民主的作品,斩获数项文学奖项,其中《最好的民主》一书,可以说是今年文坛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大作,收获了无数拥护民主的读者,只不过这本书让帝国皇室、大贵族们不是很爽,他们都觉得整个帝国已经足够民主了,毕竟都君主立宪了,结果这个叶立清居然好像还觉得不够,坚决支持普选,让最底层的人民,都拥有选票……
  曹旭平当然也知道《最好的民主》,还仔细阅读过,他觉得这书几乎无懈可击,直到现在他听到王德孚描述的关于《乌合之众》一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