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奔跑吧,皇帝
一天,献帝正一个人生闷气,忽然听到营门外人声嘈杂,喊声不断。献帝让人出去打听,才知道是李傕找的那些雇佣兵,一个个在营门外高喊:“皇上是不是在里面?李将军答应我们的宫女,在什么地方啊?”
献帝又气又怕,侍中刘艾出了个主意,说贾诩这个人还不错,在凉州军里也有一定威望,不如请他出面摆平此事。刘艾找到贾诩一说,贾诩表示没有问题,一切包在他身上。贾诩摆下酒宴,请雇佣军的头目们吃饭,代表天子允诺封给他们侯爵,又赏赐他们不少东西,这些人心满意足后,开始打道回府。
失去雇佣兵的支持,李傕实力大减。张济趁势提出了新的调解方案,双方不再互换儿子为人质,改换女儿为人质,同时鉴于长安已经残破,粮食也极为匮乏,张济愿意把天子及百官接到他的弘农郡去。
激战了数月,李傕和郭汜都有点打不动了,对于新的调解方案,他们表示同意。这样被扣压在郭汜军营里的百官们重新见到了天子,大家都觉得必须趁着李傕、郭汜没有反悔,立即离开长安。
兴平二年(195)7月,献帝携文武百官离开长安,这个时间大约是在曹操把吕布赶出兖州的前后。赶快跑,慢了就来不及了,献帝一刻都不想在长安待了。
献帝在长安一共待了六个年头,这六年每天过的都是心惊胆战的日子,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东汉帝国最黑暗的时期。不过对于今天的古都西安来说这段经历又非常重要,西安现在被称为“十三朝古都”,这十三个朝代里就包括短暂迁都在此的献帝初年的东汉,如果没有这段经历,西安只能称为“十二朝古都”了。
护送献帝一行的主要是张济所部,除此之外还有杨定、杨奉和董承所部,他们也都是凉州军将领,手里都有一定人马,他们初步商定的目的地是弘农郡,之后再想办法回洛阳。弘农郡在今洛阳市以西,献帝一行行进的路线大约相当于出今西安市沿陇海铁路一直往东走。
杨定在凉州军中的地位仅次于李傕,被封为安西将军,他跟樊稠十分要好,樊稠被杀后杨定一直心存不安,想尽快远离李傕,所以在献帝东迁的事情上他竭力支持,并愿意一同东进。
杨奉原是李傕的部将,临阵反水,自然不愿意留下来。董承是灵帝刘宏的母亲董太后的侄子,论起来是献帝的表舅,何进上台后侥幸没被清算,董卓掌权以后他时来运转,因为董卓一度跟董太后攀过亲戚,董承也就成了董卓的本家,因为这个缘故董卓对董承给予了特别关照,让他到自己女婿牛辅的军中带兵,是献帝目前唯一能扯上血缘关系又能和凉州军搭上话的人。献帝对董承很看重,董承对献帝也忠心耿耿,献帝纳董承的女儿为贵人,董承不仅是献帝的表舅还是岳父。
为了保证东归的顺利,献帝下诏擢升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为了让郭汜痛快放行,还擢升他为车骑将军。
但是,献帝一行刚离开长安郭汜就反悔了。
郭汜发现天子还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掌握天子就能发号施令、随意拜官封爵,跟自己当皇帝差不多,所以他不想失去对天子的控制,提出让献帝一行改去长安以北不远的高陵,那里是他的地盘。但是天子和百官们都不愿意去这个鬼地方,他们只想尽快离开长安,所以一致坚持去弘农郡,张济等人也都表示支持,双方相持不下,论实力又旗鼓相当。
献帝使出了最后一招,绝食。郭汜担心事态恶化,同意献帝一行一边往前走一边再商量,就这样献帝一行到达了长安以东的新丰,即今西安市临潼区。郭汜还是不甘心,他表示不去高陵也行,但天子必须留在关中,他想让天子迁都郿坞。郿坞是董卓生前修筑的城堡,是打算自己养老的地方。郭汜的想法还没有提出,侍中种辑就提前得到了消息,他秘密通知杨定、杨奉、董承等人,把所部人马悄悄集结起来,准备跟郭汜硬拼。
离开了长安,郭汜的实力就不占优势了,他害怕出意外,就离开了军队仓皇逃到附近的终南山里,后来又回到了李傕的军营。郭汜的做法看来有些奇怪,即使目的没达到也不至于逃跑,更不至于逃向对手那里。
史书上的另一条记载解释了原因,郭汜的迁都建议提出后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郭汜动手,献帝一度被郭汜弄到了自己的军营里,但杨奉等人随后率兵攻打,又把天子抢了回来。郭汜看来是被打败逃走的,由于没了人马,最后只好依附李傕。虽然是仇家,但现在有了共同的敌人,李傕还是接纳了郭汜。
献帝一行在新丰一共待了两个月,到这一年的10月初才继续东进,来到了华山脚下的华阴,在此迎候的是凉州军将领段煨,他的军职是宁辑将军。
段煨是前太尉段颎的族弟,后来成为董卓手下的重要将领之一,曾经是贾诩的老领导,此时驻扎在潼关附近,听说天子路过,特意到华阴来迎驾,段煨为献帝一行准备了充足的食物、衣服及各种器物。
作为帝国的名将之后,段煨对天子的感情较一般的凉州军将领深得多,所以迎驾的态度很积极。但杨定与段煨不和,他声称段煨要造反,联络了杨奉、董承等人向献帝请令,要求讨伐段煨。献帝说段煨还没有谋反的迹象,为什么要攻击他?杨定派去的人不甘心,仍然苦苦纠缠,一直到了半夜都不走,献帝仍然不松口。
杨定、杨奉、董承不管,直接向段煨展开攻击,双方势均力敌,打了十多天没分出胜负来。段煨继续供应天子及百官饮食起居,毫无贰心,献帝派人从中调解,杨定等人勉强接受,暂时休兵。
这一闹耽误了东进的时间,同时也提醒了长安的李傕和郭汜,这二位如今已尽释前嫌,和好如初。他们突然明白过来,当初是如此愚不可及,让天子脱离了自己的掌握,于是挥兵向华阴杀来,要重新夺回天子。李傕、郭汜打的旗号是援救段煨,这一招有点损,因为他们跟段煨本不是一伙的,通过造这个势,让段煨更加受到怀疑,把水搅得更浑。
杨定不仅跟段煨有怨,跟李傕也有仇,眼看李傕气势汹汹杀来,他有点害怕,干脆开溜,离开部队跑到荆州投刘表去了。杨奉、董承保护天子一行赶紧东进,张济不知何故与杨奉、董承又起了矛盾,这时站在了李傕、郭汜一边。
杨奉、董承护卫天子一行在前面跑,李傕、郭汜、张济带兵在后面追。追到弘农郡内的一个山涧,终于追上,双方激战,董承、杨奉大败,文武百官和士兵又死伤不计其数,天子的御用品、符节、皇家档案丢得满山涧都是。
最后,他们逃到了一个叫曹阳的地方,此地在今河南省陕县境内。
献帝一行只能在田野中露宿,董承、杨奉假装和李傕、郭汜、张济和解以争取时间,暗地里派人渡过黄河,向活跃在这一带的白波军首领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贤王栾提去卑求援。这是东汉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一幕了,堂堂一国之君,不得不向曾经被视为流寇、土匪、异族首领的人求救,但舍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李乐、韩暹、胡才这些人有点类似黑山军的张燕、于毒、眭固,常年在潼关、中条山和太行山一带打游击,现在听说皇帝走投无路到了门口,立刻来了精神,赶紧带兵来接应。他们的想法很朴素,天子是奇货,先弄到手里再说。
李乐等人率数千人马渡过黄河,与李傕、郭汜和张济的联军交战,结果把李傕等人打败。董承提出边撤边往前赶路,李乐和董承护卫天子在前,杨奉、胡才等人断后,开始撤退。李傕等人重新整顿人马,又杀了上来,这一回杨奉等人大败,死伤惨重。
光禄勋邓泉、廷尉宣播、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战死,司徒赵温、太常王伟、卫尉周忠、司隶校尉荣邵被俘,李傕本来打算把他们全部处死,经过贾诩的苦苦相劝才作罢。这里的周忠,祖籍扬州刺史部庐江郡,他是周瑜的堂叔父。
天子一行人狼狈不堪地逃到了离黄河更近的陕县,追兵紧跟着也到了。此时天子的虎贲、羽林卫士加起来不到100人,李乐、董承的兵力损失也很大,凉州军日夜不停地在城外鼓噪,城里的人胆战心惊,只想早点逃出去。
商议如何逃,大部分人主张顺黄河滩东下,到黄河上著名的渡口孟津,由那里到达黄河以北的白波军控制区。从地图上看这倒是一条捷径,但实际上它是一条死路,因为里面充满了危险,幸亏太尉杨彪就是弘农郡本地人,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他说:“从这里往东,有一个地方叫三十六滩,那里十分险要,根本无法通过。”侍中刘艾曾在陕县当过县令,他证实杨彪的话没错。
于是,决定直接在陕县附近强行渡河,命李乐先行探路,准备船只。随后献帝以及百官们悄悄出城,开始向黄河边上徒步行进。大家行迹匆匆,都怕走晚了命就没了,所以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带,只有皇后伏寿的哥哥伏德例外,他一手搀扶着妹妹,另外一边夹着十几匹绸缎。大家都有点纳闷,这哥们儿够贪财的,都什么时候了,还舍不下这点布?可很快大家都将明白过来,这些绸缎是如此重要,成为救了很多人命的稻草。
一行人向黄河边上奔命,一路上拥挤不堪。
就连皇后的卫士们也只顾往前跑,大家把路都堵住了,符节令孙徽急了,在人群中挥着刀,一通乱剁,皇后伏寿衣服上都溅满了血。
不过总算来到了黄河边,到了以后大家都傻眼了,黄河的大堤太高了,离下面足有十来丈,相当于好几层楼那么高,无法下去。这时候伏德把随身携带的绸缎拿了过来,董承又弄来几个马笼头,就用这些东西捆扎成一个简易坐辇。行军校尉尚弘劲大,由他背着献帝刘协坐在辇上,由上面的人拉着往下吊。
其他人用伏德带的剩余绸缎结起来陆续往下滑,排不上号的索性跳了下去,有的当场摔死,有的摔伤。李乐弄来的船很有限,装不下那么多人,大家一拥而上,都想往上挤,董承、李乐只好用暴力阻止,有人仍然不愿意放弃,跳到水里死死抓住船帮不放,船上的人举刀乱剁,船舱里到处是砍断的手指。
只有少数人上了船,保住了一条命。停留在岸边的人遭到了随后赶来的追兵的劫杀,侥幸没有被杀的,衣服也被乱兵给扒了。此时是12月底,黄河中下游最冷的时候,这一段的河道虽然没结冰,但异常寒冷,有人活活冻死。
从曹阳到陕县,这一路上是献帝东归以来最悲惨的一段,消息也很快传遍了全国,举国震惊。有人甚至传说献帝不仅遇险,而且已经遇难了,身在寿春的袁术第一次动了自立为皇帝的念头,就是在听到这个传言之后。
经历了惊险的一幕,献帝一行总算渡了河。
李傕不甘心,派出斥候去追赶,董承害怕他们放箭伤着献帝,就在船上找了条被褥当盾牌护在献帝周围。不管怎么样,献帝一行总算到达了黄河北岸。
这里距李乐的军营最近,献帝一行进驻军营,这个地方名叫大阳,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境内。黄河是一道天险,估计李傕的人一时半会儿不会发起渡河攻击,献帝一行暂时安全——不过吃饭却成了问题,李乐本来就不富裕,要供应献帝及百官的饮食,显得一筹莫展。
正在此时,送粮的人来了,来的是个老熟人,建义将军兼河内郡太守张杨。听说献帝东归渡过了黄河,正朝自己所在的方向行进,张杨赶紧派了一支人马前来接应,他是个细心人,估计献帝一行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没吃的,于是让接应的这几千人每人都背上足够的粮食,这真是雪中送炭。
张杨的地盘在河内郡,这里西邻河东郡,河东郡太守名叫王邑,是朝廷任命的,前太尉刘宽的学生,政治上没有倾向性,他也随后赶到,送来了一些布帛,正值冬季,这更是现在急需的物资。献帝下诏封王邑为列侯,拜韩暹为征东将军,李乐为征北将军,胡才为征西将军,张杨为安东将军。
王邑和张杨好歹都是朝廷任命的高官,而韩暹等人不过是东游西逛的流寇,仅仅因为关键时刻搭了把手,不仅身份洗白,而且一跃成为帝国的高级将领,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就这样,献帝一行在董承、杨奉、李乐、胡才、韩暹、张杨、王邑等人护卫下暂时停驻在黄河北岸的大阳。
在黄河南岸,李傕、郭汜和张济的联军还没走,他们手里有在黄河岸边俘虏的百官、宫人,以及此前在弘农郡俘虏的司徒赵温等人,献帝特别惦记这些人的安危,派太仆韩融到对岸与李傕等人谈判。
李傕接受和谈,把俘获的赵温等百官以及宫人们放了回来,并送还了一部分缴获的御用器物。李傕他们通过和谈得到了什么不清楚,但此后他们也没有再向这边发起进攻,说起来还是实力问题,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他们现在已经实力大损,尤其后勤保障也严重不足,献帝能宽恕他们的罪行,不把他们当逆臣,有个台阶下这伙人就撤了,他们陆续回到了关中。
大阳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为献帝的到来而充当了临时国都的角色,只是条件实在有限,献帝及百官的日常起居、办公只好因陋就简。张杨虽然送来不少粮食,但此时聚集在这一带的部队越来越多,后勤供应很快又成为一大难题。
献帝议事的地方外面只围着篱笆,他与大臣们议事时士兵们都挤在外面看,这些兵大部分前不久还是农民起义军,刚刚被收编,一点军纪都没有,一边看,一边嘻嘻哈哈。司隶校尉管郃可能长得有点怪,成为被取乐的对象,每次他进去向献帝汇报工作,门口的人都向他扔东西,逗他开心。司隶校尉号称“三独坐”,除了充当州牧的角色,还可以纠察百官,官员们见了都胆战心惊,何等威严,现在却沦落不堪。
大阳看来无法久留,献帝一心想早些回到洛阳。但是献帝的想法不是这些护驾首领们的共同想法,这些人情况很复杂,各有盘算,没有多少人关心献帝的意志,他们每天都在琢磨的是如何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向献帝伸手要官。
不仅给自己要,还给手下的人要,就连各位将领们的私人医生、警卫员等一眨眼都成了校尉这样的高官,负责刻制公章的御史们忙得不可开交,最后只好改用锥子往上面画字。
这还不够,这些人整天琢磨如何斗法,如何把别人甩掉,让自己成为最终的受益者,终于又爆发了内讧。为平息纷争,河内郡太守张杨亲自来到大阳,提出迅速护送献帝到洛阳的计划,但得不到其他人的响应,张杨一怒之下走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看来这个年只能在大阳过了。
献帝又气又怕,侍中刘艾出了个主意,说贾诩这个人还不错,在凉州军里也有一定威望,不如请他出面摆平此事。刘艾找到贾诩一说,贾诩表示没有问题,一切包在他身上。贾诩摆下酒宴,请雇佣军的头目们吃饭,代表天子允诺封给他们侯爵,又赏赐他们不少东西,这些人心满意足后,开始打道回府。
失去雇佣兵的支持,李傕实力大减。张济趁势提出了新的调解方案,双方不再互换儿子为人质,改换女儿为人质,同时鉴于长安已经残破,粮食也极为匮乏,张济愿意把天子及百官接到他的弘农郡去。
激战了数月,李傕和郭汜都有点打不动了,对于新的调解方案,他们表示同意。这样被扣压在郭汜军营里的百官们重新见到了天子,大家都觉得必须趁着李傕、郭汜没有反悔,立即离开长安。
兴平二年(195)7月,献帝携文武百官离开长安,这个时间大约是在曹操把吕布赶出兖州的前后。赶快跑,慢了就来不及了,献帝一刻都不想在长安待了。
献帝在长安一共待了六个年头,这六年每天过的都是心惊胆战的日子,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东汉帝国最黑暗的时期。不过对于今天的古都西安来说这段经历又非常重要,西安现在被称为“十三朝古都”,这十三个朝代里就包括短暂迁都在此的献帝初年的东汉,如果没有这段经历,西安只能称为“十二朝古都”了。
护送献帝一行的主要是张济所部,除此之外还有杨定、杨奉和董承所部,他们也都是凉州军将领,手里都有一定人马,他们初步商定的目的地是弘农郡,之后再想办法回洛阳。弘农郡在今洛阳市以西,献帝一行行进的路线大约相当于出今西安市沿陇海铁路一直往东走。
杨定在凉州军中的地位仅次于李傕,被封为安西将军,他跟樊稠十分要好,樊稠被杀后杨定一直心存不安,想尽快远离李傕,所以在献帝东迁的事情上他竭力支持,并愿意一同东进。
杨奉原是李傕的部将,临阵反水,自然不愿意留下来。董承是灵帝刘宏的母亲董太后的侄子,论起来是献帝的表舅,何进上台后侥幸没被清算,董卓掌权以后他时来运转,因为董卓一度跟董太后攀过亲戚,董承也就成了董卓的本家,因为这个缘故董卓对董承给予了特别关照,让他到自己女婿牛辅的军中带兵,是献帝目前唯一能扯上血缘关系又能和凉州军搭上话的人。献帝对董承很看重,董承对献帝也忠心耿耿,献帝纳董承的女儿为贵人,董承不仅是献帝的表舅还是岳父。
为了保证东归的顺利,献帝下诏擢升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为了让郭汜痛快放行,还擢升他为车骑将军。
但是,献帝一行刚离开长安郭汜就反悔了。
郭汜发现天子还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掌握天子就能发号施令、随意拜官封爵,跟自己当皇帝差不多,所以他不想失去对天子的控制,提出让献帝一行改去长安以北不远的高陵,那里是他的地盘。但是天子和百官们都不愿意去这个鬼地方,他们只想尽快离开长安,所以一致坚持去弘农郡,张济等人也都表示支持,双方相持不下,论实力又旗鼓相当。
献帝使出了最后一招,绝食。郭汜担心事态恶化,同意献帝一行一边往前走一边再商量,就这样献帝一行到达了长安以东的新丰,即今西安市临潼区。郭汜还是不甘心,他表示不去高陵也行,但天子必须留在关中,他想让天子迁都郿坞。郿坞是董卓生前修筑的城堡,是打算自己养老的地方。郭汜的想法还没有提出,侍中种辑就提前得到了消息,他秘密通知杨定、杨奉、董承等人,把所部人马悄悄集结起来,准备跟郭汜硬拼。
离开了长安,郭汜的实力就不占优势了,他害怕出意外,就离开了军队仓皇逃到附近的终南山里,后来又回到了李傕的军营。郭汜的做法看来有些奇怪,即使目的没达到也不至于逃跑,更不至于逃向对手那里。
史书上的另一条记载解释了原因,郭汜的迁都建议提出后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郭汜动手,献帝一度被郭汜弄到了自己的军营里,但杨奉等人随后率兵攻打,又把天子抢了回来。郭汜看来是被打败逃走的,由于没了人马,最后只好依附李傕。虽然是仇家,但现在有了共同的敌人,李傕还是接纳了郭汜。
献帝一行在新丰一共待了两个月,到这一年的10月初才继续东进,来到了华山脚下的华阴,在此迎候的是凉州军将领段煨,他的军职是宁辑将军。
段煨是前太尉段颎的族弟,后来成为董卓手下的重要将领之一,曾经是贾诩的老领导,此时驻扎在潼关附近,听说天子路过,特意到华阴来迎驾,段煨为献帝一行准备了充足的食物、衣服及各种器物。
作为帝国的名将之后,段煨对天子的感情较一般的凉州军将领深得多,所以迎驾的态度很积极。但杨定与段煨不和,他声称段煨要造反,联络了杨奉、董承等人向献帝请令,要求讨伐段煨。献帝说段煨还没有谋反的迹象,为什么要攻击他?杨定派去的人不甘心,仍然苦苦纠缠,一直到了半夜都不走,献帝仍然不松口。
杨定、杨奉、董承不管,直接向段煨展开攻击,双方势均力敌,打了十多天没分出胜负来。段煨继续供应天子及百官饮食起居,毫无贰心,献帝派人从中调解,杨定等人勉强接受,暂时休兵。
这一闹耽误了东进的时间,同时也提醒了长安的李傕和郭汜,这二位如今已尽释前嫌,和好如初。他们突然明白过来,当初是如此愚不可及,让天子脱离了自己的掌握,于是挥兵向华阴杀来,要重新夺回天子。李傕、郭汜打的旗号是援救段煨,这一招有点损,因为他们跟段煨本不是一伙的,通过造这个势,让段煨更加受到怀疑,把水搅得更浑。
杨定不仅跟段煨有怨,跟李傕也有仇,眼看李傕气势汹汹杀来,他有点害怕,干脆开溜,离开部队跑到荆州投刘表去了。杨奉、董承保护天子一行赶紧东进,张济不知何故与杨奉、董承又起了矛盾,这时站在了李傕、郭汜一边。
杨奉、董承护卫天子一行在前面跑,李傕、郭汜、张济带兵在后面追。追到弘农郡内的一个山涧,终于追上,双方激战,董承、杨奉大败,文武百官和士兵又死伤不计其数,天子的御用品、符节、皇家档案丢得满山涧都是。
最后,他们逃到了一个叫曹阳的地方,此地在今河南省陕县境内。
献帝一行只能在田野中露宿,董承、杨奉假装和李傕、郭汜、张济和解以争取时间,暗地里派人渡过黄河,向活跃在这一带的白波军首领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贤王栾提去卑求援。这是东汉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一幕了,堂堂一国之君,不得不向曾经被视为流寇、土匪、异族首领的人求救,但舍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李乐、韩暹、胡才这些人有点类似黑山军的张燕、于毒、眭固,常年在潼关、中条山和太行山一带打游击,现在听说皇帝走投无路到了门口,立刻来了精神,赶紧带兵来接应。他们的想法很朴素,天子是奇货,先弄到手里再说。
李乐等人率数千人马渡过黄河,与李傕、郭汜和张济的联军交战,结果把李傕等人打败。董承提出边撤边往前赶路,李乐和董承护卫天子在前,杨奉、胡才等人断后,开始撤退。李傕等人重新整顿人马,又杀了上来,这一回杨奉等人大败,死伤惨重。
光禄勋邓泉、廷尉宣播、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战死,司徒赵温、太常王伟、卫尉周忠、司隶校尉荣邵被俘,李傕本来打算把他们全部处死,经过贾诩的苦苦相劝才作罢。这里的周忠,祖籍扬州刺史部庐江郡,他是周瑜的堂叔父。
天子一行人狼狈不堪地逃到了离黄河更近的陕县,追兵紧跟着也到了。此时天子的虎贲、羽林卫士加起来不到100人,李乐、董承的兵力损失也很大,凉州军日夜不停地在城外鼓噪,城里的人胆战心惊,只想早点逃出去。
商议如何逃,大部分人主张顺黄河滩东下,到黄河上著名的渡口孟津,由那里到达黄河以北的白波军控制区。从地图上看这倒是一条捷径,但实际上它是一条死路,因为里面充满了危险,幸亏太尉杨彪就是弘农郡本地人,对这里的地形很熟悉,他说:“从这里往东,有一个地方叫三十六滩,那里十分险要,根本无法通过。”侍中刘艾曾在陕县当过县令,他证实杨彪的话没错。
于是,决定直接在陕县附近强行渡河,命李乐先行探路,准备船只。随后献帝以及百官们悄悄出城,开始向黄河边上徒步行进。大家行迹匆匆,都怕走晚了命就没了,所以什么多余的东西都没带,只有皇后伏寿的哥哥伏德例外,他一手搀扶着妹妹,另外一边夹着十几匹绸缎。大家都有点纳闷,这哥们儿够贪财的,都什么时候了,还舍不下这点布?可很快大家都将明白过来,这些绸缎是如此重要,成为救了很多人命的稻草。
一行人向黄河边上奔命,一路上拥挤不堪。
就连皇后的卫士们也只顾往前跑,大家把路都堵住了,符节令孙徽急了,在人群中挥着刀,一通乱剁,皇后伏寿衣服上都溅满了血。
不过总算来到了黄河边,到了以后大家都傻眼了,黄河的大堤太高了,离下面足有十来丈,相当于好几层楼那么高,无法下去。这时候伏德把随身携带的绸缎拿了过来,董承又弄来几个马笼头,就用这些东西捆扎成一个简易坐辇。行军校尉尚弘劲大,由他背着献帝刘协坐在辇上,由上面的人拉着往下吊。
其他人用伏德带的剩余绸缎结起来陆续往下滑,排不上号的索性跳了下去,有的当场摔死,有的摔伤。李乐弄来的船很有限,装不下那么多人,大家一拥而上,都想往上挤,董承、李乐只好用暴力阻止,有人仍然不愿意放弃,跳到水里死死抓住船帮不放,船上的人举刀乱剁,船舱里到处是砍断的手指。
只有少数人上了船,保住了一条命。停留在岸边的人遭到了随后赶来的追兵的劫杀,侥幸没有被杀的,衣服也被乱兵给扒了。此时是12月底,黄河中下游最冷的时候,这一段的河道虽然没结冰,但异常寒冷,有人活活冻死。
从曹阳到陕县,这一路上是献帝东归以来最悲惨的一段,消息也很快传遍了全国,举国震惊。有人甚至传说献帝不仅遇险,而且已经遇难了,身在寿春的袁术第一次动了自立为皇帝的念头,就是在听到这个传言之后。
经历了惊险的一幕,献帝一行总算渡了河。
李傕不甘心,派出斥候去追赶,董承害怕他们放箭伤着献帝,就在船上找了条被褥当盾牌护在献帝周围。不管怎么样,献帝一行总算到达了黄河北岸。
这里距李乐的军营最近,献帝一行进驻军营,这个地方名叫大阳,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境内。黄河是一道天险,估计李傕的人一时半会儿不会发起渡河攻击,献帝一行暂时安全——不过吃饭却成了问题,李乐本来就不富裕,要供应献帝及百官的饮食,显得一筹莫展。
正在此时,送粮的人来了,来的是个老熟人,建义将军兼河内郡太守张杨。听说献帝东归渡过了黄河,正朝自己所在的方向行进,张杨赶紧派了一支人马前来接应,他是个细心人,估计献帝一行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可能是没吃的,于是让接应的这几千人每人都背上足够的粮食,这真是雪中送炭。
张杨的地盘在河内郡,这里西邻河东郡,河东郡太守名叫王邑,是朝廷任命的,前太尉刘宽的学生,政治上没有倾向性,他也随后赶到,送来了一些布帛,正值冬季,这更是现在急需的物资。献帝下诏封王邑为列侯,拜韩暹为征东将军,李乐为征北将军,胡才为征西将军,张杨为安东将军。
王邑和张杨好歹都是朝廷任命的高官,而韩暹等人不过是东游西逛的流寇,仅仅因为关键时刻搭了把手,不仅身份洗白,而且一跃成为帝国的高级将领,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就这样,献帝一行在董承、杨奉、李乐、胡才、韩暹、张杨、王邑等人护卫下暂时停驻在黄河北岸的大阳。
在黄河南岸,李傕、郭汜和张济的联军还没走,他们手里有在黄河岸边俘虏的百官、宫人,以及此前在弘农郡俘虏的司徒赵温等人,献帝特别惦记这些人的安危,派太仆韩融到对岸与李傕等人谈判。
李傕接受和谈,把俘获的赵温等百官以及宫人们放了回来,并送还了一部分缴获的御用器物。李傕他们通过和谈得到了什么不清楚,但此后他们也没有再向这边发起进攻,说起来还是实力问题,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他们现在已经实力大损,尤其后勤保障也严重不足,献帝能宽恕他们的罪行,不把他们当逆臣,有个台阶下这伙人就撤了,他们陆续回到了关中。
大阳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因为献帝的到来而充当了临时国都的角色,只是条件实在有限,献帝及百官的日常起居、办公只好因陋就简。张杨虽然送来不少粮食,但此时聚集在这一带的部队越来越多,后勤供应很快又成为一大难题。
献帝议事的地方外面只围着篱笆,他与大臣们议事时士兵们都挤在外面看,这些兵大部分前不久还是农民起义军,刚刚被收编,一点军纪都没有,一边看,一边嘻嘻哈哈。司隶校尉管郃可能长得有点怪,成为被取乐的对象,每次他进去向献帝汇报工作,门口的人都向他扔东西,逗他开心。司隶校尉号称“三独坐”,除了充当州牧的角色,还可以纠察百官,官员们见了都胆战心惊,何等威严,现在却沦落不堪。
大阳看来无法久留,献帝一心想早些回到洛阳。但是献帝的想法不是这些护驾首领们的共同想法,这些人情况很复杂,各有盘算,没有多少人关心献帝的意志,他们每天都在琢磨的是如何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向献帝伸手要官。
不仅给自己要,还给手下的人要,就连各位将领们的私人医生、警卫员等一眨眼都成了校尉这样的高官,负责刻制公章的御史们忙得不可开交,最后只好改用锥子往上面画字。
这还不够,这些人整天琢磨如何斗法,如何把别人甩掉,让自己成为最终的受益者,终于又爆发了内讧。为平息纷争,河内郡太守张杨亲自来到大阳,提出迅速护送献帝到洛阳的计划,但得不到其他人的响应,张杨一怒之下走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看来这个年只能在大阳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