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邱秀
洗三礼这一日沈南枝拿出了自己至高无上的诚意,特地起了个大早开始打扮装点,穿了一件素净的月白缂丝暗纹宝妆花长衣,外头是一件绯紫色弹花暗纹比甲,长发简单地绾起,只带了一套几颗滚圆明净的珍珠发饰,头顶上带了一只流苏梅花簪。虽不甚华丽,但也是鲜润清艳。
按理来说洗三仪式只会请亲眷和关系十分密切之人,但是听陆云祈所言,邱大人在翰林的地位实在是如同大浪之中的顶梁柱一般,话语权自然是没的说,所以定然会有人借此机会来拜见他。
言下之意……是想要让沈南枝穿的再华丽一些,不过沈南枝权当没有听见,她可是对那种珠光宝气的打扮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只觉得那种实在是显老,不符合她少女的年纪。
邱府在离京城更远一些的地方,沈南枝和陆云祈在马车上颠簸了一个多时辰才到。本来沈南枝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还是丁香纳闷儿,问道:“您说这邱大人的女儿生子,怎么洗三礼在邱大人的府上操办啊?”
沈南枝顿时大吃一惊,“是哦……”迷茫地看向身旁的陆云祈去。
却是没想到这邱大人的五女婿竟是个倒插门,听说当年与邱五姑娘成亲的时候他不过是个穷困的举子,因写得一手好文章受了邱大人的赏识。这位书生家中已经无父无母,只一个姐姐嫁给了在码头做苦工的养他读书,实在是辛苦,邱大人爱才如命,便叫书生在邱府住着了。
说起来跟话本里头的故事一般,邱大人的五姑娘死活看上了穷书生,二人情投意合,邱大人自也不愿意拆散一对苦命的鸳鸯,无奈之下只得将五女儿许配给了他。唯一的条件是书生要同意住在邱府——其实不同意也没有别的办法,这书生根本没有在京城买一处府邸的能力。
不过人家自己也是争气的,成亲后书生埋头苦读,屋子里头莫说通房丫鬟,连一个长相妖艳一些的女使都没有,两年后书生终于考取了功名,而且还是甲榜前几名的状元秀,随后殿试中选,直接入了翰林做编纂、修缮文书之类的职务。
本这位书生颇有志气,想要谋个外放,几年后好回来更上一层楼,但邱大人左思右想,还是让他先入翰林做做清苦的活,待生个孩子过上几年再出门去历练也不迟。
是以邱五姑娘的儿子洗三是在邱府举行。
沈南枝听完后默默点着头,这或许就是人间真爱,跨越家庭环境的桎梏。不过每一个爱情故事的身后一般都会配上一对棒打鸳鸯的父母,可邱大人与邱夫人倒是看得很开,竟真的舍得把自己的嫡女嫁给一个当时什么都没有的书生。
到底是文人风骨,便是与旁人有所不同。
到了邱府,沈南枝不住地感叹到底是文人墨客的家,装点上竟没有一点儿奢侈的东西,最贵的怕也只不过是屋子里头放着的红木家具了,再看下人们都是规矩严整,不该说的不该看的一缕都不会犯错,到了二门男女就要分开,沈南枝跟着两个规矩的小丫头一路往里头走去,倒也不会觉得尴尬。
洗三这种事情并不会邀请很多外宾来,听前来引人的女使说外宾只来了几人,但因着陆云祈与邱大人乃亦师亦友的关系,加上邱五姑娘很像认识认识她,沈南枝便也被直接请到了里面去。
一开始沈南枝还有些不好意思,内屋都是家眷呆的地方。但跟着女使进了屋中,这才明白为何邱五姑娘要把自己给请进去了。
屋子里头陈设简单,但是绝非是穷苦,只是所有的家具都是简单的样式,罗汉床后头的墙壁上还挂了两幅泼墨山水,另外两侧的高脚案几上头放置着两枚花色一样的瓷瓶,算是屋子里头仅有的装饰物了。
绕过四君子屏风走进里头,沈南枝才发现屋中的人寥寥无几——首先,五女婿家中没有了老人,只一个姐姐,却也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更莫说他是入赘,那位姐姐就更不好跑到人家家中来对弟媳指手画脚说些什么了。其次邱大人家一共六个孩子,只两个女儿,五姑娘是嫡出,另外还有一个庶出的三姑娘,现在正在屋中好生坐着。然后亲眷就只剩下了邱夫人,还有邱家的两名姨母还是婶婶什么的……
当然底下还是坐了几位夫人太太,都是与邱家、或者是邱五姑娘交往好的,沈南枝勉强认识几位,基本上都是那一年的宫宴、还有这些日子在史氏的身边儿认识的。
见沈南枝入了门儿,几位夫人就笑意盈盈地打招呼,沈南枝自然也乖巧地回了礼,便听见一旁罗汉床上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这位就是陆大人的妻子吧?”
沈南枝循着声音看去,顿时大吃一惊。只见邱五姑娘斜躺在床榻上,衣着虽然干净整洁,可是面色蜡黄、憔悴病弱,像是生了一场大病方好似的。邱五名叫邱秀,本该是一个生得清秀的名门闺秀,竟成了这一副样子。
她怔了怔才走上前去,呆呆地看着这位邱五姑娘,“怎么生了个儿子,五奶奶反倒憔悴了不少?”
邱秀苦笑一声,叫女使给沈南枝搬来了套着锦绣坐垫儿的小杌子,这才柔柔地道:“只是怀相不好……生产前我病了一场,日后慢慢养着就能好起来了。”
沈南枝都有几分心疼她了,虽然没有与邱秀见过面儿,可她也听说过邱大人膝下六子皆为人中龙凤,绝不该是这般憔悴的样子,看得沈南枝都有几分惧怕怀孕了。
“不说我了,我还是头一次见你,”邱秀转而一笑,拉着沈南枝的手笑了起来,“我也算是与陆大人想熟悉了,可也从没听说过陆大人对谁是这般上心的,听说陆大人为了娶你,还求了太后娘娘做媒?”
“好姐姐,你这大喜的日子,怎么还拿我打趣呀!”沈南枝俏皮地眨了眨眼睛,伸出手去把盖在邱秀身上的毯子又仔细拉了拉,又凑近了去低声笑道,“我也听说姐夫为了娶姐姐,与邱大人指天为势呢!”
按理来说洗三仪式只会请亲眷和关系十分密切之人,但是听陆云祈所言,邱大人在翰林的地位实在是如同大浪之中的顶梁柱一般,话语权自然是没的说,所以定然会有人借此机会来拜见他。
言下之意……是想要让沈南枝穿的再华丽一些,不过沈南枝权当没有听见,她可是对那种珠光宝气的打扮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只觉得那种实在是显老,不符合她少女的年纪。
邱府在离京城更远一些的地方,沈南枝和陆云祈在马车上颠簸了一个多时辰才到。本来沈南枝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还是丁香纳闷儿,问道:“您说这邱大人的女儿生子,怎么洗三礼在邱大人的府上操办啊?”
沈南枝顿时大吃一惊,“是哦……”迷茫地看向身旁的陆云祈去。
却是没想到这邱大人的五女婿竟是个倒插门,听说当年与邱五姑娘成亲的时候他不过是个穷困的举子,因写得一手好文章受了邱大人的赏识。这位书生家中已经无父无母,只一个姐姐嫁给了在码头做苦工的养他读书,实在是辛苦,邱大人爱才如命,便叫书生在邱府住着了。
说起来跟话本里头的故事一般,邱大人的五姑娘死活看上了穷书生,二人情投意合,邱大人自也不愿意拆散一对苦命的鸳鸯,无奈之下只得将五女儿许配给了他。唯一的条件是书生要同意住在邱府——其实不同意也没有别的办法,这书生根本没有在京城买一处府邸的能力。
不过人家自己也是争气的,成亲后书生埋头苦读,屋子里头莫说通房丫鬟,连一个长相妖艳一些的女使都没有,两年后书生终于考取了功名,而且还是甲榜前几名的状元秀,随后殿试中选,直接入了翰林做编纂、修缮文书之类的职务。
本这位书生颇有志气,想要谋个外放,几年后好回来更上一层楼,但邱大人左思右想,还是让他先入翰林做做清苦的活,待生个孩子过上几年再出门去历练也不迟。
是以邱五姑娘的儿子洗三是在邱府举行。
沈南枝听完后默默点着头,这或许就是人间真爱,跨越家庭环境的桎梏。不过每一个爱情故事的身后一般都会配上一对棒打鸳鸯的父母,可邱大人与邱夫人倒是看得很开,竟真的舍得把自己的嫡女嫁给一个当时什么都没有的书生。
到底是文人风骨,便是与旁人有所不同。
到了邱府,沈南枝不住地感叹到底是文人墨客的家,装点上竟没有一点儿奢侈的东西,最贵的怕也只不过是屋子里头放着的红木家具了,再看下人们都是规矩严整,不该说的不该看的一缕都不会犯错,到了二门男女就要分开,沈南枝跟着两个规矩的小丫头一路往里头走去,倒也不会觉得尴尬。
洗三这种事情并不会邀请很多外宾来,听前来引人的女使说外宾只来了几人,但因着陆云祈与邱大人乃亦师亦友的关系,加上邱五姑娘很像认识认识她,沈南枝便也被直接请到了里面去。
一开始沈南枝还有些不好意思,内屋都是家眷呆的地方。但跟着女使进了屋中,这才明白为何邱五姑娘要把自己给请进去了。
屋子里头陈设简单,但是绝非是穷苦,只是所有的家具都是简单的样式,罗汉床后头的墙壁上还挂了两幅泼墨山水,另外两侧的高脚案几上头放置着两枚花色一样的瓷瓶,算是屋子里头仅有的装饰物了。
绕过四君子屏风走进里头,沈南枝才发现屋中的人寥寥无几——首先,五女婿家中没有了老人,只一个姐姐,却也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更莫说他是入赘,那位姐姐就更不好跑到人家家中来对弟媳指手画脚说些什么了。其次邱大人家一共六个孩子,只两个女儿,五姑娘是嫡出,另外还有一个庶出的三姑娘,现在正在屋中好生坐着。然后亲眷就只剩下了邱夫人,还有邱家的两名姨母还是婶婶什么的……
当然底下还是坐了几位夫人太太,都是与邱家、或者是邱五姑娘交往好的,沈南枝勉强认识几位,基本上都是那一年的宫宴、还有这些日子在史氏的身边儿认识的。
见沈南枝入了门儿,几位夫人就笑意盈盈地打招呼,沈南枝自然也乖巧地回了礼,便听见一旁罗汉床上传来一个温柔的声音:“这位就是陆大人的妻子吧?”
沈南枝循着声音看去,顿时大吃一惊。只见邱五姑娘斜躺在床榻上,衣着虽然干净整洁,可是面色蜡黄、憔悴病弱,像是生了一场大病方好似的。邱五名叫邱秀,本该是一个生得清秀的名门闺秀,竟成了这一副样子。
她怔了怔才走上前去,呆呆地看着这位邱五姑娘,“怎么生了个儿子,五奶奶反倒憔悴了不少?”
邱秀苦笑一声,叫女使给沈南枝搬来了套着锦绣坐垫儿的小杌子,这才柔柔地道:“只是怀相不好……生产前我病了一场,日后慢慢养着就能好起来了。”
沈南枝都有几分心疼她了,虽然没有与邱秀见过面儿,可她也听说过邱大人膝下六子皆为人中龙凤,绝不该是这般憔悴的样子,看得沈南枝都有几分惧怕怀孕了。
“不说我了,我还是头一次见你,”邱秀转而一笑,拉着沈南枝的手笑了起来,“我也算是与陆大人想熟悉了,可也从没听说过陆大人对谁是这般上心的,听说陆大人为了娶你,还求了太后娘娘做媒?”
“好姐姐,你这大喜的日子,怎么还拿我打趣呀!”沈南枝俏皮地眨了眨眼睛,伸出手去把盖在邱秀身上的毯子又仔细拉了拉,又凑近了去低声笑道,“我也听说姐夫为了娶姐姐,与邱大人指天为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