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长云烂了记性
“大娘,您说吧!我们是不会说出来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娘的脸上,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岁月在上面留下了很深的痕迹。
老人理了理散落在额头上的几缕白发:“云清是个非常懂事的娃,她爹是个唱京剧的,她娘是一个站柜台的,姐妹四个,她是老二,本来应该是大姐插队的,可大姐谈了对象,如果插队,对象就得黄了,她就替大姐到咱们花家村来了。”上了岁数的人,说话总是比较拉杂啰嗦,我们得耐着性子往下听。
“可这娃胆子特别小,刚来的时候,他们没有地方住,长生本来想腾出一间库房,让他们先对付一下,可郭书记非要让知青住到各家去,我琢磨,姓郭的看到萧云清以后就坏了心思。”
“我当时想把他们安排到几乎老实厚道的人家去住,可没容我开口,郭书记就把两个姑娘拽到他家去了。”郭队长神色凝重,“这件事情也怪我,我应该提醒他们多留点心眼,可我能说吗?”
“她们都是涉世未深的孩子,到咱们这里是两眼一抹黑,一时很难分清好赖。”大娘的心情非常沉重。
“后来,我不等盖房子了,就抓紧时间把放粮食的库房腾出一间来,又在旁边加盖了一间,可还是迟了,等我房子盖好,萧姑娘已经出事了。我当时应该腾出一间库房来,把四个女孩先安顿好了,就是因为加盖了零件房子,把时间耽误了。男娃子随便在哪家住都不会出啥事。”郭队长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大娘,那萧云清是怎么跟您说的?”郑峰适时地打住了两位老人的话头。
“一天晚上,满子到咱们村来说书,萧姑娘说肚子疼没有去听书,她跑到我家来了,一进厨房就抱着我哭了起来。她哭得那个伤心啊!我都受不了。这时候,她已经搬出郭书记家了。我知道,她已经憋了很久了。”
“萧云清跟您走的很近吗?”
“长生经常让我送点吃的给他们,大概是萧姑娘回家探亲的时候跟父母说了,有一次,她父母特地从南京到花家村来看闺女,顺便来看看我们,他们还带了一些礼物。”
萧云清的父母是想请郭队长夫妻俩多照应自己的孩子。
说着说着,又有点偏离正题了。
不过大娘的头脑很清楚,她又回到了郑峰的问题上:“她哭,我也陪着他哭,我猜想,这娃一定遇到事情了。我给她下了一碗鸡蛋面,她已经有一天没有吃饭了。她饿坏了,脸面带汤吃了个精光。”
想回到正题上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天晚上,萧姑娘跟我睡了,那天晚上,郭书记也没有去听书,你们知道他要做什么吗?”
不管做什么,应该和萧云清有关。
“他缠着萧姑娘,让她到大塘去,”
十三号的晚上——就是同志们进驻祠堂的那天晚上,郭书记也没有到祠堂去听书,莫不是瞅准了这个绝好的时机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那天晚上,萧姑娘没有到大塘去,她跑来问我,她该怎么办?”
“萧云清很怕郭根生吗?”
“他早就得手了,猫尝了荤腥,就上了瘾,这女孩子,一旦让男人得了手,想甩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男人可以不要脸,女娃不能不要脸,女娃子活的就是一张脸。更何况,郭书记正在帮萧姑娘弄回城的名额。姓郭的凭什么吃定了萧姑娘,靠得就是这个。”
“郭书记是如何得手的呢?”
“这——萧姑娘没有说,我也没有问,这种事情是不好追问的。”
谈话暂时中断,大家陷入沉默之中,没有人去碰簸箕里面的花生,这时候,花生已经冷却,但随着谈话的深入,同志们已经感觉不到花生的香味了。
不吃花生,茶还是可以喝的,郭队长拎起热水瓶将所有茶杯添满了水。
“姓郭的嘴上说帮萧姑娘弄招工的名额,但就是迟迟不见动静。”
“这是为何?”
“他那个劲还没有过去呢?萧姑娘一走,那还不是扬州放陀螺——一放呜嘟嘟。”大娘的意思是萧云清一旦离开花家村,郭书记的兽欲就没有地方发泄了。
“后来,萧姑娘怀孕了,姓郭的慌了,再不把萧姑娘弄走,丑事就要露馅了,这才到公社和县里面找人,帮萧姑娘弄了一个招工的名额。临走前,姓郭的还找人给萧姑娘做了人工流产。”
“萧姑娘可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她回城以后,人虽然没有回来过,但隔三差四地来信。你们等一下。”大娘走出厨房。
不一会,大娘拿着两封信,走了进来。
郑峰接过信封,两个信封上都写着:“泗水县徐集公社供销合作社,高建华收。”
“大娘,怎么是这个地址?”郑峰大惑不解。
“我兄弟建华在合作社工作,萧姑娘临离开的时候跟我们说好了,如果来信就寄给我兄弟。”
“为什么不寄到花家村呢?”
“寄到花家村来,姓郭的不就知道了吗?萧姑娘和我家走得近,那郭书记是不知道的,如果他看到信是寄给我们的,那还不疑心生暗鬼啊!”
“信要经过他的手吗?”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所有信,邮递员一股脑儿地送到大队,大队再通知人去拿,或者让人顺道捎过来。郭书记整天呆在大队部,信可不就得从他手上经过吗?”
眼看时间不早了,离开郭队长家以后,大家在郭队长的陪同下去了郭福生的家。
时间是九点二十五分。各家都在点灯奋战,有郭队长陪着,那些狗很给面子,顶多低唱几句就无趣地走开了。
有些人家正在往树桩上拉绳子,明天早晨天不亮,所有的山芋都要挂到绳子上去。这一夜够乡亲们忙一阵子了。
郭队长叫开的院门,当郭福生看到郑峰等人和哥哥站在一起的时候,神情有点怪异,原本急速的脚步变得缓慢起来。郭福生的手上拿着一把刀子,拿刀子的手戴着一只帆布手套。
郭福生的家人正在厨房里面做着和哥哥家同样的事情。
“哥,有事啊!”
“郑局长他们想找你了解一点情况。”
“找我了解什么情况?”
“别愣着了,天这么冷,快让同志们进屋啊!”
“我让翠花倒点水。”
“不用了,同志刚在我那儿喝过。”
有郭队长在跟前,说话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郭队长径直将同志们领进堂屋。堂屋里面没有灯。一个女人走出厨房,手上端着一盏煤油灯,走进堂屋,将大桌上的灯点亮了,然后低着头退出了堂屋。这个女人年龄有四十几岁,应该就是郭福生的老婆翠华。
“请问,你们找我有啥事?”
“郑局长,跟他直截了当。”郭队长道。
“郭福生,十二年前,郭筱兰遭遇不测,那天下午的事情,你还能记得吗?”
“怎么记不得?记得。这件事情,村里人都记得。”郭福生好像没有完全听懂郑局长的话。
郭队长心知肚明:“筱兰出事那天下午的事情,你还能记得吗?”
“咋记不得?”
“好,请你回忆一下,”郑峰道——郭队长在跟前,说话还是要客气一点,更何况郭福生也只是一个嫌疑人,“郭筱兰出事是在哪年、哪月、哪日?”
“一九六一年七月十三号,这谁记不得呢?”
“很好,请你再认真回忆一下,七月十三号的下午,你在什么地方,你在做什么?”
“我在做什么?我到街上去了。”
“到街上做什么去了?”
“十五号是赶集的日子,走渡口的人很多,我想提前多挑几担芦席。”郭福生果然记得。
“你是什么时间回到花家村的呢?”
“什么时间回到村里,我记不太真切了,四点不到,还是四点多一点,谁会在意这个,那天中午,我在街上喝了酒,回村的时候,酒劲上来了,脑子稀里糊涂的。”
四点不到,还是四点多一点,这个时间和段高山、茅校长、马迎忠所说的时间基本吻合。
郭福生的回答非常流畅,疙疙瘩瘩的地方一点没有。难道是他准备好了台词?
“你回到家是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我说不好,但我进院门不一会,就听到村子里面动静很大,村子里面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动静,不一会就听到郭侉子在院门前扯嗓子,说快到大塘去,有人落水了。”
这个时间和徐长水提供的时间也是吻合的。
“从渡口走到家,平时需要多长时间?”
“十几分钟就够了。”
“可这段路,你竟然走了一个小时左右。这段时间,你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了段大爷的渡船以后,我醉劲上来,此时正好路过祠堂,我就跑到花长云的屋里睡了一会觉。”
这个答案是大家没有想到的。
还要再往下问吗?用不着了。接下来,同志们要做的就是核实郭福生所说的话。
遗憾的是,当问到瞎子花长云的时候,他说自己想不起来了,事情过去太久,他一点都想不起来了。怎么办呢?从郭福生提供的情况看,花长云是他唯一的证人。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娘的脸上,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岁月在上面留下了很深的痕迹。
老人理了理散落在额头上的几缕白发:“云清是个非常懂事的娃,她爹是个唱京剧的,她娘是一个站柜台的,姐妹四个,她是老二,本来应该是大姐插队的,可大姐谈了对象,如果插队,对象就得黄了,她就替大姐到咱们花家村来了。”上了岁数的人,说话总是比较拉杂啰嗦,我们得耐着性子往下听。
“可这娃胆子特别小,刚来的时候,他们没有地方住,长生本来想腾出一间库房,让他们先对付一下,可郭书记非要让知青住到各家去,我琢磨,姓郭的看到萧云清以后就坏了心思。”
“我当时想把他们安排到几乎老实厚道的人家去住,可没容我开口,郭书记就把两个姑娘拽到他家去了。”郭队长神色凝重,“这件事情也怪我,我应该提醒他们多留点心眼,可我能说吗?”
“她们都是涉世未深的孩子,到咱们这里是两眼一抹黑,一时很难分清好赖。”大娘的心情非常沉重。
“后来,我不等盖房子了,就抓紧时间把放粮食的库房腾出一间来,又在旁边加盖了一间,可还是迟了,等我房子盖好,萧姑娘已经出事了。我当时应该腾出一间库房来,把四个女孩先安顿好了,就是因为加盖了零件房子,把时间耽误了。男娃子随便在哪家住都不会出啥事。”郭队长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大娘,那萧云清是怎么跟您说的?”郑峰适时地打住了两位老人的话头。
“一天晚上,满子到咱们村来说书,萧姑娘说肚子疼没有去听书,她跑到我家来了,一进厨房就抱着我哭了起来。她哭得那个伤心啊!我都受不了。这时候,她已经搬出郭书记家了。我知道,她已经憋了很久了。”
“萧云清跟您走的很近吗?”
“长生经常让我送点吃的给他们,大概是萧姑娘回家探亲的时候跟父母说了,有一次,她父母特地从南京到花家村来看闺女,顺便来看看我们,他们还带了一些礼物。”
萧云清的父母是想请郭队长夫妻俩多照应自己的孩子。
说着说着,又有点偏离正题了。
不过大娘的头脑很清楚,她又回到了郑峰的问题上:“她哭,我也陪着他哭,我猜想,这娃一定遇到事情了。我给她下了一碗鸡蛋面,她已经有一天没有吃饭了。她饿坏了,脸面带汤吃了个精光。”
想回到正题上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天晚上,萧姑娘跟我睡了,那天晚上,郭书记也没有去听书,你们知道他要做什么吗?”
不管做什么,应该和萧云清有关。
“他缠着萧姑娘,让她到大塘去,”
十三号的晚上——就是同志们进驻祠堂的那天晚上,郭书记也没有到祠堂去听书,莫不是瞅准了这个绝好的时机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那天晚上,萧姑娘没有到大塘去,她跑来问我,她该怎么办?”
“萧云清很怕郭根生吗?”
“他早就得手了,猫尝了荤腥,就上了瘾,这女孩子,一旦让男人得了手,想甩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男人可以不要脸,女娃不能不要脸,女娃子活的就是一张脸。更何况,郭书记正在帮萧姑娘弄回城的名额。姓郭的凭什么吃定了萧姑娘,靠得就是这个。”
“郭书记是如何得手的呢?”
“这——萧姑娘没有说,我也没有问,这种事情是不好追问的。”
谈话暂时中断,大家陷入沉默之中,没有人去碰簸箕里面的花生,这时候,花生已经冷却,但随着谈话的深入,同志们已经感觉不到花生的香味了。
不吃花生,茶还是可以喝的,郭队长拎起热水瓶将所有茶杯添满了水。
“姓郭的嘴上说帮萧姑娘弄招工的名额,但就是迟迟不见动静。”
“这是为何?”
“他那个劲还没有过去呢?萧姑娘一走,那还不是扬州放陀螺——一放呜嘟嘟。”大娘的意思是萧云清一旦离开花家村,郭书记的兽欲就没有地方发泄了。
“后来,萧姑娘怀孕了,姓郭的慌了,再不把萧姑娘弄走,丑事就要露馅了,这才到公社和县里面找人,帮萧姑娘弄了一个招工的名额。临走前,姓郭的还找人给萧姑娘做了人工流产。”
“萧姑娘可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她回城以后,人虽然没有回来过,但隔三差四地来信。你们等一下。”大娘走出厨房。
不一会,大娘拿着两封信,走了进来。
郑峰接过信封,两个信封上都写着:“泗水县徐集公社供销合作社,高建华收。”
“大娘,怎么是这个地址?”郑峰大惑不解。
“我兄弟建华在合作社工作,萧姑娘临离开的时候跟我们说好了,如果来信就寄给我兄弟。”
“为什么不寄到花家村呢?”
“寄到花家村来,姓郭的不就知道了吗?萧姑娘和我家走得近,那郭书记是不知道的,如果他看到信是寄给我们的,那还不疑心生暗鬼啊!”
“信要经过他的手吗?”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所有信,邮递员一股脑儿地送到大队,大队再通知人去拿,或者让人顺道捎过来。郭书记整天呆在大队部,信可不就得从他手上经过吗?”
眼看时间不早了,离开郭队长家以后,大家在郭队长的陪同下去了郭福生的家。
时间是九点二十五分。各家都在点灯奋战,有郭队长陪着,那些狗很给面子,顶多低唱几句就无趣地走开了。
有些人家正在往树桩上拉绳子,明天早晨天不亮,所有的山芋都要挂到绳子上去。这一夜够乡亲们忙一阵子了。
郭队长叫开的院门,当郭福生看到郑峰等人和哥哥站在一起的时候,神情有点怪异,原本急速的脚步变得缓慢起来。郭福生的手上拿着一把刀子,拿刀子的手戴着一只帆布手套。
郭福生的家人正在厨房里面做着和哥哥家同样的事情。
“哥,有事啊!”
“郑局长他们想找你了解一点情况。”
“找我了解什么情况?”
“别愣着了,天这么冷,快让同志们进屋啊!”
“我让翠花倒点水。”
“不用了,同志刚在我那儿喝过。”
有郭队长在跟前,说话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郭队长径直将同志们领进堂屋。堂屋里面没有灯。一个女人走出厨房,手上端着一盏煤油灯,走进堂屋,将大桌上的灯点亮了,然后低着头退出了堂屋。这个女人年龄有四十几岁,应该就是郭福生的老婆翠华。
“请问,你们找我有啥事?”
“郑局长,跟他直截了当。”郭队长道。
“郭福生,十二年前,郭筱兰遭遇不测,那天下午的事情,你还能记得吗?”
“怎么记不得?记得。这件事情,村里人都记得。”郭福生好像没有完全听懂郑局长的话。
郭队长心知肚明:“筱兰出事那天下午的事情,你还能记得吗?”
“咋记不得?”
“好,请你回忆一下,”郑峰道——郭队长在跟前,说话还是要客气一点,更何况郭福生也只是一个嫌疑人,“郭筱兰出事是在哪年、哪月、哪日?”
“一九六一年七月十三号,这谁记不得呢?”
“很好,请你再认真回忆一下,七月十三号的下午,你在什么地方,你在做什么?”
“我在做什么?我到街上去了。”
“到街上做什么去了?”
“十五号是赶集的日子,走渡口的人很多,我想提前多挑几担芦席。”郭福生果然记得。
“你是什么时间回到花家村的呢?”
“什么时间回到村里,我记不太真切了,四点不到,还是四点多一点,谁会在意这个,那天中午,我在街上喝了酒,回村的时候,酒劲上来了,脑子稀里糊涂的。”
四点不到,还是四点多一点,这个时间和段高山、茅校长、马迎忠所说的时间基本吻合。
郭福生的回答非常流畅,疙疙瘩瘩的地方一点没有。难道是他准备好了台词?
“你回到家是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我说不好,但我进院门不一会,就听到村子里面动静很大,村子里面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动静,不一会就听到郭侉子在院门前扯嗓子,说快到大塘去,有人落水了。”
这个时间和徐长水提供的时间也是吻合的。
“从渡口走到家,平时需要多长时间?”
“十几分钟就够了。”
“可这段路,你竟然走了一个小时左右。这段时间,你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了段大爷的渡船以后,我醉劲上来,此时正好路过祠堂,我就跑到花长云的屋里睡了一会觉。”
这个答案是大家没有想到的。
还要再往下问吗?用不着了。接下来,同志们要做的就是核实郭福生所说的话。
遗憾的是,当问到瞎子花长云的时候,他说自己想不起来了,事情过去太久,他一点都想不起来了。怎么办呢?从郭福生提供的情况看,花长云是他唯一的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