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湖
已是深秋时节了。
夜大最后一个学期,要选自修课,要写论文,还要参加省里统考,阿明忙得个焦头烂额。
岁月如流,好些事儿值得回忆。在文韧的提议下,为了给“游鳞斋”学习小组留个纪念,也为了四载同窗之情,于是大家出钱,买了十把纸扇儿,在一个晩上去斗富二桥请书画家吴静初题字画。那时他还未成大名,蛰居陋室,边幅不修,墙上贴一自题“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收取一点笔墨费度日。
吴静初先生清茶一杯,很随和,根据大家的要求或动物或花草或人物一挥而就。阿明想写一本《龙虎风云演义》的书,便请他画龙虎,并题“龙虎争霸”四字。那龙虎画得栩栩如生,行草也写得非常遒劲。阿明拿回家,喜滋滋看了好久。
校里也通知下来,要出一本纪念册,不论诗歌、散文都可以,每人都要写。阿明绞尽脑汁想了几天,这晩夜色很美,他坐在窗前,从“◇”框中望着挂在对街屋脊头上的弯月,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
阿明想起当年初读大专时文韧的一首登在《工人日报》上的《如梦令?入学有感》:“常忆十年混浊,心碎不知归宿。喜逢乱已收,能入钱江夜读。振作!振作!笔端饱蘸浓墨。”时光过得飞快,转眼就快毕业了,他反复念着同学的词儿,灵感忽如潮水般汹涌而至,便抑不住提起笔,伏案而写:
钱江
壮哉,钱江潮!
其声若雷霆,势如奔马,倒海翻江,滔滔千里。
日月盈虚,潮汐生变,此江潮之所以生也。今我谓之钱江潮,乃钱江之学潮。寰宇澄清,人心思强,此学潮之所以兴也。
观钱江之学潮,人似海,车如龙,声琅琅,铃当当,其浩浩然吞日月,荡荡乎压平川,令人赏心悦目,不啻于观钱江之潮也。
然无涓涓细流,不可致江海;无芸芸众生,难以成学潮。吾班数十人,学潮之细流也。
求学四载,常以“业精于勤荒于嬉”勉之,弗敢稍加懈怠。
盖春雨淫淫,夏日炎炎,秋风瑟瑟,冬雪漫漫,无以使吾辈之足趑趄也;或莺歌燕舞,垂柳芙蓉,金风明月,梅香桃艳,岂能令吾辈之心顾盼耶?
精研细读,力尽筋疲,晕仆书案者有之;刀创未愈,手捂唇翕,振笔疾书者有之;燕尔新婚,不忘夜读,锲而不舍者有之;饥肠辘辘,正襟危坐,凝眸静听者有之;路途迢迢,栉风沐雨,持之不懈者有之,——其间诸般艰辛,不可尽叙也。
若非神州天地澄澈,愚昧扫地;若非前辈报国心切,育人心炽;若非师者辛勤耕耘,诲人不倦;若非吾辈思图振兴,孜孜不倦,则无今日矣!
且夫潮之盛,有时而衰;学潮之盛,衰无期也。潮之起,挟泥沙,冲堤磡,而学潮之起,迷者得路,惘者得明,愚者得智,弱者得力。又者,师生得情,同窗得谊,即或桌椅窗栅,丹桂月季,青草碧树,思之皆有情焉,故非仅得文凭也。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吾辈为学潮之先浪,今而后,更须学以致用,励精图治,建四化之大厦,振中华之神威,以不负前辈之呕心沥血,师者之殷切期望,亦不负吾等四载北窗之艰辛矣。
壮哉,钱江潮!壮哉,钱江之学潮!
深秋的风儿带着丝丝的凉意儿翻过葛岭来,把湖面掀起了一些微波儿。无数条黑黜黜的上面有着帆布篷儿的游船儿的缆绳扣系在石柱之间的铁链子上,男的女的乡下人模样的船夫站在岸边,捧着个热乎乎的茶杯儿,微缩着脖子,看着来往不多的行人,埋怨着生意的清淡。黛青色的飘浮着一些枯黄树叶儿的水儿轻叩着堤岸和船身,似同船夫那般地埋怨风儿无情,也发着喁喁的声响。
晶晶亮的太阳忽然从厚厚的云层里跳了出来,放射出万千条如丝如缕的热光,原先灰蒙蒙的山岭顷刻间有生机了,而此刻黛青色的湖水变成了黛绿色并泛起了片片点点的鳞光,使那些船夫们的脸色变得好看多了。好几天的天空都灰不溜秋的,没有阳光的日子,西北风的猖狂令西湖欢快不起来,因为没有点点蚱蜢在湖面上悠悠点缀,再美也显不出它的韵味来。
在暖洋洋的阳光下,行人便有了兴致,会停下脚步儿,或站在湖滨郁郁葱葱的樟树下,或坐在开着秋花的花坛边,静静悠悠地眺看湖光山色。
这时的秋景不同于夏季单一的青葱,而是色彩纷呈,分外妖娆。尤其是六公园、北山街那一带,青绿色、鹅黄色、金黄色、紫檀色各种颜色疏疏密密,错落有致,仿佛天上的仙女羡慕人间西施的美丽而特意倾下七彩瓶来赞美似的。西山北岭上的氤氲已散尽了,湖中三岛露出婀娜,青青的,绿绿的,夹着些桔黄的绛红的叶色,露着楼阁庙宇的飞檐翘角。湖水在荡漾,有游船儿荡开岸边,船夫唱着渔歌,操着桨儿摇向墨绿的湖心去。小木船的后头荡开长长的波纹,闪着粼粼的波光,有鸟儿在上面飞翔,发出悦耳的鸣叫声。
这是个礼拜天,阿明去镜湖厅茶室喝茶,那是游鳞斋学友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的聚会。时间还早些,他推着车儿沿湖滨走,不由得赞叹起晴湖之美了,尤其是这极美的西湖秋韵,可惜无好文笔把它描写下来,不免又生出些感叹来。
骑入北山街,快到西子茶室时,一辆波罗乃兹出租车在他前头不远处嘎然而止。车门开来,走下的两人叫阿明目瞪口呆。他感到眼面前美丽的西湖忽然消失了,天昏地暗的,头顶上的保俶塔就要倒了下来,直朝他的胸口头压来。
他正在弯口上,便在梧桐树旁的马路坎子上踮住车儿。这时的心里头,就像有一把刀儿在绞着,而一股悲哀的火儿要冲脑门而出了。
郑经理搂搭着刘三姐的肩膀进了茶室。
阿明骑着车儿慢交交上去,在茶室门口张望了一下,已不见了他们。
“刘三姐,你犯贱!刘三姐,你犯贱!”
他嘀嘀咕咕一直嘀咕到了茶室,学友们陆陆续续都到齐了。大家喝着茶儿,聊着天儿,很有话说。
里西湖西泠桥边的荷花都已残败了,耷拉着脑袋,一副凄凄凉凉的样子。阿明此刻的心情一如那荷花,平常还会说些发大兴的话儿,以活跃气氛,今个儿常低着个头儿,想自家的心思,酸几几的喉咙口像塞着颗酸枣。
西泠桥又名西陵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长桥传颂梁祝故事,断桥传颂白娘子故事,而西泠桥则传颂苏小小故事。
苏小小是南齐时的一个歌伎,时为钱塘第一美人,德艺才色俱佳。某日苏小小出游,白堤遇当朝宰相阮道之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诗文往来。苏小小赠诗道:“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后遭阮道反对,阮郁远走,苏小小相思成病,魂断西泠,后葬于桥畔。而她当年所住的镜阁,传说就是现在的镜湖厅。
厅周除了青竹还显生机外,木香、紫藤、玉兰等树儿已是芳色褪尽,而对面的孤山背阴则显得清冷冷的。
枯枝败叶间,成群的苍条儿在贴近水面处穿梭,不时冒出几个水泡泡来,在清清的水上似在画着人生的符号。
西子茶室也好,孤山也好,阿明有着与刘三姐、阿娟美好的记忆。然而,生活如同一杯果汁,酸甜苦辣都喝到肚子里去了,只剩下那只空空如也的杯子。
“阿明,今天急个套不说话儿?是不是想玉女了?”
“玉女结婚了,阿明想她作啥?肯定又在想哪个女人。”
“阿明你房子有了,只欠东风了,风不来,心急也没用。”
“。。。。。。”
学友们不知道他的心思,瞎七瞎八乱说。阿明知道他们的好心,但与刘三姐的事儿实在不便启齿,这种事儿没人帮得了忙。
“刘三姐,你不是口口声声说不喜欢郑经理吗?为什么要投入他的怀抱?究竟为什么?”
美好的一天就这样不美好地过去了,也就像那水泡泡,没多长时间,消散得无踪迹了。
劳动路吃好夜饭,回到缸儿巷天快黑了。
他坐在桌前,望着枯黄了的还挂在枝枝杈杈上的梧桐树叶儿和对街黑瓦上飞上飞下的麻巧儿,想着白天里撞见刘三姐的事儿,心里头苦答答的想要吐似的。
204室的敏儿已搬进来了。他家在拐角处,有长长的窗廊,从公用水管接了根管子进去,在缸儿巷这头的窗廊上搭了个水池,但不开伙仓,平常从他姆妈那里吃好饭后再过来睡睡而已。他在麻将桌上搭了个妖艳的女人叫燕燕,耳朵上挂着两只亮晶晶的大耳环,粉儿抹得厚厚的,唇儿涂得红红的,掩盖住了她本来的面目。他俩是姘居性质的,因为敏儿还没同老婆正式离婚。
六指头没搬来,而是他小姨子来住。她叫美琴,三十岁左右,生得小巧玲珑,皮肤白皙,染个黄头发,烫个波浪型,嘴巴涂得像鸡屁股一般地红,而开起口来却如同机关炮似的能说会道,很是扎手1,一点儿都不肯吃亏。她离婚了,儿子偶然来一次;也没工作,在201室里搭个台子做裁缝,202室小房间则叫一个徒儿住。
这徒儿是个姑娘儿,姓钟,金华乡下人,很是丰满,只是肤色不太白,梳着两条粗黑的辫儿,右耳边下,有一颗黑痣。
阿明忽然感到鼻孔里痒柔柔2的,用手儿一摸,红赫赫3、粘稠稠4的鼻血便流了出来。他赶紧用手帕擦净,又拿了棉花塞住鼻孔。
或许夜大复习迎考太吃力之故,这已是第二次流鼻血了,但这最后一搏不得不搏,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已烙印在他脑海中了。在镜湖厅喝茶,学友们便憧憬着拿到文凭后如何如何学以致用,或调动工作单位,或辞职办厂开公司,俱是雄心勃勃的样子。阿明苦于自家是集体性质的人员,无法报考公、检、法等全民好单位去,再说外调出去,房子也要收回去,所以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想在公司好好工作下去,以消除同事们对他弄虚作假的坏印象。
1985年的12月下旬,阿明拿到了校长詹少文签名的浙江省职工高等院校文凭登记第850789号毕业证书。同样是那张烫发儿穿西装挂领带的两寸黑白照,他摸着照片,回想起四年来风风雨雨辛辛苦苦,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注释】
1扎手:杭州话,能干、难对付之意。
2痒柔柔:杭州话,微痒之意。
3红赫赫:杭州话,鲜红之意。
4粘稠稠:杭州话,血液粘稠之意。
夜大最后一个学期,要选自修课,要写论文,还要参加省里统考,阿明忙得个焦头烂额。
岁月如流,好些事儿值得回忆。在文韧的提议下,为了给“游鳞斋”学习小组留个纪念,也为了四载同窗之情,于是大家出钱,买了十把纸扇儿,在一个晩上去斗富二桥请书画家吴静初题字画。那时他还未成大名,蛰居陋室,边幅不修,墙上贴一自题“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收取一点笔墨费度日。
吴静初先生清茶一杯,很随和,根据大家的要求或动物或花草或人物一挥而就。阿明想写一本《龙虎风云演义》的书,便请他画龙虎,并题“龙虎争霸”四字。那龙虎画得栩栩如生,行草也写得非常遒劲。阿明拿回家,喜滋滋看了好久。
校里也通知下来,要出一本纪念册,不论诗歌、散文都可以,每人都要写。阿明绞尽脑汁想了几天,这晩夜色很美,他坐在窗前,从“◇”框中望着挂在对街屋脊头上的弯月,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
阿明想起当年初读大专时文韧的一首登在《工人日报》上的《如梦令?入学有感》:“常忆十年混浊,心碎不知归宿。喜逢乱已收,能入钱江夜读。振作!振作!笔端饱蘸浓墨。”时光过得飞快,转眼就快毕业了,他反复念着同学的词儿,灵感忽如潮水般汹涌而至,便抑不住提起笔,伏案而写:
钱江
壮哉,钱江潮!
其声若雷霆,势如奔马,倒海翻江,滔滔千里。
日月盈虚,潮汐生变,此江潮之所以生也。今我谓之钱江潮,乃钱江之学潮。寰宇澄清,人心思强,此学潮之所以兴也。
观钱江之学潮,人似海,车如龙,声琅琅,铃当当,其浩浩然吞日月,荡荡乎压平川,令人赏心悦目,不啻于观钱江之潮也。
然无涓涓细流,不可致江海;无芸芸众生,难以成学潮。吾班数十人,学潮之细流也。
求学四载,常以“业精于勤荒于嬉”勉之,弗敢稍加懈怠。
盖春雨淫淫,夏日炎炎,秋风瑟瑟,冬雪漫漫,无以使吾辈之足趑趄也;或莺歌燕舞,垂柳芙蓉,金风明月,梅香桃艳,岂能令吾辈之心顾盼耶?
精研细读,力尽筋疲,晕仆书案者有之;刀创未愈,手捂唇翕,振笔疾书者有之;燕尔新婚,不忘夜读,锲而不舍者有之;饥肠辘辘,正襟危坐,凝眸静听者有之;路途迢迢,栉风沐雨,持之不懈者有之,——其间诸般艰辛,不可尽叙也。
若非神州天地澄澈,愚昧扫地;若非前辈报国心切,育人心炽;若非师者辛勤耕耘,诲人不倦;若非吾辈思图振兴,孜孜不倦,则无今日矣!
且夫潮之盛,有时而衰;学潮之盛,衰无期也。潮之起,挟泥沙,冲堤磡,而学潮之起,迷者得路,惘者得明,愚者得智,弱者得力。又者,师生得情,同窗得谊,即或桌椅窗栅,丹桂月季,青草碧树,思之皆有情焉,故非仅得文凭也。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吾辈为学潮之先浪,今而后,更须学以致用,励精图治,建四化之大厦,振中华之神威,以不负前辈之呕心沥血,师者之殷切期望,亦不负吾等四载北窗之艰辛矣。
壮哉,钱江潮!壮哉,钱江之学潮!
深秋的风儿带着丝丝的凉意儿翻过葛岭来,把湖面掀起了一些微波儿。无数条黑黜黜的上面有着帆布篷儿的游船儿的缆绳扣系在石柱之间的铁链子上,男的女的乡下人模样的船夫站在岸边,捧着个热乎乎的茶杯儿,微缩着脖子,看着来往不多的行人,埋怨着生意的清淡。黛青色的飘浮着一些枯黄树叶儿的水儿轻叩着堤岸和船身,似同船夫那般地埋怨风儿无情,也发着喁喁的声响。
晶晶亮的太阳忽然从厚厚的云层里跳了出来,放射出万千条如丝如缕的热光,原先灰蒙蒙的山岭顷刻间有生机了,而此刻黛青色的湖水变成了黛绿色并泛起了片片点点的鳞光,使那些船夫们的脸色变得好看多了。好几天的天空都灰不溜秋的,没有阳光的日子,西北风的猖狂令西湖欢快不起来,因为没有点点蚱蜢在湖面上悠悠点缀,再美也显不出它的韵味来。
在暖洋洋的阳光下,行人便有了兴致,会停下脚步儿,或站在湖滨郁郁葱葱的樟树下,或坐在开着秋花的花坛边,静静悠悠地眺看湖光山色。
这时的秋景不同于夏季单一的青葱,而是色彩纷呈,分外妖娆。尤其是六公园、北山街那一带,青绿色、鹅黄色、金黄色、紫檀色各种颜色疏疏密密,错落有致,仿佛天上的仙女羡慕人间西施的美丽而特意倾下七彩瓶来赞美似的。西山北岭上的氤氲已散尽了,湖中三岛露出婀娜,青青的,绿绿的,夹着些桔黄的绛红的叶色,露着楼阁庙宇的飞檐翘角。湖水在荡漾,有游船儿荡开岸边,船夫唱着渔歌,操着桨儿摇向墨绿的湖心去。小木船的后头荡开长长的波纹,闪着粼粼的波光,有鸟儿在上面飞翔,发出悦耳的鸣叫声。
这是个礼拜天,阿明去镜湖厅茶室喝茶,那是游鳞斋学友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的聚会。时间还早些,他推着车儿沿湖滨走,不由得赞叹起晴湖之美了,尤其是这极美的西湖秋韵,可惜无好文笔把它描写下来,不免又生出些感叹来。
骑入北山街,快到西子茶室时,一辆波罗乃兹出租车在他前头不远处嘎然而止。车门开来,走下的两人叫阿明目瞪口呆。他感到眼面前美丽的西湖忽然消失了,天昏地暗的,头顶上的保俶塔就要倒了下来,直朝他的胸口头压来。
他正在弯口上,便在梧桐树旁的马路坎子上踮住车儿。这时的心里头,就像有一把刀儿在绞着,而一股悲哀的火儿要冲脑门而出了。
郑经理搂搭着刘三姐的肩膀进了茶室。
阿明骑着车儿慢交交上去,在茶室门口张望了一下,已不见了他们。
“刘三姐,你犯贱!刘三姐,你犯贱!”
他嘀嘀咕咕一直嘀咕到了茶室,学友们陆陆续续都到齐了。大家喝着茶儿,聊着天儿,很有话说。
里西湖西泠桥边的荷花都已残败了,耷拉着脑袋,一副凄凄凉凉的样子。阿明此刻的心情一如那荷花,平常还会说些发大兴的话儿,以活跃气氛,今个儿常低着个头儿,想自家的心思,酸几几的喉咙口像塞着颗酸枣。
西泠桥又名西陵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长桥传颂梁祝故事,断桥传颂白娘子故事,而西泠桥则传颂苏小小故事。
苏小小是南齐时的一个歌伎,时为钱塘第一美人,德艺才色俱佳。某日苏小小出游,白堤遇当朝宰相阮道之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诗文往来。苏小小赠诗道:“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后遭阮道反对,阮郁远走,苏小小相思成病,魂断西泠,后葬于桥畔。而她当年所住的镜阁,传说就是现在的镜湖厅。
厅周除了青竹还显生机外,木香、紫藤、玉兰等树儿已是芳色褪尽,而对面的孤山背阴则显得清冷冷的。
枯枝败叶间,成群的苍条儿在贴近水面处穿梭,不时冒出几个水泡泡来,在清清的水上似在画着人生的符号。
西子茶室也好,孤山也好,阿明有着与刘三姐、阿娟美好的记忆。然而,生活如同一杯果汁,酸甜苦辣都喝到肚子里去了,只剩下那只空空如也的杯子。
“阿明,今天急个套不说话儿?是不是想玉女了?”
“玉女结婚了,阿明想她作啥?肯定又在想哪个女人。”
“阿明你房子有了,只欠东风了,风不来,心急也没用。”
“。。。。。。”
学友们不知道他的心思,瞎七瞎八乱说。阿明知道他们的好心,但与刘三姐的事儿实在不便启齿,这种事儿没人帮得了忙。
“刘三姐,你不是口口声声说不喜欢郑经理吗?为什么要投入他的怀抱?究竟为什么?”
美好的一天就这样不美好地过去了,也就像那水泡泡,没多长时间,消散得无踪迹了。
劳动路吃好夜饭,回到缸儿巷天快黑了。
他坐在桌前,望着枯黄了的还挂在枝枝杈杈上的梧桐树叶儿和对街黑瓦上飞上飞下的麻巧儿,想着白天里撞见刘三姐的事儿,心里头苦答答的想要吐似的。
204室的敏儿已搬进来了。他家在拐角处,有长长的窗廊,从公用水管接了根管子进去,在缸儿巷这头的窗廊上搭了个水池,但不开伙仓,平常从他姆妈那里吃好饭后再过来睡睡而已。他在麻将桌上搭了个妖艳的女人叫燕燕,耳朵上挂着两只亮晶晶的大耳环,粉儿抹得厚厚的,唇儿涂得红红的,掩盖住了她本来的面目。他俩是姘居性质的,因为敏儿还没同老婆正式离婚。
六指头没搬来,而是他小姨子来住。她叫美琴,三十岁左右,生得小巧玲珑,皮肤白皙,染个黄头发,烫个波浪型,嘴巴涂得像鸡屁股一般地红,而开起口来却如同机关炮似的能说会道,很是扎手1,一点儿都不肯吃亏。她离婚了,儿子偶然来一次;也没工作,在201室里搭个台子做裁缝,202室小房间则叫一个徒儿住。
这徒儿是个姑娘儿,姓钟,金华乡下人,很是丰满,只是肤色不太白,梳着两条粗黑的辫儿,右耳边下,有一颗黑痣。
阿明忽然感到鼻孔里痒柔柔2的,用手儿一摸,红赫赫3、粘稠稠4的鼻血便流了出来。他赶紧用手帕擦净,又拿了棉花塞住鼻孔。
或许夜大复习迎考太吃力之故,这已是第二次流鼻血了,但这最后一搏不得不搏,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已烙印在他脑海中了。在镜湖厅喝茶,学友们便憧憬着拿到文凭后如何如何学以致用,或调动工作单位,或辞职办厂开公司,俱是雄心勃勃的样子。阿明苦于自家是集体性质的人员,无法报考公、检、法等全民好单位去,再说外调出去,房子也要收回去,所以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想在公司好好工作下去,以消除同事们对他弄虚作假的坏印象。
1985年的12月下旬,阿明拿到了校长詹少文签名的浙江省职工高等院校文凭登记第850789号毕业证书。同样是那张烫发儿穿西装挂领带的两寸黑白照,他摸着照片,回想起四年来风风雨雨辛辛苦苦,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注释】
1扎手:杭州话,能干、难对付之意。
2痒柔柔:杭州话,微痒之意。
3红赫赫:杭州话,鲜红之意。
4粘稠稠:杭州话,血液粘稠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