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美玉精琢
年韵如此,自是有底气的。
爹爹和大哥镇守边关多年,功勋傲人;二哥千里迢迢前往柔然,还说服了柔然与齐国联盟,并且将柔然的公主与王子都带了过来,功不可没;三个随着珺玑学习,所献之册让齐国的边防布局大大增强,亦是奇才。
父皇无论如何,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带伤跪罪。
但见宇文昊眸中已透担忧之色,齐孝帝眼底微闪,“罢了,宣太子妃进来。”
年韵进来的姿势有些好笑,像个瘸子,年韵看着宇文昊却是咧嘴一笑,那一笑中,却是走路有点儿疼,疼的嘴角直抽抽。
“宁兴,你的脚伤如此严重,又何必跑这一趟。”齐孝帝也算是摸透了年韵的性子。
“因为儿臣不舍得自己的夫君被父皇如此惩罚,儿臣心疼。”年韵跪下直言不讳,这语气却不是无礼也不是越矩,而似撒娇,倒是让齐孝帝有些诧异了,但是更为惊愕的是,当着他的面,年韵竟称太子为夫君,但是这话说出来,却让他不生气。
有胆,也机敏。
一旁的宇文昊,薄唇亲抿,心头翻涌,眼底眸色十分复杂。
“宁兴,你可知朕为何会罚太子?”
“儿臣知道,母后已经尽数与儿臣说了。”年韵抿唇,“父皇是因为夫君对儿臣的好而生气,可是一个不爱护妻子,不爱护家人的人,又何以爱护百姓,爱护齐国,所以儿臣想来为夫君说一句。”
这一番话来,若不是齐孝帝有所准备,只怕也是哑口无言。
齐孝帝沉眸道,“爱护妻子,爱护家人自是好,可是太过于爱护,对一个未来的帝王来说并非是好事。”
“父皇是害怕豫王姒姬之事再度发生,可是儿臣却以为有两点与豫王姒姬不同。夫君明智,历来循规蹈矩恪尽职守,不会轻易被美色迷惑,这些年来,父皇与朝臣应当有目共睹。”年韵开口,齐孝帝微微蹙眉。
确实是有目共睹,连个事情宫女都要挑三拣四,开始以为他不喜,如今看来,更像是在等着谁一样。
“然后呢?”
“其次,姒姬乃是艳妃,貌美无双,亦是虚荣浮夸之辈,儿臣自认为比不上姒姬之貌美,亦不能为之祸国,且儿臣自小受爹娘教导,一切以齐国为重,百姓为安,不会撺掇夫君行昏君之事。”不是年韵自夸,而是她当真分的轻重,说着年韵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纸,“儿臣知晓所嫁之人身份尊贵,夫君是未来的天子,所以儿臣也做好了准备,必然不会成为夫君的累赘。”
听到累赘两个字,宇文昊的五指都紧紧的握了起来,目光紧紧的盯着年韵呈递给齐孝帝的那张纸。
齐孝帝的目光十分复杂,有惊讶,有严肃,亦是带着一抹欣赏,见年韵打直了脊背,目光无惧的看着自己,好一会儿才收了纸沉声道,“宁兴,你当真如此决定?”
年韵认真的看着齐孝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纸上之言便是宁兴心头所想,不敢有半点欺瞒。”
约莫是年韵回的硬气,让人无法怀疑半分。
好一会儿,齐孝帝才沉声道,“宁兴,记住的你话。”
“宁兴,不敢忘。”年韵郑重点头。
齐孝帝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蹙眉道,“不必跪了,你们都回去吧。”
“儿臣多谢父皇。”宇文昊皱了皱眉头,有些奇怪,但是仍旧起身,朝年韵伸手扶着她起来。
年韵方才走的厉害,现在起来脚踝也疼的更厉害了,原本两三日便好,这一折腾估摸着得半个月了。整个人几乎撑在宇文昊的身上,宇文昊虽然一天一夜没有进食喝水,但是这点力气还是有的。
在年韵与宇文昊走后不久,皇后也进了御书房,看着沉思的齐孝帝,担忧道,“皇上,如何?”
“这样甚好……”齐孝帝想了想,开口道。
皇后蹙眉,“可是……”
齐孝帝拿过年韵写的那一页纸,递给皇后,“你离开东宫没多久,她就写了这东西。是安抚也罢,是应对之策也好,这样的话不是普通人能应下的。”
皇后看的认真,前面是写年韵愿意与太子一同学习,成长,男子能学的她也愿意尝试。
后面的一句,却是。
若儿臣为姒姬,为敌国所桎梏,必自刎于民前,言敌国之不耻,以此激励豫王。
“这,这只是说说而已,谁又知道……”一纸之言,如何作信?生死之前,谁又能言自己当真无惧。
“她可是顶撞你了?”
“是。”皇后回。
齐孝帝沉思道,“你前脚离开东宫,后脚宁兴就能来安抚朕,还说出这样的言论,寻常女子又何敢如此。”
“皇上是说宁兴这样,不合规矩?”皇后蹙眉。
齐孝帝皱眉,“你可还记得敬仁皇后。”
敬仁皇后,齐国开国,祖帝所封的一位,从未示众于人前的皇后。
因为祖帝大业未成之时,敬仁皇后就已经没了,是祖帝开国后,追封了敬仁皇后。关于这位敬仁皇后,在当时风头无几,甚至压过了祖帝。皇室有一个小卷,小卷乃是祖帝亲自写的,不外传,上面写了这位祖帝对于敬仁皇后的缅怀。
敬仁皇后,生于盗匪之窝,虽然出生低贱,可是骨中正义,长行劫富济贫因之事而与祖帝结识。当时祖帝乃是前朝的异姓王爷,受前朝君王猜忌,自身受难,便起了反抗之心,这位敬仁皇后能知祖帝心头所想,并且为之出谋划策,甚至为祖帝女扮男装,征战沙场,为人赞颂,风头大有盖过祖帝的架势,当时传出祖帝和敬仁皇后因此而生出隔阂,可是敬仁皇后仍旧不改,要为祖帝做刀,直到敬仁皇后死在了战场上。
祖帝的手札里,对于敬仁皇后的怀念,十分浓厚,但更多的却是愧疚,是不舍,是痛苦。
但是祖帝立国后,便随口道了一句,那就是女子本弱,在家主内便是德容。所以齐国虽然尚武,但是女子学武,也不得精,所以转而以女红妇德为主。原本世人以为,祖帝是不喜欢女子过于强势,可是看了祖帝的手札后,齐孝帝才明白,祖帝遗憾的是,让敬仁皇后做将,让她处于危险之间,让她早早离自己而去。
至于祖制为何让君王不得独宠,不得沉迷女色,只怕是祖帝尝过其中滋味知晓儿女情长对帝王的影响甚大,所以才会如此规定。
听到齐孝帝如此提,皇后心头一紧,诧异的看着齐孝帝,“那皇上今日惩罚太子,又让臣妾告知宁兴,难道皇上是在……考验宁兴?”
齐孝帝点头,一帝一后乃是齐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后宫行此例,虽然是太子所提,可是从宁兴进宫到现在,太子就把宁兴当孩子一样的放在东宫,半点也没有成长,可是无论是上一次削藩的事情,还是这一次安抚他的作为,都表明,宁兴若为男儿身,必然是个可造之材,知尺度,揣人心,明底线。
就算是她任性,这也是踩在她所能任性的范围内,而她能为了太子顶撞皇后,说明在她心中太子亦是位置不低。既然太子打定主意要一帝一后,那么宁兴自然也要有资格坐上这样的位置,太子只想将宁兴乖养着,有些可惜了,那么只能他这个做父亲的来。
“年四重宠爱幼女,一贯由着她胡作非为,可朕看着,宁兴却是个好苗子。”齐孝帝目光沉了沉,“好玉还需精琢,所以,朕思来想去……软肋已成,不如将其磨砺成尖锐刺骨。”
“这……”皇后惊愕,那这岂不是连后妃不得干政这一条规矩,也要取消了,“若是言官们知晓……”
“以太子对宁兴的态度,他又怎会舍得让宁兴处于风口浪尖。”齐孝帝倒是了解自己的儿子了,“你还不了解太子的性格?若是我们强行让他纳妃,他只怕能说出,让旭儿来做这太子这般言论。”
说起来,先帝立下祖制,唯有嫡长子才能立为太子,虽然避免了夺嫡之争,可是历任太子,也会丧失野心,就和他一样,生为太子生有其责,一切无可避免,亦无可期待,无可改变。
遂,无野心。
皇后沉默。
蓦然又想起了年韵的话,好久,眼底才释怀,原来看不清的只有她,皇上都已经知道太子想做什么了,她这个做母亲的,却还纠结与祖制,宫规。
真是……可笑。
“唯有宁兴懂的更多,她才能做一个好皇后,才能让太子不负这一帝一后的规矩。”
“臣妾但凭皇上吩咐。”
齐孝帝沉思了半刻,“今年的祭祀,召藩王们回京,大祭。朕有要事,要与藩王们商议。”
每一年的年关,宫内都会进行祭祀,祭祀来年风调雨顺,上一次大祭,还是先王御驾出征。当年先王与吐谷浑一战身亡,是汾阳王代替先王与吐谷浑与齐国签订和平条约,多年来吐谷浑虽然试探,但是始终没有违反条约,不过这和平条约,却是掌握在汾阳王手中,汾阳王言此乃口头协议,并未有实际条约,便是汾阳王不肯交出和平条约,遂只以为,汾阳王在一日,吐谷浑便能得安分。
只是如今内忧外患皆在,恰好手下又有那么几个能用的人才,削藩之事早些提及,这样也好。
“是,那臣妾这就先吩咐下去,让内务府的人慢着筹备,不知皇上何时下旨。”皇后问道。
“过段时日吧。”齐孝帝开口。
爹爹和大哥镇守边关多年,功勋傲人;二哥千里迢迢前往柔然,还说服了柔然与齐国联盟,并且将柔然的公主与王子都带了过来,功不可没;三个随着珺玑学习,所献之册让齐国的边防布局大大增强,亦是奇才。
父皇无论如何,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带伤跪罪。
但见宇文昊眸中已透担忧之色,齐孝帝眼底微闪,“罢了,宣太子妃进来。”
年韵进来的姿势有些好笑,像个瘸子,年韵看着宇文昊却是咧嘴一笑,那一笑中,却是走路有点儿疼,疼的嘴角直抽抽。
“宁兴,你的脚伤如此严重,又何必跑这一趟。”齐孝帝也算是摸透了年韵的性子。
“因为儿臣不舍得自己的夫君被父皇如此惩罚,儿臣心疼。”年韵跪下直言不讳,这语气却不是无礼也不是越矩,而似撒娇,倒是让齐孝帝有些诧异了,但是更为惊愕的是,当着他的面,年韵竟称太子为夫君,但是这话说出来,却让他不生气。
有胆,也机敏。
一旁的宇文昊,薄唇亲抿,心头翻涌,眼底眸色十分复杂。
“宁兴,你可知朕为何会罚太子?”
“儿臣知道,母后已经尽数与儿臣说了。”年韵抿唇,“父皇是因为夫君对儿臣的好而生气,可是一个不爱护妻子,不爱护家人的人,又何以爱护百姓,爱护齐国,所以儿臣想来为夫君说一句。”
这一番话来,若不是齐孝帝有所准备,只怕也是哑口无言。
齐孝帝沉眸道,“爱护妻子,爱护家人自是好,可是太过于爱护,对一个未来的帝王来说并非是好事。”
“父皇是害怕豫王姒姬之事再度发生,可是儿臣却以为有两点与豫王姒姬不同。夫君明智,历来循规蹈矩恪尽职守,不会轻易被美色迷惑,这些年来,父皇与朝臣应当有目共睹。”年韵开口,齐孝帝微微蹙眉。
确实是有目共睹,连个事情宫女都要挑三拣四,开始以为他不喜,如今看来,更像是在等着谁一样。
“然后呢?”
“其次,姒姬乃是艳妃,貌美无双,亦是虚荣浮夸之辈,儿臣自认为比不上姒姬之貌美,亦不能为之祸国,且儿臣自小受爹娘教导,一切以齐国为重,百姓为安,不会撺掇夫君行昏君之事。”不是年韵自夸,而是她当真分的轻重,说着年韵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纸,“儿臣知晓所嫁之人身份尊贵,夫君是未来的天子,所以儿臣也做好了准备,必然不会成为夫君的累赘。”
听到累赘两个字,宇文昊的五指都紧紧的握了起来,目光紧紧的盯着年韵呈递给齐孝帝的那张纸。
齐孝帝的目光十分复杂,有惊讶,有严肃,亦是带着一抹欣赏,见年韵打直了脊背,目光无惧的看着自己,好一会儿才收了纸沉声道,“宁兴,你当真如此决定?”
年韵认真的看着齐孝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纸上之言便是宁兴心头所想,不敢有半点欺瞒。”
约莫是年韵回的硬气,让人无法怀疑半分。
好一会儿,齐孝帝才沉声道,“宁兴,记住的你话。”
“宁兴,不敢忘。”年韵郑重点头。
齐孝帝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蹙眉道,“不必跪了,你们都回去吧。”
“儿臣多谢父皇。”宇文昊皱了皱眉头,有些奇怪,但是仍旧起身,朝年韵伸手扶着她起来。
年韵方才走的厉害,现在起来脚踝也疼的更厉害了,原本两三日便好,这一折腾估摸着得半个月了。整个人几乎撑在宇文昊的身上,宇文昊虽然一天一夜没有进食喝水,但是这点力气还是有的。
在年韵与宇文昊走后不久,皇后也进了御书房,看着沉思的齐孝帝,担忧道,“皇上,如何?”
“这样甚好……”齐孝帝想了想,开口道。
皇后蹙眉,“可是……”
齐孝帝拿过年韵写的那一页纸,递给皇后,“你离开东宫没多久,她就写了这东西。是安抚也罢,是应对之策也好,这样的话不是普通人能应下的。”
皇后看的认真,前面是写年韵愿意与太子一同学习,成长,男子能学的她也愿意尝试。
后面的一句,却是。
若儿臣为姒姬,为敌国所桎梏,必自刎于民前,言敌国之不耻,以此激励豫王。
“这,这只是说说而已,谁又知道……”一纸之言,如何作信?生死之前,谁又能言自己当真无惧。
“她可是顶撞你了?”
“是。”皇后回。
齐孝帝沉思道,“你前脚离开东宫,后脚宁兴就能来安抚朕,还说出这样的言论,寻常女子又何敢如此。”
“皇上是说宁兴这样,不合规矩?”皇后蹙眉。
齐孝帝皱眉,“你可还记得敬仁皇后。”
敬仁皇后,齐国开国,祖帝所封的一位,从未示众于人前的皇后。
因为祖帝大业未成之时,敬仁皇后就已经没了,是祖帝开国后,追封了敬仁皇后。关于这位敬仁皇后,在当时风头无几,甚至压过了祖帝。皇室有一个小卷,小卷乃是祖帝亲自写的,不外传,上面写了这位祖帝对于敬仁皇后的缅怀。
敬仁皇后,生于盗匪之窝,虽然出生低贱,可是骨中正义,长行劫富济贫因之事而与祖帝结识。当时祖帝乃是前朝的异姓王爷,受前朝君王猜忌,自身受难,便起了反抗之心,这位敬仁皇后能知祖帝心头所想,并且为之出谋划策,甚至为祖帝女扮男装,征战沙场,为人赞颂,风头大有盖过祖帝的架势,当时传出祖帝和敬仁皇后因此而生出隔阂,可是敬仁皇后仍旧不改,要为祖帝做刀,直到敬仁皇后死在了战场上。
祖帝的手札里,对于敬仁皇后的怀念,十分浓厚,但更多的却是愧疚,是不舍,是痛苦。
但是祖帝立国后,便随口道了一句,那就是女子本弱,在家主内便是德容。所以齐国虽然尚武,但是女子学武,也不得精,所以转而以女红妇德为主。原本世人以为,祖帝是不喜欢女子过于强势,可是看了祖帝的手札后,齐孝帝才明白,祖帝遗憾的是,让敬仁皇后做将,让她处于危险之间,让她早早离自己而去。
至于祖制为何让君王不得独宠,不得沉迷女色,只怕是祖帝尝过其中滋味知晓儿女情长对帝王的影响甚大,所以才会如此规定。
听到齐孝帝如此提,皇后心头一紧,诧异的看着齐孝帝,“那皇上今日惩罚太子,又让臣妾告知宁兴,难道皇上是在……考验宁兴?”
齐孝帝点头,一帝一后乃是齐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后宫行此例,虽然是太子所提,可是从宁兴进宫到现在,太子就把宁兴当孩子一样的放在东宫,半点也没有成长,可是无论是上一次削藩的事情,还是这一次安抚他的作为,都表明,宁兴若为男儿身,必然是个可造之材,知尺度,揣人心,明底线。
就算是她任性,这也是踩在她所能任性的范围内,而她能为了太子顶撞皇后,说明在她心中太子亦是位置不低。既然太子打定主意要一帝一后,那么宁兴自然也要有资格坐上这样的位置,太子只想将宁兴乖养着,有些可惜了,那么只能他这个做父亲的来。
“年四重宠爱幼女,一贯由着她胡作非为,可朕看着,宁兴却是个好苗子。”齐孝帝目光沉了沉,“好玉还需精琢,所以,朕思来想去……软肋已成,不如将其磨砺成尖锐刺骨。”
“这……”皇后惊愕,那这岂不是连后妃不得干政这一条规矩,也要取消了,“若是言官们知晓……”
“以太子对宁兴的态度,他又怎会舍得让宁兴处于风口浪尖。”齐孝帝倒是了解自己的儿子了,“你还不了解太子的性格?若是我们强行让他纳妃,他只怕能说出,让旭儿来做这太子这般言论。”
说起来,先帝立下祖制,唯有嫡长子才能立为太子,虽然避免了夺嫡之争,可是历任太子,也会丧失野心,就和他一样,生为太子生有其责,一切无可避免,亦无可期待,无可改变。
遂,无野心。
皇后沉默。
蓦然又想起了年韵的话,好久,眼底才释怀,原来看不清的只有她,皇上都已经知道太子想做什么了,她这个做母亲的,却还纠结与祖制,宫规。
真是……可笑。
“唯有宁兴懂的更多,她才能做一个好皇后,才能让太子不负这一帝一后的规矩。”
“臣妾但凭皇上吩咐。”
齐孝帝沉思了半刻,“今年的祭祀,召藩王们回京,大祭。朕有要事,要与藩王们商议。”
每一年的年关,宫内都会进行祭祀,祭祀来年风调雨顺,上一次大祭,还是先王御驾出征。当年先王与吐谷浑一战身亡,是汾阳王代替先王与吐谷浑与齐国签订和平条约,多年来吐谷浑虽然试探,但是始终没有违反条约,不过这和平条约,却是掌握在汾阳王手中,汾阳王言此乃口头协议,并未有实际条约,便是汾阳王不肯交出和平条约,遂只以为,汾阳王在一日,吐谷浑便能得安分。
只是如今内忧外患皆在,恰好手下又有那么几个能用的人才,削藩之事早些提及,这样也好。
“是,那臣妾这就先吩咐下去,让内务府的人慢着筹备,不知皇上何时下旨。”皇后问道。
“过段时日吧。”齐孝帝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