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共同之处
当年的凶手,在长桥公园内抛弃被害人的头颅以及其他部位时,是用一张床单包着,丢进了公园树林深处,而后还用落叶进行了遮掩。
若非当时一群学生到林中玩耍,出于好奇发现了那张床单,当年的警方也不会那么快找齐抛尸点。
而这次,凶手在长桥公园内抛尸,用的是旅行包,还是抛在树林之外。
如果两起案件的凶手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在15年前很不讲究地用床单抛尸,15年后年纪大了,反倒很讲究地用起旅行包了?没这个道理。
最关键的是,从尸块都是在第二天早上被发现的情况来看,这两起案件,凶手应该都是在夜间抛尸。
大半夜的,一个人,下着雨,普通人走在街道上都有些害怕,更何况是深夜时往密林深处钻?
但当年的凶手就很可能是大半夜地钻进了密林深处,抛下了尸体。
所以,这次的凶手将尸块抛在树林外边,可能只有一个:他害怕了,不敢往树林里钻。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哪怕是再穷凶极恶的人,其内心深处都会有使之恐惧的东西。
而人类对于漆黑密林的恐惧,则是来自于远古的基因中。
诡异的是,如果这两起案件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十五年前他敢往密林深处钻,十五年后却不敢了?
由此可见,雷大队的判断是正确的。
这次的碎尸案的凶手,基本就是在模仿当年的案子!
并且,一场形似而神不似的抛尸案,不可能是凶手在纪念当年的完美作案。
假设此案是模仿的话,那么作案者明显不太了解当年案件的细节,不然也不会如此生硬地想往当年的旧案上套。
所以凶手这样做的目的应该只有一个:他想误导警方,将此案与当年的案件联系起来,以此洗脱嫌疑。
然而却是弄巧成拙,他不了解当年案情的细节,只靠着路线生搬硬套,反倒能让警方更快地排除同一人作案的可能。
对照着当年的旧案看,‘双11案’的凶手智商应该是有的,专业知识也足够。
但从他对旧案细节,所知不多的这一特点上推断,当年旧案发生的时候,这次的凶手年龄应该尚小,只是模糊或大致记得旧案的特点,故而才有了这似是而非的模仿。
由此,肖然推断,凶手的年龄应该比他大上几岁,约莫在二十五岁上下,这也符合凶手的身高特征。
合上手里的档案,肖然躺在小铺上,静静地望着天花板。
当年的旧案,最开始专案组是从失踪报案中查找尸源,一连几天无果后,便加大了寻查力度,两天之后,才有一干某商业学院的师生前来认尸,
经过那些师生的确认,警方这才查清了死者的身份,死者名叫席如香,遇害时年仅二十二岁,是临区某商业学院的大三学生。
因为是大专院校,最后一年要出校实习,当年的席如香便在市区的某个私营企业找了一份会计的工作,并时不时回校去找朋友吃饭什么的。
确认身份的两个星期前,席如香便约好了室友一起聚餐,结果到了约定的时间,席如香却没有赴约。
在哪个年代,手机还是一件奢侈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基本要靠公用电话,席如香那天没有赴约,当时的室友们还以为她有事了,初始也没有在意。
直到发案时间前后,席如香的室友们才察觉出了不对劲,席如香已经大半个月没回学校了,这对外面没什么朋友的席如香来说,简直太反常了。
于是席如香的朋友和室友们便到了席如香工作的地方,结果里面的领导也说席如香许久没来上班了,领导还以为席如香刚毕业,受不了工作环境,一声不响的返校了。
这个时候,席如香的室友们真正的慌了,她们还以为席如香遇到了什么突发情况,没有来得及告诉她们。
但万万没想到,等她们再见到这位室友时,其已经悲惨地离开了人世。
席如香案发生后,警方在抛尸现场、席如香工作的地点、以及其学校周围,各三公里范围内展开了地毯式的摸排,排查了上千所民居以及近千名嫌疑人。
光是商业学院校内,就排查了将近三个月之久,但种种努力并未给案件带来真相。
最终,专案组解散、案件被搁置,只知道席如香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其员工宿舍,她将其衣物行李收拾干净之后,便再未活着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么些年来,虽说偶尔有零星线索出现,但多经不起推敲,此案也一直未能重启。
那么,眼下这起碎尸案的发生,是否能将当年的案件再次提起呢?
肖然个人觉得,以眼下的案件来推敲当年的案情,几率渺茫。
不过,既然眼下的案情是在模仿当年的案件,如此来看,这起案件的受害人,会不会亦是在校的学生呢?
毕竟从凶手的一系列思路来看,他就是想让警方认为,前后两案有所联系,若如此,两个受害人的身份有共同之处,也就很有可能了。
……
第二天一早,专案组所有成员便立即行动起来,一队二队前往大禺路与长桥路的两处抛尸点,对其周围居民住户继续进行走访摸排。
三队剩余人员则联络各分局,统计最近三天之内,是否有失踪人口。
“我觉得应该再联系一下各高校园区。”
肖然将自己的想法向何晓丽阐述了一遍,“现在大学生的日常极不规律,前两天是周末,宿舍中几天不见人也很正常,如果不提醒一下的话,受害人身边的朋友往往很难第一时间察觉道异常。”
“你讲的对。”
何晓丽点了点头,随即请求各区的分局,务必注意在各高校园区内是否有人员异常失踪,或失去联系。
下午4点多的时候,城东区分局传来一条消息,在其辖区内的某财经学院,下属研究生院的一名学生,今天一直未在院内出现。
其同学与导师打电话也一直提示关机,联络不上,得知市内有人遇害后,学生导师便将这一消息反映给了附近派出所。
看到城东分局传来的学生照片时,三队众人心中一阵狂跳。
虽然受害人死后的面容已经大变,但众人依旧能够断定,这名研究生,就是他们发现的被害人。
看着照片上腼腆微笑的女生,肖然咬了咬牙,果然如他所料。
不过,抛尸地点距离这所财经学院将近20公里。
这么远的距离,凶手是怎么将这名女生带到这里的呢?
若非当时一群学生到林中玩耍,出于好奇发现了那张床单,当年的警方也不会那么快找齐抛尸点。
而这次,凶手在长桥公园内抛尸,用的是旅行包,还是抛在树林之外。
如果两起案件的凶手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在15年前很不讲究地用床单抛尸,15年后年纪大了,反倒很讲究地用起旅行包了?没这个道理。
最关键的是,从尸块都是在第二天早上被发现的情况来看,这两起案件,凶手应该都是在夜间抛尸。
大半夜的,一个人,下着雨,普通人走在街道上都有些害怕,更何况是深夜时往密林深处钻?
但当年的凶手就很可能是大半夜地钻进了密林深处,抛下了尸体。
所以,这次的凶手将尸块抛在树林外边,可能只有一个:他害怕了,不敢往树林里钻。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哪怕是再穷凶极恶的人,其内心深处都会有使之恐惧的东西。
而人类对于漆黑密林的恐惧,则是来自于远古的基因中。
诡异的是,如果这两起案件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十五年前他敢往密林深处钻,十五年后却不敢了?
由此可见,雷大队的判断是正确的。
这次的碎尸案的凶手,基本就是在模仿当年的案子!
并且,一场形似而神不似的抛尸案,不可能是凶手在纪念当年的完美作案。
假设此案是模仿的话,那么作案者明显不太了解当年案件的细节,不然也不会如此生硬地想往当年的旧案上套。
所以凶手这样做的目的应该只有一个:他想误导警方,将此案与当年的案件联系起来,以此洗脱嫌疑。
然而却是弄巧成拙,他不了解当年案情的细节,只靠着路线生搬硬套,反倒能让警方更快地排除同一人作案的可能。
对照着当年的旧案看,‘双11案’的凶手智商应该是有的,专业知识也足够。
但从他对旧案细节,所知不多的这一特点上推断,当年旧案发生的时候,这次的凶手年龄应该尚小,只是模糊或大致记得旧案的特点,故而才有了这似是而非的模仿。
由此,肖然推断,凶手的年龄应该比他大上几岁,约莫在二十五岁上下,这也符合凶手的身高特征。
合上手里的档案,肖然躺在小铺上,静静地望着天花板。
当年的旧案,最开始专案组是从失踪报案中查找尸源,一连几天无果后,便加大了寻查力度,两天之后,才有一干某商业学院的师生前来认尸,
经过那些师生的确认,警方这才查清了死者的身份,死者名叫席如香,遇害时年仅二十二岁,是临区某商业学院的大三学生。
因为是大专院校,最后一年要出校实习,当年的席如香便在市区的某个私营企业找了一份会计的工作,并时不时回校去找朋友吃饭什么的。
确认身份的两个星期前,席如香便约好了室友一起聚餐,结果到了约定的时间,席如香却没有赴约。
在哪个年代,手机还是一件奢侈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基本要靠公用电话,席如香那天没有赴约,当时的室友们还以为她有事了,初始也没有在意。
直到发案时间前后,席如香的室友们才察觉出了不对劲,席如香已经大半个月没回学校了,这对外面没什么朋友的席如香来说,简直太反常了。
于是席如香的朋友和室友们便到了席如香工作的地方,结果里面的领导也说席如香许久没来上班了,领导还以为席如香刚毕业,受不了工作环境,一声不响的返校了。
这个时候,席如香的室友们真正的慌了,她们还以为席如香遇到了什么突发情况,没有来得及告诉她们。
但万万没想到,等她们再见到这位室友时,其已经悲惨地离开了人世。
席如香案发生后,警方在抛尸现场、席如香工作的地点、以及其学校周围,各三公里范围内展开了地毯式的摸排,排查了上千所民居以及近千名嫌疑人。
光是商业学院校内,就排查了将近三个月之久,但种种努力并未给案件带来真相。
最终,专案组解散、案件被搁置,只知道席如香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其员工宿舍,她将其衣物行李收拾干净之后,便再未活着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么些年来,虽说偶尔有零星线索出现,但多经不起推敲,此案也一直未能重启。
那么,眼下这起碎尸案的发生,是否能将当年的案件再次提起呢?
肖然个人觉得,以眼下的案件来推敲当年的案情,几率渺茫。
不过,既然眼下的案情是在模仿当年的案件,如此来看,这起案件的受害人,会不会亦是在校的学生呢?
毕竟从凶手的一系列思路来看,他就是想让警方认为,前后两案有所联系,若如此,两个受害人的身份有共同之处,也就很有可能了。
……
第二天一早,专案组所有成员便立即行动起来,一队二队前往大禺路与长桥路的两处抛尸点,对其周围居民住户继续进行走访摸排。
三队剩余人员则联络各分局,统计最近三天之内,是否有失踪人口。
“我觉得应该再联系一下各高校园区。”
肖然将自己的想法向何晓丽阐述了一遍,“现在大学生的日常极不规律,前两天是周末,宿舍中几天不见人也很正常,如果不提醒一下的话,受害人身边的朋友往往很难第一时间察觉道异常。”
“你讲的对。”
何晓丽点了点头,随即请求各区的分局,务必注意在各高校园区内是否有人员异常失踪,或失去联系。
下午4点多的时候,城东区分局传来一条消息,在其辖区内的某财经学院,下属研究生院的一名学生,今天一直未在院内出现。
其同学与导师打电话也一直提示关机,联络不上,得知市内有人遇害后,学生导师便将这一消息反映给了附近派出所。
看到城东分局传来的学生照片时,三队众人心中一阵狂跳。
虽然受害人死后的面容已经大变,但众人依旧能够断定,这名研究生,就是他们发现的被害人。
看着照片上腼腆微笑的女生,肖然咬了咬牙,果然如他所料。
不过,抛尸地点距离这所财经学院将近20公里。
这么远的距离,凶手是怎么将这名女生带到这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