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顾浮丝毫没被吓到,还作势要起身:“那女儿告退了?”
  气糊涂的顾启铮总算想起自己叫顾浮罚跪的事,怒喝:“你还想去哪!??给我跪下!!”
  顾浮一脸无奈,嘟喃着:“怎么还带出尔反尔的。”跪了回去。
  顾浮要罚跪,自然滚不了,所以最后反而是喊了“滚”的顾大老爷,被自己亲闺女气得疾步出了祠堂。
  作者有话要说:  顾浮,小名怼怼(不是
  本文偏日常,主要讲顾怼怼那些年的相亲对象,所以又名《京城男子图鉴》(真的不是
  ——
  开坑惯例,头三章发红包~
  ——
  谢谢巫婆婆 和 36771503的地雷!
  谢谢茕的两个地雷!
  爱你们
  ☆、第二章
  顾启铮走后,顾浮以为自己能得个清净,谁知没一会儿,杨姨娘又带着顾诗诗来了。
  杨姨娘原先为了见老夫人,特意穿了颜色厚重的衣服,首饰也都是玉质的,看着沉稳大气。后来她回了自己的院子,第一时间就把衣服给换了,结果换好衣服还没坐稳,就听说顾浮被罚跪祠堂,于是又忙不迭地赶了过来,连口茶都没来得及喝。
  顾浮循着脚步声回头,就看见杨姨娘头戴珍珠簪子并流云金钗,内着藕色交领窄袖夹衣,外穿一件色泽艳丽的柿红色褙子,绫面罗里丝棉裤外围着绣红梅的百迭裙,还特地用了时下最兴的穿法——裙门侧穿,缓步而来一摇一摆,不见冬季穿衣的臃肿,反而娇媚动人。
  不得不说,顾启铮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杨姨娘的样貌身段衣着审美,确实是一等一得好。
  杨姨娘身后还跟着满脸不情愿的顾诗诗,顾诗诗发现顾浮在看她,昂着下巴别过脸,很是响亮地哼了一声。
  要说顾诗诗原来也不是这样的性格,只因这五年顾浮不在,顾诗诗是大房唯一的女儿,二房夫人李氏为了不落人话柄,对她好的不得了,杨姨娘又只有她这么一个骨肉,自然也宠着她,结果就是将她养成了现在这副天真任性的模样。
  对此顾浮倒不怎么意外,因为她自小就知道,杨姨娘虽然有心机但却不聪明,不仅没法看长远,就连打的什么算盘,也总能叫人一眼看穿。
  比如方才,杨姨娘蹙着好看的远山眉快步进来,一副要来替顾浮解围的好人模样,显然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让顾启铮觉得她是个心善的好姨娘,把顾浮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来疼,同时给顾浮卖个人情。
  又比如现在,杨姨娘发现顾启铮不在,先是左右看看,确定顾启铮是真的走了,立马收起自己脸上那副“慈母相”,甩着帕子扭着腰走到顾浮身旁,看着顾浮的眼底满满都是嫌弃。
  顾浮不用猜都知道,杨姨娘接下来定是要趁着顾启铮不在,给刚回家的她一个下马威。
  果然,杨姨娘吩咐丫鬟婆子去祠堂外侯着,一时间,祠堂里就只剩下了她们三人。
  杨姨娘抓着帕子掩了掩唇,阴阳怪气地问:“二姑娘一路劳顿,怎么没回去休息,反而被老爷罚来跪祠堂了?”
  顾浮收回视线,看着牌位前的香炉,淡淡道:“姨娘可以去问我爹。”
  杨姨娘自然不敢去问,她想来想去,觉得也就只有顾浮的婚事能让顾启铮这般恼火,就自顾自地问:“可是因为二姑娘的婚事?”
  问完不见顾浮有什么反应,杨姨娘又看似关心实则戳人心窝子地添了句:“说来这事也着实叫人着急,二姑娘今年……都十九了吧,寻常像二姑娘这样的,哪个不是十三四岁就订了亲,十七岁出阁都算晚了,偏老夫人拘着二姑娘在坐忘山上礼佛,白白耽误了姑娘的终身大事。二姑娘你也是,也不提醒老夫人一些,阖府上下都知道老夫人疼你,你若因为年纪大找不到好夫家,老夫人怕是要难过了。”
  杨姨娘平时的声音是好听的,偏嘲讽起人来矫揉造作,比叫个不停的夏蝉还聒噪。
  顾浮瞥了杨姨娘一眼,见她眉目故作忧虑,唇角却微微上扬,情绪分裂得厉害,于是决定替她统一一下表情。
  顾浮调整姿势,从跪改成了不怎么优雅的盘腿坐,来了句:“我倒觉得,姨娘该谢我才是。”
  杨姨娘先是一愣,随后又觉得顾浮是在故弄玄虚,便无所畏惧地轻笑一声:“二姑娘此话怎讲?”
  顾浮淡淡道:“我若早早提醒了祖母,祖母定然会和我一同归家,到时候恐怕不止会替我寻觅夫婿,还会替我爹爹找个续弦,姨娘你说,你是不是该谢我?“
  杨姨娘闻言,像是才想到这层一般,笑容凝固。
  顾浮不等杨姨娘说什么,又给了她一下:“不过该来的总会来,爹爹已将为我挑选夫婿的事托付给了婶婶,祖母那边,应当会专下心给我爹爹找个新夫人,到时候,姨娘恐怕就不能像如今这般松快了。”
  过了好些年舒坦日子的杨姨娘听了顾浮的话,满脸恍惚与无措,五官的情绪表达十分统一。
  这边杨姨娘败下阵来,那边顾诗诗不满顾浮拿爹爹续弦一事挤兑她姨娘,便亲身上阵,又一次捡起了顾浮的年龄,拿顾浮至今没许人家一事做刀剑攻击顾浮——
  “你管我姨娘还不如先管管你自己,我平日与人来往都没脸让她们知道家里有个还没嫁人的姐姐,也就你个老姑娘不知道羞,还一回来就惹爹爹生气,活该被爹爹罚跪。”
  顾浮看向顾诗诗,上挑的眼尾不经意间带出几分冰霜:“四妹妹当真觉得,我是个丢你脸的老姑娘?”
  顾诗诗被这一眼看得脖颈发凉,但还是硬气道:“不然呢?!”
  顾浮不怒反笑:“那四妹妹可要小心了,长幼有序你总该知道吧,只要我没嫁出去,那就轮不到你,也就是说……”
  顾浮缓缓勾起唇角,满是恶意地笑着:“只要我拖上个三四年,四妹妹就和我一样,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
  顾浮怕顾诗诗脑袋笨理解不了,故意放缓语速,看着顾诗诗从微愣到讶异再到惊恐,最后自欺欺人一般,摇着头说:“不、你、你不敢!你才不敢!”
  拖上三四年,那顾浮不就二十多了吗,除非绞了头发做姑子,不然全京城都找不出一个二十多还不嫁人的官家女,顾诗诗不信顾浮就为了她刚刚那一句嘲笑,敢做到这个地步。
  顾浮悠悠道:“好叫四妹妹知道,我是不怕被人说的,不仅不怕,还觉得说我那些人可笑,就是不知道四妹妹怕不怕了。”
  顾诗诗看着顾浮眼底盈满的笑意,吓得后退了两步——她敢,她真的敢!
  是啊,她怎么不敢。八岁那年,三哥的同窗接连数日故意打翻三哥的午饭,她就敢和三哥换衣服,假扮三哥去书院把欺负三哥的人揍得满地找牙。
  这么大胆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她还有什么不敢的?
  时隔五年,顾诗诗终于想起顾浮是个自小就离经叛道,不受约束的疯子。
  正常人哪有疯子豁得出去。
  母女两个的心态从最初来看顾浮笑话,变成了惶惶不安。正当这时,又有人来了祠堂,并对杨姨娘和顾诗诗问道:“你们怎么在这?
  杨姨娘和顾诗诗转头看向那人,杨姨娘福了福身:“大少爷。”
  顾诗诗也唤:“大哥。”
  顾浮则是在她们叫人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姿势调整回来,重新跪到了团蒲上,并在心里感叹:今儿的祠堂可真热闹。
  顾家的大少爷,顾浮和顾诗诗的大哥,不用说自然就是顾沉。
  杨姨娘在家最怕就是顾启铮和顾沉这对父子,见顾沉来了少不得要找个借口,好好解释自己为何会在祠堂,假惺惺地表达一番对顾浮的关心关爱。
  可如今她满脑子都是顾启铮要续弦一事,说话也没了成算,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走之前顾诗诗还想和大哥告状,说顾浮要害自己当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只是话还没说出口,她就被杨姨娘拉走了。
  大哥看着杨姨娘和顾诗诗离开,直到两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门外,他才转头看向跪姿端正的顾浮。
  和顾启铮一样,大哥知道顾浮这五年去了北境。不仅他知道,他们的表妹穆青瑶也知道,因为他们一个是顾浮的嫡亲哥哥,一个是和顾浮关系最好的闺密,即便老夫人用了上山礼佛来为顾浮打掩护,他们二人也总会在去看望老夫人的时候,找顾浮见上一面。
  顾浮一次两次称病不见还能说是巧合,一整年下来一次都见不着,他们不起疑心才怪。
  所以老夫人上山头一年,他们就发现了顾浮并不在坐忘山,他们找顾启铮问真相,顾启铮告诉他们后,让他们俩也帮着遮掩。
  作为知情人之一,大哥有一肚子的话想对妹妹说,
  先前在老夫人那,他顾及旁人不敢多言,现下终于有了单独和顾浮说话的机会,却反而不知该怎么开口。
  他怕说得太过,伤了妹妹的心,又怕不说,妹妹会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日后再犯。
  纠结的他开始来回踱步,并时不时长吁短叹,欲言又止。
  重重的叹气声让顾浮脑壳疼,顾浮直接道:“大哥,你想说什么就说,别把自己憋出病来。”
  顾浮不出声还好,一出声大哥就忍不住了,他走到顾浮面前,训斥道:“我想说什么你心里也该有数,军营中可都是男人!你、你做出此等丑事,传出去会带累家中姐妹的你知道吗?”
  大哥羞于启齿顾浮的所作所为,就用“此等丑事”来做指代。
  顾浮听大哥这么说,微愣后慢慢收起了自己那副没心没肺的模样,正色道:“保家卫国,不是丑事。”
  顾浮这话说得认真,语气也没怎么慷慨激昂,就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因为太过直接简单,反而令人无法忽视。
  大哥愣愣地望进顾浮眼底,虽然顾浮跪着他站着,是他至上而下看着顾浮,但此刻,他却有种被人从高处审视的错觉。
  作者有话要说:  不知道兄妹俩名字太像会不会被弄混,我分享一个识别技巧(。)
  兄妹两个的名字合起来是“沉浮”,沉在前面所以顾沉是哥哥,浮在后面所以顾浮是妹妹,不知道这么说能不能加深印象(我总是会在奇怪的地方忧心忡忡
  ——
  这章也有红包~
  ——
  谢谢喵⊙w⊙ 、shanshanmaya 、 古道西风伴残阳 、茕 、 eva佳颖五位小天使的地雷!
  爱你们=3=
  ☆、第三章
  顾沉掩下心底莫名而起的惊悸,别过脸,错开了顾浮的视线。
  外头的天空悄悄暗了下来,厚重的云层遮天蔽日,细小的雪花随着骤然而起的大风飘舞进燃着炭火的祠堂,才一触地就化做湿痕,慢慢淡去。
  顾沉沉默许久,顾浮也没像面对杨姨娘似的对他步步紧逼,而是同样收回视线,看向案台上的香炉。
  外头的雪越下越大,不知过了多久,顾浮才听到自家大哥的声音,他说:“那也不该是你。”
  保家卫国固然不是丑事,但也不该是她去做。
  顾浮望着插在香炉里的香,以及被风吹散的白色香烟,淡淡道:“因为我是女子?”
  顾沉摇头,告诉她:“因为你生在此世。”
  若叫人知道被追封忠顺候的顾浮是女子,那些赞誉美称能在顷刻间化作指责与谩骂。
  到时候或许还会有人记得忠顺候是如何骁勇善战,在这五年间积累下不世军功,但更多的人会说顾浮不安于室,混在男人堆里早就没了清白,还会骂朝廷都是窝囊废,竟让一女子上战场杀敌。
  ——这世道便是如此。
  顾浮并非不懂,恰恰就是因为看得太清楚,所以她才会在五年前不顾一切想要去北境参军,因为她知道那是她最后的机会。过了十四岁,定了人家,之后就是嫁人、生子,再无半点别的可能。
  如今回到京城,她的未来又被拉回至世人眼中的“正轨”上,虽然她不喜欢这样的结果,但至少她有了那五年,旁人拍马都追不上的五年。
  也该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