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所以,只有她才最能让李灵若痛苦。
  “的确,”陶琼琇赞同。
  前世李灵芷抢了李灵若的宠爱,成了陈重阳的皇后,她自己却惨死冷宫。可不就是李灵若最痛恨的人了。
  至于今世——
  在原文里,李灵芷本来会算计李灵若失败,被陈重明使人掳走虐杀而死。可现在也拐了个弯,她竟然进了陈重明的后院,还有孕了?
  这可真是世事无常,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两世下来,都被抢了男人,李灵若可不得恨毒了李灵芷。
  见着陶琼琇一副理所应当,合该如此的模样。陈嘉赐眼神微沉,又想起了一直以来的疑惑。
  阿莹似乎很了解李灵若,对她做出的这些事也不觉得奇怪。
  明明那时候李灵芷还小,李灵若这么恨她十分不正常,可阿莹竟然从来都不觉得疑惑。
  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他心中疑惑,却也不是那么好奇。
  怪他是为什么,阿莹好好的就行。她说与不说,都没什么关系。只要她还在自己身边就行。
  满月过后,便是百日。
  热热闹闹的过了百日,宫中的太后便再也忍不住了,忙使人过来,让陶琼琇带着小福安进宫,她要看孙子。
  之前福安太小,不能出门吹风。眼下总算过了头三个月,小心些出门也无碍。一直住在宫中不便出宫的太后可不就忍不住了嘛。
  陶琼琇也放心,她家小福安一直是个健康宝宝。用小被子包的严严实实的就抱进了宫。
  第91章
  寿康宫。
  太后抱着小孙孙乐的不行, 这可是她家幺儿的孩子。本以为会孤身一人一辈子的那个,现在竟已经成家有了孩子了。
  纵然她已经为此开心过无数遍,可再想起时。仍是不由为此高兴。
  陶琼琇坐在一旁看着, 倒也放心。吃吃喝喝的一点都不愁。
  皇后也凑近逗弄了一会儿福安,见着太后这么亲近喜爱这孩子, 也没什么不满意。
  太后的顾虑, 何尝不是她的顾虑呢。
  不过是每个人的缘法不同罢了。
  “福安, 福安,真是不错。说起来, 老大的名儿,还没取好?”太后叫了两声小名,忽的想起了这件事,转而向皇后问道。
  闻言,皇后脸上的笑意顿时浓了不少, 道, “陛下道这是六弟的长子, 他的好好想想,现在还没做下决定呢。”
  “那也太久了, 我家福安这都三个多月了,该有大名了。”太后也跟着笑了,而后道。
  其实现在的孩子,大都怕留不住。一般都是先起小名叫着,大名等到满周岁了才会取。倒是不着急的。
  皇后心道,却也不会贸然说出这种话惹的太后不悦,只附和着称是。
  太后何尝不知, 可她的小孙儿出身皇室,何其尊贵。何须担心这些。
  说笑间, 太子妃到了。
  请安坐下后,便就夸起了福安。
  唐玉茗的容貌不算绝顶,只能称得上一句秀美。这般容貌,若是平常人家倒也足够。可惜她嫁的是自幼见惯了美人的东宫太子。虽这些年与太子颇为相合,举案齐眉。却也是敬重更多,至于喜爱,倒是一般。
  她也已经习惯了,有时候甚至庆幸,太子是个良人。纵然没有多喜爱她,却让她把太子妃的位置坐的稳稳的。东宫的妃妾,纵使再受宠,也不曾让她们动摇她的位置。
  这般,便算可以了。她知足了。
  眼下,她只一心想要看好自己的长女幼子,让她们平平安安长大成人。这便是她全部的心愿了。
  陶琼琇不知她的想法,见着太子妃,便就又想起了周梓素一事。心中顿觉闹心。
  好好的女孩儿,正室不做,进了东宫去做嫔妾。真是……
  她倒是对周梓素没意见,只对那位素未谋面的舅父心中不满罢了。
  在这个遵从父母之命的年代,女子何辜。
  心里想着,陶琼琇对太子妃淡淡点了点头,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一如往常。
  太子妃面无异色的回了个微笑,看不出对她有无意见。
  闲话半晌,说着说着,就说起了太后今年的寿辰一事。
  皇后笑道,带着些斟酌,“母后,陛下有意给你做寿,差我问问您的想法。”
  太后虽然看着年轻,可她的年纪却也不小了。今年六十有九,明年则正是她的七十大寿。
  茂和帝心中惦念着,有意为母亲大办一场。若有意,现在就要准备起来了。
  太后微楞,脸上的笑立即浓了两分,显然也是高兴的,可紧跟着却摇了摇头,道,“老大有心了,可做寿大可不必。我们一家在一起吃顿饭即可。”
  她不是个好奢靡排场的人,茂和帝说要做寿,必定是要兴师动众的。在她看来,实在不必。
  皇后却没放弃,她能看出,茂和帝对这件事十分上心,她自然要配合着来。忙开口劝慰,说,“前些年,六弟不在,陛下也忙。本早就想着给您好好办,却一直都抽不出时间。眼下六弟回来了,陛下这心思一起,就放不下了,总是惦记着。母后,您便应了吧。阿莹,你说呢?”
  说着话,她看向陶琼琇,显然是想让她帮腔的。
  陶琼琇怎么会说不,自然连连点头说好,道,“母后,阿赐也很遗憾,前些年没能陪伴你。这次做寿,热闹热闹,他也是赞同的。您呀,也不用忙活,安心等着就好。娘亲说的是不是呀,福安。”
  她伸手点了点还窝在祖母怀中的小福安,满是期盼。
  “你啊你,福安这么小,你问他做什么。”太后顿时失笑,倒也不像刚才那般拒绝了。
  福安抓了抓手,打了个小呵欠,有些困了。
  皇后立时接到,“呦,福安这是在说是呢。那这事,就这么定了。我一会儿就把这喜讯通知陛下。”
  “你们俩啊,倒是会说话。”太后笑道,没有再说别的,都是儿子的孝心。她也没想着非要拒绝。
  不多时,皇帝也来了。
  知道小侄子要来,他一大早就惦记着。下了早朝,处理掉一些急事。便就赶了过来。
  陈嘉赐安静跟在他身后,进殿后目光立即就落在了陶琼琇身上。陶琼琇一直注意着殿门口,两人四目相对,俱都不由一笑。
  行礼过后,陈嘉赐便就坐在了陶琼琇身侧,先是握住她的手,跟着看了眼被婆子抱着的、睡得正香甜的福安。这才柔声说起了话,“刚才在说什么?”
  他只是随口提了一句,倒没有探究的意思。
  陶琼琇倒是起了兴致,眉眼带笑,开开心心的说,“皇兄今年准备给母后做寿,我们正商量着到时候怎么布置才好呢。”
  在哪个殿,要摆些什么,当天都要安排什么节目,这都是要提前准备好的。
  太后也不嫌她们烦,就在一旁乐呵呵的听着。偶尔还能提个意见。
  “母后同意了就好。”茂和帝这时也出了声,看起来十分高兴。
  他早就想着要给太后过寿了,但是一直被拒绝。今年提起,本也没报多少希望。想不到竟然同意了。
  太后看他一眼,前些年,茂和帝刚登基,陈嘉赐又远在边关,她哪里有心情过寿。
  眼下帝位已稳,小儿子也已经平安归来。更已经成家立业,她日子过得舒心,这寿辰,该过就过吧。
  眼下已经是十一月,年关将近。而太后的寿辰,则在五月里。眼看着,就剩下六个月的时间了。
  说起来不少,可要为一国太后置办一场寿辰,这点时间,也不过是将将够而已。
  得到这个好消息,茂和帝高兴半晌。总算想起来了自己来之前的目的,说要看看小福安。陶琼琇忙叫奶娘抱着过去,边含笑说,“福安刚睡着了,实在不巧。还望皇兄勿怪。”
  茂和帝低头看去,边不甚在意的说,“小孩子都这样,有什么好见怪的。”而后笑开,道,“母后,福安与阿赐生得还真是像。”
  太后笑着附和,陈嘉赐却没什么反应,淡淡的说,“还是更像阿莹。”
  陶琼琇不好接话,只抿唇微笑。太后摇头,道,“阿赐你这话说早了。”
  茂和帝脸上笑意更浓,道,“你小时候可是我看着长大的,福安与你,像了八成。”
  !!!
  此言一出,陶琼琇倒是震惊了。因为之前怎么看,这孩子除了眼睛,别的地方都更像她才是,忙出口,满是好奇的问,“真的吗?阿赐小时候就是这般模样?”
  她虽惊讶,可对于茂和帝和太后的话却是信的。只是震惊了些。
  “是啊,阿赐小时候,便是这般秀气的模样,可随着年岁渐长,便成了现在这样。我那时,也是万分惊讶。”茂和帝没什么架子,温和的说,还带着些许怀念。
  弟弟小时候多可爱啊,可惜后来……
  不过那都过去了,小福安以后,定然会一帆风顺,平平安安。
  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低头看着福安说,“福安,不如,这孩子大名便取名意,陈重意,愿他一生,能万事如意,得意欢喜。”
  意?
  这个字不算大气,但加上茂和帝后面的话,倒让人觉得十分不错了。
  陶琼琇没有意见,点了点头。她没意见,陈嘉赐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于是,小福安的名字就这么定下了。
  镇北王嫡长子,陈重意。
  茂和帝亲自为他取的这个名字很快就传了出去,安国公府差了人上门道喜。还传了陶允元的话,道这个名字甚好。
  有了孩子牵绊着,陶琼琇只觉得日子过得飞快。
  不知不觉,就已经过完了年。
  茂和帝要为太后大办千秋宴的消息,也已经传了出去。
  诸大王公贵族府邸顿时都热闹起来,为讨皇上和太后的欢心,全都寻摸着想要找一件出彩的寿礼。
  正在这时,一个不大不小的消息传了出来。虽然转眼间就淹没在了京都无尽的繁华之中,却还是引起了不少有心人的注意。
  陶琼琇就是这有心人之中的一个。
  三皇子府后院的一个侍妾,小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