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意识
何筠玲从老太太那里回来才觉得顺了一口气。
秋实走过来给她拧了毛巾擦脸,一边说道:“表姑娘们也太小气了吧,还看不得姑娘被陆家姑娘喜欢啊。”
去陆家,秋实是跟着她去的,现在回去你身边的大丫鬟就是秋实,另外的还没有确定下来,何筠玲无论去哪里都是有她跟着,这也是习惯了的,而古妈妈就呆在自家院子里面,也算是帮她看着院门了。
何筠玲自己拿过毛巾把脸擦了,胡婉珠针对自己也是习惯了,而胡婉兰则是因为陆家大少爷的原因,有些情绪不高,不过她没有想到的是,胡大太太站了出来,那话里话外多多少少有些对她冒着酸气,然后因为这样子的嘴脸她也是看多了,所以对于大太太这样,何筠玲有些无奈了,这也是寄人篱下的无奈。
“你就想少说两句吧,等会你出去的时候帮我看看,厨房里有没有热水,要是有的话我想洗个澡。”
秋实这丫头自己已经提醒过很多遍了,但她总是控制不住这张嘴巴。
过了两天,陆佩和写了信过来,说是邀请她过府玩儿。
这两天又下了一场雪,正是冷的时候,何筠玲根本不想出门。
连每天早上六点钟去学堂的事情,她也觉得需要很大的毅力。
偏偏不知道谁把她收到这封信的消息传了出去,好些人都知道了,在放学了之后,胡婉兰还问起了她。
“玲妹妹,你跟陆妹妹这么好,她有没有请你再去到她家里玩?大家都说,陆家佩和妹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她看得上眼的人是千好万行,看不上眼的人谁也别想得她一个笑脸……”
何筠玲不确定她这是无心的还是有心的,至于陆佩和那里,她是打算婉拒的,所以也就道:“先生布置的功课,我都还没有好好地完成呢,打算这段时间,好好的呆在房间里练习练习,在姐妹中我的字写得最不好了,要不练习我会离你们越来越远的……”
说到后面,何筠玲向她吐了吐舌头。
胡婉兰表情放松了下来,朝她笑了笑,“妹妹是一个勤奋的,姐姐都要自愧不如了。”
何筠玲给她拍了几句马屁,才轻轻松松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把古妈妈叫到房间里来,“陆家姑娘给我写信的内容只有我一个人看过,说是邀请我到陆家去玩,不知道这个内容怎么跑到外面去了。”
古妈妈听完脸色也变了变,“照理说咱们院子只有我跟秋实两个下人知道,难道是有人从中看了信?”
古妈妈也只有想到这个可能了,她跟秋实都是跟着六姑娘从何家过来的,六姑娘的利益就是她们的利益,就算平常秋实有些口无遮拦和爱偷懒,但是怎么也不会做错选爱自己利益的事。
“那信是从哪里送进来的?经过了谁的手?”别人偷看了信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是从门房那边拿过再转到大太太那边的管事再是到我们的院子里。”
“那就是说这信是经过大房的手?”何筠玲问道。
古妈妈点了点头,有些迟疑地问,“姑娘你是不是怀疑大太太?”后面的那几个字她谨慎地压低了声音。
何筠玲不敢判定,她没有看出信没拆过的痕迹,但是她知道这普通的信件又不像是什么机密文件一样另外的加了密码记号,她是一点也不敢小看古代的技术,这信被拆开重新粘回来,但也看不出一点痕迹也不奇怪。
“这也说不定,我们以后只能以后多点留意,还有自己院子里其他的几个丫头婆子。”那几个人一直都是在自己的房外做事,很少是凑到自己身边来,对于她们的性情与感情之类的是不太知道,还有就是这个也交给了古妈妈。
古妈妈也觉得只能这样了,她走出去的时候,不由又是多愁善感的叹了一口气,前几天还觉得六姑娘挺欣慰的,现在这些看来寄人篱下终归是寄人篱下,就算是有下人也不敢乱用。
何筠玲给陆佩和回了一封信,就委婉地拒绝了,理由也是直接,就按照跟胡婉兰说的说词来写了,最后写道,如果我的字没有进步之前我是不出门了。
转眼就进入了腊月,家里面眼看着事情就多了起来,很多婚宴订亲宴也在这个时候举行,也不知道是不是应了那句话,娶个媳妇好过年。
胡家姑娘们因为出门的机会多了,又是挨近年关,老太太吩咐了下来,叫了绣庄的女掌柜亲自上门给姑娘太太们量尺寸,每人做两身新衣服。
穿新衣服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总是高兴的,就是胡婉珠因为这件事,看到何筠玲的时候也能脸色舒展。
何筠玲也觉得这个神奇。
胡老太太是个喜欢热闹的,特意挑了一个时间,让大家聚集在她的院子里,再由绣庄的人过来拿尺寸,再是顺便把大家的想法集中一下,或者讨论一下款式和颜色。
布料也是一早定好的了,都是时下名贵的绸缎。
胡婉兰因为年龄和爱宠的原因,比别人多做了两套衣服。
虽然胡家是豪富之家,但并不铺张浪费,衣服月例这些都有定例,大家都按照规矩来。
胡老太太是这样子跟大家说的,“你们也别心里面不舒服,都是我的孙女,你们到了二丫头这个年纪的时候,祖母也给你们做多两套新衣服。”
三太太是个伶俐的,怕个别听得不明白,跟在胡老太太后面打趣道:“你们也别羡慕啊,你们二姐姐也是时候被踩破门槛的时侯了,以后挑个如意郎君,也能提携提携你们……”
胡老太太嗔了三太太一眼,“作死,这样子打趣侄女。”虽然嘴上面这么说,脸上却笑成了一朵花,显然是对三太太的话很是满意。
胡大太太就看不得三太太借着自己的女儿讨了老太太的欢喜,于是道:“弟妹你别说呢,你们也是快了,现在要是有合适的,先做打算也是好的。”
秋实走过来给她拧了毛巾擦脸,一边说道:“表姑娘们也太小气了吧,还看不得姑娘被陆家姑娘喜欢啊。”
去陆家,秋实是跟着她去的,现在回去你身边的大丫鬟就是秋实,另外的还没有确定下来,何筠玲无论去哪里都是有她跟着,这也是习惯了的,而古妈妈就呆在自家院子里面,也算是帮她看着院门了。
何筠玲自己拿过毛巾把脸擦了,胡婉珠针对自己也是习惯了,而胡婉兰则是因为陆家大少爷的原因,有些情绪不高,不过她没有想到的是,胡大太太站了出来,那话里话外多多少少有些对她冒着酸气,然后因为这样子的嘴脸她也是看多了,所以对于大太太这样,何筠玲有些无奈了,这也是寄人篱下的无奈。
“你就想少说两句吧,等会你出去的时候帮我看看,厨房里有没有热水,要是有的话我想洗个澡。”
秋实这丫头自己已经提醒过很多遍了,但她总是控制不住这张嘴巴。
过了两天,陆佩和写了信过来,说是邀请她过府玩儿。
这两天又下了一场雪,正是冷的时候,何筠玲根本不想出门。
连每天早上六点钟去学堂的事情,她也觉得需要很大的毅力。
偏偏不知道谁把她收到这封信的消息传了出去,好些人都知道了,在放学了之后,胡婉兰还问起了她。
“玲妹妹,你跟陆妹妹这么好,她有没有请你再去到她家里玩?大家都说,陆家佩和妹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她看得上眼的人是千好万行,看不上眼的人谁也别想得她一个笑脸……”
何筠玲不确定她这是无心的还是有心的,至于陆佩和那里,她是打算婉拒的,所以也就道:“先生布置的功课,我都还没有好好地完成呢,打算这段时间,好好的呆在房间里练习练习,在姐妹中我的字写得最不好了,要不练习我会离你们越来越远的……”
说到后面,何筠玲向她吐了吐舌头。
胡婉兰表情放松了下来,朝她笑了笑,“妹妹是一个勤奋的,姐姐都要自愧不如了。”
何筠玲给她拍了几句马屁,才轻轻松松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把古妈妈叫到房间里来,“陆家姑娘给我写信的内容只有我一个人看过,说是邀请我到陆家去玩,不知道这个内容怎么跑到外面去了。”
古妈妈听完脸色也变了变,“照理说咱们院子只有我跟秋实两个下人知道,难道是有人从中看了信?”
古妈妈也只有想到这个可能了,她跟秋实都是跟着六姑娘从何家过来的,六姑娘的利益就是她们的利益,就算平常秋实有些口无遮拦和爱偷懒,但是怎么也不会做错选爱自己利益的事。
“那信是从哪里送进来的?经过了谁的手?”别人偷看了信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是从门房那边拿过再转到大太太那边的管事再是到我们的院子里。”
“那就是说这信是经过大房的手?”何筠玲问道。
古妈妈点了点头,有些迟疑地问,“姑娘你是不是怀疑大太太?”后面的那几个字她谨慎地压低了声音。
何筠玲不敢判定,她没有看出信没拆过的痕迹,但是她知道这普通的信件又不像是什么机密文件一样另外的加了密码记号,她是一点也不敢小看古代的技术,这信被拆开重新粘回来,但也看不出一点痕迹也不奇怪。
“这也说不定,我们以后只能以后多点留意,还有自己院子里其他的几个丫头婆子。”那几个人一直都是在自己的房外做事,很少是凑到自己身边来,对于她们的性情与感情之类的是不太知道,还有就是这个也交给了古妈妈。
古妈妈也觉得只能这样了,她走出去的时候,不由又是多愁善感的叹了一口气,前几天还觉得六姑娘挺欣慰的,现在这些看来寄人篱下终归是寄人篱下,就算是有下人也不敢乱用。
何筠玲给陆佩和回了一封信,就委婉地拒绝了,理由也是直接,就按照跟胡婉兰说的说词来写了,最后写道,如果我的字没有进步之前我是不出门了。
转眼就进入了腊月,家里面眼看着事情就多了起来,很多婚宴订亲宴也在这个时候举行,也不知道是不是应了那句话,娶个媳妇好过年。
胡家姑娘们因为出门的机会多了,又是挨近年关,老太太吩咐了下来,叫了绣庄的女掌柜亲自上门给姑娘太太们量尺寸,每人做两身新衣服。
穿新衣服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总是高兴的,就是胡婉珠因为这件事,看到何筠玲的时候也能脸色舒展。
何筠玲也觉得这个神奇。
胡老太太是个喜欢热闹的,特意挑了一个时间,让大家聚集在她的院子里,再由绣庄的人过来拿尺寸,再是顺便把大家的想法集中一下,或者讨论一下款式和颜色。
布料也是一早定好的了,都是时下名贵的绸缎。
胡婉兰因为年龄和爱宠的原因,比别人多做了两套衣服。
虽然胡家是豪富之家,但并不铺张浪费,衣服月例这些都有定例,大家都按照规矩来。
胡老太太是这样子跟大家说的,“你们也别心里面不舒服,都是我的孙女,你们到了二丫头这个年纪的时候,祖母也给你们做多两套新衣服。”
三太太是个伶俐的,怕个别听得不明白,跟在胡老太太后面打趣道:“你们也别羡慕啊,你们二姐姐也是时候被踩破门槛的时侯了,以后挑个如意郎君,也能提携提携你们……”
胡老太太嗔了三太太一眼,“作死,这样子打趣侄女。”虽然嘴上面这么说,脸上却笑成了一朵花,显然是对三太太的话很是满意。
胡大太太就看不得三太太借着自己的女儿讨了老太太的欢喜,于是道:“弟妹你别说呢,你们也是快了,现在要是有合适的,先做打算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