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子之败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子之败
如果不是混乱的战场之上,汪直也不至于让这些神箭手近身到几十步的距离之中,当然了,这嘈杂而混乱的战船,也同样对神箭手的发挥有所影响。
就在汪直以为石彪坚持不住的时候。
却不想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是每一个将领之亡,都是大战三百回合。壮烈身亡,还有一些,即便死了,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死了。
比如汪直。
在汪直身边侍卫的目光之中,就是有数根长箭,从好几个方向,几乎同一时间射了过来。
汪直几乎在同一时间之内,被射中数箭,而且都是要害之地,比如把眼睛,喉咙,胸口,太阳穴等数次。
所以汪直去的,一点痛苦都没有。
几乎一瞬间,就与生命告别了。
汪直一死,就有无数士卒大喊道:“敌将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陛下宽大为怀。而今弃兵者,既往不咎。”
声音传开,太子私军纷纷回望。
毕竟这一支军队,虽然说是太子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却是汪直一手一脚的训练出来的。
汪直在军中的威信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当这些人发现汪直死了,顿时士气崩溃。本来平衡的局面,立即向一方倒去。
朱旭林指挥各部乘胜追击。
第一时间去看石彪。
却见石彪呼吸急促,身上有一处大大的伤口,穿过了三层甲胄,血水咕咕的往外面冒。
却是刚刚在汪直被暗箭射中的同时,石彪的身体坚持不下去了。毕竟人老了,战斗之前,蓄着一口气用尽。此刻脱力,被人一刀刺中。只是隐藏在汪直被杀的呼喊声之中,并没有人注意。
朱旭林一边招呼军医,一边说道:“侯爷,你怎么样?”
石彪解下盔甲,却见身上层层叠叠的伤疤之中新添一处,伤口并不大,但是伤势很深。一个军医已经上来处置了。石彪很习惯的,说道:“小事而已,我这里不用管,快去西华门,陛下要紧。”
朱旭林说道:“是。”
随即带队走了。
石彪看着朱旭林走开,心中一阵强烈的失落感。
其实石彪的情况,很严重。最少石彪而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甚至不能动弹,可以说,他只要有能动的力气。就一定会跟着过去。
原因很简单,在危机关头出现在皇帝面前,定然能给皇帝带来很很深的印象。
作为臣子,什么最重要,就是帝心,这是一个能简在帝心的好机会。
可惜,他错过了。
他的一生,似乎从来是与各种好机会失之交臂。
“朱小子,这一次要飞黄腾达了。”石彪心中暗道。
汪直一败,朱旭林直接赶着溃兵冲到了西华门下。这样的局面之下,太子败局已定。
正统二年十月初五这个上午。
数个时辰发生的事情直接影响了大明今后十几年的政局。
硝烟味与鲜血味尚没有散去。很多伤员的呻吟之事,尚在耳边环绕。
朱祁镇身边的大臣们也很狼狈,即便是丘浚也是浑身上下血迹斑斑。
朱旭林跪在下面,而太子被两个人压在身后。说道:“臣朱旭林拜见陛下,臣将送太子来见陛下。”
朱祁镇来不及整理衣服,看上去万分狼狈。一身金甲也增添了不少血污,此刻他在激烈的战斗之后,有一些腿软,却不肯失了面子,死死看了太子一眼。太子比朱祁镇更狼狈。
身上的衣甲已经被扒下来,一身洁白的里衣,一被糟蹋的不见本色了。而太子的双眼无神,不过是木木的,好像是一个死人一般。
朱祁镇很想问问,太子为什么这么做,但却没有时间。
这一场政变被粉碎了。
但是对朱祁镇来说,各种事情才是刚刚开始。
太子闹出这样的事情,不管朱祁镇怎么想,太子是决计不能继承皇位的,那么谁继承皇位?朱祁镇一时间没有了人选。他这么多年,一直在培养太子,对其他皇子也有培养,但是朱祁镇并没有多关注。
此刻,几个儿子谁堪大任,朱祁镇一时间说不清楚。
一瞬间,朱祁镇体会到了太祖皇帝的伤心。
培养这么多年的政治接班人在肉体上的死亡,与政治上的死亡,几乎是一样的政治风暴。
朱祁镇用脚趾头想,就知道大明太平不了。
而眼前,朱祁镇最应该做的自然是安抚将士,赏赐功臣。
于是,朱祁镇立即升马永,朱旭林,两人分别为上元伯,与江宁伯。而上元与江宁都是南京城的附郭县,也就是将南京本地的地名为爵名。而石彪为义国公,于是石家一门两国公,唯一可惜的是,石彪年纪太大了,这一伤一直没有好。缠绵年余,最后撒手人寰。
虽然石家一门两国公,但石家在大明军方版图之中,并没有因为石彪封国公有什么发展。
魏国公死于乱中,也算忠贞不渝,朱祁镇让才九岁的魏国公世子继承国公之位,并以皇子的待遇养在宫中。
这也算恩典了,因为一般来说勋贵袭爵,必须是成年之后,而且要考教弓马骑射,兵书zhan
这对魏国公家族,也不知道是喜是忧,毕竟有这样一个新任国公,与皇室的关系必定很密切,就好像而今的英国公张懋与太子的关系一般。将来必定成为未来的皇帝的亲近之臣,这对魏国公重回权力中枢大有好处。
但是魏国公府而今只剩下孤儿寡母,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落寂下去了。
甚至还等不到小魏国公长大,魏国公现在的地位就会摇摇欲坠。
朱祁镇忙了好几个时辰,从将上上下下都安排好了。
朱祁镇这才有时间,去见太子之前。在去见太子之间,朱祁镇试探的问了丘浚一句,说道:“以卿之见,太子当如何处置?”
丘浚沉默了好一阵子,说道:“太子失德,不可为天下主。至于如何处置,当为陛下家事。”
朱祁镇说道:“卿之意,朕知之。”
丘浚的意思,有两个意思。
首先,丘浚反对太子登基,也就是朱祁镇之前说想的,在政治上太子上已经死亡了。别的不说,如果太子今后登基,今日之平乱功臣,该何以自处?如果太子登基今日之功臣,有一个是一个,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有功之臣,反而因为救驾之功获罪,如此黑白颠倒,大明如何让人信服?
而且太子如此大逆不道,还能登基,大明士林统统不服。
也就是之前,因为祖制支持太子的人选,今日全部翻转了态度。
其次,就是丘浚不想太子死。
毕竟太子毕竟是储君。
对于储君不应该进行刑罚,不加以刀兵。
所以,丘浚将太子这一件事情,缩减到天子家事?
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在大明天子有家事吗?根本没有。
今日说是家事,本来就是想给太子减免刑罚。能让太子活下去。
朱祁镇听出了丘浚的言外之意,也听出了丘浚言语之中矛盾。丘浚似乎对而今的局面,还不知道该怎么处置。
何止丘浚对这个局面有些棘手。
朱祁镇也感到棘手之极。
只是再怎么棘手,朱祁镇也必须去处置了。
太子并没有关在其他地方,就是在乾清宫的一个小房子里面。
此刻,已经华灯初上之时。
太子沉默在黑暗之中,怀恩举着灯走了进来,朱祁镇跟在后面。
朱祁镇一摆手,说道:“都出去吧,怀恩留下来。”
一时间这个破旧的小房子之中,只剩下朱祁镇,太子与怀恩三个人留下了,留在一片沉默之中。
好久,朱祁镇说道:“事到如今,你没有什么话要说?”
太子说道:“有。但是现在却不想说了。”太子微微抬起头,说道:“但求一死而已。”
朱祁镇勃然大怒,说道:“我培养你这么多年,就是让你做这个的?你知道吗?我本来准备在明年回北京时,带你回家,一二年之内,就让你监国,再等几年,我就准备内禅了。你就这么等不及吗?”
这是朱祁镇最伤心的一点。
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别人背叛他,他还能理解。毕竟政治人物之间,有太的政治分歧,即便是他与丘浚两人之间,也未必政治观念都是洽和的。有矛盾,有分歧,上升到肉体解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谁搞死谁而已。
但是是太子。
是他将来的政治继承人。
这让他太不能理解了。
特别是他此刻一闭眼睛,就看到了西华门的血流成河,今日在南京城中,最少有数千人因为这一件事情而死去,都是大明的精锐敢死之士。每死一个都是大明的损失,这样的伤亡,足够大明打一场数万人的大战了。
就这样不明不白,毫无价值的死在这里。
太子听了,先是轻笑两声,随即又大笑起来,好像是听到了极为可笑的事情,是那种不笑不足以证明其之荒庙的地步,太子笑的上气不压下气,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如果不是混乱的战场之上,汪直也不至于让这些神箭手近身到几十步的距离之中,当然了,这嘈杂而混乱的战船,也同样对神箭手的发挥有所影响。
就在汪直以为石彪坚持不住的时候。
却不想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是每一个将领之亡,都是大战三百回合。壮烈身亡,还有一些,即便死了,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死了。
比如汪直。
在汪直身边侍卫的目光之中,就是有数根长箭,从好几个方向,几乎同一时间射了过来。
汪直几乎在同一时间之内,被射中数箭,而且都是要害之地,比如把眼睛,喉咙,胸口,太阳穴等数次。
所以汪直去的,一点痛苦都没有。
几乎一瞬间,就与生命告别了。
汪直一死,就有无数士卒大喊道:“敌将已死,尔等还不速速投降,陛下宽大为怀。而今弃兵者,既往不咎。”
声音传开,太子私军纷纷回望。
毕竟这一支军队,虽然说是太子的,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却是汪直一手一脚的训练出来的。
汪直在军中的威信是不容置疑的。
所以,当这些人发现汪直死了,顿时士气崩溃。本来平衡的局面,立即向一方倒去。
朱旭林指挥各部乘胜追击。
第一时间去看石彪。
却见石彪呼吸急促,身上有一处大大的伤口,穿过了三层甲胄,血水咕咕的往外面冒。
却是刚刚在汪直被暗箭射中的同时,石彪的身体坚持不下去了。毕竟人老了,战斗之前,蓄着一口气用尽。此刻脱力,被人一刀刺中。只是隐藏在汪直被杀的呼喊声之中,并没有人注意。
朱旭林一边招呼军医,一边说道:“侯爷,你怎么样?”
石彪解下盔甲,却见身上层层叠叠的伤疤之中新添一处,伤口并不大,但是伤势很深。一个军医已经上来处置了。石彪很习惯的,说道:“小事而已,我这里不用管,快去西华门,陛下要紧。”
朱旭林说道:“是。”
随即带队走了。
石彪看着朱旭林走开,心中一阵强烈的失落感。
其实石彪的情况,很严重。最少石彪而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甚至不能动弹,可以说,他只要有能动的力气。就一定会跟着过去。
原因很简单,在危机关头出现在皇帝面前,定然能给皇帝带来很很深的印象。
作为臣子,什么最重要,就是帝心,这是一个能简在帝心的好机会。
可惜,他错过了。
他的一生,似乎从来是与各种好机会失之交臂。
“朱小子,这一次要飞黄腾达了。”石彪心中暗道。
汪直一败,朱旭林直接赶着溃兵冲到了西华门下。这样的局面之下,太子败局已定。
正统二年十月初五这个上午。
数个时辰发生的事情直接影响了大明今后十几年的政局。
硝烟味与鲜血味尚没有散去。很多伤员的呻吟之事,尚在耳边环绕。
朱祁镇身边的大臣们也很狼狈,即便是丘浚也是浑身上下血迹斑斑。
朱旭林跪在下面,而太子被两个人压在身后。说道:“臣朱旭林拜见陛下,臣将送太子来见陛下。”
朱祁镇来不及整理衣服,看上去万分狼狈。一身金甲也增添了不少血污,此刻他在激烈的战斗之后,有一些腿软,却不肯失了面子,死死看了太子一眼。太子比朱祁镇更狼狈。
身上的衣甲已经被扒下来,一身洁白的里衣,一被糟蹋的不见本色了。而太子的双眼无神,不过是木木的,好像是一个死人一般。
朱祁镇很想问问,太子为什么这么做,但却没有时间。
这一场政变被粉碎了。
但是对朱祁镇来说,各种事情才是刚刚开始。
太子闹出这样的事情,不管朱祁镇怎么想,太子是决计不能继承皇位的,那么谁继承皇位?朱祁镇一时间没有了人选。他这么多年,一直在培养太子,对其他皇子也有培养,但是朱祁镇并没有多关注。
此刻,几个儿子谁堪大任,朱祁镇一时间说不清楚。
一瞬间,朱祁镇体会到了太祖皇帝的伤心。
培养这么多年的政治接班人在肉体上的死亡,与政治上的死亡,几乎是一样的政治风暴。
朱祁镇用脚趾头想,就知道大明太平不了。
而眼前,朱祁镇最应该做的自然是安抚将士,赏赐功臣。
于是,朱祁镇立即升马永,朱旭林,两人分别为上元伯,与江宁伯。而上元与江宁都是南京城的附郭县,也就是将南京本地的地名为爵名。而石彪为义国公,于是石家一门两国公,唯一可惜的是,石彪年纪太大了,这一伤一直没有好。缠绵年余,最后撒手人寰。
虽然石家一门两国公,但石家在大明军方版图之中,并没有因为石彪封国公有什么发展。
魏国公死于乱中,也算忠贞不渝,朱祁镇让才九岁的魏国公世子继承国公之位,并以皇子的待遇养在宫中。
这也算恩典了,因为一般来说勋贵袭爵,必须是成年之后,而且要考教弓马骑射,兵书zhan
这对魏国公家族,也不知道是喜是忧,毕竟有这样一个新任国公,与皇室的关系必定很密切,就好像而今的英国公张懋与太子的关系一般。将来必定成为未来的皇帝的亲近之臣,这对魏国公重回权力中枢大有好处。
但是魏国公府而今只剩下孤儿寡母,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落寂下去了。
甚至还等不到小魏国公长大,魏国公现在的地位就会摇摇欲坠。
朱祁镇忙了好几个时辰,从将上上下下都安排好了。
朱祁镇这才有时间,去见太子之前。在去见太子之间,朱祁镇试探的问了丘浚一句,说道:“以卿之见,太子当如何处置?”
丘浚沉默了好一阵子,说道:“太子失德,不可为天下主。至于如何处置,当为陛下家事。”
朱祁镇说道:“卿之意,朕知之。”
丘浚的意思,有两个意思。
首先,丘浚反对太子登基,也就是朱祁镇之前说想的,在政治上太子上已经死亡了。别的不说,如果太子今后登基,今日之平乱功臣,该何以自处?如果太子登基今日之功臣,有一个是一个,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有功之臣,反而因为救驾之功获罪,如此黑白颠倒,大明如何让人信服?
而且太子如此大逆不道,还能登基,大明士林统统不服。
也就是之前,因为祖制支持太子的人选,今日全部翻转了态度。
其次,就是丘浚不想太子死。
毕竟太子毕竟是储君。
对于储君不应该进行刑罚,不加以刀兵。
所以,丘浚将太子这一件事情,缩减到天子家事?
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在大明天子有家事吗?根本没有。
今日说是家事,本来就是想给太子减免刑罚。能让太子活下去。
朱祁镇听出了丘浚的言外之意,也听出了丘浚言语之中矛盾。丘浚似乎对而今的局面,还不知道该怎么处置。
何止丘浚对这个局面有些棘手。
朱祁镇也感到棘手之极。
只是再怎么棘手,朱祁镇也必须去处置了。
太子并没有关在其他地方,就是在乾清宫的一个小房子里面。
此刻,已经华灯初上之时。
太子沉默在黑暗之中,怀恩举着灯走了进来,朱祁镇跟在后面。
朱祁镇一摆手,说道:“都出去吧,怀恩留下来。”
一时间这个破旧的小房子之中,只剩下朱祁镇,太子与怀恩三个人留下了,留在一片沉默之中。
好久,朱祁镇说道:“事到如今,你没有什么话要说?”
太子说道:“有。但是现在却不想说了。”太子微微抬起头,说道:“但求一死而已。”
朱祁镇勃然大怒,说道:“我培养你这么多年,就是让你做这个的?你知道吗?我本来准备在明年回北京时,带你回家,一二年之内,就让你监国,再等几年,我就准备内禅了。你就这么等不及吗?”
这是朱祁镇最伤心的一点。
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别人背叛他,他还能理解。毕竟政治人物之间,有太的政治分歧,即便是他与丘浚两人之间,也未必政治观念都是洽和的。有矛盾,有分歧,上升到肉体解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谁搞死谁而已。
但是是太子。
是他将来的政治继承人。
这让他太不能理解了。
特别是他此刻一闭眼睛,就看到了西华门的血流成河,今日在南京城中,最少有数千人因为这一件事情而死去,都是大明的精锐敢死之士。每死一个都是大明的损失,这样的伤亡,足够大明打一场数万人的大战了。
就这样不明不白,毫无价值的死在这里。
太子听了,先是轻笑两声,随即又大笑起来,好像是听到了极为可笑的事情,是那种不笑不足以证明其之荒庙的地步,太子笑的上气不压下气,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