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杨家人海外终聚
有人说过,咱们的族人太不够团结,这才让了外人有了许多的可乘之机。
这话,一定程度上可能真的存在,但若是深究的话,未必就很有道理。
关键看有没有穿针引线的人,有没有倡导这种理念的人。就是说,得看带头的那些人,他们所传播给公众的,是怎样的一种理念和作为。
但是,不客气地说,我大清,还是我大明,或者是我大宋,他们的朝廷,都在其中起着极坏的作用。
当然,他们的解释是:这就是帝王制衡术,因为只有互相不团结,互相不信任的国人,才能方便他们的朝廷以审判者的角色出现,这更方便他们对大家的控制。
这样一来,虽然他们老刘家老赵家老金家的江山永固了,却是苦了我们的老百姓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有一双睿智的眼睛,能清楚的看到,这种自己人的互相伤害,只会让那些高高在上的朝廷可以更加无耻的压榨他们,也能让我们真正的敌人能逐个的收拾我们。大部分人他们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听信朝廷的宣导,自己内部人,那是那个该往死里斗的祸根。至于外人,都是我们可以团结的国际好朋友。
大宋朝廷,团结着金国把辽国给灭了,结果很快就把自己给亡了,还把自己的皇帝及王公们送去给人家种了几十年地,若不是杨司锋这个异数,这个时候的赵佶,大概还在北边种地吧。
可就算这样,赵桓这个狗东西还没有醒悟过来,他不知道,女真人仍然好好的,只是稍稍往北了一边,更北边的地方,还有敌烈部在快速的发展。
他生怕杨司锋会危胁他的皇位,所以,他千方百计的把杨司锋逼到了海外,他又害怕自己的兄弟们对他不利,所以,尽管只有这三个兄弟了,他还是任由他的枕边人对自己的兄弟进行了迫害。
虽然说这事可能是苏家姑娘经手的,可若是说他不知道,打死杨司锋都不会相信。甚至,说不定就是他授意苏娟授意的。一个皇位,让这些人连兄弟情谊都不顾了,又哪能再顾得上在海外受苦受难的同胞们呢。
宋江又不是傻瓜,杨司锋和他这么一说,他立即就能明白过来了。
虽然移民们仍然不太愿意跟周二桂去,但现在有宋江亲自的分派,他们不得不跟着周二桂上了船。
而且,周二桂先怕夜长梦多,宋江到时候又改了口了,所以,他又涎着脸跟宋江借了几条船,把这三四千口子全部一古脑儿都运过先。
他打算先把这些人寄放在小岛上,然后再逐步的通过大湖,运到大湖的彼岸去。
先遣队已经从大湖中顺河而下,去往加比海寻找杨司锋所说的海地岛去了,等他们这批人到达的时候,那批人也应该回来了。
也不怕福克斯有什么想法,目前来看,苏国的军事力量还是在宋人的控制之下,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仍然是宋人控制下的俘虏兵,就算福克斯不愿意,他也不敢公然拦着。
再说,宋人离开这里,这不让他更加安心的当他的大王么,他有什么不答应的。
周二桂带着一千户三四千人,急急匆匆的南下去了,有这批人手作为种子,并且适当的吸纳和融合部分的土著人,杨司锋可以相信,他们一定能在这里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出来的。
然而,杨司锋目前还不能离开这里。
一来,现在已经进入初夏时节,金山也变得暖和起来,杨司锋的夫人们也想在金山自己的家里多住一段时间,想在这里过完自己的月子再度出行。再说了,他们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的,等到周二桂的人帮他们把前面的路探好了,他们再过去的话,岂不是更加的轻松。
另一方面,杨司锋也想看看,自己让人送过来的种子,宋江安排得如何了。
土豆应该是早春的时候种下的,那时候杨司锋刚刚让人把种子送过来,现在已经长出一寸余长的绿苗了,看来土豆在这沙性的土壤里适应得不错,种地的农民也很用心,杨司锋点点头表示很满意。
辣椒和玉米也已经种下去了,才只冒出细细的嫩芽,只要它们能在这里发芽,想必也能适应下来的。
等到在金山适应之后,就将往大宋移种了,至于到时候谁把种子送回去,他们还没有想到这回事。
金山这地方暂时不缺吃的,就算他们一下子涌来几万人,没有什么粮食储备,只是依靠打猎和采集,也能将他们这几万人养活了,但是大宋的南边和北方,可就难说了。
杨司锋甚至还想,若是土豆和玉米能在东北播种开来,女真人能依靠种地养活自己的活,他们还会不会继续跟着完颜家的人跑到南边去掳掠呢,他想试试。
当宋江带着杨司锋走进红薯地的时候,不由为难地说道:“大人,你送过来总共才一103块红薯,我们可一块都没有吃过,你让我们今年内种出五十亩的红薯地来,这怎么可能啊。”
杨司锋差点就要骂人了,怎么这样不识民间疾苦呢。真的是当官不为官作主,哪怕是回家种红薯都不合格啊。
可他稍一细想,便发现这不能怪宋江,因为整个大宋,都没有人种过啊。
只得耐心的解释道:“你靠单个的红薯去播种,当然种不了几十亩了,红薯这家伙繁殖能力特强,只要等到下雨的时节,剪个一尺左右长的茎叶,留两片叶子插下去,它就能成活了。”
“真的可以吗,大人?”宋江不敢相信的样子。
“你试试不就知道了,”杨司锋回道。
一圈走下来,大半天已经过去,杨司锋也感到筋疲力尽了,肚子也在抗议了,杨司锋打住了宋江继续带他逛的念头,自己信步往自己家院子走去。
即将进入已经有了些街区模样的居民区时,他似乎发现,金山湾里似乎又多了几艘船了。他记得,周二桂带了几条船离开之后,港湾里没几艘船了啊。
心中还抱着某种期待,不由往码头边上走了过去。
然后,便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还看到了一脸疲惫的杨再成夫妇,还有有些富态的香香,手中牵着个两三岁的女儿,只是,一年多没见面,这丫头已经不认出自己来了。香香手中还抱着个半岁多的小男孩,那应该是自己的儿子无疑了。
杨司锋此时再也顾不上疲惫不堪,拔腿就奔了过去。
“你小子,一走就是一年多没有音讯,若是我们不跟过来的话,你是不是不打算要我们老两口了,还有香香,她带着你两个孩子,你是不是也不要人家了。”杨再成板起脸来道。
“爹、娘,”杨司锋情不自禁的跪在父母的面前,不自禁的就哽咽了,“是孩儿不孝。”
“起来吧,起来吧,这不,咱们一家人又在一起了么,好好的哭什么呢。”杨母赶快走过来,把儿子扶起来道,还摸了杨司锋的黑脸道,“你也真是的,儿子又不是在外面玩,你瞧,他都黑了不少,还瘦了一些。”
杨司锋听罢,不由更加的惭愧了,他的黑,明明是在沙滩上无所事事的时候,自己晒出来的好不好。
(未完待续)
这话,一定程度上可能真的存在,但若是深究的话,未必就很有道理。
关键看有没有穿针引线的人,有没有倡导这种理念的人。就是说,得看带头的那些人,他们所传播给公众的,是怎样的一种理念和作为。
但是,不客气地说,我大清,还是我大明,或者是我大宋,他们的朝廷,都在其中起着极坏的作用。
当然,他们的解释是:这就是帝王制衡术,因为只有互相不团结,互相不信任的国人,才能方便他们的朝廷以审判者的角色出现,这更方便他们对大家的控制。
这样一来,虽然他们老刘家老赵家老金家的江山永固了,却是苦了我们的老百姓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有一双睿智的眼睛,能清楚的看到,这种自己人的互相伤害,只会让那些高高在上的朝廷可以更加无耻的压榨他们,也能让我们真正的敌人能逐个的收拾我们。大部分人他们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听信朝廷的宣导,自己内部人,那是那个该往死里斗的祸根。至于外人,都是我们可以团结的国际好朋友。
大宋朝廷,团结着金国把辽国给灭了,结果很快就把自己给亡了,还把自己的皇帝及王公们送去给人家种了几十年地,若不是杨司锋这个异数,这个时候的赵佶,大概还在北边种地吧。
可就算这样,赵桓这个狗东西还没有醒悟过来,他不知道,女真人仍然好好的,只是稍稍往北了一边,更北边的地方,还有敌烈部在快速的发展。
他生怕杨司锋会危胁他的皇位,所以,他千方百计的把杨司锋逼到了海外,他又害怕自己的兄弟们对他不利,所以,尽管只有这三个兄弟了,他还是任由他的枕边人对自己的兄弟进行了迫害。
虽然说这事可能是苏家姑娘经手的,可若是说他不知道,打死杨司锋都不会相信。甚至,说不定就是他授意苏娟授意的。一个皇位,让这些人连兄弟情谊都不顾了,又哪能再顾得上在海外受苦受难的同胞们呢。
宋江又不是傻瓜,杨司锋和他这么一说,他立即就能明白过来了。
虽然移民们仍然不太愿意跟周二桂去,但现在有宋江亲自的分派,他们不得不跟着周二桂上了船。
而且,周二桂先怕夜长梦多,宋江到时候又改了口了,所以,他又涎着脸跟宋江借了几条船,把这三四千口子全部一古脑儿都运过先。
他打算先把这些人寄放在小岛上,然后再逐步的通过大湖,运到大湖的彼岸去。
先遣队已经从大湖中顺河而下,去往加比海寻找杨司锋所说的海地岛去了,等他们这批人到达的时候,那批人也应该回来了。
也不怕福克斯有什么想法,目前来看,苏国的军事力量还是在宋人的控制之下,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仍然是宋人控制下的俘虏兵,就算福克斯不愿意,他也不敢公然拦着。
再说,宋人离开这里,这不让他更加安心的当他的大王么,他有什么不答应的。
周二桂带着一千户三四千人,急急匆匆的南下去了,有这批人手作为种子,并且适当的吸纳和融合部分的土著人,杨司锋可以相信,他们一定能在这里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出来的。
然而,杨司锋目前还不能离开这里。
一来,现在已经进入初夏时节,金山也变得暖和起来,杨司锋的夫人们也想在金山自己的家里多住一段时间,想在这里过完自己的月子再度出行。再说了,他们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的,等到周二桂的人帮他们把前面的路探好了,他们再过去的话,岂不是更加的轻松。
另一方面,杨司锋也想看看,自己让人送过来的种子,宋江安排得如何了。
土豆应该是早春的时候种下的,那时候杨司锋刚刚让人把种子送过来,现在已经长出一寸余长的绿苗了,看来土豆在这沙性的土壤里适应得不错,种地的农民也很用心,杨司锋点点头表示很满意。
辣椒和玉米也已经种下去了,才只冒出细细的嫩芽,只要它们能在这里发芽,想必也能适应下来的。
等到在金山适应之后,就将往大宋移种了,至于到时候谁把种子送回去,他们还没有想到这回事。
金山这地方暂时不缺吃的,就算他们一下子涌来几万人,没有什么粮食储备,只是依靠打猎和采集,也能将他们这几万人养活了,但是大宋的南边和北方,可就难说了。
杨司锋甚至还想,若是土豆和玉米能在东北播种开来,女真人能依靠种地养活自己的活,他们还会不会继续跟着完颜家的人跑到南边去掳掠呢,他想试试。
当宋江带着杨司锋走进红薯地的时候,不由为难地说道:“大人,你送过来总共才一103块红薯,我们可一块都没有吃过,你让我们今年内种出五十亩的红薯地来,这怎么可能啊。”
杨司锋差点就要骂人了,怎么这样不识民间疾苦呢。真的是当官不为官作主,哪怕是回家种红薯都不合格啊。
可他稍一细想,便发现这不能怪宋江,因为整个大宋,都没有人种过啊。
只得耐心的解释道:“你靠单个的红薯去播种,当然种不了几十亩了,红薯这家伙繁殖能力特强,只要等到下雨的时节,剪个一尺左右长的茎叶,留两片叶子插下去,它就能成活了。”
“真的可以吗,大人?”宋江不敢相信的样子。
“你试试不就知道了,”杨司锋回道。
一圈走下来,大半天已经过去,杨司锋也感到筋疲力尽了,肚子也在抗议了,杨司锋打住了宋江继续带他逛的念头,自己信步往自己家院子走去。
即将进入已经有了些街区模样的居民区时,他似乎发现,金山湾里似乎又多了几艘船了。他记得,周二桂带了几条船离开之后,港湾里没几艘船了啊。
心中还抱着某种期待,不由往码头边上走了过去。
然后,便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还看到了一脸疲惫的杨再成夫妇,还有有些富态的香香,手中牵着个两三岁的女儿,只是,一年多没见面,这丫头已经不认出自己来了。香香手中还抱着个半岁多的小男孩,那应该是自己的儿子无疑了。
杨司锋此时再也顾不上疲惫不堪,拔腿就奔了过去。
“你小子,一走就是一年多没有音讯,若是我们不跟过来的话,你是不是不打算要我们老两口了,还有香香,她带着你两个孩子,你是不是也不要人家了。”杨再成板起脸来道。
“爹、娘,”杨司锋情不自禁的跪在父母的面前,不自禁的就哽咽了,“是孩儿不孝。”
“起来吧,起来吧,这不,咱们一家人又在一起了么,好好的哭什么呢。”杨母赶快走过来,把儿子扶起来道,还摸了杨司锋的黑脸道,“你也真是的,儿子又不是在外面玩,你瞧,他都黑了不少,还瘦了一些。”
杨司锋听罢,不由更加的惭愧了,他的黑,明明是在沙滩上无所事事的时候,自己晒出来的好不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