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宝钞战争——应天府误事
允回到文华殿的时候,已经是晚上接近亥时了。允今天折腾一圈,年龄又小,也挺累的,回来收拾一下就睡了。
第二天,十月初一。这一天允早早的起床出门,到户部门口接上巴蜀司郎中李仁和一名主事,一行人骑马驾车向城北的兑换地点而去。现在李仁把巴蜀司的工作暂时都甩给了员外郎赵毅,自己一门心思扑在了这件事情上。
‘看来李仁也不是无欲无求,只不过是采用好好干活的方式来让我留下好印象。要不然一个郎中怎么可能整天窝在兑换地点。’从来都是从利益角度考虑除亲属关系以外关系的允如此想着。
大清早的,在大街上走动的人也不多,车马跑得都挺快的,不大一会儿就到了地方。那里门口已经堆了一些百姓在等着,但是人倒是不多,也不知道是锦衣卫的留言散布有效果了,还是大多数百姓都在观望不想白跑一趟。
允见到是这种情况,并且应天府的衙役还没到,也不好从大门进去。于是一行人把车马放到了武德卫的地方,从武德卫的校场走进了兑换的地方。
里面几个从户部和仓库抽调来的吏员正等着呢。他们昨晚上就住在了这里没回家,因为觉得允今天第一天会过来看看,所以大清早就开始干活,到允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现场布置的都差不多了,正指使抽调来的库丁搬运粮食。
允看一下摆在一旁的漏刻,见已经是快到辰时了,说道:“应天府的衙役还没到?”说着指着自己的一个侍卫,“你去应天府叫一下人。也不是说过一次了。”
那被点到的侍卫立刻出去骑马往应天府衙奔去。
不大一会儿就到了预定换粮食的时间,但是现在应天府的衙役没到,众人怕粮食被百姓哄抢,也不敢开门。
又过了一会儿,他们见到一个穿着四品官服的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带着一帮一些衙役服色的人跑过来。他们到了门口,早已经准备好的吏员们待他们整理了一下队伍,忙打开大门。衙役们站好队伍,开始维持秩序。
那名官员则气喘吁吁地走到允面前,行礼说道:“臣应天府丞张玉强见过皇太孙殿下。”
允马上注意到的是一个府丞竟然亲自带着衙役过来,这马屁拍的也太明显了吧!不过这个不好问,所以他只是说道:“张府丞免礼。”
然后等到他起来了,允立刻问道:“户部之前已经和应天府多次交代这件事情了,务必要求今天早上辰时之前到,今天怎么现在才到?”语气颇为不善。
他倒不是在乎这一小段时间,而是在乎应天府竟然不在乎他亲自交办过的事情;他可是刚被册封为皇太孙,应天府的王府尹就敢轻慢他,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这并不是仅仅有关什么面子问题。允是下任皇帝,他亲自交待的事情,下边人都敢不在意,等他将来即位了,岂不是要和明代后期的皇帝一样没有办法对付手下的大臣?更完全无法左右国家的大局?所以允下定决心,不管王兴福的想法是什么,回去一定要让老朱罢掉他的官。
张玉强一听,就知道是允生气了,心中暗爽。因为他当这个应天府丞已经快五年了,本来一年多前前任府尹被抓起来的时候他的资历就已经够了坐地升迁的要求,但是结果王兴福从西安知府调过来当府尹断了他的升迁之路。
不过他也不敢捏造事实。所以他说道:“回殿下的话,王府尹并未忽视殿下的吩咐,王府尹是先后两次吩咐班头要在今天申时之前来到这里的。只是班头是上元县的老油子了,王府尹又做事呆板,是以班头并未在意迟到一些时候;一直到今天殿下的侍卫亲自去叫人,他们才知道是殿下亲自吩咐的事情,这才马不停蹄地赶过来。因为班头的身份过低,不配和殿下说话,所以让臣赶过来解释这件事情。”
允听完他的解释明白王兴福是没有太多责任的,虽然他没有对班头强调这件事情很重要,但是也干活了,并未轻慢,不过允觉得王兴福不适合干衙门的主官。
而班头则是有问题的。比自己高不知道多少个级别的人吩咐的事情都不在意,说明他平时肯定是把自己当做大爷的,这样的人怎么能留在官府里!
官员允不好自己直接处理,但是现在只是一个衙役而已,允岂会放过!允马上对张玉强说道:“你现在就下令,让这个班头滚蛋!不,”说着,他叫来陈兴,对他说道“你去锦衣卫镇抚司让他们查查这个班头的黑底,我就不信这样一个班头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然后找一个苦主去刑部告他,走正规流程除掉他。”允已经是动了杀心。
说起来这个班头也够倒霉的,不仅是不小心耽误了允交办的事情,更是撞在了允心情不好的时候。允可是差点儿被吕妃毒死,虽然善于从利益角度分析问题的他能理解吕妃的心思,所以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吕妃的地方,但是岂能不对吕妃心怀恨意。
但是在宫里他什么也不能干,这两天心情比较抑郁。现在碰到这么一个事情,所以就完全爆发出来了。
张玉强知道这个班头已经是必死了,他对这个班头也不喜欢,但为了在允面前留下好印象,还是劝道:“殿下何必亲自吩咐这么一个人物的事情;殿下乃是储君,不必在意这些小事。”
但是他的劝慰起到了反效果。允虽然不便说出,但心里想着:“还不是你们应天府的官员庸碌无为让这么一个人当了这么多年的班头儿,才轮到我来处理。”本来就因为这个张玉强不惜跑这么老远来拍马屁的行为而对他感官不好的允这下子对他的感官更加不好了。
张玉强见允没有说话,也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对是错,又因为自己在这里也没什么事情干了,行礼告别返回了应天府衙。
第二天,十月初一。这一天允早早的起床出门,到户部门口接上巴蜀司郎中李仁和一名主事,一行人骑马驾车向城北的兑换地点而去。现在李仁把巴蜀司的工作暂时都甩给了员外郎赵毅,自己一门心思扑在了这件事情上。
‘看来李仁也不是无欲无求,只不过是采用好好干活的方式来让我留下好印象。要不然一个郎中怎么可能整天窝在兑换地点。’从来都是从利益角度考虑除亲属关系以外关系的允如此想着。
大清早的,在大街上走动的人也不多,车马跑得都挺快的,不大一会儿就到了地方。那里门口已经堆了一些百姓在等着,但是人倒是不多,也不知道是锦衣卫的留言散布有效果了,还是大多数百姓都在观望不想白跑一趟。
允见到是这种情况,并且应天府的衙役还没到,也不好从大门进去。于是一行人把车马放到了武德卫的地方,从武德卫的校场走进了兑换的地方。
里面几个从户部和仓库抽调来的吏员正等着呢。他们昨晚上就住在了这里没回家,因为觉得允今天第一天会过来看看,所以大清早就开始干活,到允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现场布置的都差不多了,正指使抽调来的库丁搬运粮食。
允看一下摆在一旁的漏刻,见已经是快到辰时了,说道:“应天府的衙役还没到?”说着指着自己的一个侍卫,“你去应天府叫一下人。也不是说过一次了。”
那被点到的侍卫立刻出去骑马往应天府衙奔去。
不大一会儿就到了预定换粮食的时间,但是现在应天府的衙役没到,众人怕粮食被百姓哄抢,也不敢开门。
又过了一会儿,他们见到一个穿着四品官服的三四十岁的中年男子带着一帮一些衙役服色的人跑过来。他们到了门口,早已经准备好的吏员们待他们整理了一下队伍,忙打开大门。衙役们站好队伍,开始维持秩序。
那名官员则气喘吁吁地走到允面前,行礼说道:“臣应天府丞张玉强见过皇太孙殿下。”
允马上注意到的是一个府丞竟然亲自带着衙役过来,这马屁拍的也太明显了吧!不过这个不好问,所以他只是说道:“张府丞免礼。”
然后等到他起来了,允立刻问道:“户部之前已经和应天府多次交代这件事情了,务必要求今天早上辰时之前到,今天怎么现在才到?”语气颇为不善。
他倒不是在乎这一小段时间,而是在乎应天府竟然不在乎他亲自交办过的事情;他可是刚被册封为皇太孙,应天府的王府尹就敢轻慢他,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这并不是仅仅有关什么面子问题。允是下任皇帝,他亲自交待的事情,下边人都敢不在意,等他将来即位了,岂不是要和明代后期的皇帝一样没有办法对付手下的大臣?更完全无法左右国家的大局?所以允下定决心,不管王兴福的想法是什么,回去一定要让老朱罢掉他的官。
张玉强一听,就知道是允生气了,心中暗爽。因为他当这个应天府丞已经快五年了,本来一年多前前任府尹被抓起来的时候他的资历就已经够了坐地升迁的要求,但是结果王兴福从西安知府调过来当府尹断了他的升迁之路。
不过他也不敢捏造事实。所以他说道:“回殿下的话,王府尹并未忽视殿下的吩咐,王府尹是先后两次吩咐班头要在今天申时之前来到这里的。只是班头是上元县的老油子了,王府尹又做事呆板,是以班头并未在意迟到一些时候;一直到今天殿下的侍卫亲自去叫人,他们才知道是殿下亲自吩咐的事情,这才马不停蹄地赶过来。因为班头的身份过低,不配和殿下说话,所以让臣赶过来解释这件事情。”
允听完他的解释明白王兴福是没有太多责任的,虽然他没有对班头强调这件事情很重要,但是也干活了,并未轻慢,不过允觉得王兴福不适合干衙门的主官。
而班头则是有问题的。比自己高不知道多少个级别的人吩咐的事情都不在意,说明他平时肯定是把自己当做大爷的,这样的人怎么能留在官府里!
官员允不好自己直接处理,但是现在只是一个衙役而已,允岂会放过!允马上对张玉强说道:“你现在就下令,让这个班头滚蛋!不,”说着,他叫来陈兴,对他说道“你去锦衣卫镇抚司让他们查查这个班头的黑底,我就不信这样一个班头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然后找一个苦主去刑部告他,走正规流程除掉他。”允已经是动了杀心。
说起来这个班头也够倒霉的,不仅是不小心耽误了允交办的事情,更是撞在了允心情不好的时候。允可是差点儿被吕妃毒死,虽然善于从利益角度分析问题的他能理解吕妃的心思,所以并没有什么可以指责吕妃的地方,但是岂能不对吕妃心怀恨意。
但是在宫里他什么也不能干,这两天心情比较抑郁。现在碰到这么一个事情,所以就完全爆发出来了。
张玉强知道这个班头已经是必死了,他对这个班头也不喜欢,但为了在允面前留下好印象,还是劝道:“殿下何必亲自吩咐这么一个人物的事情;殿下乃是储君,不必在意这些小事。”
但是他的劝慰起到了反效果。允虽然不便说出,但心里想着:“还不是你们应天府的官员庸碌无为让这么一个人当了这么多年的班头儿,才轮到我来处理。”本来就因为这个张玉强不惜跑这么老远来拍马屁的行为而对他感官不好的允这下子对他的感官更加不好了。
张玉强见允没有说话,也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对是错,又因为自己在这里也没什么事情干了,行礼告别返回了应天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