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林蕊一边往热油锅里头加蒜瓣、生姜片炝锅,一边撇过脸好奇地问她姐:“芬妮家的田收完了没有?”
  “没有,还剩下一亩半。天太暗了,田头又没灯,外公说要割到手的。”林鑫按照妹妹的要求,用盐、黄酒码味,然后加入鸡蛋清裹上鱼片搅拌。
  林蕊朝锅里头放下泡酸萝卜跟泡辣椒翻炒,等到起味儿盛起来放在边上。然后直接从锅炉中舀沸腾的水下锅,加外婆切好的鱼头跟鱼骨头进去,直接大火熬煮。
  等待鱼骨头汤熬白的时间里,她终于有心思好奇:“姐,钐镰好用吗?是不是收割的特别快?”
  林鑫被先前的酸萝卜辣锅呛得直打喷嚏,此刻味儿散了些,她才好点儿。
  她摇摇头,放下搅拌好的鱼片:“太吃劲了,我们做的粗糙,舅舅钐一亩地就累得不行。后来换成爸爸,结果爸爸差点儿割到脚。”
  这时候舅舅才说实话,钐镰也不是谁都能用的,光有力气也不行,搞不好就会伤到自己。
  “我还是觉得用滚动的方式推的那种比较安全,一来用力少,二来也安全一些。”
  林鑫惊奇地从灶膛口露出脸:“哎,你和根生叔叔想的一样,他也觉得得加轮子。要不,你去跟他讨论讨论?”
  林蕊立刻昂起下巴,骄傲地强调:“我在烧酸菜鱼呢!”
  这可是正经事!
  锅盖掀开,鱼骨头汤煮的奶白,空气中顿时弥漫诱人的鲜香。
  林蕊往汤里头倒入炒好的泡萝卜泡辣椒,然后鱼片下锅翻滚至断生,一锅酸菜鱼就能上桌了。
  她兴头头催着外婆跟姐姐品尝,一个劲儿追问到底好不好吃。
  舅妈进厨房帮忙端菜,闻声笑道:“我们蕊蕊现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什么都会做。”
  林鑫放下筷子,略微皱眉:“好吃是挺好吃的,就是味儿太重了。”她有点儿奇怪,“你现在的口味怎么变的这么重?”
  江州人虽然能吃辣,但本地菜主要以口味平和而著称,菜色偏淡。蕊蕊以前不怎么吃重口味的东西。
  现在,一个串串香,一个小龙虾再就是今晚的酸菜鱼,哪个不是又咸又辣。
  林蕊从善如流:“不是我口味重,是夜市上的人口味都重。”
  看看后来夜市的主打菜,从烧烤到麻辣烫到小火锅再到铁板烧,酸菜鱼、毛血旺、香辣小龙虾,基本上没有淡口。
  据说人们的睡眠时间越少,嘴巴就越淡,相应的口味也越重。
  林鑫摇摇头,相当有专业自觉:“那经常吃夜宵的人,肯定容易血压高。你小心点儿你的身体吧。”
  林蕊乐了,她姐还真是小妈妈,啥时候都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上辈子,媒体曝出有位年轻小姐姐因为长年吃外卖,结果抽出的血全是油的新闻。她妈就一直拿着这个事儿说她,不许她老在外头胡吃海喝。
  林蕊往她姐身上蹭:“姐,你最爱我了,对不对?”
  林鑫头痛,连连推妹妹:“你也不嫌身上难受。”
  今天在田里头忙了一天,身上全是稻草屑,刺啦的很。
  林蕊哪里肯依从,一个劲儿缠着她姐:“快说快说,你最爱我。”
  舅妈哈哈大笑,冲林蕊挤眉弄眼:“那可不成,有人会跟你急的。”
  “哼,谁都得排在我后面。”林蕊得意洋洋地抬起脑袋,示意房门方向,“他也一样。”
  无辜躺枪的卢定安拎着手上的塑料袋,茫然地微笑:“老太说这个要炒一炒才好吃。”他朝林蕊笑得温和,“放心,都是你的,我不跟你抢。”
  林鑫面色绯红,尴尬地揪住妹妹企图还往自己身上扒的胳膊,板起脸来:“你少跟我来这套,我问你,作业写了没有?我今天都没看到你翻书包。”
  “姐,你这是在企图转移话……呜——呜——”
  口快的林蕊叫她姐直接捂住了嘴,只能睁大眼睛一个劲儿嗯嗯呜呜。
  林鑫冲满头雾水的卢定安微笑:“没事,她就是不想写作业。”
  舅妈对姐妹俩的小动作视而不见,只接过塑料袋看:“哎哟,今晚还有人过来村上卖牛拆骨肉啊。妈,我去地上割点儿青蒜啊,放进去一块儿炒。”
  老太最好这一口。
  外婆连忙喊住儿媳妇:“黑灯瞎火的,跑什么自留地啊。后面,鹏鹏栽的大蒜能吃了。”
  舅妈惊讶:“还真长出来了?”
  “嘿,你就小瞧鹏鹏吧,他摆的蒜头全都发芽了。他们班上的劳动课作业,他是第一名呢。”外婆笑道,“你天天忙里忙外,灯下黑,眼睛看不到了吧。”
  舅妈赶紧去屋后割了青蒜回来。大蒜这东西,跟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能再发下一茬。
  “中秋节的时候我看着还挺嫩的,一个礼拜的功夫,居然都能吃了。”
  家里头的井水是现成的,舅妈手脚麻利地打水清洗好青蒜,又拿了红椒一并切段,这样下锅炒配菜好吃又好看。
  外婆笑着揶揄她:“哎哟,你都忙成陀螺了,哪里还看得到这些啊。”她转头看小外孙女儿,眨巴眼睛,“这两天都没想起来,应该让我们蕊蕊尝尝舅母的手艺。”
  林蕊满脸茫然:“啊,舅母给我做了什么好吃的啊。”
  外婆还没来得及回答,厨房窗户外头就有人打招呼:“三婶婶,你们家的那个冻水饺还有吧?”
  “冻水饺?”林蕊惊讶地瞪大眼睛,旋即欣喜若狂,“舅母把冻水饺做出来了啊?!”
  她的表情过于夸张,连舅妈都有点儿羞涩了,连连摆手:“就是自己多包了点儿,家里又吃不完,直接给冻起来了。”
  中秋节过后,闲不住的舅妈趁着自家要收稻子之前的空闲功夫,一口气包了好几百个水饺,家里头的面粉都被她用光了。
  她原本想的是先冻起来,等到自家收稻子打稻子的时候,万一忙不过来,就直接拿出来吃。
  结果前脚刚冻好,后脚就有人上门求购。
  “你道真嬢嬢家的侄儿,在深圳打工的那个,他儿子晚饭上桌了,非要吵着不肯吃饭要吃饺子。”
  村上又没有饭店,一时半会儿,道真嬢嬢上哪儿给他弄饺子去呢。
  侄儿气得要打不懂事的小孩,还是道真嬢嬢的女儿拦住了,她想起来三奶奶家里头有冻饺子,好像还不少。
  舅舅从冰棒厂回来的时候,自行车后座上的大箱子显眼的很,比平常村上卖冰棍的都大。
  原本舅妈他们也没想到要卖饺子,包好时,
  村上人就这样,谁家烧了好菜都要左邻右舍尝尝。哪家一时来不及饭不够或者没来得及烧饭,去隔壁要一碗也寻常。
  既然家里头有现成的饺子,谁家要来吃一碗,外婆他们自然直接给人家装满碗。
  谁知第二天早上,道真嬢嬢的女儿把钱给送过来了,说是她表哥坚持要给的,说没有白吃的道理。
  三十颗冻水饺,那位在深圳打工的侄儿给了两块钱。深圳不用粮票,村里头也收不收粮票肉票都没关系。
  后面这事儿就在村上传开来,大家开始默认郑家卖冻饺子了。
  这不算多稀奇,村里人农闲时候也会想办法弄点儿吃食走乡串户地卖,既挣了钱也方便了旁人。
  正巧眼下秋收,家家户户都想吃点儿好的补补油水,又因为在地里头累了一天都懒得在折腾,舅妈包的冻水饺就分外受欢迎。
  有菜有肉还有汤,关键下锅煮好了也方便,家里头的小孩吃到饺子还高兴。大家也就不吝啬这一两块钱了。
  舅妈冻好几百个水饺愣是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一扫而空。
  一斤肉一斤猪皮再加上四五斤菜,能包出两百来个水饺,成本七块钱,卖出去十五块钱,净赚八块钱,舅妈觉得这钱能挣。
  家里人都下田下地了也不耽误。谁来了要买饺子,跟房里头的老太说一声,自己放下钱去泡沫盒子里头拿一袋子就成。
  反正谁也没发现有人贪小多拿了饺子少给钱。
  舅妈特地又去隔壁村割了十斤肉,一口气又包了好几十袋子水饺冻上,照样卖的飞快。甚至还有外村的人慕名特地骑了车子摸到郑家来买饺子。
  生意好到让老太都合不拢嘴。
  好!大家伙儿能掏钱出来买饺子,这说明什么啊,说明电视跟广播上说的都没错。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正在逐步进入小康社会,老百姓手上有钱了。
  林蕊激动万分,这就是商机啊!
  第51章 热闹的晚饭
  “这一盒就剩这一袋了。”舅妈带人去后面的西厢房, 打开泡沫盒子拿饺子给来人, “不用化冻, 直接下锅煮就行,跟平常煮饺子的方法一样。”
  来人笑道:“那你再多包点儿,一次冻个万元户出来。”
  舅妈连连摆手:“那不行, 我家又没冰箱,光靠泡沫盒子跟冰块不能摆的时间太长。嗐, 大家就是尝个新鲜, 真要天天吃, 肯定会烦得慌。”
  买水饺的大妈哈哈笑:“哎哟,那你就也开个厂, 用大冰柜冻上,卖给城里人。只要你不收粮票肉票,保准你卖给好的很。”
  说着,她一面掏钱一面笑嘻嘻地舅妈说道真嬢嬢家的侄儿。
  侄儿他们厂里头销售科长带着他们几个出差, 以为全国都跟深圳一样取消了粮票,揣着钱就大摇大摆地去上海了。
  结果可好,几个人出去吃饭手上没粮票,人家连个馒头都不肯卖给他们。后来还是旅馆的人看他们可怜, 指点他们高价从黑市买了粮票才总算没饿死他们。
  舅妈笑着接话:“咱们什么时候能像深圳那样就好了。钱能想办法挣, 可粮票什么的实在太卡人。出去办点儿什么事都不方便。”
  林蕊正亢奋地在脑袋里头列算式,看她舅妈到底挣了多少钱。闻声, 她随口应道:“快了,肯定没几年。”
  票证的存在是由于工农业产品数量有限, 为了持续稳定不得不发行来限制购买总量。只要产品充足,票证自然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现在农村种田都用化肥,粮食产量较前有大幅度上升。况且还有袁隆平大大的超级水稻啊。同样的,各地养殖专业户也如同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这些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当然不可能完全靠内部消化,肯定得推向市场。如此一来,票证还有什么存在意义?现在买蛋不是不用凭票了嘛。
  市场上的蛋脱销了没?当然没有。谁揣着钱都能买到蛋。鸡蛋鸭蛋的销路越好,就会有更多人投入到鸡鸭养殖业中来。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大妈听林蕊分析得头头是道,忍不住冲舅妈竖起大拇指:“你们家风水不一样,家里头出的都是秀才。我看啊,以后你家的鹏鹏也肯定要当状元。”
  舅妈笑得合不拢嘴:“哎哟,大嫂,蒙你吉言啊。我们鹏鹏要是能考上学,我家肯定在村上摆三天流水席。”
  大妈笑着出门时,顺手摸摸站在摇箩旁边逗弄宝生玩儿的郑鹏:“鹏鹏啊,好好学习,大妈妈等着将来吃你的席面。”
  鹏鹏茫然地抬起头,逗得大妈跟舅妈又是一阵笑。
  小少年无奈地摇头,重重地叹口气。算了,大人的世界太复杂,他不懂。
  林蕊冲表弟直招手,示意小正太赶紧过来:“你妈卖了多少饺子?”
  鹏鹏皱起眉头来努力回想。嗯,一个大泡沫盒子能装十袋饺子,总共五个泡沫盒。现在卖的是第二批饺子。
  “行了,别算了。”舅妈朝林蕊眨眼睛,晃晃十个手指头。
  一百块,刨除肉钱跟面粉钱,这些饺子整整给她赚了一百块。
  配肉的菜不算,村里头地上的菜是真不值钱,疯长的时候都直接切了喂鸡喂鸭喂猪。谁家缺了菜跟隔壁说一声,上人家地上割几颗也没人当回事。
  林蕊及时打断舅妈:“你要是开饺子厂,这可都得算成本,那不是三五颗菜的事。还有冰柜啊,用电啊,人工啊,都得划拨到成本里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