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父子争论
“儿子,你这段时间经常不在京城,就忙着弄那个吉力汽车?那个小公司,很有前途吗?”王建国吃饭的时候,看着半个月才见了一面的儿子,有些不解。
儿子有多懒散,他是很清楚的,公司的事情恨不得都交给下属去处理,就是偶尔查个账,最近很不对劲啊。
“爸,吉力汽车有前途,汽车产业更有前途。我是投资了吉力汽车,暂时只是参股,但我还投资了几个技术研发中心,那才是核心资产。”
这段时间四个技术研发中心都有技术做出突破,虽然突破的也只是国际二流技术,但算是自主研发成功的,绕开了一些技术壁垒。
而且有了这些基础,以后提升会更容易。
他也没想到,这个技术研发速度会如此快速,看来烧钱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别的车企研发中心,可能一次就进行一个方向的实验,而王浩安这边可以同时进行好几个方向,不怕错,就当排除一个错误答案了。
其实许多技术研发,都有一些偶然性。因为理论推导,有些时候会有很多种可能,要经过实际检验,才知道是否正确。
这个实际检验,才是最为烧钱的。
而一旦研发成功,获得的利润也极其丰厚。比如发动机技术做出突破,无论是涡轮增压效果,还是节能减排效果,任何一项都能让这款发动机有足够的特点,被更多的车企所采购。
前世华夏国产车中,许多采购的都是三凌或者现代的发动机,属于国际二流技术,哪怕后来技术升级了,不算是淘汰品,可依然是二流产品。
可二流产品,利润也非常丰厚。
王浩安就要抢占这些市场,掌握核心技术,未来并购吉力汽车,或者自己重起炉灶都很容易。
至于现在,他不是也让张坤在开拓销售渠道么。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基础,加上广告宣传和汽车性能,只要用心经营,崛起也就是一两年的事儿。
“儿子,你弄这么多,没少投资吧?你确定这个能赚到钱?这个可跟你之前做的服装、食品什么不一样,那时候你算是先行者,走在了别人前面,可现在是你前面有许多企业了,有国企,有合资企业,你能反超吗?”
王建国记得儿子说过,行业第一制定规则,其他企业,只能在老大制定的规则下发展。
那个吉力汽车,现在连行业前十都不算,别人能给你发展起来的机会?
“爸,华夏确实有许多大型车企,年产量几十万辆,华夏市场今年整体的乘用车产销量会超过两百万辆,吉力占比不足百分之五。”
“但是你也说了,华夏车企很多,他们每一家的产销量又能有多少?二十万辆,还是三十万辆,比我们多多少?”
“我们之间的差距,并不是难以弥补的,没有哪一家拥有绝对的优势。甚至前几的车企,规模什么的都差不多。”
“而今年京城那边成立了一家跟南韩现代的合资汽车企业,这家企业直接投资金额号称二十亿美元,虽然真正肯定没有那么多,但也超过十五亿美元。”
“其他车企也会跟其他外商车企再次合作,获得更多的车型技术授权,以此来制衡京城现代汽车公司。”
“这就表示,今年的汽车行业,可能会迎来一轮洗牌,谁做龙头老大的位置还不一定呢。他们是愿意跟我们这种前十都算不上的竞争,还是愿意去竞争行业老大的位置?”
“也正是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往前追赶,缩小差距。而我这边还有其他车企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资金。”
“他们需要养着许多工人,许多车企可都是老牌企业,工人其实是有不少多余的,还要上交利润,他们所能投入到研发的资金,绝对没有我的多。”
“而且他们都愿意更多的将资金投入到广告宣传,降低成本等方面,这个见效最快。如果这时候他们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就有可能在这轮竞赛中落后。”
“排名前面的自然不愿意落后,我们本来就在最后,往前追赶的速度慢一点也无所谓,等我们积累好了,到了比赛的后期,他们没有力气了,那时候我们在超越他们。”
王浩安对此很有信心,就凭华夏这边技术研发速度比想象中的快,成本比想象中的低,他就有信心让车企发展起来。
谁说民营企业,就一定不如国企?谁说民营车企就不能后来居上?
王建国摇摇头:“你这说的头头是道的,我怎么还是不放心呢?你就肯定,这个汽车行业能够发展的很好?现在有几个买车的?一百个人有一个人有私家车就不错了,城里我给你翻倍算,一百个人有两个有车,你能卖出去多少?”
“爸,您想一下,当初自行车刚出来的时候,有几个人有自行车?后来呢,是不是大家都买了?”
“摩托车出来的时候,有多少人买,现在呢?大家兜里的钱越来越多,买东西也就越来越舍得,而且这两年其实舍得的人会极速增长。”
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两年华夏的经济增速飞快,而房价却没怎么涨。许多人兜里真的有钱了,十万八万的存款,咬咬牙买辆车不难,尤其是看到吉力汽车那么便宜,不到八万块。
未来看起来车的价格相对更便宜了,可多少人都被房贷捆绑着呢,哪儿舍得买车?现在就不同了,大部分人都没有房贷,压力相对没那么大。
“不对不对,现在更多人是买摩托车。对了,你不是还弄那个电动自行车了么,小郭也弄了摩托车,这个跟你的小轿车都是竞争关系吧?”
王建国摇着头,儿子说的不对。
“爸,这就表示我将他们未来的几种选择都囊括在内了啊。而且我看好汽车行业,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王建国好奇的看着儿子,还有什么原因?
“爸,您知道咱们国家的支柱产业都是什么吗?”
儿子有多懒散,他是很清楚的,公司的事情恨不得都交给下属去处理,就是偶尔查个账,最近很不对劲啊。
“爸,吉力汽车有前途,汽车产业更有前途。我是投资了吉力汽车,暂时只是参股,但我还投资了几个技术研发中心,那才是核心资产。”
这段时间四个技术研发中心都有技术做出突破,虽然突破的也只是国际二流技术,但算是自主研发成功的,绕开了一些技术壁垒。
而且有了这些基础,以后提升会更容易。
他也没想到,这个技术研发速度会如此快速,看来烧钱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别的车企研发中心,可能一次就进行一个方向的实验,而王浩安这边可以同时进行好几个方向,不怕错,就当排除一个错误答案了。
其实许多技术研发,都有一些偶然性。因为理论推导,有些时候会有很多种可能,要经过实际检验,才知道是否正确。
这个实际检验,才是最为烧钱的。
而一旦研发成功,获得的利润也极其丰厚。比如发动机技术做出突破,无论是涡轮增压效果,还是节能减排效果,任何一项都能让这款发动机有足够的特点,被更多的车企所采购。
前世华夏国产车中,许多采购的都是三凌或者现代的发动机,属于国际二流技术,哪怕后来技术升级了,不算是淘汰品,可依然是二流产品。
可二流产品,利润也非常丰厚。
王浩安就要抢占这些市场,掌握核心技术,未来并购吉力汽车,或者自己重起炉灶都很容易。
至于现在,他不是也让张坤在开拓销售渠道么。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基础,加上广告宣传和汽车性能,只要用心经营,崛起也就是一两年的事儿。
“儿子,你弄这么多,没少投资吧?你确定这个能赚到钱?这个可跟你之前做的服装、食品什么不一样,那时候你算是先行者,走在了别人前面,可现在是你前面有许多企业了,有国企,有合资企业,你能反超吗?”
王建国记得儿子说过,行业第一制定规则,其他企业,只能在老大制定的规则下发展。
那个吉力汽车,现在连行业前十都不算,别人能给你发展起来的机会?
“爸,华夏确实有许多大型车企,年产量几十万辆,华夏市场今年整体的乘用车产销量会超过两百万辆,吉力占比不足百分之五。”
“但是你也说了,华夏车企很多,他们每一家的产销量又能有多少?二十万辆,还是三十万辆,比我们多多少?”
“我们之间的差距,并不是难以弥补的,没有哪一家拥有绝对的优势。甚至前几的车企,规模什么的都差不多。”
“而今年京城那边成立了一家跟南韩现代的合资汽车企业,这家企业直接投资金额号称二十亿美元,虽然真正肯定没有那么多,但也超过十五亿美元。”
“其他车企也会跟其他外商车企再次合作,获得更多的车型技术授权,以此来制衡京城现代汽车公司。”
“这就表示,今年的汽车行业,可能会迎来一轮洗牌,谁做龙头老大的位置还不一定呢。他们是愿意跟我们这种前十都算不上的竞争,还是愿意去竞争行业老大的位置?”
“也正是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往前追赶,缩小差距。而我这边还有其他车企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资金。”
“他们需要养着许多工人,许多车企可都是老牌企业,工人其实是有不少多余的,还要上交利润,他们所能投入到研发的资金,绝对没有我的多。”
“而且他们都愿意更多的将资金投入到广告宣传,降低成本等方面,这个见效最快。如果这时候他们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就有可能在这轮竞赛中落后。”
“排名前面的自然不愿意落后,我们本来就在最后,往前追赶的速度慢一点也无所谓,等我们积累好了,到了比赛的后期,他们没有力气了,那时候我们在超越他们。”
王浩安对此很有信心,就凭华夏这边技术研发速度比想象中的快,成本比想象中的低,他就有信心让车企发展起来。
谁说民营企业,就一定不如国企?谁说民营车企就不能后来居上?
王建国摇摇头:“你这说的头头是道的,我怎么还是不放心呢?你就肯定,这个汽车行业能够发展的很好?现在有几个买车的?一百个人有一个人有私家车就不错了,城里我给你翻倍算,一百个人有两个有车,你能卖出去多少?”
“爸,您想一下,当初自行车刚出来的时候,有几个人有自行车?后来呢,是不是大家都买了?”
“摩托车出来的时候,有多少人买,现在呢?大家兜里的钱越来越多,买东西也就越来越舍得,而且这两年其实舍得的人会极速增长。”
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两年华夏的经济增速飞快,而房价却没怎么涨。许多人兜里真的有钱了,十万八万的存款,咬咬牙买辆车不难,尤其是看到吉力汽车那么便宜,不到八万块。
未来看起来车的价格相对更便宜了,可多少人都被房贷捆绑着呢,哪儿舍得买车?现在就不同了,大部分人都没有房贷,压力相对没那么大。
“不对不对,现在更多人是买摩托车。对了,你不是还弄那个电动自行车了么,小郭也弄了摩托车,这个跟你的小轿车都是竞争关系吧?”
王建国摇着头,儿子说的不对。
“爸,这就表示我将他们未来的几种选择都囊括在内了啊。而且我看好汽车行业,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王建国好奇的看着儿子,还有什么原因?
“爸,您知道咱们国家的支柱产业都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