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几个胶卷,这些东西是一项重要科研项目的资料,是最新研究,据说很厉害。接下来的事情,就不是周玉兰能管的。她也不想管。
这个时候离过年已经没有几天了,周玉兰这次没有去长辈家送礼物,之前回燕京时送的礼物已经不错了,再送,就有点扎眼。
“玉兰,你出去这一个月,我们的调令和调动工作的手续已经办好了,只等年后出了十五去报道就成,还有东西也拉回来了。”
刚睡醒,听到这个消息,她还是懵圈状态。茫然的问道:“怎么这么着急,不是说好了吗等过年以后再去。”
“是我觉得一个人待着没事,找的顾伯伯,想着干脆把这事办了,省的过年以后忙三忙四的。”
“这样也好,只是很遗憾不能和大家告别,我还想找张全有事的。”
“放心吧,我和张全说了你要办的事情,以后我们放假也可以去林场看看他们,我对大家说,你最近身体不是很好,才没有去的。”
“有人相信吗?我身体不好。”这个借口真是有点假,林场谁不知道她身体很好。
“我说身体不好,大家都相信了,还暗示我好好待你。哈哈!”
“哦,我明白了。”
结了婚的女人还有一种身体不好,不能劳累,那就是怀孕。
现在林场肯定是冰天雪地的,到处都是积雪和冰疙瘩。大家肯定是想到孕妇不适合回林场。
年前已经没有几天了,回到燕京的第二天傍晚,江森和瞿敏华还有一位司机,把周玉兰买回来的东西都送了过来。
“谢谢啊,想不到这么快就送回来了。”
“嗯哼,这是你随身携带的东西,还有你寄的包裹,也要经过上级检查,到了以后检查完毕才能还给你。”
“没事,检查,检查吧,我也不怕,我又没有携带什么古怪东西,这些都是你们看着我买我寄的,我不怕。”
周玉兰摆摆手,随意的挥挥手,准备留几人吃晚饭,可是江森他们有纪律,死活不吃晚饭,送完东西就回去了。
周玉兰这几天每天都在家里窝着,宅女一枚。每天做做好吃的,看看书,织织毛衣,小日子过的很惬意。
就是隔壁也不怎么去,好冷的,懒的动。
。。。。。。。。。。。
春节过去已经三个月,夫妻俩已经上班许久,各自也适应了新单位新同事。
早上,郑淮山骑着自行车送媳妇儿上班以后,才骑车离去到武装部上班。
周玉兰挥手告别老郑,才转身朝单位大院走去,“陈伯,早上好。”
“早上好!”
陈伯也是老前辈,受伤退下来后,现在看守单位大门,尽心尽责。
土黄色的军用挎包,这是周母的挎包,里面装的是她中午的午饭,虽然看起来和大家平时吃的没什么两样,但是味道却是很好。用热开水温温,味道很不错的。
许主任站在窗户边,手里捏着一根烟,心中却是思绪万千。周玉兰来单位上班,这次是上面直接定的。行政级别还不低,工资那也是很高的,具体是什么原因,他不知道,但是能猜到一些,一定是和某些他不知道的任务有关。
这样的人,在单位要重用起来。似乎是下定了决心,掐断手里的烟,转身坐在办公桌前。
“早,吴姐。”
“早,玉兰。”
大办公室里面就六个人办公,大家一个部门,都是后勤部。平时也有人出差,到外地甚至军/工/厂采购物资。
今天已经是星期五,明天还上一天班,就可以不用来单位。
中午休息时,办公室的几人聚在一起聊天,大家都对周玉兰不错,吃完饭回来,看见周玉兰正在吃饭,她要温早上自己带的饭菜,这个需要花时间,经常大家吃完饭回来,周玉兰还在吃。大家都羡慕周玉兰,有个勤快能干的爱人,每天早上送她上班,还早起准备早饭,吃完早饭还准备自带的花午饭。啧啧,真是好男人。
平常和同事们一起,周玉兰很少说自家的事情,也不参与说三道四,除了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她一般都是看一些关于法律方面的书籍,闲着也是闲着,有些书是不能光明正大拿出来看的。法律书籍是为数不多可以拿出来看的书籍,偶尔她也会看一些医书,不过是看一些浅显的写着常识的书籍,更深入的也没有看。
办公室的同事们都知道她喜欢看书,在她看书的时候,没事都不会打扰她。
她的办公室靠近窗户,她最喜欢的就是靠在窗边,静静的发呆。
手里拿着书,思绪已经飞到林场,不知道现在林场是不是开始忙碌了起来,植的树苗是不是还屹立不倒,存活了多少。这些她都有些担心,不过比较欣慰的事,从她上坝开始到现在,已经种满了好几个山丘,陆续补种的,也存活了下来。
现在又有了很多专业的人士,她相信未来肯定又和从前一样是一片林海,她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前期,等到真正全员动起来以后。她能做的也是非常有限。
毕竟她的精力有限,也照顾不到所有人种植的树苗,能管的就是自己那一摊子。前期自己种活的树苗,给足了先锋队队员的信心,点燃了大家对荒漠高原能植树成功的自信。
想到这些,她心里好受一些,她倒不是受不了苦而离开的。
。。。。。。。。。。
平静生活工作几年以后,一场伟大的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她和郑淮山都静静的偏安一隅。她知道自己的平静生活是有人在背后付出不少换来的。港岛的三叔虽然开始做些投资,但是他一直暗地里帮着华夏这边驻港的某些秘密人员帮忙,他的要求就是让人不能打扰她的生活。
结婚的第二年她怀孕,生了一位可爱的小公主郑芸,再过三年又生了一个儿子郑凯。
这几年,没有任何风**及到她头上,他们一家四口就像是普通百姓一样,平静的生活和工作着。
1979年,燕京机场。
周玉兰带着老郑和孩子们,全部来到机场,迎接一位归来的英雄,“妈妈,三爷爷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郑凯已经读初中,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平时经常听爸爸讲部队还有打仗的故事,对英雄最是佩服。
周玉兰摸着儿子的头,揉揉他的短发,骄傲的说:“那是当然的,你三爷爷在抗战年代,可是威震一方的英雄。以后三爷爷跟我们一起生活,你要多照顾三爷爷知道吗?”
“嗯,妈妈,以后看我的行动吧!”小郑凯郑重其事的点头保证。
郑芸手里捧着鲜花,心情也是很激动,妈妈说的三爷爷是个大大的英雄,今天本来是要上学的,为了迎接三爷爷,爸爸给他们请了假。
全家总动员,一起来到机场迎接慕名已久的三爷爷。
听到机场的广播,知道飞机已经到了,一家四口做好准备,来到接机的地方 ,迎接赵伟华。
“三叔,我们在这里。”
身姿挺拔,神采奕奕的一位中年人人出现在周玉兰的视野里面,五十多岁,快六十的赵伟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四十多左右的中年人,很年轻。周玉兰在那次离开港岛的时候,悄悄的塞给赵伟华一个玉瓶和一张纸条,交代了玉瓶里面的东西是作什么用的。
这些年赵伟华服用了一颗,身上的旧伤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也随着下降了很多,这些问题,全部被一颗丹药搞定,两个月的时间,他的身体全部吸收完药力,身体回到了二十岁的巅峰状态。旧伤全消,还有身体健康更上一层楼。就是容颜也年轻了许多,服用以后,十来年没有衰老过,大家一直以为他吃的好,住的好,心态好,显年轻罢了。没有太引人注目。
社会上和赵伟华年龄差不多,却显的很年轻的人,不是没有,只是比较少而已。
“玉兰……”
赵伟华这次是回来定居,周玉兰一年前就到处请老匠人,特别是专门修缮古建筑匠人们帮忙修缮赵伟华赠予的那套四合院,那可是真正的四合院,她还请到旧时做过市政地下管道工程的一些人,帮忙弄四合院的地下管道,几个厨房和卫生间的管道都是重新铺设的,这是一个最繁琐也是花钱很多的工程。
为了以后不出现问题,她是用了现在最好的材料,算是下了重本的。
周玉兰一家迎了上去,“三叔,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丈夫郑淮山,也是一位退伍军人,我左边的是我家的小公主郑芸,右边的是我家的小小男子汉郑凯。”
她知道自家两个孩子多大,三叔是知道的,这些年几位从事隐秘战线的同志向上面申请以后,给她一家照过相片,她知道是带到港岛去的,大家心知肚明。
“三爷爷好(三叔好)。”两个孩子脆声声对着赵伟华喊了一声三爷爷,赵伟华激动的热泪盈眶,这些年能让他交心的人很少,能让他放在心里的那是更少。这一家子就是他放在心里的人,起初他对周玉兰是爱屋及乌,后面见面以后人家孩子不但没有对他提要求,还悄悄的劝他不要回去内地,现在不是好时候。国内派她到港岛是干什么的,双方都很清楚,可是人家还是悄悄告诉他,不要回去。
后面送的东西,他不是傻子,知道都是好东西,这孩子的所做让他知道,人家是把他放在心上的,是在乎他的。
“好好好,我也是爷爷了,真好,回家真好!”
是啊,回家真好!漂泊的游子回家了。
。。。。。。。。。。。
番外
改革的春风,已经吹响华夏大地,可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观望,不敢轻易的尝试,还有百分之十的人,一部分是胆子大,不安分于现在工作生活状态,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生计所迫,被迫尝试。
本身拥有很多财富的周玉兰,没有经商致富的想法,她在国外持有的庄园,房产,店铺还有一些大公司的股份,足够她家几代人吃穿不愁的,甚至还可以笑傲后世的很多大富豪。
世界上还有极少数的一些人是隐形富豪,从不亮于人前。最是低调不过的。
周玉兰也有人生追求和抱负,她几年前局势稍好一些,她就调到市委去工作,这里可以发挥她的能力,工作变得忙碌起来,回家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变少了很多,家里的孩子现在都是赵伟华在管,孩子们从小习武,家里的地方又大,赵伟华只要孩子们在家,每天都要看着他们习武,对于学习,虽然很重视,但更注重一些品格上的培养。
踩着高跟鞋,周玉兰一身的职业装,走路也是风风火火的,后面跟着下属,还在报告今天的行程:“秘书长,这些都是您今天的行程,您看看。”
周玉兰接过行程表认真的看了看,点点头,然后才说:“小杨,今天市政那边一个协商会议,你帮我去开,我们不需要发表意见,但是会议记录全部要做好,我到时要看的。”
“好的。”
小杨是刚分来的大学生,才工作两年,因为是女孩,跟着她比较方便,周玉兰一直把她带在身边工作。
现在小杨的工作节奏勉强能跟上她的节奏,坐在车里,周玉兰闭上眼睛,抓紧时间休息,她最近真的很累,工作千头万绪。现在不必刚改革开放的时候,这时很多的人见到极少数的人真的富了起来,也蠢蠢欲动。还有国外的华侨以及一些国际友人也来华夏办公司,开厂。
冲击了许多国营厂,也有原本就年年亏损的厂,更是揭不开锅,曾经骄傲的工人老大哥老大姐们过的苦哈哈,这些事都是需要处理的。
这个时候很多人空手套白狼,套走了不少国营工厂,也套走了国家资产。如果这些人套走国家资产之后,以后能好好经营,让工人们生计有着落,倒也罢。可是很多人并不是这样做的,甚至转手就卖掉了这些资产,转手得到第一桶金。就此开始发家之旅。
只要经她手的,就不可能让这些人这么做。
等下要去和纺织厂开会,最近纺织厂闹的很厉害,上面都知道了,最上面也关注着这事。书/记派她过来和工人一起开会协商。
协商会议开始过半,可是还是没有一点的进展,周玉兰开始一直没有说话,认真的听工人代表们的意见,一一记录了下来,至于要空手套白狼的人,就是纺织厂的原采购科科长葛涛,他一直在画大饼,她不相信他能做到,日后这厂要是归了他,做不到谁能拿他怎样。
周玉兰手指不经意的旋转手里的钢笔,眼神犀利的注视着葛涛,片刻之后,葛涛吓的全身都在冒汗,一直听说过,周秘书长绝对是女强人,公正不阿,但是又很会处理事情,他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只有他自己知道,就是怕被周秘书长拦住。
“好了,双方的意见,我也知道了,我想问问我们的工人老大哥老大姐们,给别人打工好还是给自己工作好。”
一位工人代表站起来脱口而出:“秘书长,当然是给我们自己工作好,谁不想做自己的主人。”看这人文质彬彬的,一看应该是知识分子。
“那好,我带来了一个评估小组,这些人都是商业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还有纺织业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教授组成的评估小组。让他们评估你们厂的资产,等到评估出来,给你们一个工人自己当家做主的方案,给别人打工,你们一辈子都是打工的命,要知道工字不出头。打工一辈子都难以出头,现在和七八年前的大锅饭不一样了,现在的社会已经开始想经济型社会转变,这些转变就是你们谁是社会的弄潮儿谁就能站在潮头上。
葛科长,我也知道你的打算,我就不在这里说破,我希望未来在纺织厂的整组方案中,你能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而不是暗地里扇阴火。”
最后警告的话,让葛涛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知道自己打的注意。
周玉兰从几年前就申请了评估小组,这一组的成员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每次有任务都是提前通知的,看哪些人有时间,再组成队的。
能如实的评估国有资产,她经手的资产从未流失过,厂房地产机器,办公桌椅还有零零碎碎的东西都只能租给工人们,不是一个人承包,而是承包给还没有退休,又愿意晨承包的大部分工人们。帮他们找好管理人员,销路政府帮着找,但是质量一定要好,还有产品要创新,这些也是求助专家们,只要他们能帮着创新,创新的产品可以给专家分红,或者给钱一次性买断。
她的这份创新,留住了国有资产,让揭不开锅的工人们有了新的事业。
这几年她不知道处理了多少次这样的情况,她的工作效率很高。
几年以后,她的事业再进一步,职位再升了升,有更大的平台发挥她的能力和抱负。对于自己曾经工作过的林场,她也是多次过去,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林场的很多老职工还记得她,特别是先锋队的成员们,她们谁也没有想到,周玉兰能走到这么高的位置,回想多年前,谁又能想到,即使是当初找茬的那位,即使她也离开了林场,到了别的工作岗位,每次在电视上面看到那位风采依旧的故人,她都感慨万千,好在当初那位故人提前离开了林场,要不然自己继续找她的麻烦,谁知道今天那位故人会不会报复自己,哪有现在的安逸生活。
虽然过得不是很好,可是也比被那位找麻烦的好。
周玉兰做事的风格是雷厉风行,一点也不拖沓,还有事先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妈,你快点,别收拾了,都要迟到了。”
郑凯催促着还在穿衣打扮的老妈,退休了比之前上班还爱打扮的,真是醉了。
“催什么催,不就是出去吃个饭吗,咱家的饭不好吃吗?”周玉兰还在房间里面比划穿哪件衣服出去,今天还要照全家福,当然得打扮打扮了。
她已经退休在家,郑凯大学毕业以后,也进了政府部门,现在干的很不错,很有想法,理念也非常好。
周玉兰退休之前,已经做到女性第一,是华夏的第一位女/总/理,还是最年轻的,她的执政理念,深得人心。到六十五岁她就主动退休下来,安享晚年。
这个时候离过年已经没有几天了,周玉兰这次没有去长辈家送礼物,之前回燕京时送的礼物已经不错了,再送,就有点扎眼。
“玉兰,你出去这一个月,我们的调令和调动工作的手续已经办好了,只等年后出了十五去报道就成,还有东西也拉回来了。”
刚睡醒,听到这个消息,她还是懵圈状态。茫然的问道:“怎么这么着急,不是说好了吗等过年以后再去。”
“是我觉得一个人待着没事,找的顾伯伯,想着干脆把这事办了,省的过年以后忙三忙四的。”
“这样也好,只是很遗憾不能和大家告别,我还想找张全有事的。”
“放心吧,我和张全说了你要办的事情,以后我们放假也可以去林场看看他们,我对大家说,你最近身体不是很好,才没有去的。”
“有人相信吗?我身体不好。”这个借口真是有点假,林场谁不知道她身体很好。
“我说身体不好,大家都相信了,还暗示我好好待你。哈哈!”
“哦,我明白了。”
结了婚的女人还有一种身体不好,不能劳累,那就是怀孕。
现在林场肯定是冰天雪地的,到处都是积雪和冰疙瘩。大家肯定是想到孕妇不适合回林场。
年前已经没有几天了,回到燕京的第二天傍晚,江森和瞿敏华还有一位司机,把周玉兰买回来的东西都送了过来。
“谢谢啊,想不到这么快就送回来了。”
“嗯哼,这是你随身携带的东西,还有你寄的包裹,也要经过上级检查,到了以后检查完毕才能还给你。”
“没事,检查,检查吧,我也不怕,我又没有携带什么古怪东西,这些都是你们看着我买我寄的,我不怕。”
周玉兰摆摆手,随意的挥挥手,准备留几人吃晚饭,可是江森他们有纪律,死活不吃晚饭,送完东西就回去了。
周玉兰这几天每天都在家里窝着,宅女一枚。每天做做好吃的,看看书,织织毛衣,小日子过的很惬意。
就是隔壁也不怎么去,好冷的,懒的动。
。。。。。。。。。。。
春节过去已经三个月,夫妻俩已经上班许久,各自也适应了新单位新同事。
早上,郑淮山骑着自行车送媳妇儿上班以后,才骑车离去到武装部上班。
周玉兰挥手告别老郑,才转身朝单位大院走去,“陈伯,早上好。”
“早上好!”
陈伯也是老前辈,受伤退下来后,现在看守单位大门,尽心尽责。
土黄色的军用挎包,这是周母的挎包,里面装的是她中午的午饭,虽然看起来和大家平时吃的没什么两样,但是味道却是很好。用热开水温温,味道很不错的。
许主任站在窗户边,手里捏着一根烟,心中却是思绪万千。周玉兰来单位上班,这次是上面直接定的。行政级别还不低,工资那也是很高的,具体是什么原因,他不知道,但是能猜到一些,一定是和某些他不知道的任务有关。
这样的人,在单位要重用起来。似乎是下定了决心,掐断手里的烟,转身坐在办公桌前。
“早,吴姐。”
“早,玉兰。”
大办公室里面就六个人办公,大家一个部门,都是后勤部。平时也有人出差,到外地甚至军/工/厂采购物资。
今天已经是星期五,明天还上一天班,就可以不用来单位。
中午休息时,办公室的几人聚在一起聊天,大家都对周玉兰不错,吃完饭回来,看见周玉兰正在吃饭,她要温早上自己带的饭菜,这个需要花时间,经常大家吃完饭回来,周玉兰还在吃。大家都羡慕周玉兰,有个勤快能干的爱人,每天早上送她上班,还早起准备早饭,吃完早饭还准备自带的花午饭。啧啧,真是好男人。
平常和同事们一起,周玉兰很少说自家的事情,也不参与说三道四,除了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她一般都是看一些关于法律方面的书籍,闲着也是闲着,有些书是不能光明正大拿出来看的。法律书籍是为数不多可以拿出来看的书籍,偶尔她也会看一些医书,不过是看一些浅显的写着常识的书籍,更深入的也没有看。
办公室的同事们都知道她喜欢看书,在她看书的时候,没事都不会打扰她。
她的办公室靠近窗户,她最喜欢的就是靠在窗边,静静的发呆。
手里拿着书,思绪已经飞到林场,不知道现在林场是不是开始忙碌了起来,植的树苗是不是还屹立不倒,存活了多少。这些她都有些担心,不过比较欣慰的事,从她上坝开始到现在,已经种满了好几个山丘,陆续补种的,也存活了下来。
现在又有了很多专业的人士,她相信未来肯定又和从前一样是一片林海,她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前期,等到真正全员动起来以后。她能做的也是非常有限。
毕竟她的精力有限,也照顾不到所有人种植的树苗,能管的就是自己那一摊子。前期自己种活的树苗,给足了先锋队队员的信心,点燃了大家对荒漠高原能植树成功的自信。
想到这些,她心里好受一些,她倒不是受不了苦而离开的。
。。。。。。。。。。
平静生活工作几年以后,一场伟大的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她和郑淮山都静静的偏安一隅。她知道自己的平静生活是有人在背后付出不少换来的。港岛的三叔虽然开始做些投资,但是他一直暗地里帮着华夏这边驻港的某些秘密人员帮忙,他的要求就是让人不能打扰她的生活。
结婚的第二年她怀孕,生了一位可爱的小公主郑芸,再过三年又生了一个儿子郑凯。
这几年,没有任何风**及到她头上,他们一家四口就像是普通百姓一样,平静的生活和工作着。
1979年,燕京机场。
周玉兰带着老郑和孩子们,全部来到机场,迎接一位归来的英雄,“妈妈,三爷爷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郑凯已经读初中,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力,平时经常听爸爸讲部队还有打仗的故事,对英雄最是佩服。
周玉兰摸着儿子的头,揉揉他的短发,骄傲的说:“那是当然的,你三爷爷在抗战年代,可是威震一方的英雄。以后三爷爷跟我们一起生活,你要多照顾三爷爷知道吗?”
“嗯,妈妈,以后看我的行动吧!”小郑凯郑重其事的点头保证。
郑芸手里捧着鲜花,心情也是很激动,妈妈说的三爷爷是个大大的英雄,今天本来是要上学的,为了迎接三爷爷,爸爸给他们请了假。
全家总动员,一起来到机场迎接慕名已久的三爷爷。
听到机场的广播,知道飞机已经到了,一家四口做好准备,来到接机的地方 ,迎接赵伟华。
“三叔,我们在这里。”
身姿挺拔,神采奕奕的一位中年人人出现在周玉兰的视野里面,五十多岁,快六十的赵伟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四十多左右的中年人,很年轻。周玉兰在那次离开港岛的时候,悄悄的塞给赵伟华一个玉瓶和一张纸条,交代了玉瓶里面的东西是作什么用的。
这些年赵伟华服用了一颗,身上的旧伤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也随着下降了很多,这些问题,全部被一颗丹药搞定,两个月的时间,他的身体全部吸收完药力,身体回到了二十岁的巅峰状态。旧伤全消,还有身体健康更上一层楼。就是容颜也年轻了许多,服用以后,十来年没有衰老过,大家一直以为他吃的好,住的好,心态好,显年轻罢了。没有太引人注目。
社会上和赵伟华年龄差不多,却显的很年轻的人,不是没有,只是比较少而已。
“玉兰……”
赵伟华这次是回来定居,周玉兰一年前就到处请老匠人,特别是专门修缮古建筑匠人们帮忙修缮赵伟华赠予的那套四合院,那可是真正的四合院,她还请到旧时做过市政地下管道工程的一些人,帮忙弄四合院的地下管道,几个厨房和卫生间的管道都是重新铺设的,这是一个最繁琐也是花钱很多的工程。
为了以后不出现问题,她是用了现在最好的材料,算是下了重本的。
周玉兰一家迎了上去,“三叔,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丈夫郑淮山,也是一位退伍军人,我左边的是我家的小公主郑芸,右边的是我家的小小男子汉郑凯。”
她知道自家两个孩子多大,三叔是知道的,这些年几位从事隐秘战线的同志向上面申请以后,给她一家照过相片,她知道是带到港岛去的,大家心知肚明。
“三爷爷好(三叔好)。”两个孩子脆声声对着赵伟华喊了一声三爷爷,赵伟华激动的热泪盈眶,这些年能让他交心的人很少,能让他放在心里的那是更少。这一家子就是他放在心里的人,起初他对周玉兰是爱屋及乌,后面见面以后人家孩子不但没有对他提要求,还悄悄的劝他不要回去内地,现在不是好时候。国内派她到港岛是干什么的,双方都很清楚,可是人家还是悄悄告诉他,不要回去。
后面送的东西,他不是傻子,知道都是好东西,这孩子的所做让他知道,人家是把他放在心上的,是在乎他的。
“好好好,我也是爷爷了,真好,回家真好!”
是啊,回家真好!漂泊的游子回家了。
。。。。。。。。。。。
番外
改革的春风,已经吹响华夏大地,可是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观望,不敢轻易的尝试,还有百分之十的人,一部分是胆子大,不安分于现在工作生活状态,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生计所迫,被迫尝试。
本身拥有很多财富的周玉兰,没有经商致富的想法,她在国外持有的庄园,房产,店铺还有一些大公司的股份,足够她家几代人吃穿不愁的,甚至还可以笑傲后世的很多大富豪。
世界上还有极少数的一些人是隐形富豪,从不亮于人前。最是低调不过的。
周玉兰也有人生追求和抱负,她几年前局势稍好一些,她就调到市委去工作,这里可以发挥她的能力,工作变得忙碌起来,回家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变少了很多,家里的孩子现在都是赵伟华在管,孩子们从小习武,家里的地方又大,赵伟华只要孩子们在家,每天都要看着他们习武,对于学习,虽然很重视,但更注重一些品格上的培养。
踩着高跟鞋,周玉兰一身的职业装,走路也是风风火火的,后面跟着下属,还在报告今天的行程:“秘书长,这些都是您今天的行程,您看看。”
周玉兰接过行程表认真的看了看,点点头,然后才说:“小杨,今天市政那边一个协商会议,你帮我去开,我们不需要发表意见,但是会议记录全部要做好,我到时要看的。”
“好的。”
小杨是刚分来的大学生,才工作两年,因为是女孩,跟着她比较方便,周玉兰一直把她带在身边工作。
现在小杨的工作节奏勉强能跟上她的节奏,坐在车里,周玉兰闭上眼睛,抓紧时间休息,她最近真的很累,工作千头万绪。现在不必刚改革开放的时候,这时很多的人见到极少数的人真的富了起来,也蠢蠢欲动。还有国外的华侨以及一些国际友人也来华夏办公司,开厂。
冲击了许多国营厂,也有原本就年年亏损的厂,更是揭不开锅,曾经骄傲的工人老大哥老大姐们过的苦哈哈,这些事都是需要处理的。
这个时候很多人空手套白狼,套走了不少国营工厂,也套走了国家资产。如果这些人套走国家资产之后,以后能好好经营,让工人们生计有着落,倒也罢。可是很多人并不是这样做的,甚至转手就卖掉了这些资产,转手得到第一桶金。就此开始发家之旅。
只要经她手的,就不可能让这些人这么做。
等下要去和纺织厂开会,最近纺织厂闹的很厉害,上面都知道了,最上面也关注着这事。书/记派她过来和工人一起开会协商。
协商会议开始过半,可是还是没有一点的进展,周玉兰开始一直没有说话,认真的听工人代表们的意见,一一记录了下来,至于要空手套白狼的人,就是纺织厂的原采购科科长葛涛,他一直在画大饼,她不相信他能做到,日后这厂要是归了他,做不到谁能拿他怎样。
周玉兰手指不经意的旋转手里的钢笔,眼神犀利的注视着葛涛,片刻之后,葛涛吓的全身都在冒汗,一直听说过,周秘书长绝对是女强人,公正不阿,但是又很会处理事情,他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只有他自己知道,就是怕被周秘书长拦住。
“好了,双方的意见,我也知道了,我想问问我们的工人老大哥老大姐们,给别人打工好还是给自己工作好。”
一位工人代表站起来脱口而出:“秘书长,当然是给我们自己工作好,谁不想做自己的主人。”看这人文质彬彬的,一看应该是知识分子。
“那好,我带来了一个评估小组,这些人都是商业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还有纺织业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教授组成的评估小组。让他们评估你们厂的资产,等到评估出来,给你们一个工人自己当家做主的方案,给别人打工,你们一辈子都是打工的命,要知道工字不出头。打工一辈子都难以出头,现在和七八年前的大锅饭不一样了,现在的社会已经开始想经济型社会转变,这些转变就是你们谁是社会的弄潮儿谁就能站在潮头上。
葛科长,我也知道你的打算,我就不在这里说破,我希望未来在纺织厂的整组方案中,你能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而不是暗地里扇阴火。”
最后警告的话,让葛涛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知道自己打的注意。
周玉兰从几年前就申请了评估小组,这一组的成员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每次有任务都是提前通知的,看哪些人有时间,再组成队的。
能如实的评估国有资产,她经手的资产从未流失过,厂房地产机器,办公桌椅还有零零碎碎的东西都只能租给工人们,不是一个人承包,而是承包给还没有退休,又愿意晨承包的大部分工人们。帮他们找好管理人员,销路政府帮着找,但是质量一定要好,还有产品要创新,这些也是求助专家们,只要他们能帮着创新,创新的产品可以给专家分红,或者给钱一次性买断。
她的这份创新,留住了国有资产,让揭不开锅的工人们有了新的事业。
这几年她不知道处理了多少次这样的情况,她的工作效率很高。
几年以后,她的事业再进一步,职位再升了升,有更大的平台发挥她的能力和抱负。对于自己曾经工作过的林场,她也是多次过去,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林场的很多老职工还记得她,特别是先锋队的成员们,她们谁也没有想到,周玉兰能走到这么高的位置,回想多年前,谁又能想到,即使是当初找茬的那位,即使她也离开了林场,到了别的工作岗位,每次在电视上面看到那位风采依旧的故人,她都感慨万千,好在当初那位故人提前离开了林场,要不然自己继续找她的麻烦,谁知道今天那位故人会不会报复自己,哪有现在的安逸生活。
虽然过得不是很好,可是也比被那位找麻烦的好。
周玉兰做事的风格是雷厉风行,一点也不拖沓,还有事先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妈,你快点,别收拾了,都要迟到了。”
郑凯催促着还在穿衣打扮的老妈,退休了比之前上班还爱打扮的,真是醉了。
“催什么催,不就是出去吃个饭吗,咱家的饭不好吃吗?”周玉兰还在房间里面比划穿哪件衣服出去,今天还要照全家福,当然得打扮打扮了。
她已经退休在家,郑凯大学毕业以后,也进了政府部门,现在干的很不错,很有想法,理念也非常好。
周玉兰退休之前,已经做到女性第一,是华夏的第一位女/总/理,还是最年轻的,她的执政理念,深得人心。到六十五岁她就主动退休下来,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