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南北杂货》
作者:报纸糊墙
文案:
带着一空间杂货穿越到唐朝,从此肩负起养家糊口发财致富统一地球的重任。
【本文主要以剧情为主,感情为辅。】
【这就是一个主角改变世界的故事,清晨五点去上朝,高领毛衣配长袍,总之各种元素乱入,想看纯正古代文可以绕道。】
【文中地点人物多有杜撰,请勿考据。】
【我是历史渣,开这个坑,必定是要一边学习一边码字滴,如有纰漏 ,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实在包涵不了的,指点的时候也请温柔滴,报纸的玻璃心一戳就碎。】
【关于豆腐的发明,虽然有刘安献豆腐的传说,但是目前并没有豆腐存在于唐代的证明,唐诗唐小说史料统统没有,所以这个东西在唐代至少应该是不普遍的,尤其是在初唐。】
【在贞观年间,科举制度还很不发达,和大家印象中的很不一样,所以请不要再执着于考功名防身啦。】
内容标签: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种田文 重生
主角:罗用 ┃ 配角:乔俊林
作品简评:
清晨五点去上朝,高领毛衣配长袍,改变世界从我做起。总之这是带着一空间杂货的杂货郎穿越到唐朝,从此肩负起养家糊口、发财致富、统一地球重任的精彩故事。本文是作者最擅长题材,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笔描绘出了一个生灵活现的初唐社会,从平民百姓到士族大家,犹如一幅幅画卷在眼前铺展,笔触细腻,感情真挚。
第1章 货郎罗用
罗用今年27岁,早两年,在他25岁那年夏天,突然一场高烧,差点把小命给烧没了,后来高烧退了,他就发现自己有了个随身空间,只要把精神集中在左手掌心那颗红痣上面,就能打开这个空间。
小时候罗奶奶让人给罗用算过命,算过好几回,对于他手心上的这颗红痣,算命先生们众口一词,都说是颗好痣,但谁能料到这竟然是一个随身空间。
自从得了这个随身空间,罗用的日子潇洒了,原本那份破工作也不干了,就是天南海北地瞎跑。跑去北方乡下,收点农场品,再跑去南方大城市随便摆个地摊,价格翻一番那都是抢着要,都说贼便宜,不仅便宜,东西还新鲜,口味也好。
罗用现在都有固定客户群了,卖东西从来不用吆喝的。去年秋天他从大西北整了一批牛羊肉,本钱下得有点多,本来还担心会不会没那么好卖,结果怎么样,要不了两三天,装了大半个空间的牛羊肉就被抢购一空,有那个把子识货的,更是几十斤几十斤往家里扛,那一笔,罗用真心没少赚。
销路打开了,罗用现在收购农场品也就越来越随性,啥都收,只要价格合适品质也过得去。
他不仅从北方往南方倒腾东西,从南方到北方的时候,空间里也没空着,南方工厂多,整一点工厂尾单啥的,弄到北方那些交通不太发达的小村小镇上,一准儿的稳赚不赔。
上回赶上毕业季,罗用跑去他当时所在南方某市一座大学城,收了一大堆二手物品以及旧书之类,二手的东西便宜,在北方赶了两回集,基本上就卖得差不多了。
台灯电风扇之类的小家电最很好卖,棉被卖得也还行,旧书就不太卖得动,罗用也不舍得把它们卖废品收购站,他琢磨着,打算开个二手书城,到时候招几个靠谱一点的员工,要是靠近学校的话,还能招点学生工,也不用那种地段特别好的门面,别下太多本,应该是亏不了,等到了毕业季,还能帮着收点二手,等他这边的货源稳定下来,还能捎带着开个水果超市啥的,说起来,摆摊也不是长久之计,收货卖货都靠他自己一个人,辛苦不说,也不经济。
·
十一月份,北方某村。
罗用把他那辆皮卡车停在村口马路边,得到消息的村民们三五成群往这边汇集。
“小罗,你这儿土豆多少钱收啊?”这边有老乡挑过来一担子土豆。
“八毛。”八毛钱一斤是市场价,上门收购的未必肯出八毛,尤其像这种偏远山区,罗用倒是无所谓,他这回主要是冲羊肉来的,其他东西也就是顺带收点。
“我这可是用农家肥种出来的好土豆,前些天咱们家来了几个城里的客人,吃得那叫一个赞不绝口啊,走的时候一人还背了十多斤。”这卖土豆的也不着急,把担子往罗用那辆小货车边上一放,拄着扁担就跟他侃上了。
北方人都挺热情挺能侃,罗用也不是第一回 来他们这儿了,小伙子人挺爽快,这块地界上的村民对他印象都还不错。
“再过个把月,你们这儿就得大雪封山了,城里的客人还进的来啊?”罗用笑嘻嘻道。
这老乡说的城里的客人,指的是游客,他们这儿的地方政府也在开发旅游业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无奈位置实在太偏,交通不发达,自驾游还成,背包客就不太合适,所以客流量也非常有限。
这一条山路弯弯绕绕的,坐车从他们这村子到镇上得要三个多钟头,来去车费就要二三十,村民们很少有不心疼车费的,自家要是能有一辆摩托车,稍微还能好一点,要不然到镇子上卖一回菜,还不够交车费的。
于是像罗用这样的收货卖货的,就格外受欢迎,刚刚他在前头那个村的时候,就有人给这边的亲朋好友打电话了,这会儿刚进村,就有几个腿脚快的,在村头马路边候着他了。
“呦,来得都挺快啊。”
“老刘你那袋子里装的啥?”
“嫩玉米棒子,先拿几个给咱罗老板瞅瞅,他要说合适,我再回去掰玉米。”
“都这时节了,也就你家还有嫩玉米。”
“没剩多少了,都卖了干净,再过些天,天气一冷,咱村里的农家乐也就没啥生意了。”
“不下雪也没多少生意。”
“那也比没有强嘛,一年到头的,搞个两三千也好嘛。”
“咱村位置太偏。”
那边几个村民唠着,这边罗用接过那老乡递过来的玉米棒子,剥开叶子啃了一口,清甜。
“挺好,你打算卖多少钱一斤?”罗用问他。
“也就剩那么百八十个了,你要的话,一块钱一斤都卖了。”那老乡说道。
“成,再要一百斤干玉米棒子。”之前罗用在南方摆摊的时候,就有一个老顾客总跟他说,要是能弄到这种农家留种的土玉米棒子,就给她捎带着点。
那老太太还跟他说,现在市面上卖的那些玉米碴玉米面,都是用饲料玉米打的,跟她们小时候在村子里吃的那根本都不是一回事。
弄得罗用现在每回在早餐店看到玉米糊糊,就想起那老太太跟他说的饲料玉米……
“那你一会儿这边忙完了,开车去一趟我家嘛,这条路过去,第一个院子就是。”东西有点多,用箩筐扁担至少得跑两趟。
“行啊。”罗用爽快道。
这边说着话,那边看货的人渐渐也多了起来,他们这村子是逢五集市,每个月都有三次集,但赶集过来的那些商品,来来去去也就是那些,不如罗用的东西新鲜又多样化,价钱还便宜。
“这口炒锅多钱啊?”
“七十五。”
“便宜点呗?”
“这可是不锈钢啊婶儿,好钢来的,七十五块钱忒实惠了,电磁炉灶台都能用,要不是我刚好赶上一批工厂尾单,哪里能搞到这个价,这锅总共也没几口,卖一口少一口了。”
“七十七十。”
“没得~”
“这个发夹几块钱啊?”
“一块钱,上面都有标价嘛。”
“老板,收一下钱。”
“好嘞。”
“……”
“呦,你这儿还卖手机呢。”
“上回跟那些毕业生收了些,搁箱子里忘记拿出来卖了。功能机五十智能机一百,我试过了都能用,想要的自己挑啊。”
“电脑有没有啊?”
“有几个笔记本电脑,你要买啊?”
“我小孩说想要电脑,你拿出来给我瞅瞅呗。”
“……”
“小罗,你这个毯子咋卖呢?”
“二十块钱,任挑任选哈。”
“……”
热热闹闹忙活了小一个钟头,这个村子的买卖也就做得差不多了,临行前又去了一趟老刘家,把那些玉米装车,然后老刘又硬塞几个自家种的红薯给他。
老刘一个劲儿跟他说自家红薯多么甜多么糯多么好吃,罗用知道他这是在推销呢,估摸着自己的空间也装不了太多,于是便只要了几十斤。
车子行驶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这会儿差不多下午四点钟,从这里过去,约莫两个钟头左右,就到他跟人谈好收购羊肉的老李家那个村子。
往前面开了没多久,天色就开始暗下来了,淅淅沥沥又飘起了小雨,开着开着,车子又抛锚了,罗用下车看了看,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掏出手机想给老李打个电话,喊他开着摩托车过来接,一看竟然没信号。
无奈,罗用只好把车上那些货都装空间里,锁好车门,步行前往老李家。
一边走着,他一边在心里寻思着,明天喊个修车的过来,大伙儿看他车里空荡荡的,八成会认为是被人偷了,也不会多想。等修好了车,他再从老李家把羊肉给收了,然后就直奔市里,坐飞机回南方,出了这批货,赶在十二月以前,再跑一趟西南。
山间公路弯弯绕绕,山风携裹着山雨,带着阵阵凉意,天色越来越暗,路上那个男人越走越远,慢慢化作一个模糊的身影,那身影越走越远,渐渐融入这一片山风山雨之中,不见踪影……
·
前方不远的一个村子里,老李头这一晚打了好几个电话,始终没能打通,说好要来收羊肉的人迟迟没到,人没到,他的那些羊也是不敢屠宰,就担心这笔生意会生出什么意外。
他一边担心这一笔生意,一边又担心对方是不是出了车祸,第二天一早就喊了几个村民,沿着马路找过去。
最后在距离他们村约莫一个小时车程的地方,找到了罗用的车子,那一辆空荡荡的小货车就那么孤零零地停在马路边,车身上还有一些未干的雨水,手一摸,冰凉,而罗用和他的那些杂货,好像凭空消失一般,从此再不见踪迹。
第2章 老母鸡罗三郎
贞观七年农历十月初,在河东道石州离石县,一个名叫西坡村的小山村,村南边有个用篱笆围起来的小院,院中两三间土坯屋,均是屋门紧闭。
天色降暗,中间那间屋子中,点着一盏豆大油灯,两名十五六岁大的女孩子,正坐在矮桌边搓着麻线,屋子里还有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都还是不懂事的年纪。
这是一个罗姓人家,这一家子,几个月前遭了一场祸事。
今年夏天下了几场大雨,他们村子外头一片坡地塌了,那几天罗三郎刚好不用去县学,就跟父母一起下地去干活,上边的坡地滑下来,三人都给埋里头了。
一起被埋的还有几个村民,最后被村里人挖出来,救回来两个,养了没几天就又能下地去了,其他人大多都死了,罗父罗母就在其中,还有一个罗三郎,不死不活的,已经在床上迷糊了小半年。
村子里的人都说这罗三郎肯定是不成了,劝罗大娘别再浪费钱财,好好安置几个弟妹的生活才是要紧。能嫁人就嫁人,能送人就送人,实在不行,就送去有钱人家去当个小丫头,好歹奔个活路,罗大娘毕竟是出嫁女,没有还得养活娘家一帮兄弟的道理。
作者:报纸糊墙
文案:
带着一空间杂货穿越到唐朝,从此肩负起养家糊口发财致富统一地球的重任。
【本文主要以剧情为主,感情为辅。】
【这就是一个主角改变世界的故事,清晨五点去上朝,高领毛衣配长袍,总之各种元素乱入,想看纯正古代文可以绕道。】
【文中地点人物多有杜撰,请勿考据。】
【我是历史渣,开这个坑,必定是要一边学习一边码字滴,如有纰漏 ,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实在包涵不了的,指点的时候也请温柔滴,报纸的玻璃心一戳就碎。】
【关于豆腐的发明,虽然有刘安献豆腐的传说,但是目前并没有豆腐存在于唐代的证明,唐诗唐小说史料统统没有,所以这个东西在唐代至少应该是不普遍的,尤其是在初唐。】
【在贞观年间,科举制度还很不发达,和大家印象中的很不一样,所以请不要再执着于考功名防身啦。】
内容标签:随身空间 穿越时空 种田文 重生
主角:罗用 ┃ 配角:乔俊林
作品简评:
清晨五点去上朝,高领毛衣配长袍,改变世界从我做起。总之这是带着一空间杂货的杂货郎穿越到唐朝,从此肩负起养家糊口、发财致富、统一地球重任的精彩故事。本文是作者最擅长题材,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笔描绘出了一个生灵活现的初唐社会,从平民百姓到士族大家,犹如一幅幅画卷在眼前铺展,笔触细腻,感情真挚。
第1章 货郎罗用
罗用今年27岁,早两年,在他25岁那年夏天,突然一场高烧,差点把小命给烧没了,后来高烧退了,他就发现自己有了个随身空间,只要把精神集中在左手掌心那颗红痣上面,就能打开这个空间。
小时候罗奶奶让人给罗用算过命,算过好几回,对于他手心上的这颗红痣,算命先生们众口一词,都说是颗好痣,但谁能料到这竟然是一个随身空间。
自从得了这个随身空间,罗用的日子潇洒了,原本那份破工作也不干了,就是天南海北地瞎跑。跑去北方乡下,收点农场品,再跑去南方大城市随便摆个地摊,价格翻一番那都是抢着要,都说贼便宜,不仅便宜,东西还新鲜,口味也好。
罗用现在都有固定客户群了,卖东西从来不用吆喝的。去年秋天他从大西北整了一批牛羊肉,本钱下得有点多,本来还担心会不会没那么好卖,结果怎么样,要不了两三天,装了大半个空间的牛羊肉就被抢购一空,有那个把子识货的,更是几十斤几十斤往家里扛,那一笔,罗用真心没少赚。
销路打开了,罗用现在收购农场品也就越来越随性,啥都收,只要价格合适品质也过得去。
他不仅从北方往南方倒腾东西,从南方到北方的时候,空间里也没空着,南方工厂多,整一点工厂尾单啥的,弄到北方那些交通不太发达的小村小镇上,一准儿的稳赚不赔。
上回赶上毕业季,罗用跑去他当时所在南方某市一座大学城,收了一大堆二手物品以及旧书之类,二手的东西便宜,在北方赶了两回集,基本上就卖得差不多了。
台灯电风扇之类的小家电最很好卖,棉被卖得也还行,旧书就不太卖得动,罗用也不舍得把它们卖废品收购站,他琢磨着,打算开个二手书城,到时候招几个靠谱一点的员工,要是靠近学校的话,还能招点学生工,也不用那种地段特别好的门面,别下太多本,应该是亏不了,等到了毕业季,还能帮着收点二手,等他这边的货源稳定下来,还能捎带着开个水果超市啥的,说起来,摆摊也不是长久之计,收货卖货都靠他自己一个人,辛苦不说,也不经济。
·
十一月份,北方某村。
罗用把他那辆皮卡车停在村口马路边,得到消息的村民们三五成群往这边汇集。
“小罗,你这儿土豆多少钱收啊?”这边有老乡挑过来一担子土豆。
“八毛。”八毛钱一斤是市场价,上门收购的未必肯出八毛,尤其像这种偏远山区,罗用倒是无所谓,他这回主要是冲羊肉来的,其他东西也就是顺带收点。
“我这可是用农家肥种出来的好土豆,前些天咱们家来了几个城里的客人,吃得那叫一个赞不绝口啊,走的时候一人还背了十多斤。”这卖土豆的也不着急,把担子往罗用那辆小货车边上一放,拄着扁担就跟他侃上了。
北方人都挺热情挺能侃,罗用也不是第一回 来他们这儿了,小伙子人挺爽快,这块地界上的村民对他印象都还不错。
“再过个把月,你们这儿就得大雪封山了,城里的客人还进的来啊?”罗用笑嘻嘻道。
这老乡说的城里的客人,指的是游客,他们这儿的地方政府也在开发旅游业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无奈位置实在太偏,交通不发达,自驾游还成,背包客就不太合适,所以客流量也非常有限。
这一条山路弯弯绕绕的,坐车从他们这村子到镇上得要三个多钟头,来去车费就要二三十,村民们很少有不心疼车费的,自家要是能有一辆摩托车,稍微还能好一点,要不然到镇子上卖一回菜,还不够交车费的。
于是像罗用这样的收货卖货的,就格外受欢迎,刚刚他在前头那个村的时候,就有人给这边的亲朋好友打电话了,这会儿刚进村,就有几个腿脚快的,在村头马路边候着他了。
“呦,来得都挺快啊。”
“老刘你那袋子里装的啥?”
“嫩玉米棒子,先拿几个给咱罗老板瞅瞅,他要说合适,我再回去掰玉米。”
“都这时节了,也就你家还有嫩玉米。”
“没剩多少了,都卖了干净,再过些天,天气一冷,咱村里的农家乐也就没啥生意了。”
“不下雪也没多少生意。”
“那也比没有强嘛,一年到头的,搞个两三千也好嘛。”
“咱村位置太偏。”
那边几个村民唠着,这边罗用接过那老乡递过来的玉米棒子,剥开叶子啃了一口,清甜。
“挺好,你打算卖多少钱一斤?”罗用问他。
“也就剩那么百八十个了,你要的话,一块钱一斤都卖了。”那老乡说道。
“成,再要一百斤干玉米棒子。”之前罗用在南方摆摊的时候,就有一个老顾客总跟他说,要是能弄到这种农家留种的土玉米棒子,就给她捎带着点。
那老太太还跟他说,现在市面上卖的那些玉米碴玉米面,都是用饲料玉米打的,跟她们小时候在村子里吃的那根本都不是一回事。
弄得罗用现在每回在早餐店看到玉米糊糊,就想起那老太太跟他说的饲料玉米……
“那你一会儿这边忙完了,开车去一趟我家嘛,这条路过去,第一个院子就是。”东西有点多,用箩筐扁担至少得跑两趟。
“行啊。”罗用爽快道。
这边说着话,那边看货的人渐渐也多了起来,他们这村子是逢五集市,每个月都有三次集,但赶集过来的那些商品,来来去去也就是那些,不如罗用的东西新鲜又多样化,价钱还便宜。
“这口炒锅多钱啊?”
“七十五。”
“便宜点呗?”
“这可是不锈钢啊婶儿,好钢来的,七十五块钱忒实惠了,电磁炉灶台都能用,要不是我刚好赶上一批工厂尾单,哪里能搞到这个价,这锅总共也没几口,卖一口少一口了。”
“七十七十。”
“没得~”
“这个发夹几块钱啊?”
“一块钱,上面都有标价嘛。”
“老板,收一下钱。”
“好嘞。”
“……”
“呦,你这儿还卖手机呢。”
“上回跟那些毕业生收了些,搁箱子里忘记拿出来卖了。功能机五十智能机一百,我试过了都能用,想要的自己挑啊。”
“电脑有没有啊?”
“有几个笔记本电脑,你要买啊?”
“我小孩说想要电脑,你拿出来给我瞅瞅呗。”
“……”
“小罗,你这个毯子咋卖呢?”
“二十块钱,任挑任选哈。”
“……”
热热闹闹忙活了小一个钟头,这个村子的买卖也就做得差不多了,临行前又去了一趟老刘家,把那些玉米装车,然后老刘又硬塞几个自家种的红薯给他。
老刘一个劲儿跟他说自家红薯多么甜多么糯多么好吃,罗用知道他这是在推销呢,估摸着自己的空间也装不了太多,于是便只要了几十斤。
车子行驶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这会儿差不多下午四点钟,从这里过去,约莫两个钟头左右,就到他跟人谈好收购羊肉的老李家那个村子。
往前面开了没多久,天色就开始暗下来了,淅淅沥沥又飘起了小雨,开着开着,车子又抛锚了,罗用下车看了看,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掏出手机想给老李打个电话,喊他开着摩托车过来接,一看竟然没信号。
无奈,罗用只好把车上那些货都装空间里,锁好车门,步行前往老李家。
一边走着,他一边在心里寻思着,明天喊个修车的过来,大伙儿看他车里空荡荡的,八成会认为是被人偷了,也不会多想。等修好了车,他再从老李家把羊肉给收了,然后就直奔市里,坐飞机回南方,出了这批货,赶在十二月以前,再跑一趟西南。
山间公路弯弯绕绕,山风携裹着山雨,带着阵阵凉意,天色越来越暗,路上那个男人越走越远,慢慢化作一个模糊的身影,那身影越走越远,渐渐融入这一片山风山雨之中,不见踪影……
·
前方不远的一个村子里,老李头这一晚打了好几个电话,始终没能打通,说好要来收羊肉的人迟迟没到,人没到,他的那些羊也是不敢屠宰,就担心这笔生意会生出什么意外。
他一边担心这一笔生意,一边又担心对方是不是出了车祸,第二天一早就喊了几个村民,沿着马路找过去。
最后在距离他们村约莫一个小时车程的地方,找到了罗用的车子,那一辆空荡荡的小货车就那么孤零零地停在马路边,车身上还有一些未干的雨水,手一摸,冰凉,而罗用和他的那些杂货,好像凭空消失一般,从此再不见踪迹。
第2章 老母鸡罗三郎
贞观七年农历十月初,在河东道石州离石县,一个名叫西坡村的小山村,村南边有个用篱笆围起来的小院,院中两三间土坯屋,均是屋门紧闭。
天色降暗,中间那间屋子中,点着一盏豆大油灯,两名十五六岁大的女孩子,正坐在矮桌边搓着麻线,屋子里还有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都还是不懂事的年纪。
这是一个罗姓人家,这一家子,几个月前遭了一场祸事。
今年夏天下了几场大雨,他们村子外头一片坡地塌了,那几天罗三郎刚好不用去县学,就跟父母一起下地去干活,上边的坡地滑下来,三人都给埋里头了。
一起被埋的还有几个村民,最后被村里人挖出来,救回来两个,养了没几天就又能下地去了,其他人大多都死了,罗父罗母就在其中,还有一个罗三郎,不死不活的,已经在床上迷糊了小半年。
村子里的人都说这罗三郎肯定是不成了,劝罗大娘别再浪费钱财,好好安置几个弟妹的生活才是要紧。能嫁人就嫁人,能送人就送人,实在不行,就送去有钱人家去当个小丫头,好歹奔个活路,罗大娘毕竟是出嫁女,没有还得养活娘家一帮兄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