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
  春兰出嫁之后,冯氏便把孔尚瑾房中原本的二等小厮红梅红玉提了一等,又看了看那几个三等的,都觉得不太如意,索性从自己身边拨了两个过去,叫做青萍青亭的,跟绿荷绿衣凑足了四个二等的小厮,至于三等的,更是有八个之多,更别说下面跑腿的小厮老爹了。
  能被冯氏看好,红梅红玉确实是细心无比聪慧懂事的,比起春兰也不过是差了几岁年纪罢了,他们都只比孔尚瑾大一两岁,红梅稳重细心,红玉娇俏活泼,若是孔尚瑾有心的话,将来或许就是房里人。
  当然,如今孔尚瑾才十岁,自然没有这些心思,对她而言,近在眼前的乞巧节还更加有意思一些。
  永宁侯虽然是侯府,但以武职起家,一直以来也没出什么真正的读书人,所以家里头的藏书并不多,许多还是孔尚瑾开始念书之后搜集来的。
  所以乞巧节这一日,孔尚瑾却是早早的去了程家,程庆山是当今大儒,家里头的藏书阁能比得上皇家的藏书量,程家又是人口简单的,每年这一日,孔尚瑾和皓辰都会过来,帮忙一起晒书。
  明朝的书籍已经是线装的纸质本,但程庆山的藏书阁里头,许多古籍甚至还是竹简,让孔尚瑾眼馋的很,平常的时候,程庆山是不许他们随意进出藏书阁的,想要看什么书,也得老师答应了才行,但这一日却不限定,孔尚瑾一边晒书一边看,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瞧着自家小师妹脑袋都要钻进书籍里头去了,一旁的皓辰看着好笑,伸手拍了拍小家伙的脑袋说道:“看书哪里急在一时,边走边看的,可别摔着。”
  孔尚瑾撇了撇嘴,带着几分嫉妒说道:“你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平时能够随便进出,自然不知道我的难处。”
  皓辰听着也不生气,反倒是笑了起来,伸手将她手中的书籍抽走,才笑着说道:“等待会儿老师过来,恐怕就会提让你随意进出藏书阁的事情。”
  迎着孔尚瑾疑惑的眼神,皓辰继续说道:“之前不让你进去,是怕你看的书太杂,小小年纪移了性情,等你十岁之后,就没有这个讲究了。”
  孔尚瑾听着果然高兴起来,也不忙着看书了,专心致志的帮忙晒书,一边还感慨道:“老师家的书可真多,不知道我这辈子能不能收集到这么多的书。”
  皓辰见他颇有几分书痴的模样,暗道也怪不得老是最疼爱这个弟子,有时候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亲孙女:“你现在才几岁,就说一辈子的事情了。”
  孔尚瑾哈哈一笑,暗道程庆山的藏书阁里头,不少书都已经是绝本了,还是当初太祖皇帝赐下来的,据说是当年太祖皇帝占领了前朝的藏书阁,这位对书也不太在意,这才赏给了程庆山,如今明朝太平盛世,自己哪里能弄得到这些。
  不过转念一想,程庆山是他老师,到时候磨磨,自己进去抄录一本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虽然不是原本,但内容却是一样的,说不定百年之后,也是十分珍贵的东西不是。
  看着孔尚瑾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皓辰哪里藏不到她的心思,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换来孔尚瑾的抱怨。
  等程庆山来了之后,果然如皓辰所言,吩咐孔尚瑾以后都可以进出藏书阁了,看着小弟子雀跃的眼神,程庆山满意的点了点头,却还是冷着脸教训道:“要好好爱惜书本,若是有任何闪失,到时候为师可饶不了你。”
  孔尚瑾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如果这一日不是乞巧节,需要晒书的话,她恐怕就要一头扎进藏书阁不出来了。
  等从程家回到永宁侯府,已经快是日落时分,家里头热闹的乞巧穿针,孔尚瑾自然是没有赶上。
  向冯氏问了安,回到自己房中,孔尚瑾才注意到,红梅红玉手边都拿着五彩丝,几个小厮都围着叽叽喳喳的说话,看见她进门,一群人连忙站起来服侍。
  孔尚瑾摆了摆手,倒是起了几分兴致,笑着问道:“怎么,你们还没有比完呢?”
  乞巧穿针比试,赢的自然有彩头,不过下午的时候,家里头忙着晒书晒衣,还得先优着少爷们的乞巧穿针,所以一群小厮才会拖到了现在。红梅先给孔尚瑾上了茶,等她喝了口润了嗓子,才笑着说道:“奴才几个不过是玩玩罢了,倒是小姐今日回来的比往年还早。”
  原本也不该这么早回来的,不过程庆山今日不知为何,早早的将她们两个弟子打发走了,孔尚瑾也不解释,看了看他们篮子里头的五彩丝线,暗道古代各种习俗鼎盛,有时候其实比现代的时候更有意思一些,这般想着,她倒是也来了兴趣,只是可惜如今是个女子,倒是不能玩五彩丝穿针了:“你们继续,今日谁赢了,我来出个彩头。”
  围着的小厮们眼睛一亮,红玉在旁边打趣着说道:“小姐今日可真大方。”
  孔尚瑾故意板着脸说道:“我何时不大方了。”说完这话,又让红梅去拿了一个珍珠手串出来,这种手串男女通用,孔尚瑾这边不知道有多少。
  那珍珠手串上头的珍珠,一颗颗都不算大,但胜在丝毫误差,单是着便不易得,也只有孔尚瑾舍得拿出来当小厮们的彩头。小厮们个个喜笑颜开,就由孔尚瑾当一个评委,结果最后还是针线最好的红梅得了头筹,便是红玉也忍不住嫉妒几分,笑着玩笑:“早知道如此,还不如直接给了红梅哥哥呢。”
  红梅拿着手串原也高兴,听见这话便看了红玉一眼,心中有些懊恼起来,倒是孔尚瑾没往心里头去,想着家里头的男人们难得有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能够热闹热闹倒也不错,便又让红梅去拿了一些珠子出来,分给在场的小厮玩。
  这些珠子多是宝石做的,有些是孔尚瑾小时候玩耍用的,有些还是手串散了之后落下的,都是好成色。之前春兰是个仔细的,都收到了一起,这会儿拿出来散给小厮们,倒是也合适。等一群小厮叽叽喳喳的离开,红梅忍不住说道:“小姐这般大方,可让他们高兴坏了。”
  这些东西对孔尚瑾而言实在不算什么,但对于一般的小厮来说,却是难得的好东西了。孔尚瑾想了一下,倒是想起上次从乔喜斋拿回来的小镜子,便说道:“去把上次拿回来的鎏金楠木盒子拿出来。”
  春兰走后,孔尚瑾屋里头的东西都是红梅管着,这会儿便听话进去取了出来,这盒子却是春兰姐姐走之前就在的,只是上了一把小锁,他也就没有打开看过里头的东西。
  孔尚瑾打开盒子,却见里头整整齐齐的放着十几面小镜子,背面镶嵌着红蓝宝石,图案各有不同,又都是京都少见的异域风味。
  红梅红玉两个看得惊奇,又见这镜子照着人丝发可见,居然同太太冯氏房中的那面琉璃镜一般,心中大为惊叹,要知道太太的那面半身镜,可以说是价值连城,整个京城的少爷太太都没有几人见过,更别说拥有了。
  不过对孔尚瑾而言,这不过是小镜子罢了,除了上头的宝石材料是真的,跟上辈子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几块钱一面的没啥区别。当初她拿了这些镜子回来,就是为了送小辈的男孩儿,不过拿回来之后事情杂多,倒是一时忘了,这会儿想起,便说道:“你们把这些镜子送去给少爷们,每人一样。”
  红玉数了数里头的镜子数量,算了算还多了几面,如今永宁侯府内的孙少爷共有七位,其中只有大少爷孔青珠是大房嫡出,其余都是庶出,其中最小的是二房的孔青琳,如今九岁。就算再加上那位客居的表少爷杨怡晴,也不过是八位罢了:“小姐,大少爷那边,是不是送两面?”
  孔尚瑾微微一愣,才想到嫡庶有别,送给孔青珠的是该最重,便点头说道:“让珠儿先挑,表少爷那边也别怠慢了。”
  有时候侄子侄女太多真是原罪,她偶尔想到往家里头带一些小东西,还得考虑许多,所以一直以来,要么只给冯氏带,要么大家都有,一视同仁。
  红梅红玉以前常跟着春兰做事,自然也知道家里头的情况,想着东西也多,索性便带上两个小子由红玉亲自去送,留下红梅照顾四小姐。
  出了门,红玉便直接带着人往大房去了,还没进门,孔青珠身边的青云便迎了出来,亲亲热热的挽住红玉的手说道:“红玉弟弟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孔尚瑾年纪小,连带着身边的小厮年纪也略小一些,但因为辈分,红玉等人走出门,向来都是被人尊敬的。
  红玉也不敢托大,笑着说道:“却是四小姐得了一些稀罕物,遣奴才送给少爷们把玩呢。”
  里头孔青珠也听到了声音,听见这话便笑着说道:“四姨这又是得了什么稀罕物,快拿来让我瞧瞧。”
  红玉走进门,青云便给他上了茶,后头的两个小子便把鎏金盒子放到小几上,让孔青珠挑选。
  孔青珠是长房嫡长子,什么样的好东西没有见过,不过这会儿看见一溜排的小镜子,心里头也觉得精妙,拿起一面看了看,笑着说道:“真不知道四姨从哪里淘换来的,这样的小镜子,以前我倒是在李少爷那边见过,据说是从南洋传来的,价值不菲。”
  红玉只是笑道:“这个小的就不知了,大少爷看着喜欢便选两面。”
  孔青珠却让青云去把两个庶出的弟弟唤来,等人都来了,才笑着说道:“四姨出门还记挂着我们,你们便看着选一样。”
  长房两个庶出的儿子排行分别是第四第六,两人相差两岁,大的也不过十三岁,看见心新奇的镜子便有些沉不住气,不过还是看了眼孔青珠,笑着说道:“长幼有序,大哥先选吧。”
  孔青珠却笑看了他一眼,说道:“无妨,你们先挑便是。”
  孔青碧和孔青珊都知道,虽然大太太为人厉害,但孔青珠平日里对他们还不错,便也不犹豫,各自挑了一面,自然也不敢选里头最好的。
  孔青珠见他们都选好,这才挑了两面,又让青云送了红玉出去。
  红玉出了门,想了想还是先去了二房,虽然按照孙少爷们的排行,二少爷三少爷都出自三房,但谁都知道,二房是嫡出,三房是庶出。
  进了二房,倒是巧了,表少爷和五少爷、七少爷都在小冯氏的房里头,听见外头的声音,小冯氏便让红玉直接进了正房。
  看见那些镜子,小冯氏也笑了,看了眼庶出儿子和侄子,点头说道:“四妹有心,你们便挑几样吧。”
  五少爷七少爷面露惊喜,却礼让杨怡晴先挑,杨怡晴哪里敢,双方推来推去,后来还是小冯氏开口,让杨怡晴先挑,然后才是五少爷孔青琪,最后才是七少爷孔青琳。
  红玉又带着人往三房走,三房两位少爷都是十三四岁的样子,没几年恐怕就要出嫁了,但本身又是庶出,又搁着马氏这么个嫡父,恐怕将来落不到好处。
  大概因为马氏的压榨,三房两位少爷的关系倒是和睦,暗地里比其余两房还要更好一些,红玉过去的时候,两人正在一起绣花说话呢。
  看见那精致的小镜子,孔青瑚和孔青琼都微微吃惊,挑了好一会儿才拿定了主意,等红玉离开,孔青琼难免感慨道:“这样的镜子,年前参加宴会的时候,我见李家少爷拿出来炫耀过,没想到今日自己也能有一面。”
  孔青瑚心中也高兴,对着镜子看了又看,临了又笑道:“幸亏四姨记挂咱们这些小辈。”三房里头,庶出的子女日子难过的很,马氏别说补贴他们了,恨不得将公中给的东西都贪了去。孔尚瑾惦记家里头的男儿出门难,偶尔便会带一些小玩意回来,倒是让这些侄子感激不已。
  侄子们都是感激,隔了几天又都送了回礼,都是荷包香囊或者扇套之类的东西,就是杨怡晴那边,也送了一个精致的扇套过来,看精致的程度,没有一两个月是完不成的。一时之间,孔尚瑾倒是不愁没有荷包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