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这时,身边的刘嬷嬷对张嬷嬷说道,“张嬷嬷,您守着二小姐到此时,快去用些饭罢。”
  张嬷嬷看了雪兰一眼,点头带着几个丫头走了。
  刘嬷嬷不动声色的看向门外,忽然从怀里拿出拿出个荷叶包,手疾眼快的把荷叶包塞到雪兰手中。
  雪兰闻到一股牛肉包子的香味,她扑扑手,忙打开了荷叶包,里面正躺着两个包子。雪兰忙拿起一个,半坐在自己脚后跟上吃起了包子来。
  待两个包子进肚后,雪兰也不觉得特别冷了。
  此时,张嬷嬷并未回来,雪兰扬头问刘嬷嬷,“什么时辰了?”
  “回小姐的话,亥初了。”
  雪兰惊奇的发现,刘嬷嬷对自己的称呼已由二小姐变成小姐了,这算是认主子罢。
  “这么久了?”雪兰心里盘算着刘嬷嬷为什么要帮自己,漫不经心的说道。
  刘嬷嬷看了一眼门外,才道,“奴婢从前是服侍夫人的。”
  雪兰修眉不由得轻挑。
  夫人的人来给雪兰送肉包子,是真心关怀自己么?从自己入府以来,新夫人对自己百般细心,就是刚刚叶老太太在骂叶建彰和雪兰时,也是夫人出头求情的。
  那么,这位新夫人是会做人,还是做些表面功夫呢?想想叶建彰花俏的长袍,雪兰认定新夫人只是做些表面功夫。
  收买人心!这样的手段,并不算高明。
  雪兰抬头看向刘嬷嬷,刘嬷嬷大约四十几岁的年纪,圆脸,面色有些发黄。从开始,刘嬷嬷惯常低着头,多一眼也不看人,倒是极恭敬的样子。
  有眼色的人,便有些心机。刘嬷嬷虽是自己身边的嬷嬷了,但是雪兰却不敢信了她。
  刘嬷嬷朝着雪兰笑了笑,蹲至雪兰身边,低声说道,“小姐新回府里,可能对府里的事并不清楚,奴婢即是小姐的嬷嬷,便把知晓的告之给小姐,好叫小姐心里有个底。”
  若是能知晓府里这八年来都发生了什么事,是最好不过。可是……雪兰不语,新夫人派来的人会和自己讲什么呢?她会和盘把所有事都告诉给自己么?她说的话中又有几分真?
  刘嬷嬷继续说道,“先夫人想必小姐是知晓的,先夫人辞世后,侯爷就娶了先夫人的庶妹,也就是现在的夫人。”
  雪兰眉头一挑,那么就是说,这个夫人也姓林?!还是先夫人的庶妹。可是自己怎么不记得她了呢?
  “小姐可能没见过夫人,夫人未嫁之前身子弱,很少出门走动,所以没来过府里。奴婢是夫人后买来的,原本是准备给三小姐或是六小姐当个教养嬷嬷。后来夫人斟酌着,奴婢还是跟了小姐罢。”
  这话雪兰倒信,以邵姨娘的精明,她岂会让别人给自己的女儿当教养嬷嬷?
  “大爷、二爷、大小姐、三小姐、四小姐、五小姐,想必小姐都认得,六小姐您大概不识得,她是邵姨娘所出的小姐,今年八岁,住在菊园里。四爷和五爷是夫人所生,四爷已经七岁了,早早分出去住了桂园,五爷五岁,住祥园。每日几位少爷都去学里读书,小姐们或请来女先生识几个字,或是做些女红,倒没定数。”
  刘嬷嬷讲得很详细,这令雪兰很意外。
  第二十二章 教养嬷嬷
  雪兰忽然问向刘嬷嬷,“三爷的奶娘怎么不是从前的?”
  刘嬷嬷摇摇头,“奴婢不知晓,小姐若是想知晓,奴婢明日就寻人问问。”
  刘嬷嬷讲完了这些话,只半垂着头,望着地。
  又过了许久,祠堂外的更鼓响了起来,刘嬷嬷上前扶了扶雪兰,“小姐,时辰到了,您已经跪了三个时辰了,想必要来了,您且再忍忍。”
  雪兰点头。
  果然,没一会儿,张嬷嬷来了,她看了一眼跪着的雪兰,说道,“二小姐,时辰已经到了,请二小姐回院子里休息去罢。”
  雪兰挣扎了一下,却没从地上站起身来。
  一旁的刘嬷嬷连忙上前扶起雪兰,雪兰这才站起身来。
  刘嬷嬷不声不响的蹲下身来揉起雪兰的膝盖,雪兰努力的直了直双腿,这才感觉出这双腿还是自己的。
  刘嬷嬷招手叫来门外的丫头,从丫头手中接过一个大氅,披在雪兰身上。“奴婢才个儿叫人去取了一件大氅给小姐,更深露重的,小姐身子又弱。”
  张嬷嬷听了这话,嘴角只是抿成一条线。
  刘嬷嬷的细心着实令雪兰很意外,她扶着刘嬷嬷的手,向兰园走去。
  张嬷嬷跟在雪兰和刘嬷嬷的后面,撇了撇嘴。
  一行人回到了兰园,刘嬷嬷先叫丫头们服侍雪兰沐浴更衣,这边又叫人去厨房那里叫些菜饭来。
  张嬷嬷只交握着双手,立在一旁,不张罗这些琐事,也不上前帮忙。
  待雪兰从盥洗室里出来用过饭,才躺在床上。
  刘嬷嬷安排好了值夜的丫头,才退了下去。
  雪兰真是累极了,躺在床上没多久,就睡着了。
  雪兰觉得自己只睡了一柱香,床上的幔帐就被人从外面拉起,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响了起来,“二小姐,该起了。”
  “你要死罢!”
  随着一声咒骂声,一个白底黑花卉纹瓷枕甩了出去,张嬷嬷本能的一扭身子,啪的一声,瓷枕碎了一地。房里的人都惊得大气不敢喘一下。
  从老太太起,没哪一个主子会这么骂过奴才。特别是张嬷嬷,那是老太太的奶妹妹,大家敬她还来不及,哪里有主子敢骂她?可是二小姐她……她简直是把张嬷嬷的脸往脚上踩。
  张嬷嬷和众人所想不同,她此时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地碎片,哆嗦着手似要抚起一地的碎片。刚刚的稳如泰山已再难重现,张嬷嬷话都说得结结巴巴起来,“那……那可是磁州窑啊……”
  张嬷嬷下面的话没说出来,那磁州窑的瓷枕可是十两银子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