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刘三飞和王二章望着张彦瑾严肃的样子,才知道张彦瑾不是在和他们开玩笑。
“大人大人,老汉根本不识字啊,这咋学呢?”王二章愁得脸上的褶子似乎都多了几道。
张彦瑾温和地看着刘三飞和王二章道:“你们放心,请来的先生会一字一句的教你们读,直到教会你们为止。”
说罢,他扭头看着还有些吃惊的王二虎道:“王二虎,你务必要把这件事情落实下来,一个月之后我会来检查。”
王二虎连忙点点头道:“大人,你放心,我肯定会盯着他们每一个人,让他们都背会的。”
吃惊过后,王二虎心中暗惊,他们这个大人大人别看年纪不大,手段却是真老辣,抓人软肋一抓一个准。
这些山沟沟的村民们干活不怕,受苦不怕,因为活了大半辈子,该受的苦也受过了,该干得活也干过了。再者,南阳和信阳加起来几百户人,也没有办法惩戒,毕竟法不责众。
可张彦瑾别出心裁,让这些村民们背法典,对于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民们那简直是要了他们的老命的存在。
最重要的是,张彦瑾还说的是一个月之后检查,也就是说,这些村民一开始在他的监督下,必须每天都和请来的老秀才学着背法典,等到十多天之后,他们背会了,还要时不时的学习,以防止张彦瑾过来检查。
这对于南阳和信阳的人来说,恐怕比刀架在他们脖子上还要让他们痛苦吧?有了这么一次,恐怕他们以后都会知法守法,不会再犯。
如此想来,他们大人大人这一招实在是高!
“二郎,你真是杀人不见血啊!”路上陈溯一想到张彦瑾居然让那些村民们背法典,他笑得肚子都快要疼了:“你是怎么想的,居然想到了让这么一群人背法典,他们可是半大的字都不识一个啊!”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才是张彦瑾行事的风格不是?你从来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出那张牌,也摸不透他。
他伸了个大大懒腰,脸上忽然扬起了一抹笑容道:“我从来没有想过当官竟然是这样的,我以前看我父亲每日都是坐在书房里处理公文,或者是在宫中和其他大臣讨论,没想到当官还可以这样,还要和胡搅蛮缠的民众纠缠。”
“地方官就是这样,上面做决策,下面要落实下去,就没有办法不和民众接触。”张彦瑾漫不经心道:“今天我们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你没有接触,你就永远不知道你遇到的这些老百姓到底是什么样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放在所有老百姓身上也说得通。
此时天已经全黑了,小路上也没有了午时的潮热,略带着热气的夏风徐徐吹来,让人的心也跟着宁静了不少。
张彦瑾望着隐隐在云层后闪现出的一轮弯月,慢慢吁了一口气。
“怎么了?”陈溯看张彦瑾面色有些严肃,也收敛了脸上的嬉笑之色道。
此时路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刚刚事情解决之后,张彦瑾便让剩下的官员们赶紧回家吃饭去了,而黄修均半下午的时候,他就让人送回去了,在其余人走后,他便和陈溯两人慢慢在路上溜达了起来。
“你没有觉得张老三他们今天来得实在蹊跷吗?”张彦瑾回想起自己来的时候,听到刘老三他们喊得口号,越发觉得蹊跷,他神色凝重道:“你觉得官逼民反,为官不仁,欺压百姓,横死当场这些话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们会说得话吗?”
饶是丹阳村的村民们曾经搬离过山区,可他们又能搬到哪里去呢?还不是从这个偏远的山区搬离到另外一个偏远的地方吗?他们能从哪里学到这些专门压制他们这些当官人的大帽子呢?
“就是,一般老百姓看到官兵吓得腿都软了,可是他们今天却一点怕的意思都没有,语气那么嚣张,而且还敢公然扔石头把黄修均给砸晕了过去。”陈溯眉头紧皱道:“二郎,你的意思说丹阳村村民背后有人指点他们这么做?”
张彦瑾不假思索地点点头,面色越发严肃了。这也是为何事情明明解决了,他却还是轻松不起来的原因。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留言送红包哦,24小时内哦,本章留言
第89章
“今天的局面算是稳住了, 可要是想要揪出来背后的人, 恐怕是难。”陈溯神色也凝重了起来。
“你觉得中州闹起来会对谁有利?”张彦瑾忽然道。今天丹阳村来的人很有可能就不是为了要地而要地, 而是故意用话语把南阳和信阳地区的人激怒,来一场械斗。
如此一来, 南阳和信阳这地方就乱了, 茶树园开不起来,就没有办法赚钱,最后背黑锅的就是他张彦瑾。
从今天的情景看, 丹阳村来的人目的似乎也达到了,毕竟当时南阳和信阳两族的人都抄了家伙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居然敢动手扔石头砸黄修均,他怎么看, 这都是过来闹事来了, 为的就是把这里的水搅浑。
水至清无鱼,那么到底是谁想要把水搅浑在其中摸鱼呢?张彦瑾想不明白,陈溯更想不明白。
不管如何,南阳和信阳民众聚众闹事的风波算是平复下去了,张彦瑾面对民众闹事时镇定自若, 还让那些闹事的百姓们背法典的事情也快速穿了出去。
毕竟这还是有史以来, 第一次有人让老百姓们背法典, 这事实在是太新鲜,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在把这件事当笑话讲的时候, 也顺便把张彦瑾的威名也传播了出去。
远在庙堂之上的皇上听闻此事后是哈哈大笑,只觉张彦瑾不按套路出牌实在是有趣,专门在朝堂之上夸奖了张彦瑾教化民众这件事,以至于,大魏朝各地居然掀起了一股教化民众热,让那些老百姓们都觉得苦不堪言。
张彦瑾却无暇顾及这些,因为在安顿好茶树园的事情之后,他就拉着陈溯去了焦作这些地方,开始开辟养蚕园和芝麻基地、花生基地,以及中药材种植园区。
中州地处中原,乃是一代文明的发祥之地,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故而这里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
芝麻和花生就是这里的典型代表,他记得后世这里的花生和芝麻每年远销各地,至于怀药的典型代表,菊花、山药、牛膝、桔梗等药材更不用说。
养蚕则是张彦瑾看到了北征开辟出来的河西走廊和他开辟出来的南洋两条商路,张彦瑾知道这两条商路谁先行一步,谁就能在其中赚大钱。丝绸在古代可是有先例的,一到各地就受到追捧,更有些地方的贵族,以穿上丝绸为高贵。
在规划好各地之后,张彦瑾便开始安排百姓们将这些都种植起来,他已经和刘俊义商量好了,等到今天冬天,恰好南洋风平浪静的时候,就把货物运送到宁州去,由刘俊义运出海外。
至于河西走廊这条商路不像海上需要考虑天气的原因,随时都可以出发。
除过这些,张彦瑾还专门开了生产芝麻酱和花生酱的小厂子,大魏朝还没有人用过芝麻酱和花生酱,可是他吃过这两种酱,很清楚这两种酱料味道之香浓。
他打算等到秋收之后,就把这个厂子运作起来。
在张彦瑾忙碌的同时,黄修均和宇文上恺两人也没有闲着。
黄修均那天着实是受了些暑热,又被石头砸中额头,这才一恍惚晕了过去,好好休息了一天后,他不放心建设进度,立马就赶赴到工地上去了。
宇文上恺在和张彦瑾一起规划好各地的建设之后,便开始让人在各地自内而外建设。
这样一来,洛阳的烧红砖厂和水泥厂生产的砖和水泥竟然有些不够用,在张彦瑾的安排下,烧红砖厂和水泥厂就又添了将近一倍的工人,这才勉强供给各地所需的石砖和水泥。
中州每天天微微泛起鱼肚白,叮叮当当的劳动声便伴随着老百姓们的劳动号子声盘旋在了中州的上空,直到傍晚天微微擦黑才消停。
夏季潮热的天气似乎一点都没有影响大家的上工的热情和干劲,似乎在希望和目标面前,一切都外在的阻碍都是浮云。
皇上心系中州,为了不打扰中州建设进程,竟然让太子建国,他带着李明锐微服私访到了中州。
在望着一座一座拔地而起的红砖房,听着嘹亮的劳动号子声,皇上竟然觉得心潮澎湃。
不得不说,他在一声一声劳动号子声中听到了中州老百姓们的决心和他们奋斗的力量,以及对生活的渴望!
“听说当时张彦瑾在大同和榆林给这些灾民们说了一段鼓励的话之后,就把这些灾民们召集回来了。”李明锐适时汇报道。
皇上日理万机,每日要处理的事物十分繁杂,他作为跟在皇上身边的人,便要负责把有些事情记住,在皇上需要知道的时候,适时汇报给皇上。
看到皇上看自己,李明锐就把传言中张彦瑾说得话给皇上说了一遍。
皇上望着那站在铁架子上,给红砖房上刷水泥的老百姓们,发现他们身上的短衫早就被汗水沁透了,衣服下的皮肤和胳膊上裸露出来的皮肤完全是两个迥然不同的颜色。
这是怎么样的决心和凝聚力,才能让他们冒着如此大的日头还能有如此干劲?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地方的人能在没有任何利益驱使的情况下,如此奋进,其中的力量着实是让他这个当皇帝的震撼。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中州现在的状态,他觉得张彦瑾可谓是把人和发展到了极致。
皇上也看过张彦瑾递交上来的中州规划图,他甚至不难想象,等到这一座一座红砖房建造起来的时候,中州会是什么样子!
在李明锐询问皇上要不要去里面看看,或者是让张彦瑾他们领路,他进去好好参观参观的时候,皇上摆手拒绝,直接翻身上马道:“朕去了反倒是打扰了他们,等到彻底建好之后,朕再过来也不迟!”
就这样,皇上微服私访一圈之后,就直接回了长安城,而张彦瑾和陈溯他们接到陈德让和张仲谦传来的信函让他们做准备的时候,才打听到皇上早就已经回去了。
两人面面相觑一番后,还是张彦瑾猜出了皇上的心思,他笑道:“走吧,干活去吧,皇上这是不想打扰我们,让我们好好干活呢。”
嘴巴上说得轻松,可张彦瑾心中却越发佩服当今皇帝,真不愧是一代贤君,居然不摆帝王架子,悄悄来了之后悄悄走了,当真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啊!
这一段时间,张彦瑾虽然一直在别的地方忙碌,可洛阳牡丹园的事情他也一直在操心,许许多多的工匠在各地琥珀酒坊的资助下,陆陆续续来到了洛阳。
在张彦瑾的安排下,工匠们都先参观牡丹园,之后再在张彦瑾的要求下做出一件工艺品。
若是按照评判标准觉得工艺不错,张彦瑾便重金把工匠留下来,若是感觉来的工匠做工不行,张彦瑾便给出路费,委婉的把工匠送走。
就这样,十多天下来,竟然筛选出了上百个手艺高超的工匠。
与此同时,张伍二也带着香山帮的工匠们不远万里回到了洛阳。
张彦瑾这才知道,这一代香山帮的工匠们还没有发迹,掌门人是杨耀祖。此人虽在历史上了无印记,可他的儿子却名留青史。
杨耀祖的儿子正是当年将画家张僧徭的绘画风格运用到雕塑和建筑上面,制作出保圣寺九尊罗汉的一代名手,杨惠志。
在艺术方面,人能不能发迹或者能不能出名,是有一定运气成分在里面的。
杨惠志的手艺传自他的父亲杨耀祖,如此足以证明杨耀祖的手艺之精湛。
再者,等到杨耀祖等人完成了牡丹园的建造,恐怕也会跟着牡丹园一起名留青史。
更让张彦瑾兴奋的是,他这一次不仅招揽来了工匠,还招揽来了著名画家文辉明。文辉明属于吴门画派的画家,他的书画造诣可谓是极其全面,诗、书、文、化无一不精,无一不通,历代人称之为四绝全才。
最重要的是,他无论是诗、书、文、化这四样的哪一方面,都师从名家。
在绘画方面,他师从沈周,后来和沈周一起创建了吴门画派,在画史上更是和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为吴门四家。
巧合的是,他在诗文上唐伯虎等人被人称为吴中四大才子。
现如今,有了文辉明这个著名的画师,还有了以杨耀祖为首的香山帮工匠,更有宇文上恺这个懂得风水的规划大师,下面还有无数的工艺精湛的工匠,这么一群人聚在一起,他还怕牡丹园不会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园林?
张彦瑾这下子是彻底把牡丹园的事情全权授权给了文辉明、杨耀祖、宇文上恺,让他们筹划建设牡丹园,钱财方面他们不用担心。
不是他偷懒不参与牡丹园的设计,而是他知道他在上面只懂得皮毛,所谓术业有专攻,把事情交给擅长做这件事的人去做,才是省时又省力的办法。
半个月不到的功夫,文辉明、杨耀祖、宇文上恺三人就筹划完备,牡丹园的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
张彦瑾也没有闲着,他先书信联系了刘俊义,让他今年去海外的时候把花的种子带回来,他准备将海外的品种引进牡丹园培植,然后卖到中州各地和西域各国。
所谓物以稀为贵,中州当地的牡丹他则准备贩卖到海外和西域去。
南阳和信阳的茶叶他也安排人全部采摘了回来,并且做了加工,成了香浓四溢的信阳毛尖。
第90章
张彦瑾在让人将信阳毛尖按照不同重量装入到他批量生产的茶罐当中后, 便开始让人拉到宁州交给刘俊义, 让他贩卖到海外去, 赚到的钱则大家平分。
由于大量的信阳毛尖需要装入到茶罐当中,张彦瑾琢磨了一番, 对张伍二道:“你明天去各大村子里, 对那些农妇说,我们的工厂需要她们来帮忙装茶叶,每天二十文钱, 当天干活当天付工钱。”
“啥?不中吧?”张伍二在中州这地方待久了,也开始染上了中州的口音和说话方式:“二郎, 你没给我开玩笑吧?”
张彦瑾被他这憨样逗得一乐道:“什么中不中?中州话你倒是学得可快,我刚刚说的话, 像是和你开玩笑吗?”
“二郎, 这自古哪里有女人出门干活的事情?那会让人笑掉大牙的,肯定没有人干。”张伍二两只手放在一起,有些踌躇不安地看着张彦瑾,只觉得张彦瑾这思维实在是离经叛道,没有办法施行。
大魏朝根本就没有女人还可以出门上工赚钱的事情, 都讲究个藏于深闺当中, 就连农妇们也都是洗衣做饭, 扫地织布,鲜少出门。
“你什么意思?”张彦瑾眉头一挑道:“人家是缺条胳膊还是缺条腿,怎么就没有办法出门干活了?怎么就让人笑掉大牙了?”
中州重建,男人们每天都出外干活, 女人们没有地种,什么都没有,每天只能在家里闲着,靠着朝廷的补贴来维持生活,说是朝廷补贴,其实也是她们家里的男丁们每天出门干活换取来的报酬,不过这点报酬实在是少得可怜。
信阳和南阳这两个地方的农妇们还好,每天被族长带领着去伺候茶树,可其他地方的就不一样,可以说是每日每日无事可做。
与其让她们闲在家里,不如安排到茶叶厂里去,做茶叶装罐的工作,这样一来,便是双赢了。他的工厂需要工人,而这些农妇们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工钱来生活。
更重要的是,让中州的妇女们出来给茶叶装罐,这不过是他计划实施的第一步,他以后还有其他厂子要开,里面的工作细致,男人们干起来绝不如女人们上手快,他必须要打破传统,让妇女们慢慢走出家门,到外面来工作。
“大人大人,老汉根本不识字啊,这咋学呢?”王二章愁得脸上的褶子似乎都多了几道。
张彦瑾温和地看着刘三飞和王二章道:“你们放心,请来的先生会一字一句的教你们读,直到教会你们为止。”
说罢,他扭头看着还有些吃惊的王二虎道:“王二虎,你务必要把这件事情落实下来,一个月之后我会来检查。”
王二虎连忙点点头道:“大人,你放心,我肯定会盯着他们每一个人,让他们都背会的。”
吃惊过后,王二虎心中暗惊,他们这个大人大人别看年纪不大,手段却是真老辣,抓人软肋一抓一个准。
这些山沟沟的村民们干活不怕,受苦不怕,因为活了大半辈子,该受的苦也受过了,该干得活也干过了。再者,南阳和信阳加起来几百户人,也没有办法惩戒,毕竟法不责众。
可张彦瑾别出心裁,让这些村民们背法典,对于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民们那简直是要了他们的老命的存在。
最重要的是,张彦瑾还说的是一个月之后检查,也就是说,这些村民一开始在他的监督下,必须每天都和请来的老秀才学着背法典,等到十多天之后,他们背会了,还要时不时的学习,以防止张彦瑾过来检查。
这对于南阳和信阳的人来说,恐怕比刀架在他们脖子上还要让他们痛苦吧?有了这么一次,恐怕他们以后都会知法守法,不会再犯。
如此想来,他们大人大人这一招实在是高!
“二郎,你真是杀人不见血啊!”路上陈溯一想到张彦瑾居然让那些村民们背法典,他笑得肚子都快要疼了:“你是怎么想的,居然想到了让这么一群人背法典,他们可是半大的字都不识一个啊!”
不过他转念一想,这才是张彦瑾行事的风格不是?你从来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出那张牌,也摸不透他。
他伸了个大大懒腰,脸上忽然扬起了一抹笑容道:“我从来没有想过当官竟然是这样的,我以前看我父亲每日都是坐在书房里处理公文,或者是在宫中和其他大臣讨论,没想到当官还可以这样,还要和胡搅蛮缠的民众纠缠。”
“地方官就是这样,上面做决策,下面要落实下去,就没有办法不和民众接触。”张彦瑾漫不经心道:“今天我们接触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你没有接触,你就永远不知道你遇到的这些老百姓到底是什么样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放在所有老百姓身上也说得通。
此时天已经全黑了,小路上也没有了午时的潮热,略带着热气的夏风徐徐吹来,让人的心也跟着宁静了不少。
张彦瑾望着隐隐在云层后闪现出的一轮弯月,慢慢吁了一口气。
“怎么了?”陈溯看张彦瑾面色有些严肃,也收敛了脸上的嬉笑之色道。
此时路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刚刚事情解决之后,张彦瑾便让剩下的官员们赶紧回家吃饭去了,而黄修均半下午的时候,他就让人送回去了,在其余人走后,他便和陈溯两人慢慢在路上溜达了起来。
“你没有觉得张老三他们今天来得实在蹊跷吗?”张彦瑾回想起自己来的时候,听到刘老三他们喊得口号,越发觉得蹊跷,他神色凝重道:“你觉得官逼民反,为官不仁,欺压百姓,横死当场这些话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们会说得话吗?”
饶是丹阳村的村民们曾经搬离过山区,可他们又能搬到哪里去呢?还不是从这个偏远的山区搬离到另外一个偏远的地方吗?他们能从哪里学到这些专门压制他们这些当官人的大帽子呢?
“就是,一般老百姓看到官兵吓得腿都软了,可是他们今天却一点怕的意思都没有,语气那么嚣张,而且还敢公然扔石头把黄修均给砸晕了过去。”陈溯眉头紧皱道:“二郎,你的意思说丹阳村村民背后有人指点他们这么做?”
张彦瑾不假思索地点点头,面色越发严肃了。这也是为何事情明明解决了,他却还是轻松不起来的原因。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留言送红包哦,24小时内哦,本章留言
第89章
“今天的局面算是稳住了, 可要是想要揪出来背后的人, 恐怕是难。”陈溯神色也凝重了起来。
“你觉得中州闹起来会对谁有利?”张彦瑾忽然道。今天丹阳村来的人很有可能就不是为了要地而要地, 而是故意用话语把南阳和信阳地区的人激怒,来一场械斗。
如此一来, 南阳和信阳这地方就乱了, 茶树园开不起来,就没有办法赚钱,最后背黑锅的就是他张彦瑾。
从今天的情景看, 丹阳村来的人目的似乎也达到了,毕竟当时南阳和信阳两族的人都抄了家伙了, 更重要的是他们居然敢动手扔石头砸黄修均,他怎么看, 这都是过来闹事来了, 为的就是把这里的水搅浑。
水至清无鱼,那么到底是谁想要把水搅浑在其中摸鱼呢?张彦瑾想不明白,陈溯更想不明白。
不管如何,南阳和信阳民众聚众闹事的风波算是平复下去了,张彦瑾面对民众闹事时镇定自若, 还让那些闹事的百姓们背法典的事情也快速穿了出去。
毕竟这还是有史以来, 第一次有人让老百姓们背法典, 这事实在是太新鲜,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在把这件事当笑话讲的时候, 也顺便把张彦瑾的威名也传播了出去。
远在庙堂之上的皇上听闻此事后是哈哈大笑,只觉张彦瑾不按套路出牌实在是有趣,专门在朝堂之上夸奖了张彦瑾教化民众这件事,以至于,大魏朝各地居然掀起了一股教化民众热,让那些老百姓们都觉得苦不堪言。
张彦瑾却无暇顾及这些,因为在安顿好茶树园的事情之后,他就拉着陈溯去了焦作这些地方,开始开辟养蚕园和芝麻基地、花生基地,以及中药材种植园区。
中州地处中原,乃是一代文明的发祥之地,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故而这里适宜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
芝麻和花生就是这里的典型代表,他记得后世这里的花生和芝麻每年远销各地,至于怀药的典型代表,菊花、山药、牛膝、桔梗等药材更不用说。
养蚕则是张彦瑾看到了北征开辟出来的河西走廊和他开辟出来的南洋两条商路,张彦瑾知道这两条商路谁先行一步,谁就能在其中赚大钱。丝绸在古代可是有先例的,一到各地就受到追捧,更有些地方的贵族,以穿上丝绸为高贵。
在规划好各地之后,张彦瑾便开始安排百姓们将这些都种植起来,他已经和刘俊义商量好了,等到今天冬天,恰好南洋风平浪静的时候,就把货物运送到宁州去,由刘俊义运出海外。
至于河西走廊这条商路不像海上需要考虑天气的原因,随时都可以出发。
除过这些,张彦瑾还专门开了生产芝麻酱和花生酱的小厂子,大魏朝还没有人用过芝麻酱和花生酱,可是他吃过这两种酱,很清楚这两种酱料味道之香浓。
他打算等到秋收之后,就把这个厂子运作起来。
在张彦瑾忙碌的同时,黄修均和宇文上恺两人也没有闲着。
黄修均那天着实是受了些暑热,又被石头砸中额头,这才一恍惚晕了过去,好好休息了一天后,他不放心建设进度,立马就赶赴到工地上去了。
宇文上恺在和张彦瑾一起规划好各地的建设之后,便开始让人在各地自内而外建设。
这样一来,洛阳的烧红砖厂和水泥厂生产的砖和水泥竟然有些不够用,在张彦瑾的安排下,烧红砖厂和水泥厂就又添了将近一倍的工人,这才勉强供给各地所需的石砖和水泥。
中州每天天微微泛起鱼肚白,叮叮当当的劳动声便伴随着老百姓们的劳动号子声盘旋在了中州的上空,直到傍晚天微微擦黑才消停。
夏季潮热的天气似乎一点都没有影响大家的上工的热情和干劲,似乎在希望和目标面前,一切都外在的阻碍都是浮云。
皇上心系中州,为了不打扰中州建设进程,竟然让太子建国,他带着李明锐微服私访到了中州。
在望着一座一座拔地而起的红砖房,听着嘹亮的劳动号子声,皇上竟然觉得心潮澎湃。
不得不说,他在一声一声劳动号子声中听到了中州老百姓们的决心和他们奋斗的力量,以及对生活的渴望!
“听说当时张彦瑾在大同和榆林给这些灾民们说了一段鼓励的话之后,就把这些灾民们召集回来了。”李明锐适时汇报道。
皇上日理万机,每日要处理的事物十分繁杂,他作为跟在皇上身边的人,便要负责把有些事情记住,在皇上需要知道的时候,适时汇报给皇上。
看到皇上看自己,李明锐就把传言中张彦瑾说得话给皇上说了一遍。
皇上望着那站在铁架子上,给红砖房上刷水泥的老百姓们,发现他们身上的短衫早就被汗水沁透了,衣服下的皮肤和胳膊上裸露出来的皮肤完全是两个迥然不同的颜色。
这是怎么样的决心和凝聚力,才能让他们冒着如此大的日头还能有如此干劲?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个地方的人能在没有任何利益驱使的情况下,如此奋进,其中的力量着实是让他这个当皇帝的震撼。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中州现在的状态,他觉得张彦瑾可谓是把人和发展到了极致。
皇上也看过张彦瑾递交上来的中州规划图,他甚至不难想象,等到这一座一座红砖房建造起来的时候,中州会是什么样子!
在李明锐询问皇上要不要去里面看看,或者是让张彦瑾他们领路,他进去好好参观参观的时候,皇上摆手拒绝,直接翻身上马道:“朕去了反倒是打扰了他们,等到彻底建好之后,朕再过来也不迟!”
就这样,皇上微服私访一圈之后,就直接回了长安城,而张彦瑾和陈溯他们接到陈德让和张仲谦传来的信函让他们做准备的时候,才打听到皇上早就已经回去了。
两人面面相觑一番后,还是张彦瑾猜出了皇上的心思,他笑道:“走吧,干活去吧,皇上这是不想打扰我们,让我们好好干活呢。”
嘴巴上说得轻松,可张彦瑾心中却越发佩服当今皇帝,真不愧是一代贤君,居然不摆帝王架子,悄悄来了之后悄悄走了,当真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啊!
这一段时间,张彦瑾虽然一直在别的地方忙碌,可洛阳牡丹园的事情他也一直在操心,许许多多的工匠在各地琥珀酒坊的资助下,陆陆续续来到了洛阳。
在张彦瑾的安排下,工匠们都先参观牡丹园,之后再在张彦瑾的要求下做出一件工艺品。
若是按照评判标准觉得工艺不错,张彦瑾便重金把工匠留下来,若是感觉来的工匠做工不行,张彦瑾便给出路费,委婉的把工匠送走。
就这样,十多天下来,竟然筛选出了上百个手艺高超的工匠。
与此同时,张伍二也带着香山帮的工匠们不远万里回到了洛阳。
张彦瑾这才知道,这一代香山帮的工匠们还没有发迹,掌门人是杨耀祖。此人虽在历史上了无印记,可他的儿子却名留青史。
杨耀祖的儿子正是当年将画家张僧徭的绘画风格运用到雕塑和建筑上面,制作出保圣寺九尊罗汉的一代名手,杨惠志。
在艺术方面,人能不能发迹或者能不能出名,是有一定运气成分在里面的。
杨惠志的手艺传自他的父亲杨耀祖,如此足以证明杨耀祖的手艺之精湛。
再者,等到杨耀祖等人完成了牡丹园的建造,恐怕也会跟着牡丹园一起名留青史。
更让张彦瑾兴奋的是,他这一次不仅招揽来了工匠,还招揽来了著名画家文辉明。文辉明属于吴门画派的画家,他的书画造诣可谓是极其全面,诗、书、文、化无一不精,无一不通,历代人称之为四绝全才。
最重要的是,他无论是诗、书、文、化这四样的哪一方面,都师从名家。
在绘画方面,他师从沈周,后来和沈周一起创建了吴门画派,在画史上更是和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为吴门四家。
巧合的是,他在诗文上唐伯虎等人被人称为吴中四大才子。
现如今,有了文辉明这个著名的画师,还有了以杨耀祖为首的香山帮工匠,更有宇文上恺这个懂得风水的规划大师,下面还有无数的工艺精湛的工匠,这么一群人聚在一起,他还怕牡丹园不会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园林?
张彦瑾这下子是彻底把牡丹园的事情全权授权给了文辉明、杨耀祖、宇文上恺,让他们筹划建设牡丹园,钱财方面他们不用担心。
不是他偷懒不参与牡丹园的设计,而是他知道他在上面只懂得皮毛,所谓术业有专攻,把事情交给擅长做这件事的人去做,才是省时又省力的办法。
半个月不到的功夫,文辉明、杨耀祖、宇文上恺三人就筹划完备,牡丹园的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
张彦瑾也没有闲着,他先书信联系了刘俊义,让他今年去海外的时候把花的种子带回来,他准备将海外的品种引进牡丹园培植,然后卖到中州各地和西域各国。
所谓物以稀为贵,中州当地的牡丹他则准备贩卖到海外和西域去。
南阳和信阳的茶叶他也安排人全部采摘了回来,并且做了加工,成了香浓四溢的信阳毛尖。
第90章
张彦瑾在让人将信阳毛尖按照不同重量装入到他批量生产的茶罐当中后, 便开始让人拉到宁州交给刘俊义, 让他贩卖到海外去, 赚到的钱则大家平分。
由于大量的信阳毛尖需要装入到茶罐当中,张彦瑾琢磨了一番, 对张伍二道:“你明天去各大村子里, 对那些农妇说,我们的工厂需要她们来帮忙装茶叶,每天二十文钱, 当天干活当天付工钱。”
“啥?不中吧?”张伍二在中州这地方待久了,也开始染上了中州的口音和说话方式:“二郎, 你没给我开玩笑吧?”
张彦瑾被他这憨样逗得一乐道:“什么中不中?中州话你倒是学得可快,我刚刚说的话, 像是和你开玩笑吗?”
“二郎, 这自古哪里有女人出门干活的事情?那会让人笑掉大牙的,肯定没有人干。”张伍二两只手放在一起,有些踌躇不安地看着张彦瑾,只觉得张彦瑾这思维实在是离经叛道,没有办法施行。
大魏朝根本就没有女人还可以出门上工赚钱的事情, 都讲究个藏于深闺当中, 就连农妇们也都是洗衣做饭, 扫地织布,鲜少出门。
“你什么意思?”张彦瑾眉头一挑道:“人家是缺条胳膊还是缺条腿,怎么就没有办法出门干活了?怎么就让人笑掉大牙了?”
中州重建,男人们每天都出外干活, 女人们没有地种,什么都没有,每天只能在家里闲着,靠着朝廷的补贴来维持生活,说是朝廷补贴,其实也是她们家里的男丁们每天出门干活换取来的报酬,不过这点报酬实在是少得可怜。
信阳和南阳这两个地方的农妇们还好,每天被族长带领着去伺候茶树,可其他地方的就不一样,可以说是每日每日无事可做。
与其让她们闲在家里,不如安排到茶叶厂里去,做茶叶装罐的工作,这样一来,便是双赢了。他的工厂需要工人,而这些农妇们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工钱来生活。
更重要的是,让中州的妇女们出来给茶叶装罐,这不过是他计划实施的第一步,他以后还有其他厂子要开,里面的工作细致,男人们干起来绝不如女人们上手快,他必须要打破传统,让妇女们慢慢走出家门,到外面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