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唐奶奶
  吃完早饭,商氏急忙把刘娥叫进里屋,说道:“你给我坐下。”
  刘娥不满的说道:“您又怎么了?”
  “你这个死丫头,敢情我昨天下午和你说了半天的废话,你都没有听进去。昨天晚上表现还不错,没有理会那个丫头片子,今天早上又发什么神经,还低声下气的去抱那个丫头。”商氏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刘娥很不喜欢商氏的语气和说的话,反驳道:“默默挺好的,你别总左一个丫头片子,右一个丫头片子的,多难听呀!再说了,我就不是丫头片子了,您自己还是丫头片子呢!只不过是个老丫头片子。”
  “你这个死丫头,连你老娘都敢说,真是没规矩,你就是缺心眼。你能和默默比呀!不要自降身价,她是谁生的,你又是谁生的,以后不许抱着她到主桌上吃饭。”商氏戳着刘娥的头说道。
  刘娥不满的说道:“我才不呢!”说完就跑出去了,商氏气死了,在心里想:这个死丫头,连我的话都不听了,晚上回来看我怎么收拾她!实在不行,反正还有老头子呢!
  刘娥跑出主屋,走到默默家的屋里外,喊道:“大嫂,默默在屋里吗?”
  孙氏一听刘娥的声音,连忙回答道:“她小姑,默默在屋里呢!你进来吧!”
  刘娥赶紧进屋,看到默默和孙氏两个人在屋里,说:“大嫂,我带默默出去玩玩吧!”
  默默一听这话,心里乐开了,正愁没借口出去转转呢。正好小姑姑来了,真是天助她也。
  默默用水汪汪的大眼晴看着孙氏,孙氏不忍心拒绝默默,但是最主要不是默默的眼神,是小姑的态度,小姑对默默的好是她亲眼看到的,为了默默不惜违背婆婆的意愿,孙氏就点点头对刘娥说:“好的,她小姑,你要好好带着默默,注意安全。”
  刘娥连忙答应道:“我会的,大嫂,我办事,你放心。”
  接着孙氏又不放心的嘱咐默默说:“紧跟着小姑姑,不要乱跑,知道吗?”
  默默急忙小鸡吃食般的点点头,说道:“好的,娘。”说着就牵着刘娥的手,走出了屋子。
  默默牵着刘娥的手,走出了她们家,看到她们家是在最西面的,家后面不远的地方是一座大山,这应该就是大哥、二姐和三姐他们平时找野菜喂猪的山。
  大山威武雄壮,延绵不绝几千里,估计哥哥他们只是在进山处寻找野菜,没有深入进山,越是里面,珍贵的动物或者是药材就更多。但是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所以为了生命的安全,应该远离大山的深处。
  在家右面大概百米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河流顺流而下,估计可能是发源于后面的大山,每天村民饮用的水源是来自这里,可以说,这条小河是村里的母亲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可见其重要性。
  在家的前面是一大片的农田,现在是五月,还没到收获的季节,但是,田里的小麦颗粒饱满,迎着太阳在微风中点头微笑。
  在家的左边是一户户的人家,几乎每家都是青砖大瓦房,只是有的是很古老的的,有的是新建的,看到这里,默默心里严重的不平衡,她家里还是毛坯房,激起了默默奋斗的斗志。小姑姑说,
  这里的每家格局和默默家的类似,听小姑姑说,没有分家的一家人都是住在一起的,儿子和媳妇都是靠着长辈住的,一眼望去,默默大概的目测一下,应该有至少十几家,一百多人吧!
  看来村里的人还是挺多的,人都好办事,同时人多也会坏菜,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双面性的,默默仔细的琢磨,要好好的利用,应该是优势的资源。住在大山里的村民,一般都是比较淳朴和善良的,害群之马有是有,但是不多。
  默默边牵着小姑姑的手,边看着思考,如何改善她们家的生活条件。正好在路上看到一个五六十岁,精神抖擞的老太太揪着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胖墩,老奶奶嘴里在说着:“你这个死小子,这么皮,还能砸人家,不要命了,你很能呀!”
  小胖墩嘴里连忙说:“奶奶,我不干了,下次不会了,你快放开,我耳朵很疼的。”
  “你这个小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是不太相信你的。”老奶奶生气的说。
  胖墩又说道:“奶奶,你怎么能不相信您的孙子呢?”刚说完,老奶奶抬头看着前面,发现刘娥和默默,一把把小胖墩揪到默默面前说:“默默呀!我把这个死小子给你带来了,他敢砸你的后,你就砸他的,给还回来。你给我好好的砸他,不用手下留情。”
  默默很诧异,在心里想:这是奶奶和亲孙子吗?这么搞笑,还好好的砸,真亏奶奶说的出口。
  小胖墩不乐意了,说道:“奶奶,到底谁是你的孙子呀!不带这么偏心的。”
  “那你砸人家默默的时候,怎么不想到是我的孙子,干这种缺德事,尽丢你奶奶的脸,带你出去,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我的孙子。”唐奶奶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默默还是笑笑说:“唐奶奶,我的头已经没事了,不用还回来的。”
  唐奶奶坚持说:“走,唐平,奶奶带你到默默家门上,登门道歉去。”说着拉着小胖墩往默默家的方向去了,默默和刘娥只好紧随其后,跟着一起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默默问小姑姑刘娥说:“小姑姑,那个唐奶奶好奇怪呀!”
  “默默,你不要奇怪,唐奶奶一直都很要强,主要是她的经历比较坎坷。”刘娥细细的对默默说道。
  “什么经历呀?这么不一样,坎坷呀!”默默好奇的问道。
  “唐奶奶今年和娘一样大,55岁。我听娘说过,她原来年轻的时候,是村里的村花,人长的漂亮不说,干活也是一把好手,连带着烧的一手的好菜。
  有很多村里和邻村的人,请媒婆去她家里说亲,她家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踏破了,可是她就是不同意。”
  默默有点想不通的问:“为什么呀!求亲的人家那么多,总有一家是适合唐奶奶的。”
  小姑姑刘娥惋惜的说:“天公不作美呀!唐奶奶对爹娘说,她要自己挑相公,不需要别人帮她做主,最后她选择了一个外乡来这里逃荒的叫唐鹰的书生。
  本以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书生和一个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女子无共同语言,生活不幸福的。可是结果大跌眼镜,结婚一年后,他们的第一个儿子也是最后一个儿子唐军降临到这个家里,给这个家庭添加了很多的欢声笑语。
  就这样他们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了五年,唐鹰就和和三爷爷一起被迫的应征当兵了。一晃三十及年过去了,唐鹰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在唐鹰应征当兵三年没有回来的时候,好多的人劝唐奶奶改嫁,一个人养活儿子很不容易,娘家的爹娘和哥哥嫂嫂都不支持她守节,都劝她带着唐军改嫁。
  唐奶奶坚持没有改嫁,独自带着唐军,靠着唐鹰应征当兵,奖励的二十两银子,和平时的绣活,勉强的养活自己。她也没有向谁低头,辛苦的拉扯唐军长大。好在最后,苦尽甘来了。
  唐军十八岁的时候,娶了小他三岁的李氏,结婚以后,李氏孝敬唐奶奶,生活过的不错,也有了两个孙子,十八岁的长孙唐火和八岁的唐平,就是刚才的小胖墩。唐火年前刚娶了邻村的王氏,小两口日子过的还不错。
  唐奶奶最担心的就是唐平的性子和脾气。因为是媳妇李氏的小儿子,从小一直的娇养,养的不成人形了。”
  默默在心里佩服唐奶奶,一个妇人独自的抚养儿子,长大成人到结婚生子,其中的艰辛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说着说着到默默的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