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献陵祭祀
长安正北约六十里方位,坐落着一座十分壮观的陵寝,这里名叫献陵,埋葬的主人就是李世民的父亲,唐高祖李渊。
献陵坐北朝南,仿照光武帝的原陵建造而成,整个陵寝的规模很大,封土呈覆斗形,看起来像座土山似的,整个陵园呈长方形,四周夯土为墙,四面的墙上各开一门,每座门前都有两座石虎守护,陵园外还有专门的守陵人守护,平时根本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不过今天献陵的守陵人却忽然全部被调开,四周全都由一支特殊的部队守护,等到下午时,南面的正门也被打开,然后一个身穿普通青色长衫的年青人推着一个轮椅走进来,虽然已经是夏初时分,但是轮椅上的老人却还是盖着一层薄毯,放在腿上的枯瘦双手微微颤抖着,苍老的眼睛中,也蓄满了晶莹的泪水。
李愔也发现了父亲李世民的异样,其实就在他们刚刚靠近献陵时,李世民就开始变得十分激动,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时而悲伤、时而愧疚,多种感情交织在一起,由此可知李世民剧烈的心理活动。
李世民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就想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将自己心中的几个未了的心愿了结,其中兕子的婚事正在筹办之中,剩下的几件事则都比较隐秘,比如悄悄的来献陵祭拜,甚至为了保密,除了他和李愔外,周围安排的人要么是他手下的影卫,要么就是李愔的四卫,这些人就是到死都不会把今天的事泄露出去。
其实说起献陵,李世民几乎每年都会前来祭拜,不过这次他主要不是来祭拜父亲李渊的,而是另有其人。
李愔推着李世民的轮椅,沿着青石路缓缓向前,一直走到李渊的陵墓前,这时李世民才长叹一声,眼睛中的泪水也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六郎,把香烛给你祖父摆上,然后磕上几个头,到陵外等着,一个时辰后再进来!”李世民也没有擦脸上的泪水,直接用沙哑的声音吩咐道。
“儿臣遵命!”只见李愔从将手中提着的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香烛等物,在李渊的陵前摆放好,其中还有几样果品和一壶酒,最后李愔按照礼仪,上前给自己这位没见过面的祖父磕了几个头,这才回到陵园的外面等着。
虽然这次来的主要目的不是祭拜李渊,但是身为儿子,既然来到献陵,自然要对父亲祭拜一番,况且李世民以前也有许多对不住父亲的地方,再加上命不久矣,因此心中也有许多的话想要和父亲聊一聊。
对于李渊这位全家祖父,李愔并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对方刚好在他穿越的前一年就去世了。历史上对于李渊这位唐高祖,评价一向不是很高,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放任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儿子争位,另外李渊还十分好色,特别是在登基称帝之后,后宫中的女子比李愔那位外公杨广还要多。
不过随着李愔慢慢的融入这个时代,对李渊的了解也不再仅仅只局限于后世的史书,这让他很快发现,其实李渊并不像后世评价的那么无能,有一条很明显的证据,做为大唐的开国皇帝,能在隋末的众多豪杰中脱颖而出,岂会是一个无能之辈?
说起来李渊其实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当初在刚起兵时,他就能因势借力,并且定下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军事思想,也正是有了这个正确的战略思想,才让大唐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以无敌之势横扫天下,数年之间就已经征服了整个中原。
不过相比在军事上的作为,李渊最大的贡献其实还是政治上的,正是他拍板决定,使得大唐的各方面都沿用隋制,而且还颁布了均田制,以及废除了前隋时大量的杂税,为大唐日后的兴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若是没有李渊,就不会有李世民后来的贞观之治。
可惜李渊虽然是个不错的皇帝,但却不是个好父亲,对于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同样优秀的儿子,他不但没起到父亲的调节作用,反而还因为胡乱许愿,使得两兄弟之间势如水火,最终于终于爆发了‘玄武门之变’,这让他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儿子,甚至连他自己也被迫退位,同时也背负了一个无能之名。
李愔在外面想着李渊的一生,一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他推开陵园的大门走进去时,发现李世民仍然坐在轮椅上,一双枯干的双手捂在满是皱纹的脸上,像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一样,在那里无声的哭泣。
李愔这也是第一次看到父亲如此失态,心中也不禁猜测之前李世民会对着父亲李渊的墓说些什么?同时脚步也不禁停了下来,站在距离李世民十几步远的地方,不知道自己是否该上前?
过了好一会好,李世民才察觉到李愔的到来,这才转过身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然后长吸了口气,平息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这才开口对李愔道:“六郎,你过来扶我起来,我要给父亲和母亲大人磕几个头。”
“是!”李愔急忙走过来应道。献陵中不但葬着李渊,而且李世民早丧的母亲窦皇后也被迁到这里与李渊合葬,至于刚才李世民在自己父母的陵墓前说了些什么?他又为何泪流满面?恐怕这个只有李世民自己知道了。
李世民的病体虚弱,当李愔扶住他的手臂时,感到李世民的身体很轻,手中像是抓住一把骨头似的,再想到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大唐皇帝,这让李愔也不禁心中一酸。
李世民借助李愔的扶持,挣扎着从轮椅上站起来,然后慢慢的挪到父母的墓前,双膝缓缓的跪下,这时才让李愔放开自己,枯瘦的双手扶地,然后艰难的弯下腰,十分郑重的向父母磕了几个头。李愔自然也不敢站着,同样也是跪在李世民的身后,恭敬的向这对自己的祖父、祖母磕头行礼。
等到李世民直起身后,又亲自拿起面前的酒壶,满上三杯酒后,李世民这才再次开口道:“父亲,这是您最喜欢的宜城九酝,本来儿子是想亲自去给您买的,可惜现在身体衰弱,实在无法前往,只得让六郎派人从宜城运了些回来,儿子亲口尝了一下,还是当年的那个老味道,您肯定会喜欢!”
李世民说着,端起三杯酒水洒在了李渊的陵前,然后他又斟了三杯,这次却是自己一饮而尽,李愔担心他的身体,本想开口劝阻,但是几次张口,却还是没有说出口,最后只是无声的叹息一声。
李世民也很有节制,在喝过三杯酒后,他就再也没喝,而是开始将酒水慢慢的洒在李渊的陵前,当最后一滴酒水落下后,李世民忽然发出一声叹息,然后用极低的声音道:“父皇,对不起!”
身后的李愔听到李世民最后的话,却是全身一震,同时目光复杂的看了一眼前面的父亲,虽然李世民仅仅只是说了五个字,但其中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
首先,从李世民进来之后,他就一直称李渊为父亲,也就是说,他之前全都是以一个儿子的身份面对李渊的陵墓,但是在最后一句时,李世民却忽然改口为‘父皇’,虽然仅仅只是一个称呼,但是却意味着李世民角色的转变,这时的他已经不再仅仅是李渊的儿子,同时还是大唐的皇帝。
李世民以一个皇帝的身份向李渊道歉,这其中的意味就十分的耐人琢磨了。李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当初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逼退位,虽然之后李渊又活了九年,而且还生下一堆的皇子和公主,但是身为一个皇帝被儿子逼着退位,只要用点脑子想一想就能明白李渊会有多憋屈?
另外在玄武门之变中,李渊仅剩的三个嫡子中,因自相残杀又死了两个,而且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十分的受李渊宠爱,由此可知李渊心中会如何的悲痛。这些李世民都要负上最直接的责任。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世民选择在临死之前来到献陵,然后当面向李渊说上一句对不起,由此可见,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也给李世民心中留下的一道不可磨灭的伤痕。
想到这些,李愔也不禁叹了口气,对于父辈们的事,他身为儿子自然没有资格去评说谁对谁错。不过李愔却知道,若是时光回流,让李世民再选择一次的,他肯定还会义无反顾的去做,这就是皇权的残酷性,而且皇权越大,皇位的争夺也就越残酷,这也是李愔为什么一直想要削弱皇权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在说完对不起后,示意李愔扶自己起来。当他再次坐回轮椅上后,李世民伸手指了指献陵的东北方向,那里是献陵的陪葬区,其中襄邑王李神符、淮安王李神通等皇族,以及一些重要的大臣,死后全都葬在这里。
另外在陪葬区内,还葬着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们也正是李世民此行最想祭拜的人。(未完待续。)
献陵坐北朝南,仿照光武帝的原陵建造而成,整个陵寝的规模很大,封土呈覆斗形,看起来像座土山似的,整个陵园呈长方形,四周夯土为墙,四面的墙上各开一门,每座门前都有两座石虎守护,陵园外还有专门的守陵人守护,平时根本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不过今天献陵的守陵人却忽然全部被调开,四周全都由一支特殊的部队守护,等到下午时,南面的正门也被打开,然后一个身穿普通青色长衫的年青人推着一个轮椅走进来,虽然已经是夏初时分,但是轮椅上的老人却还是盖着一层薄毯,放在腿上的枯瘦双手微微颤抖着,苍老的眼睛中,也蓄满了晶莹的泪水。
李愔也发现了父亲李世民的异样,其实就在他们刚刚靠近献陵时,李世民就开始变得十分激动,脸上的神色变幻不定,时而悲伤、时而愧疚,多种感情交织在一起,由此可知李世民剧烈的心理活动。
李世民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就想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将自己心中的几个未了的心愿了结,其中兕子的婚事正在筹办之中,剩下的几件事则都比较隐秘,比如悄悄的来献陵祭拜,甚至为了保密,除了他和李愔外,周围安排的人要么是他手下的影卫,要么就是李愔的四卫,这些人就是到死都不会把今天的事泄露出去。
其实说起献陵,李世民几乎每年都会前来祭拜,不过这次他主要不是来祭拜父亲李渊的,而是另有其人。
李愔推着李世民的轮椅,沿着青石路缓缓向前,一直走到李渊的陵墓前,这时李世民才长叹一声,眼睛中的泪水也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六郎,把香烛给你祖父摆上,然后磕上几个头,到陵外等着,一个时辰后再进来!”李世民也没有擦脸上的泪水,直接用沙哑的声音吩咐道。
“儿臣遵命!”只见李愔从将手中提着的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香烛等物,在李渊的陵前摆放好,其中还有几样果品和一壶酒,最后李愔按照礼仪,上前给自己这位没见过面的祖父磕了几个头,这才回到陵园的外面等着。
虽然这次来的主要目的不是祭拜李渊,但是身为儿子,既然来到献陵,自然要对父亲祭拜一番,况且李世民以前也有许多对不住父亲的地方,再加上命不久矣,因此心中也有许多的话想要和父亲聊一聊。
对于李渊这位全家祖父,李愔并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对方刚好在他穿越的前一年就去世了。历史上对于李渊这位唐高祖,评价一向不是很高,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放任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儿子争位,另外李渊还十分好色,特别是在登基称帝之后,后宫中的女子比李愔那位外公杨广还要多。
不过随着李愔慢慢的融入这个时代,对李渊的了解也不再仅仅只局限于后世的史书,这让他很快发现,其实李渊并不像后世评价的那么无能,有一条很明显的证据,做为大唐的开国皇帝,能在隋末的众多豪杰中脱颖而出,岂会是一个无能之辈?
说起来李渊其实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当初在刚起兵时,他就能因势借力,并且定下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军事思想,也正是有了这个正确的战略思想,才让大唐在极短的时间内,几乎以无敌之势横扫天下,数年之间就已经征服了整个中原。
不过相比在军事上的作为,李渊最大的贡献其实还是政治上的,正是他拍板决定,使得大唐的各方面都沿用隋制,而且还颁布了均田制,以及废除了前隋时大量的杂税,为大唐日后的兴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若是没有李渊,就不会有李世民后来的贞观之治。
可惜李渊虽然是个不错的皇帝,但却不是个好父亲,对于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同样优秀的儿子,他不但没起到父亲的调节作用,反而还因为胡乱许愿,使得两兄弟之间势如水火,最终于终于爆发了‘玄武门之变’,这让他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儿子,甚至连他自己也被迫退位,同时也背负了一个无能之名。
李愔在外面想着李渊的一生,一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他推开陵园的大门走进去时,发现李世民仍然坐在轮椅上,一双枯干的双手捂在满是皱纹的脸上,像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一样,在那里无声的哭泣。
李愔这也是第一次看到父亲如此失态,心中也不禁猜测之前李世民会对着父亲李渊的墓说些什么?同时脚步也不禁停了下来,站在距离李世民十几步远的地方,不知道自己是否该上前?
过了好一会好,李世民才察觉到李愔的到来,这才转过身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然后长吸了口气,平息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这才开口对李愔道:“六郎,你过来扶我起来,我要给父亲和母亲大人磕几个头。”
“是!”李愔急忙走过来应道。献陵中不但葬着李渊,而且李世民早丧的母亲窦皇后也被迁到这里与李渊合葬,至于刚才李世民在自己父母的陵墓前说了些什么?他又为何泪流满面?恐怕这个只有李世民自己知道了。
李世民的病体虚弱,当李愔扶住他的手臂时,感到李世民的身体很轻,手中像是抓住一把骨头似的,再想到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大唐皇帝,这让李愔也不禁心中一酸。
李世民借助李愔的扶持,挣扎着从轮椅上站起来,然后慢慢的挪到父母的墓前,双膝缓缓的跪下,这时才让李愔放开自己,枯瘦的双手扶地,然后艰难的弯下腰,十分郑重的向父母磕了几个头。李愔自然也不敢站着,同样也是跪在李世民的身后,恭敬的向这对自己的祖父、祖母磕头行礼。
等到李世民直起身后,又亲自拿起面前的酒壶,满上三杯酒后,李世民这才再次开口道:“父亲,这是您最喜欢的宜城九酝,本来儿子是想亲自去给您买的,可惜现在身体衰弱,实在无法前往,只得让六郎派人从宜城运了些回来,儿子亲口尝了一下,还是当年的那个老味道,您肯定会喜欢!”
李世民说着,端起三杯酒水洒在了李渊的陵前,然后他又斟了三杯,这次却是自己一饮而尽,李愔担心他的身体,本想开口劝阻,但是几次张口,却还是没有说出口,最后只是无声的叹息一声。
李世民也很有节制,在喝过三杯酒后,他就再也没喝,而是开始将酒水慢慢的洒在李渊的陵前,当最后一滴酒水落下后,李世民忽然发出一声叹息,然后用极低的声音道:“父皇,对不起!”
身后的李愔听到李世民最后的话,却是全身一震,同时目光复杂的看了一眼前面的父亲,虽然李世民仅仅只是说了五个字,但其中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
首先,从李世民进来之后,他就一直称李渊为父亲,也就是说,他之前全都是以一个儿子的身份面对李渊的陵墓,但是在最后一句时,李世民却忽然改口为‘父皇’,虽然仅仅只是一个称呼,但是却意味着李世民角色的转变,这时的他已经不再仅仅是李渊的儿子,同时还是大唐的皇帝。
李世民以一个皇帝的身份向李渊道歉,这其中的意味就十分的耐人琢磨了。李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当初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逼退位,虽然之后李渊又活了九年,而且还生下一堆的皇子和公主,但是身为一个皇帝被儿子逼着退位,只要用点脑子想一想就能明白李渊会有多憋屈?
另外在玄武门之变中,李渊仅剩的三个嫡子中,因自相残杀又死了两个,而且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十分的受李渊宠爱,由此可知李渊心中会如何的悲痛。这些李世民都要负上最直接的责任。
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世民选择在临死之前来到献陵,然后当面向李渊说上一句对不起,由此可见,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也给李世民心中留下的一道不可磨灭的伤痕。
想到这些,李愔也不禁叹了口气,对于父辈们的事,他身为儿子自然没有资格去评说谁对谁错。不过李愔却知道,若是时光回流,让李世民再选择一次的,他肯定还会义无反顾的去做,这就是皇权的残酷性,而且皇权越大,皇位的争夺也就越残酷,这也是李愔为什么一直想要削弱皇权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在说完对不起后,示意李愔扶自己起来。当他再次坐回轮椅上后,李世民伸手指了指献陵的东北方向,那里是献陵的陪葬区,其中襄邑王李神符、淮安王李神通等皇族,以及一些重要的大臣,死后全都葬在这里。
另外在陪葬区内,还葬着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们也正是李世民此行最想祭拜的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