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扰民,怎么扰了?
人证物证呢?
你怎么证明这些人真是老老实实的庄稼汉而不是你特意找来的闲汉呢?
看看,看看,就是因为这些没完没了的弹劾奏本,光是查明实情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以及浪费皇帝有限的精力了,皇帝还怎么有精力去想如何改善民生了?
这些事情,在宋知夏看来,根本就是没有必要去专门理会的狗屁闲事,先把重要的政事给处理了,有闲功夫了再翻出来看一看,但是看过也就算了,专门去理会就是根本不值得。
如今明国新立,需要关注的根本不是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
可是这些事在宋力刚这个皇帝看来,却是国家纲常所在,所有有关用人的尺度规矩,在他看来,都是最重要的政事,说白了,在他看来,控制朝臣,平衡势力,就是重要过民生大计的最大事。
宋力刚就是这么被朝臣们控制着,牵入了光骂仗不干事的党争朝争中了。
宋知夏又问起了宋勇毅,这三年里他做了哪些政事?
这不问还好,一问宋知夏真是恨不能立刻把宋勇毅拖过来抽一顿,他脑子有病啊。
宋勇毅受了那些文臣的蛊惑,竟然认可了他们关于裁减军备的提议,甚至还专门写了奏本,请求宋力刚裁减军备,减少军队的数量,“放丁归田”。
放丁归田个屁!
放丁,放什么丁?
裁减了边关戍卫,谁来给你守卫边疆,震慑越国和鲁国?
裁减了各州州军,谁来给你守卫国土,监视和牵制各州大族?
归田,归的又是哪家的田?
你以为你给了那些归乡将士银两,他们就可以拿着银两去买地了吗?
想的美,土地都在那些大族的手里。
宋知夏在乡间走了一大圈,才知道那些大族到底掌握了多少的土地,那是极为可怕的数量。
没有军队,没有武力震慑,你以为那些大族那些文臣真的会听你的话?
不是被架空皇权成为傀儡,就是直接成为亡国之君。
宋勇毅的脑子里被人灌进了多少毒水啊?这是在自毁城墙啊。
宋知夏又问张氏,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是谁?
张氏一说,果然如宋知夏所料,都是讲仁义的高洁之士,这等贤人,只能教导学子教导臣子,但不能教导帝王,因为短板严重,只有仁义,却无王道霸道,更无文武经济刑律的大格局,这样的仁义帝王,与国与民,真的未必是件幸事。
好心办坏事的例子不少,地位不同,带来的坏事影响也不同,农夫的好心办坏事,坑的也就是一村人,而帝王的好心办坏事,坑的就是一国人,这与昏君误国又有何不同呢?
宋知夏搓着手指头,心中暗思,该先拿哪件事来做引子呢?
又该先拿谁来开刀呢?
啧,要不,直接挑动一场动乱?
来一场大清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文科生学姐的地雷,爱你么么哒
感谢文科生学姐、冰海の叶、田天、梦之流光、ldr1209、annie、燕羽小妞的营养液
谢谢亲爱的小天使们
第203章 乱象
深夜的皇宫中,划出了几道肉眼极难捕捉的身影,一晃眼,又不见了。
宋知夏、东景和几个八甲战士飞速的离开皇宫离开京城,在这三年里,宋知夏的武力已经有了极高的提升,她如今早已不是需要八甲战士保护的弱者了,在两个月前她已经通过了八甲的战士考核,达到了战士的武力水平,也正是因为她有了自保的武力,所以她才选择了回国,不然她才不会贸贸然的回国,因为不能成为利刃,就只能沦为鱼肉。
宋知夏视明国为杀戮屠宰场,心中极为提防警惕,由此可见一斑。
宋知夏一行人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京城,一夜之间,宋知夏已经奔波了四处地方,在四位武将的府邸悄悄的放置了四封告密信。
告密信的内容不长,只有两页,但是记载的内容却重的能压垮许多武将的神经。
信中写了朝臣们对于裁减军备、放丁归田的奏本内容,还有朝臣们认为军备过大、武将过多,与国无益,乃是国之乱源的议论,言辞极为刻薄。
信尾还写了太子附和裁减军备的上疏内容,还有拟定的归田人数、归乡银子。
文臣对于武将的针对、鄙薄以及压制,几十年来一直是武将的心病,是不可触碰的痛处,而鸟尽弓藏更是武将心中最深刻的惶恐,每一任皇帝登基之后便是开启新一轮的武将屠杀之路,简直已经是定律了,自从明国开创,新帝登基以后,每一位四品以上的武将都在惶恐着,会不会某一日就有抄家灭族的大祸临头。
而如今提心吊胆等待着的祸事终于临头了,提议的是文臣,执刀的是太子,血腥的前路已经在他们的眼前铺开了。
是生,还是死?
是引颈就戮,还是拼死一搏?
若是拼死一搏,昭阳公主的八甲大军可会刀剑相加?
投放了四颗人心炸弹的宋知夏依然安安稳稳的在宫中当她的昭阳公主,恍若真是个养在深宫不知世事的公主一般。
接下来,她要做的,仍旧是继续等待。
时光长河在静静的流淌,一个月又一个月过去了。
宋知夏的及笄礼举办了。
人证物证呢?
你怎么证明这些人真是老老实实的庄稼汉而不是你特意找来的闲汉呢?
看看,看看,就是因为这些没完没了的弹劾奏本,光是查明实情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以及浪费皇帝有限的精力了,皇帝还怎么有精力去想如何改善民生了?
这些事情,在宋知夏看来,根本就是没有必要去专门理会的狗屁闲事,先把重要的政事给处理了,有闲功夫了再翻出来看一看,但是看过也就算了,专门去理会就是根本不值得。
如今明国新立,需要关注的根本不是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
可是这些事在宋力刚这个皇帝看来,却是国家纲常所在,所有有关用人的尺度规矩,在他看来,都是最重要的政事,说白了,在他看来,控制朝臣,平衡势力,就是重要过民生大计的最大事。
宋力刚就是这么被朝臣们控制着,牵入了光骂仗不干事的党争朝争中了。
宋知夏又问起了宋勇毅,这三年里他做了哪些政事?
这不问还好,一问宋知夏真是恨不能立刻把宋勇毅拖过来抽一顿,他脑子有病啊。
宋勇毅受了那些文臣的蛊惑,竟然认可了他们关于裁减军备的提议,甚至还专门写了奏本,请求宋力刚裁减军备,减少军队的数量,“放丁归田”。
放丁归田个屁!
放丁,放什么丁?
裁减了边关戍卫,谁来给你守卫边疆,震慑越国和鲁国?
裁减了各州州军,谁来给你守卫国土,监视和牵制各州大族?
归田,归的又是哪家的田?
你以为你给了那些归乡将士银两,他们就可以拿着银两去买地了吗?
想的美,土地都在那些大族的手里。
宋知夏在乡间走了一大圈,才知道那些大族到底掌握了多少的土地,那是极为可怕的数量。
没有军队,没有武力震慑,你以为那些大族那些文臣真的会听你的话?
不是被架空皇权成为傀儡,就是直接成为亡国之君。
宋勇毅的脑子里被人灌进了多少毒水啊?这是在自毁城墙啊。
宋知夏又问张氏,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是谁?
张氏一说,果然如宋知夏所料,都是讲仁义的高洁之士,这等贤人,只能教导学子教导臣子,但不能教导帝王,因为短板严重,只有仁义,却无王道霸道,更无文武经济刑律的大格局,这样的仁义帝王,与国与民,真的未必是件幸事。
好心办坏事的例子不少,地位不同,带来的坏事影响也不同,农夫的好心办坏事,坑的也就是一村人,而帝王的好心办坏事,坑的就是一国人,这与昏君误国又有何不同呢?
宋知夏搓着手指头,心中暗思,该先拿哪件事来做引子呢?
又该先拿谁来开刀呢?
啧,要不,直接挑动一场动乱?
来一场大清洗?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文科生学姐的地雷,爱你么么哒
感谢文科生学姐、冰海の叶、田天、梦之流光、ldr1209、annie、燕羽小妞的营养液
谢谢亲爱的小天使们
第203章 乱象
深夜的皇宫中,划出了几道肉眼极难捕捉的身影,一晃眼,又不见了。
宋知夏、东景和几个八甲战士飞速的离开皇宫离开京城,在这三年里,宋知夏的武力已经有了极高的提升,她如今早已不是需要八甲战士保护的弱者了,在两个月前她已经通过了八甲的战士考核,达到了战士的武力水平,也正是因为她有了自保的武力,所以她才选择了回国,不然她才不会贸贸然的回国,因为不能成为利刃,就只能沦为鱼肉。
宋知夏视明国为杀戮屠宰场,心中极为提防警惕,由此可见一斑。
宋知夏一行人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京城,一夜之间,宋知夏已经奔波了四处地方,在四位武将的府邸悄悄的放置了四封告密信。
告密信的内容不长,只有两页,但是记载的内容却重的能压垮许多武将的神经。
信中写了朝臣们对于裁减军备、放丁归田的奏本内容,还有朝臣们认为军备过大、武将过多,与国无益,乃是国之乱源的议论,言辞极为刻薄。
信尾还写了太子附和裁减军备的上疏内容,还有拟定的归田人数、归乡银子。
文臣对于武将的针对、鄙薄以及压制,几十年来一直是武将的心病,是不可触碰的痛处,而鸟尽弓藏更是武将心中最深刻的惶恐,每一任皇帝登基之后便是开启新一轮的武将屠杀之路,简直已经是定律了,自从明国开创,新帝登基以后,每一位四品以上的武将都在惶恐着,会不会某一日就有抄家灭族的大祸临头。
而如今提心吊胆等待着的祸事终于临头了,提议的是文臣,执刀的是太子,血腥的前路已经在他们的眼前铺开了。
是生,还是死?
是引颈就戮,还是拼死一搏?
若是拼死一搏,昭阳公主的八甲大军可会刀剑相加?
投放了四颗人心炸弹的宋知夏依然安安稳稳的在宫中当她的昭阳公主,恍若真是个养在深宫不知世事的公主一般。
接下来,她要做的,仍旧是继续等待。
时光长河在静静的流淌,一个月又一个月过去了。
宋知夏的及笄礼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