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倾巢来犯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氏,因战国时河北涿郡隶属燕国,因而,张飞时常自称燕人张翼德。()
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义结兄弟,成为生死之交。
刘备隐忍善谋,关羽急公好义,张飞猛不可当,三人合力,当即闯下偌大的名头。
若不是李贤横空出世,坏了刘备的好事,此时,刘备已经坐拥徐州之地,成就一番威名。
地盘丢了可以再夺,兵马没了可以重新招募,可是,结义兄弟拒不相投,这该如何是好?
刘备深恨李贤,若不是此人用计害了孔融,栽赃嫁祸于他,张飞又何必留质于青州。
如果张飞不在青州,刘备左臂右膀有若神助,又哪会沦落到今日这般凄惨的地步?
说来说去,刘备都觉得自己没有错。
是李贤无耻在先,张飞无义在后!
刘备痛恨李贤,痛恨张飞,觉得天下人都辜负了他。
不过,在关羽面前,刘备从未流露出类似的心思。
越是如此,关羽越是觉得张飞不够义气。
虽说刘备有错在先,可是,长兄之错不为错,作为兄弟,关羽觉得张飞不应该记恨在心,否则的话,便有违忠义这两个字。
只可惜,熟读《春秋》的关羽却不懂张飞的痛楚。
那一日,李贤重兵围困,若非张飞挺身而出,刘、关二人早已经沦为阶下囚。
毫不客气地说,是张飞牺牲自己,这才成全了刘、关二人。
本以为刘备逃出之后,一定会想法设法洗清嫌疑,救出为质的三弟,可是,张飞等了又等,只等来刘备劝他逃遁的书信。
自由?
自始至终李贤都没有限制张飞的自由,说到底,一直是张飞自己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
李贤守信,因为张飞的缘故,他放了刘备、关羽,同样,在真相大白之前,张飞不会独自逃生。
正是因为心中的那份坚持,张飞才放弃遁逃,也因为此时,张飞与刘备的隔阂才越来越大。
张飞秉性耿直,错的就是错的,对的就是对的,刘备迟迟不肯表态,这让他很是失望。
一年,两年,三年,时间一直过了五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了解一个人。
张飞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一直嗤之以鼻的李贤竟然有如此本领。
嚣张无比的曹操如何,还不是说败就败?
四世三公的袁绍又怎样?幽州、并之地尽归李贤之手。
与李贤比起来,刘备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小打小闹,完全上不得台面。
张飞骨子里终归流淌着战斗的血液,长时间的闲置过后,他心情低落,颓废暴躁。
直到有一天,张飞征得李贤的许可,征讨曹操。
虽说张飞没有统领兵马,只是孤身一人,可是,在血脉贲张的战场上,张飞却找到了久违的感觉。
窗棂外几只不知趣的蛐蛐正唧唧歪歪的叫个不停,书阁内通红通红的烛火在风中轻轻的摇曳着,借着烛光,李贤在凝眉苦思。
作为穿越过来的人儿,李贤很明白自己现在的地位,说白了,他就是个强大的乱臣贼子。
如果青州军能够一直胜下去也就罢了,没有人能够对李贤指手划脚。
反之,若是青州军突然败了,李贤一定会横遭不测。
毫不客气地说,李贤的一切都与他手中强大的军力密不可分。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自古皆然。
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李贤终于长吁一口气,狠狠地掷笔而出。
翌日一早,李贤便上书天子。
“当今天下,大乱将起,青州虽然地广物博,可是,人均钱粮却不多。土地的拓展需要充足的士兵以及英勇的将领,当然,更需要有足够的钱粮;钱粮的获取则需要百姓富足,要想百姓富足就要休养生息。由此来看,土地、钱粮的多寡与百姓有密切的关系,只有百姓生活安康,国家才会强盛……”
看到这里,天子刘协不禁微微颌首,李贤能够明智的看到这一点,而不是盲目的穷兵黩武,这就说明李贤还算一个可造之材。
越是如此,刘协越是心头黯然,李贤如此,何时才是刘协的机会?
拒绝是不能的,刘协只能同意施行,看一看这法子到底有多少可行之处。
“来人呐,去把董承唤来”刘协负手而行,恰似闲庭游步。
董承虽未限制,可是,在李贤势力为主的朝廷上却并未得到重用。
此次,刘协决定问计于董承。
甫一见面,刘协就开口说道“这是李贤想到的利民举措,你先看一看”。
董承应了一声,旋即展开布帛,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越往下看,他的眉毛就抖的越快“陛下,不得不说,李贤想法之新颖,简直闻所闻问,此等奇思妙想如果能够顺利实施,那对我大汉绝对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嗯,说的有理。不过依你之见,这举措究竟有几分的可行性?”
“再好的政策也离不开人,只要执行政策的人选好了,当有七成的把握!”
刘协吸了口冷气,他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大的把握。
如此看来,李贤此举简直不可阻挡。
董承又道:“陛下没有看到这一条吗?若是群臣心有疑问,可以划出一地作为试行之地,奖生育,促民生,推教育,求发展。为什么会有这一条,难道陛下还不明白吗?”
这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
刘协当即明白,“也罢,既然如此,倒不如答应的爽利些!”
“也好!”
“传朕口谕,李贤所言深得吾心,休养生息一事一切全凭李卿处置”
发出这道旨令之后,刘协整个人都瘫软下来。
李贤越强,刘协便越觉得自己卑微,他从未如此迫切过,若是李贤失败了,那该多好?
江水涛涛,凉风习习,立在战船的最前端,刘表手指南方,嘴里道“对岸的青州军有多少人马?”
黄忠沉着脸,一字一句的说道“回使君,隔河相望,并无一人,既没有营盘大寨,也没有旌旗华盖”。
手指在战船的木制护栏上颇有节奏的敲了敲,刘表又问,“可派了探马?”
“早已派出,只是无人回报”
刘表不屑,“定是青州军的诡计,想诱我贸然出击,我偏不遂他心愿”。
左右皆赞“使君一猜即中”。
“算了,左右无事,我想去前方看看虚实”,刘表的战船本来在水师的最中央。此时得了刘表吩咐,水师的大小船只便向两端分开,留出一条宽敞的水道以供大船行驶。
楼船上下有三层,每一层都载有三百名军士,在楼船的最高处,立着一杆硕大的旗帜,迎风招展,好不威风。
近了,更近了,等到距离南岸不过五丈远的地方,刘表终于命人停下了楼船。
仔仔细细的往南岸看了好久,刘表回神问道“可以上岸否?”
黄忠摇头,“使君已深入险境矣,兵法云,实实虚虚。青州军早知我方大军将至,又怎会不做防备?依我之间,青州军必有所图,静待三、五日之后,观其动静,再渡江攻之也不迟!”
刘表大笑,“卿所言正合吾意”。
于是刘表所在的楼船又缓缓的驶向了北岸,这么大的动静,南岸竟然一点表示都没有。
当天夜里,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天气雾蒙蒙的,不过刘表还是命人手执火把立在四方,用以警戒防卫。
立在船上,往南岸看去,黑漆漆的一片,并不见一丝闪光。
刘表疑惑,“怎不见青州军灯火?”
“必是听闻使君亲征,闻风而逃了”
刘表没有笑,他知道青州军不可能胆小的这种程度,对岸的青州军在搞什么把戏呢?
躺在榻上,刘表昏昏睡去。
翌日一早,便听船外士卒大哗。
刘表穿衣起身,立在船头,凉风吹过,把江水两岸的雾气都吹了个干干净净,在视野所及,全是密密麻麻的舟车、军士。
暗吸一口冷气,刘表正惊讶不解,忽然听到军士来报,说对岸青州军一夜之间便出了城池,如今南岸皆是兵马。
刘表叹了一口气,青州军突然之间多出了这么多的兵马,给荆州士卒带来了巨大的心里震撼,只怕这次北征很难取得大胜了。
青州军真的有这么多兵马吗?显然没有,原来张绣命人用麻绳缠缚芦苇,再给芦苇披上青衣,远远看去,有旌旗,有武器,这不是青州军还是什么?
当然,如果荆州军驾小舟踏上南岸,那么不多久,芦苇丛里就会冒出一群真正的青州军将他们围杀至死,这也是刘表难以发现真相的原因之一。
“使君,这南阳兵马齐备,只怕攻之不易呀”黄忠看出刘表面色不虞,想劝退刘表。
原本出师北伐,众人皆是出言相赞,可是,事到临头,刘表才觉得自己有些莽撞了。
李贤之所以获胜,并非毫无道理。
“传我谕令,今日午时,整军杀往北岸!”刘表咬咬牙,冷冷的说出这么一句话。
“使君三思呀!”
“使君,青州军虚实不知,贸然北进只怕~~”
“吾意已决,尔等无需多言”,刘表拂袖而去。
黄忠等人无不相视而叹。
午时一过,荆州军鼓乐齐鸣。
呜呜的号角声,咚咚的大鼓声,甚至还有士卒深重的呼吸声都在江水上喧嚣而过。
宛城城头,张绣面色一变,嘴里道“刘表好胆,竟然还敢攻来!哼,传令下去,纵火手准备”。
“诺!”
刘表船至江水中央,忽然狂风大作,硕大的浪头一个接一个的涌向船头,湿冷的江水溅湿了官袍,看上去,眨眼间,楼船就会倾覆水底。
此时,文聘驾驭小舟前来救援。
“我不走,传令下去,击鼓!”刘表紧紧的抓住栏杆,拒绝了文聘的护送。
“使君!请以百姓为重!”文武官员大为急躁。
“吾誓破南徐!”刘表咬牙切齿,他的身子时不时的撞向栏杆,撞的他浑身疼痛,但刘表却并不退缩。
刘表不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荆州水师,原本惶恐不安的荆州士卒渐渐的镇定下来。
说来也怪,刚才的飓风狂狼,只持续了一刻钟的功夫就消失于无形,再也感受不到一丝的风力。
“哈哈,天助我也!”刘表朗声长笑。
稍稍整理了一番队形,救起了落水的不少军卒,荆州水师又重新靠近了北岸。
“报,陛下,岸上空无一人,全是芦苇草人!”
“贼子安敢欺我!”刘表大恨,要是他灰溜溜的逃回了荆州,日后青州再传出消息,说那些吓退刘表的兵马只不过是些草人,他这个荆州牧岂不会是丢尽了脸面?
“杀进宛城!”冷飕飕的飘出这么一句话,刘表暗自庆幸,幸好,幸好他没有听信谗言,返回荆州。
“使君!”
“不用再说了!青州军兵少,我誓破之”经过刚才劝说,刘表已经对黄忠起了别样的心思。
荆州军缓缓的踏上了江水北岸,就像探马回报的,没有一个青州军。
一开始,荆州军还是小心翼翼的往前压进,可等到大队人马全都下船之后,大股大股的荆州军也就壮起了胆子。
“青州军连与我们一战的勇气都没有,真是胆小如鼠”
“青州军城小人少,不过听说此地女子腰细,臀大,嘿嘿”
“使君不准劫掳”
“你个呆子,哼,一会儿莫要后悔”
刘表立在楼船上,一船又一船的荆州军士全都上了岸。
黑压压的士卒缓缓的踩过密密麻麻的芦苇,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
“使君”
“我要与军士同甘共苦”
“使君!舟船是大军进退之根本,不容有失呀”
“好吧,但有消息,即刻快马来报!”
“诺!”
荆州军此次出征号称十五万大军,实际上只有八万人马,此时踏上南北岸的人马已经接近了三万,除了留守楼船的一万人马,还有四万人马未曾下船。
“都督!”瞅见荆州军人马越来越多,青州军偏将也忍不住胆寒起来。
“嗯,传令下去,点火吧”
“诺!”
“咦,那边怎么冒起了烟?”
“定是你小子昨夜没睡好,看花了眼,这芦苇丛里又怎么会有烟?”
“快看,起火了!”
“啊?哪里起火?”
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义结兄弟,成为生死之交。
刘备隐忍善谋,关羽急公好义,张飞猛不可当,三人合力,当即闯下偌大的名头。
若不是李贤横空出世,坏了刘备的好事,此时,刘备已经坐拥徐州之地,成就一番威名。
地盘丢了可以再夺,兵马没了可以重新招募,可是,结义兄弟拒不相投,这该如何是好?
刘备深恨李贤,若不是此人用计害了孔融,栽赃嫁祸于他,张飞又何必留质于青州。
如果张飞不在青州,刘备左臂右膀有若神助,又哪会沦落到今日这般凄惨的地步?
说来说去,刘备都觉得自己没有错。
是李贤无耻在先,张飞无义在后!
刘备痛恨李贤,痛恨张飞,觉得天下人都辜负了他。
不过,在关羽面前,刘备从未流露出类似的心思。
越是如此,关羽越是觉得张飞不够义气。
虽说刘备有错在先,可是,长兄之错不为错,作为兄弟,关羽觉得张飞不应该记恨在心,否则的话,便有违忠义这两个字。
只可惜,熟读《春秋》的关羽却不懂张飞的痛楚。
那一日,李贤重兵围困,若非张飞挺身而出,刘、关二人早已经沦为阶下囚。
毫不客气地说,是张飞牺牲自己,这才成全了刘、关二人。
本以为刘备逃出之后,一定会想法设法洗清嫌疑,救出为质的三弟,可是,张飞等了又等,只等来刘备劝他逃遁的书信。
自由?
自始至终李贤都没有限制张飞的自由,说到底,一直是张飞自己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
李贤守信,因为张飞的缘故,他放了刘备、关羽,同样,在真相大白之前,张飞不会独自逃生。
正是因为心中的那份坚持,张飞才放弃遁逃,也因为此时,张飞与刘备的隔阂才越来越大。
张飞秉性耿直,错的就是错的,对的就是对的,刘备迟迟不肯表态,这让他很是失望。
一年,两年,三年,时间一直过了五年,这么长的时间足以了解一个人。
张飞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一直嗤之以鼻的李贤竟然有如此本领。
嚣张无比的曹操如何,还不是说败就败?
四世三公的袁绍又怎样?幽州、并之地尽归李贤之手。
与李贤比起来,刘备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小打小闹,完全上不得台面。
张飞骨子里终归流淌着战斗的血液,长时间的闲置过后,他心情低落,颓废暴躁。
直到有一天,张飞征得李贤的许可,征讨曹操。
虽说张飞没有统领兵马,只是孤身一人,可是,在血脉贲张的战场上,张飞却找到了久违的感觉。
窗棂外几只不知趣的蛐蛐正唧唧歪歪的叫个不停,书阁内通红通红的烛火在风中轻轻的摇曳着,借着烛光,李贤在凝眉苦思。
作为穿越过来的人儿,李贤很明白自己现在的地位,说白了,他就是个强大的乱臣贼子。
如果青州军能够一直胜下去也就罢了,没有人能够对李贤指手划脚。
反之,若是青州军突然败了,李贤一定会横遭不测。
毫不客气地说,李贤的一切都与他手中强大的军力密不可分。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自古皆然。
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李贤终于长吁一口气,狠狠地掷笔而出。
翌日一早,李贤便上书天子。
“当今天下,大乱将起,青州虽然地广物博,可是,人均钱粮却不多。土地的拓展需要充足的士兵以及英勇的将领,当然,更需要有足够的钱粮;钱粮的获取则需要百姓富足,要想百姓富足就要休养生息。由此来看,土地、钱粮的多寡与百姓有密切的关系,只有百姓生活安康,国家才会强盛……”
看到这里,天子刘协不禁微微颌首,李贤能够明智的看到这一点,而不是盲目的穷兵黩武,这就说明李贤还算一个可造之材。
越是如此,刘协越是心头黯然,李贤如此,何时才是刘协的机会?
拒绝是不能的,刘协只能同意施行,看一看这法子到底有多少可行之处。
“来人呐,去把董承唤来”刘协负手而行,恰似闲庭游步。
董承虽未限制,可是,在李贤势力为主的朝廷上却并未得到重用。
此次,刘协决定问计于董承。
甫一见面,刘协就开口说道“这是李贤想到的利民举措,你先看一看”。
董承应了一声,旋即展开布帛,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越往下看,他的眉毛就抖的越快“陛下,不得不说,李贤想法之新颖,简直闻所闻问,此等奇思妙想如果能够顺利实施,那对我大汉绝对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嗯,说的有理。不过依你之见,这举措究竟有几分的可行性?”
“再好的政策也离不开人,只要执行政策的人选好了,当有七成的把握!”
刘协吸了口冷气,他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大的把握。
如此看来,李贤此举简直不可阻挡。
董承又道:“陛下没有看到这一条吗?若是群臣心有疑问,可以划出一地作为试行之地,奖生育,促民生,推教育,求发展。为什么会有这一条,难道陛下还不明白吗?”
这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
刘协当即明白,“也罢,既然如此,倒不如答应的爽利些!”
“也好!”
“传朕口谕,李贤所言深得吾心,休养生息一事一切全凭李卿处置”
发出这道旨令之后,刘协整个人都瘫软下来。
李贤越强,刘协便越觉得自己卑微,他从未如此迫切过,若是李贤失败了,那该多好?
江水涛涛,凉风习习,立在战船的最前端,刘表手指南方,嘴里道“对岸的青州军有多少人马?”
黄忠沉着脸,一字一句的说道“回使君,隔河相望,并无一人,既没有营盘大寨,也没有旌旗华盖”。
手指在战船的木制护栏上颇有节奏的敲了敲,刘表又问,“可派了探马?”
“早已派出,只是无人回报”
刘表不屑,“定是青州军的诡计,想诱我贸然出击,我偏不遂他心愿”。
左右皆赞“使君一猜即中”。
“算了,左右无事,我想去前方看看虚实”,刘表的战船本来在水师的最中央。此时得了刘表吩咐,水师的大小船只便向两端分开,留出一条宽敞的水道以供大船行驶。
楼船上下有三层,每一层都载有三百名军士,在楼船的最高处,立着一杆硕大的旗帜,迎风招展,好不威风。
近了,更近了,等到距离南岸不过五丈远的地方,刘表终于命人停下了楼船。
仔仔细细的往南岸看了好久,刘表回神问道“可以上岸否?”
黄忠摇头,“使君已深入险境矣,兵法云,实实虚虚。青州军早知我方大军将至,又怎会不做防备?依我之间,青州军必有所图,静待三、五日之后,观其动静,再渡江攻之也不迟!”
刘表大笑,“卿所言正合吾意”。
于是刘表所在的楼船又缓缓的驶向了北岸,这么大的动静,南岸竟然一点表示都没有。
当天夜里,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天气雾蒙蒙的,不过刘表还是命人手执火把立在四方,用以警戒防卫。
立在船上,往南岸看去,黑漆漆的一片,并不见一丝闪光。
刘表疑惑,“怎不见青州军灯火?”
“必是听闻使君亲征,闻风而逃了”
刘表没有笑,他知道青州军不可能胆小的这种程度,对岸的青州军在搞什么把戏呢?
躺在榻上,刘表昏昏睡去。
翌日一早,便听船外士卒大哗。
刘表穿衣起身,立在船头,凉风吹过,把江水两岸的雾气都吹了个干干净净,在视野所及,全是密密麻麻的舟车、军士。
暗吸一口冷气,刘表正惊讶不解,忽然听到军士来报,说对岸青州军一夜之间便出了城池,如今南岸皆是兵马。
刘表叹了一口气,青州军突然之间多出了这么多的兵马,给荆州士卒带来了巨大的心里震撼,只怕这次北征很难取得大胜了。
青州军真的有这么多兵马吗?显然没有,原来张绣命人用麻绳缠缚芦苇,再给芦苇披上青衣,远远看去,有旌旗,有武器,这不是青州军还是什么?
当然,如果荆州军驾小舟踏上南岸,那么不多久,芦苇丛里就会冒出一群真正的青州军将他们围杀至死,这也是刘表难以发现真相的原因之一。
“使君,这南阳兵马齐备,只怕攻之不易呀”黄忠看出刘表面色不虞,想劝退刘表。
原本出师北伐,众人皆是出言相赞,可是,事到临头,刘表才觉得自己有些莽撞了。
李贤之所以获胜,并非毫无道理。
“传我谕令,今日午时,整军杀往北岸!”刘表咬咬牙,冷冷的说出这么一句话。
“使君三思呀!”
“使君,青州军虚实不知,贸然北进只怕~~”
“吾意已决,尔等无需多言”,刘表拂袖而去。
黄忠等人无不相视而叹。
午时一过,荆州军鼓乐齐鸣。
呜呜的号角声,咚咚的大鼓声,甚至还有士卒深重的呼吸声都在江水上喧嚣而过。
宛城城头,张绣面色一变,嘴里道“刘表好胆,竟然还敢攻来!哼,传令下去,纵火手准备”。
“诺!”
刘表船至江水中央,忽然狂风大作,硕大的浪头一个接一个的涌向船头,湿冷的江水溅湿了官袍,看上去,眨眼间,楼船就会倾覆水底。
此时,文聘驾驭小舟前来救援。
“我不走,传令下去,击鼓!”刘表紧紧的抓住栏杆,拒绝了文聘的护送。
“使君!请以百姓为重!”文武官员大为急躁。
“吾誓破南徐!”刘表咬牙切齿,他的身子时不时的撞向栏杆,撞的他浑身疼痛,但刘表却并不退缩。
刘表不走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荆州水师,原本惶恐不安的荆州士卒渐渐的镇定下来。
说来也怪,刚才的飓风狂狼,只持续了一刻钟的功夫就消失于无形,再也感受不到一丝的风力。
“哈哈,天助我也!”刘表朗声长笑。
稍稍整理了一番队形,救起了落水的不少军卒,荆州水师又重新靠近了北岸。
“报,陛下,岸上空无一人,全是芦苇草人!”
“贼子安敢欺我!”刘表大恨,要是他灰溜溜的逃回了荆州,日后青州再传出消息,说那些吓退刘表的兵马只不过是些草人,他这个荆州牧岂不会是丢尽了脸面?
“杀进宛城!”冷飕飕的飘出这么一句话,刘表暗自庆幸,幸好,幸好他没有听信谗言,返回荆州。
“使君!”
“不用再说了!青州军兵少,我誓破之”经过刚才劝说,刘表已经对黄忠起了别样的心思。
荆州军缓缓的踏上了江水北岸,就像探马回报的,没有一个青州军。
一开始,荆州军还是小心翼翼的往前压进,可等到大队人马全都下船之后,大股大股的荆州军也就壮起了胆子。
“青州军连与我们一战的勇气都没有,真是胆小如鼠”
“青州军城小人少,不过听说此地女子腰细,臀大,嘿嘿”
“使君不准劫掳”
“你个呆子,哼,一会儿莫要后悔”
刘表立在楼船上,一船又一船的荆州军士全都上了岸。
黑压压的士卒缓缓的踩过密密麻麻的芦苇,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
“使君”
“我要与军士同甘共苦”
“使君!舟船是大军进退之根本,不容有失呀”
“好吧,但有消息,即刻快马来报!”
“诺!”
荆州军此次出征号称十五万大军,实际上只有八万人马,此时踏上南北岸的人马已经接近了三万,除了留守楼船的一万人马,还有四万人马未曾下船。
“都督!”瞅见荆州军人马越来越多,青州军偏将也忍不住胆寒起来。
“嗯,传令下去,点火吧”
“诺!”
“咦,那边怎么冒起了烟?”
“定是你小子昨夜没睡好,看花了眼,这芦苇丛里又怎么会有烟?”
“快看,起火了!”
“啊?哪里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