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摆驾翰林院!”
“可是陛下,那里起了火,一片混乱,陛下还是……”
岱山满脸担忧地劝谏。
“现在就去!”
刘未说走就走,快步迈出紫宸宫,脸色铁青地向着翰林院疾步而去,慌得身后一干宫人满头大汗。
“他一定是知道了什么,先下手为强了!母后到底在宫中给他留了多少人!”刘未心中思索之后,背后不由得汗湿一片,被冷风吹拂之后,甚至生出了刺骨的冰寒。
“他既然要毁了那幅画,就说明老三肖似高祖确实不假,沈国公也不是他的人。他到底选择了扶谁?老大?老二?”刘未心中暗想,“他既然撕破了脸面,我是不是也该开始还击了……”
刘未脑中在不停思考,脚步却一直没停,直到了画院附近,才看见之前派去探查的宫人们急急忙忙地跑了出来,身后跟着的正是抱着《东皇太一图》的那位老画师。
刘未见到那熟悉的画轴,心中不由得一松,连忙迎了过去,语气急迫至极。
“高祖的画像呢!”
“陛下!”
老画师见了刘未顿时瘫软在地,“臣求陛下恕了老臣的欺君之罪!臣为了能多看《东皇太一图》几眼,偷梁换柱塞了一副画轴一样大小的画进了原本的画筒之中,原想着找个没人的地方看几眼就偷偷放回去,谁知道刚换走没多久,画院居然失火了!”
“看画的人呢?”
刘未看着来来往往忙着救火的宫人,劈手将老画师怀里的画抢到自己手中,展开一看,正是那副《东皇太一图》,画的右下方还有自己激动之下掐出来的破痕,他以后也不准备修复了。
“他们以为留在画筒里供着的那副是真迹,火一起就忙着救画,此时恐怕已经被困在火海之中了。”
那老画师如丧考妣,显然这样的结果让他心里内疚极了。
“都怪老臣,担心私下偷画会被责罚,火起时没有立刻明言画在老臣这里,是老臣害死了那几位内侍……”
“陛下,请重重地责罚臣吧!”
刘未看着面前原本须发洁白的老画师如今胡子头发一片焦黑,手上身上也多有烧伤,就知道他为了护住那幅画,自己受了多少罪。
刘未仔细看了看,认出这个老者正是之前说出“高祖有萧家血脉,从小身长过人,剑眉朗目,所以这幅画便突出了高祖的阳刚之气,将东皇太一的至阳之气表现的淋漓尽致”的那位。
这位老画师是恵帝时期的供奉,一生都在画院之中钻研画技,在画院中算是德高望重之人,他将画丢在画院供他们观看,其实也存着几分如果画有了差错还能临摹出的想法。
当时他寄予重望的,就是眼前这位擅长人物的老画师。
想到老者对这幅画的痴迷,大致也就推算出这幅画是如何阴差阳错的被他侥幸给救了下来。
要是当时他明言画在他那里,恐怕死的就该是他了。
想到其中关节,刘未神色渐渐恢复如常,看着地上一片颓丧的老画师,非但没有生气,反倒微微笑了起来。
配合着画院一片狼藉、兵荒马乱的氛围,这样的笑容显得无比的怪异。
“怎么会责罚你呢……”
刘未扬起了嘴角。
“朕该赏你才是。”
☆、第67章 愿意?不愿意?
最近是多事之秋。
先是翰林院莫名起火,烧了画院里不少的画儿,还有几个宦官被着火升起的烟雾活生生熏死,惹得宫中人人紧张,生怕天子一怒浮尸千里。
还好,皇帝并未因此有何恼怒,反倒好生安慰了翰林院里的那些画师,其中那位救了《东皇太一图》的画师甚至还被赐下了一件宫中珍藏的丹青子真迹,虽然画的是山水,但也是外界难得一见的珍品。
然后皇帝就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大概是因为画在翰林院都不安全,又或者是皇帝想要其他人也领略高祖的风采,皇帝居然把那副高祖的《东皇太一图》挂在了宣政殿上。
宣政殿啊!那可是平日上朝、听政,以及举行朔望册封的地方,每天文武大臣都在这里上奏听宣,算是整个宫中人流最络绎不绝之处,结果皇帝就直接把《东皇太一图》挂在了宣政殿最显眼的位置!
许多爱画、善绘画的大臣为了这幅图,连早朝都来的早点,人没到齐就先进了殿中仰着头端详着这幅画,有的连上朝都走神,眼睛的余光不停的就往供在殿下的那副《东皇太一图》上飘……
听说有许多大臣已经在家中偷偷临摹了。
还有的老臣望着那幅画就痛哭流涕,非说这幅画挂在殿中以后,高祖向他们托梦了,还有的硬说上朝时觉得那高祖为原型的神仙太一眼睛老是看着自己云云……
其余的即使对画没有兴趣,但这幅百年前画圣丹青子的真迹实在名头太大,来来去去总要多看几眼,越看越觉得此画不凡,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宣政殿里挂上了丹青子《东皇太一图》的事情京中内外都知道了,许多对丹青子狂热无比的学子为了能看看这幅真迹,也挤破头想法子要得到举荐的资格参加殿试。
最近沈国公戴勇日子也不太好过,他没想到皇帝就这么大喇喇的把那幅画挂在那儿了。虽说见过他家这幅画的人不多,但因为这幅画名气太大,也不是没有交好的人家曾去求看过这幅真迹,有的人家想要炫耀自己和沈国公府关系好,都是用“我见过他家家传之宝”这样的噱头来吹嘘的。
好在以前是供在家庙里,光线昏暗又隔得远,几个老朋友居然都没看出这幅画动过手脚,有一位还感慨这幅画就得挂在亮处看,在黑乎乎的家庙里膜拜时,那眼睛都看不真切,原来这幅画最传神的地方居然是眼睛……
戴勇提心吊胆了许久,接受了无数同朝之臣或可惜或同情的安慰之后,一颗心才慢慢放了下来,也对和他家结盟的陆凡更加佩服。
也不知道他在哪儿弄到的手段,居然没有人生疑,反倒还夸赞这眼睛才是最传神之笔……
每个人都这么说,那这人画龙点睛的本事,已经超过丹青子了。
大约是这幅画太过让人赞叹,而又有太多的人想要瞻仰高祖的圣颜,对于皇帝用两个殿试的资格来换取这幅画的传言流出时,竟没有人嫉妒戴勇得了两个平步登天的名额,反倒有些可惜他换亏了。
至于皇帝为什么把这幅画放在这里,皇帝的对大臣的回答也很简单——这么一副画,如果只放在内库里,未免可惜。当年《东皇太一图》是为了纪念君臣之谊而被赐下,如今也为了提醒皇帝和臣子们牢记当年君臣相得的感情而挂在这里,算是一种见证。
这种情怀自然得到了一片赞誉之声。
宣政殿日夜都有人值守,白天上朝理政,晚上也是重兵把守,莫说一幅画,就是一根针都丢不去,挂在那般显眼的地方,除了宣政殿也起了火,否则这幅《东皇太一图》再安全不过。
这算是前朝发生的事情,暂时还不算什么大事,但要说起后宫里皇帝突然开了恩旨遣散宫人,就未免有些耐人寻味了。
代国是没有什么宫人遣散制度的,偶有放出宫去的,那也是宫中的恩旨,算是特例。宫中有采选使,会在地方上采选十三岁以上的良家子作为宫女,这种宫女有月俸有地位,有时候还能升任女官,是宫女中最普遍的一种,如今宫中年纪最大的宫女是景帝时期的,在宫中已经呆了一辈子。
还有一种叫宫婢,是家人犯罪而没入宫中的良家子,或是主家犯罪后没入宫中的,这种一般从事着技术工或后宫中的下等劳动,宋娘子就是当年主家犯罪没入宫中,被挑选出来做奶娘的,这种在宫中也非常多,很多都是在做着粗使工作。
至于地方藩王进献、民间有特殊才能而进献的,大多是妃嫔的预备役,这种宫人也有不少,很多都很快从宫女成为低等级的嫔妃,从此摆脱伺候人的命运。
代国的高祖不爱用宦官,所以宦官的地位普遍不高,导致民间很少愿意把孩子送进宫中做宦者,宦官的来源大多是犯人和穷困潦倒不得不卖身入宫的,还有一些是天生就是天阉,被采选使或家人送进宫中的。
正因为宫中没有遣散制度,而采选的采选使却是三年一采选,后宫里的宫人数量剧增,即使经历过平帝时期的宫变枉死了不少宫人,到了刘未登基之后,人数也渐渐回到了过去的数字,并且越来越多。
为何景帝和恵帝要扩大宫殿的规模,就是因为后来宫中的人数已经渐渐超过高祖时期,宫中已经容纳不下那么多人了。
这种事搁在恵帝时期,恵帝早就想法子裁人了,哪怕送也要送出去,一个方寸之间扫地的活儿都有四五个人干,让这位守财奴的皇帝看到了,恐怕要痛心地晕死过去。
当年王皇后治理内宫时也深觉开销过大,有些宫人是不必要的,如果实在不好遣散,送去冷宫也是一条路子,可皇帝都没有应允。
到了袁贵妃接手这个烂摊子时,更是对这么多宫人的吃喝拉撒头疼不已,俸禄虽然是国库出的,可是胭脂水粉膳食衣服和赏赐都是出自内府,这一大笔花销让刘未这个皇帝越做越穷。
恵帝当年钱不够用的时候,会荒唐到把宫中的东西拿出去让皇商去卖来补贴,他并不克扣后宫,恵帝时期的妃嫔宫人是过的最富裕的,而到了刘未这里,各种珍奇异宝虽然多,可是不能拿去换钱都是白搭。
宠妃袁贵妃的蓬莱殿算得上“人间仙府”,屋内珠光宝气,脚下踩着的都是狐腋之皮,喝水的杯子都是水晶盏,可她还是要克扣冷宫里的用度,看重王宁送上来的那点孝敬,为何?
因为刘未都没余钱,更不会让袁贵妃大手大脚的花。袁贵妃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闲钱,后来刘未派来了女官辅佐她,她连克扣宫人的用度都不敢明目张胆了,日子过得并没有别人想的那么风光。
所以,当袁贵妃听到皇帝要遣散一批年老的宫人出宫以减少内府开销时,眼泪都快激动的流下来了。
她又不是什么经营之才,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内府每月就拨下来那么多经费,她本事再强,还能生出钱来?
天知道她根本就没贪过什么好处,可日子还是没有王皇后在的时候好过,宫中许多人背后都骂她眼皮子浅克扣宫人,她自己也冤啊!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终于不必为那些杂事烦忧了……”蓉锦听到消息就忙不迭地庆贺,“西宫是冷宫,不能安置宫人,仅有的地方早就不够住人了,如今这些人一被遣散,娘娘压力就小多了。”
袁贵妃也难得露出快意的笑容:“可不是吗,那些老货每年还要胭脂水粉和新衣,简直就是糟蹋东西!”
蓉锦笑容敛了敛,复又带着一丝期望笑着说道:“娘娘,陛下可提了什么样的宫人能放出宫去?”
“宫女年满三十六岁,伺候过两朝以上的,可以出宫。这一次要放出三千人,宫女和女官都可出宫,宦官则是送往各地驿站、藩国为侍者,宦官恐怕放的不多。”袁贵妃顿时觉得自己扬眉吐气。
“淑妃身边那青鸾绿翠我早就看不顺眼了,可惜放的是伺候过两朝以上的宫人,否则这次我都给放出去。”
袁贵妃自从收了大皇子为子后,就一心一意将他送上皇位,尤其这段时间皇帝又开始临幸宫中其他妃嫔了,她的危机感更甚。
王皇后是间接因她而死,方淑妃因为她和被打入冷宫没什么区别,三皇子从小受她苛待缺衣少食,除非大皇子即位当上皇帝,她成为太后,否则哪一位皇子上位,她都可能不得善终。
如今她已经年近四十,皇帝的恩宠还能占多久?就从去年起,皇帝已经没有像以前那般宠爱她了,随着后宫里高位妃嫔死的死退的退,他似乎也不需要借助她的蛮横再做什么。
可后宫里还有一大把正当华年的妃嫔……
如今借着放宫人出宫,也好对这些痴心妄想的女人敲打敲打!
袁贵妃只觉得毛孔都激动地战栗起来,眼睛里闪出慑人的精光,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出一道名单,想要将宫中那些相貌出众的妃嫔身边的老宫人们个个遣散。
“启禀袁贵妃,含冰殿的王宁求见……”
殿外的宦官小声地通报。
“他来作什么?这个月的孝敬不是才给过吗?莫非是刘凌那……”袁贵妃奇怪地看向蓉锦。
蓉锦也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
“让他进来。”
总体来说,袁贵妃还是对刘凌身边这位宦官挺满意的,甚至有些庆幸当年被灭口的是刘赖子而不是这人。
那些宫人聚众赌博的抽成虽然不多,但每个月累积起来不少,最主要的是,王宁是个能干人,每个月都在逐增。
谁知王宁一进殿,行过礼,就满脸愁容地问起袁贵妃来:“娘娘,您可听说了最近要遣散宫人的恩旨?”
不等袁贵妃回答,一旁的蓉锦就翻了个白眼。
“还要你这奴婢问?这件事陛下已经交代给娘娘了!”
“那真是恭喜娘娘,贺喜娘娘了!”
王宁脸上笑容还没挤出多久,就又愁眉苦脸地说:“其实奴婢来找娘娘,也是为了此事。您也知道,奴婢是在冷宫外设局开场赚点小钱的,在奴婢这里寻乐子的,大多是宫中年长有些闲钱的老宫人,如今这一大批宫人放出去,以后的‘脂粉钱’恐怕就要少上不少。”
袁贵妃原本有些快意的表情渐渐收敛了起来。
“还有,奴婢以前能耳目灵通得到不少消息,概因这些老宫人的关系和人脉都千丝万缕,奴婢和他们常年接触,消息总能漏一点出来。如今这些老宫人一旦放出宫,奴婢可能就没有以前那么多消息递进来了。”王宁心中也是叫苦,他不必抬头都知道袁贵妃心情不会太好。
“
娘娘,奴婢怕过几个月后您会认为奴婢偷懒无能了,所以不得不先来做个报备,并非奴婢……”
“好了,你不必说了,我知道你的意思。”
袁贵妃有些烦躁地打断了王宁的话。
“最近三皇子有什么异动没有?”
“三皇子在宫中读书,并没有带奴婢伺候,陛下赐下了两个小宦官伺候笔墨,是以奴婢只能在含冰殿里等着,大多数时候在为娘娘赚点‘胭脂钱’。其实奴婢也想去东宫伺候三皇子的起居,但是这胭脂钱……”
“按你说的,人都少了,收益也不见得能有多少,你还是关心着正事罢。我会和太常寺说一声,让你也去东宫伺候。舞文弄墨还依旧伺候笔墨,你就伺候三皇子起居吧。宋娘子毕竟是女人,三皇子也这么大了,让她留在含冰殿。”
“可是陛下,那里起了火,一片混乱,陛下还是……”
岱山满脸担忧地劝谏。
“现在就去!”
刘未说走就走,快步迈出紫宸宫,脸色铁青地向着翰林院疾步而去,慌得身后一干宫人满头大汗。
“他一定是知道了什么,先下手为强了!母后到底在宫中给他留了多少人!”刘未心中思索之后,背后不由得汗湿一片,被冷风吹拂之后,甚至生出了刺骨的冰寒。
“他既然要毁了那幅画,就说明老三肖似高祖确实不假,沈国公也不是他的人。他到底选择了扶谁?老大?老二?”刘未心中暗想,“他既然撕破了脸面,我是不是也该开始还击了……”
刘未脑中在不停思考,脚步却一直没停,直到了画院附近,才看见之前派去探查的宫人们急急忙忙地跑了出来,身后跟着的正是抱着《东皇太一图》的那位老画师。
刘未见到那熟悉的画轴,心中不由得一松,连忙迎了过去,语气急迫至极。
“高祖的画像呢!”
“陛下!”
老画师见了刘未顿时瘫软在地,“臣求陛下恕了老臣的欺君之罪!臣为了能多看《东皇太一图》几眼,偷梁换柱塞了一副画轴一样大小的画进了原本的画筒之中,原想着找个没人的地方看几眼就偷偷放回去,谁知道刚换走没多久,画院居然失火了!”
“看画的人呢?”
刘未看着来来往往忙着救火的宫人,劈手将老画师怀里的画抢到自己手中,展开一看,正是那副《东皇太一图》,画的右下方还有自己激动之下掐出来的破痕,他以后也不准备修复了。
“他们以为留在画筒里供着的那副是真迹,火一起就忙着救画,此时恐怕已经被困在火海之中了。”
那老画师如丧考妣,显然这样的结果让他心里内疚极了。
“都怪老臣,担心私下偷画会被责罚,火起时没有立刻明言画在老臣这里,是老臣害死了那几位内侍……”
“陛下,请重重地责罚臣吧!”
刘未看着面前原本须发洁白的老画师如今胡子头发一片焦黑,手上身上也多有烧伤,就知道他为了护住那幅画,自己受了多少罪。
刘未仔细看了看,认出这个老者正是之前说出“高祖有萧家血脉,从小身长过人,剑眉朗目,所以这幅画便突出了高祖的阳刚之气,将东皇太一的至阳之气表现的淋漓尽致”的那位。
这位老画师是恵帝时期的供奉,一生都在画院之中钻研画技,在画院中算是德高望重之人,他将画丢在画院供他们观看,其实也存着几分如果画有了差错还能临摹出的想法。
当时他寄予重望的,就是眼前这位擅长人物的老画师。
想到老者对这幅画的痴迷,大致也就推算出这幅画是如何阴差阳错的被他侥幸给救了下来。
要是当时他明言画在他那里,恐怕死的就该是他了。
想到其中关节,刘未神色渐渐恢复如常,看着地上一片颓丧的老画师,非但没有生气,反倒微微笑了起来。
配合着画院一片狼藉、兵荒马乱的氛围,这样的笑容显得无比的怪异。
“怎么会责罚你呢……”
刘未扬起了嘴角。
“朕该赏你才是。”
☆、第67章 愿意?不愿意?
最近是多事之秋。
先是翰林院莫名起火,烧了画院里不少的画儿,还有几个宦官被着火升起的烟雾活生生熏死,惹得宫中人人紧张,生怕天子一怒浮尸千里。
还好,皇帝并未因此有何恼怒,反倒好生安慰了翰林院里的那些画师,其中那位救了《东皇太一图》的画师甚至还被赐下了一件宫中珍藏的丹青子真迹,虽然画的是山水,但也是外界难得一见的珍品。
然后皇帝就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大概是因为画在翰林院都不安全,又或者是皇帝想要其他人也领略高祖的风采,皇帝居然把那副高祖的《东皇太一图》挂在了宣政殿上。
宣政殿啊!那可是平日上朝、听政,以及举行朔望册封的地方,每天文武大臣都在这里上奏听宣,算是整个宫中人流最络绎不绝之处,结果皇帝就直接把《东皇太一图》挂在了宣政殿最显眼的位置!
许多爱画、善绘画的大臣为了这幅图,连早朝都来的早点,人没到齐就先进了殿中仰着头端详着这幅画,有的连上朝都走神,眼睛的余光不停的就往供在殿下的那副《东皇太一图》上飘……
听说有许多大臣已经在家中偷偷临摹了。
还有的老臣望着那幅画就痛哭流涕,非说这幅画挂在殿中以后,高祖向他们托梦了,还有的硬说上朝时觉得那高祖为原型的神仙太一眼睛老是看着自己云云……
其余的即使对画没有兴趣,但这幅百年前画圣丹青子的真迹实在名头太大,来来去去总要多看几眼,越看越觉得此画不凡,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宣政殿里挂上了丹青子《东皇太一图》的事情京中内外都知道了,许多对丹青子狂热无比的学子为了能看看这幅真迹,也挤破头想法子要得到举荐的资格参加殿试。
最近沈国公戴勇日子也不太好过,他没想到皇帝就这么大喇喇的把那幅画挂在那儿了。虽说见过他家这幅画的人不多,但因为这幅画名气太大,也不是没有交好的人家曾去求看过这幅真迹,有的人家想要炫耀自己和沈国公府关系好,都是用“我见过他家家传之宝”这样的噱头来吹嘘的。
好在以前是供在家庙里,光线昏暗又隔得远,几个老朋友居然都没看出这幅画动过手脚,有一位还感慨这幅画就得挂在亮处看,在黑乎乎的家庙里膜拜时,那眼睛都看不真切,原来这幅画最传神的地方居然是眼睛……
戴勇提心吊胆了许久,接受了无数同朝之臣或可惜或同情的安慰之后,一颗心才慢慢放了下来,也对和他家结盟的陆凡更加佩服。
也不知道他在哪儿弄到的手段,居然没有人生疑,反倒还夸赞这眼睛才是最传神之笔……
每个人都这么说,那这人画龙点睛的本事,已经超过丹青子了。
大约是这幅画太过让人赞叹,而又有太多的人想要瞻仰高祖的圣颜,对于皇帝用两个殿试的资格来换取这幅画的传言流出时,竟没有人嫉妒戴勇得了两个平步登天的名额,反倒有些可惜他换亏了。
至于皇帝为什么把这幅画放在这里,皇帝的对大臣的回答也很简单——这么一副画,如果只放在内库里,未免可惜。当年《东皇太一图》是为了纪念君臣之谊而被赐下,如今也为了提醒皇帝和臣子们牢记当年君臣相得的感情而挂在这里,算是一种见证。
这种情怀自然得到了一片赞誉之声。
宣政殿日夜都有人值守,白天上朝理政,晚上也是重兵把守,莫说一幅画,就是一根针都丢不去,挂在那般显眼的地方,除了宣政殿也起了火,否则这幅《东皇太一图》再安全不过。
这算是前朝发生的事情,暂时还不算什么大事,但要说起后宫里皇帝突然开了恩旨遣散宫人,就未免有些耐人寻味了。
代国是没有什么宫人遣散制度的,偶有放出宫去的,那也是宫中的恩旨,算是特例。宫中有采选使,会在地方上采选十三岁以上的良家子作为宫女,这种宫女有月俸有地位,有时候还能升任女官,是宫女中最普遍的一种,如今宫中年纪最大的宫女是景帝时期的,在宫中已经呆了一辈子。
还有一种叫宫婢,是家人犯罪而没入宫中的良家子,或是主家犯罪后没入宫中的,这种一般从事着技术工或后宫中的下等劳动,宋娘子就是当年主家犯罪没入宫中,被挑选出来做奶娘的,这种在宫中也非常多,很多都是在做着粗使工作。
至于地方藩王进献、民间有特殊才能而进献的,大多是妃嫔的预备役,这种宫人也有不少,很多都很快从宫女成为低等级的嫔妃,从此摆脱伺候人的命运。
代国的高祖不爱用宦官,所以宦官的地位普遍不高,导致民间很少愿意把孩子送进宫中做宦者,宦官的来源大多是犯人和穷困潦倒不得不卖身入宫的,还有一些是天生就是天阉,被采选使或家人送进宫中的。
正因为宫中没有遣散制度,而采选的采选使却是三年一采选,后宫里的宫人数量剧增,即使经历过平帝时期的宫变枉死了不少宫人,到了刘未登基之后,人数也渐渐回到了过去的数字,并且越来越多。
为何景帝和恵帝要扩大宫殿的规模,就是因为后来宫中的人数已经渐渐超过高祖时期,宫中已经容纳不下那么多人了。
这种事搁在恵帝时期,恵帝早就想法子裁人了,哪怕送也要送出去,一个方寸之间扫地的活儿都有四五个人干,让这位守财奴的皇帝看到了,恐怕要痛心地晕死过去。
当年王皇后治理内宫时也深觉开销过大,有些宫人是不必要的,如果实在不好遣散,送去冷宫也是一条路子,可皇帝都没有应允。
到了袁贵妃接手这个烂摊子时,更是对这么多宫人的吃喝拉撒头疼不已,俸禄虽然是国库出的,可是胭脂水粉膳食衣服和赏赐都是出自内府,这一大笔花销让刘未这个皇帝越做越穷。
恵帝当年钱不够用的时候,会荒唐到把宫中的东西拿出去让皇商去卖来补贴,他并不克扣后宫,恵帝时期的妃嫔宫人是过的最富裕的,而到了刘未这里,各种珍奇异宝虽然多,可是不能拿去换钱都是白搭。
宠妃袁贵妃的蓬莱殿算得上“人间仙府”,屋内珠光宝气,脚下踩着的都是狐腋之皮,喝水的杯子都是水晶盏,可她还是要克扣冷宫里的用度,看重王宁送上来的那点孝敬,为何?
因为刘未都没余钱,更不会让袁贵妃大手大脚的花。袁贵妃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闲钱,后来刘未派来了女官辅佐她,她连克扣宫人的用度都不敢明目张胆了,日子过得并没有别人想的那么风光。
所以,当袁贵妃听到皇帝要遣散一批年老的宫人出宫以减少内府开销时,眼泪都快激动的流下来了。
她又不是什么经营之才,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内府每月就拨下来那么多经费,她本事再强,还能生出钱来?
天知道她根本就没贪过什么好处,可日子还是没有王皇后在的时候好过,宫中许多人背后都骂她眼皮子浅克扣宫人,她自己也冤啊!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终于不必为那些杂事烦忧了……”蓉锦听到消息就忙不迭地庆贺,“西宫是冷宫,不能安置宫人,仅有的地方早就不够住人了,如今这些人一被遣散,娘娘压力就小多了。”
袁贵妃也难得露出快意的笑容:“可不是吗,那些老货每年还要胭脂水粉和新衣,简直就是糟蹋东西!”
蓉锦笑容敛了敛,复又带着一丝期望笑着说道:“娘娘,陛下可提了什么样的宫人能放出宫去?”
“宫女年满三十六岁,伺候过两朝以上的,可以出宫。这一次要放出三千人,宫女和女官都可出宫,宦官则是送往各地驿站、藩国为侍者,宦官恐怕放的不多。”袁贵妃顿时觉得自己扬眉吐气。
“淑妃身边那青鸾绿翠我早就看不顺眼了,可惜放的是伺候过两朝以上的宫人,否则这次我都给放出去。”
袁贵妃自从收了大皇子为子后,就一心一意将他送上皇位,尤其这段时间皇帝又开始临幸宫中其他妃嫔了,她的危机感更甚。
王皇后是间接因她而死,方淑妃因为她和被打入冷宫没什么区别,三皇子从小受她苛待缺衣少食,除非大皇子即位当上皇帝,她成为太后,否则哪一位皇子上位,她都可能不得善终。
如今她已经年近四十,皇帝的恩宠还能占多久?就从去年起,皇帝已经没有像以前那般宠爱她了,随着后宫里高位妃嫔死的死退的退,他似乎也不需要借助她的蛮横再做什么。
可后宫里还有一大把正当华年的妃嫔……
如今借着放宫人出宫,也好对这些痴心妄想的女人敲打敲打!
袁贵妃只觉得毛孔都激动地战栗起来,眼睛里闪出慑人的精光,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出一道名单,想要将宫中那些相貌出众的妃嫔身边的老宫人们个个遣散。
“启禀袁贵妃,含冰殿的王宁求见……”
殿外的宦官小声地通报。
“他来作什么?这个月的孝敬不是才给过吗?莫非是刘凌那……”袁贵妃奇怪地看向蓉锦。
蓉锦也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
“让他进来。”
总体来说,袁贵妃还是对刘凌身边这位宦官挺满意的,甚至有些庆幸当年被灭口的是刘赖子而不是这人。
那些宫人聚众赌博的抽成虽然不多,但每个月累积起来不少,最主要的是,王宁是个能干人,每个月都在逐增。
谁知王宁一进殿,行过礼,就满脸愁容地问起袁贵妃来:“娘娘,您可听说了最近要遣散宫人的恩旨?”
不等袁贵妃回答,一旁的蓉锦就翻了个白眼。
“还要你这奴婢问?这件事陛下已经交代给娘娘了!”
“那真是恭喜娘娘,贺喜娘娘了!”
王宁脸上笑容还没挤出多久,就又愁眉苦脸地说:“其实奴婢来找娘娘,也是为了此事。您也知道,奴婢是在冷宫外设局开场赚点小钱的,在奴婢这里寻乐子的,大多是宫中年长有些闲钱的老宫人,如今这一大批宫人放出去,以后的‘脂粉钱’恐怕就要少上不少。”
袁贵妃原本有些快意的表情渐渐收敛了起来。
“还有,奴婢以前能耳目灵通得到不少消息,概因这些老宫人的关系和人脉都千丝万缕,奴婢和他们常年接触,消息总能漏一点出来。如今这些老宫人一旦放出宫,奴婢可能就没有以前那么多消息递进来了。”王宁心中也是叫苦,他不必抬头都知道袁贵妃心情不会太好。
“
娘娘,奴婢怕过几个月后您会认为奴婢偷懒无能了,所以不得不先来做个报备,并非奴婢……”
“好了,你不必说了,我知道你的意思。”
袁贵妃有些烦躁地打断了王宁的话。
“最近三皇子有什么异动没有?”
“三皇子在宫中读书,并没有带奴婢伺候,陛下赐下了两个小宦官伺候笔墨,是以奴婢只能在含冰殿里等着,大多数时候在为娘娘赚点‘胭脂钱’。其实奴婢也想去东宫伺候三皇子的起居,但是这胭脂钱……”
“按你说的,人都少了,收益也不见得能有多少,你还是关心着正事罢。我会和太常寺说一声,让你也去东宫伺候。舞文弄墨还依旧伺候笔墨,你就伺候三皇子起居吧。宋娘子毕竟是女人,三皇子也这么大了,让她留在含冰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