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封赏之名
张辽的跟随任务杨锐自然是接了下来。不过如此一来,杨锐倒是要进一步设法帮助一下丁原了,此人不仅忠于汉室,作风也是十分磊落,对于张辽之事并无任何阻挠,因而杨锐认为值得为其谋划一二。
于是杨锐便托辞将丁原邀请到了自己所驻扎的东城门内单独相谈,以避开吕布等人耳目。只是杨锐没有留意到,此前张辽向其发布跟随任务之时,吕布也是目光闪动,似有所虑的神情......
“建阳老兄,听烈阳一句直言可否?有几句话虽然说出来很可能会招建阳兄之不愉,但是烈阳还是要讲上一讲的!”
杨锐屏退了左右,却将程昱留在了身边,以便能够从中劝导丁原几句。
“洛阳皇城之势想来建阳兄已是心知肚明,董卓一家势大并且底蕴十足,近些年来董卓讨伐西羌叛军士卒数量十分之巨,又何止数十上百万,当前其洛阳城内的部众不过豹之一斑,即使如此已是吾二人所不能对付!
尔今吾等面前实则只剩二途而已,或粉身玉碎以献社稷,或苟全性命以图后进,再无其他侥幸,建阳兄以为然否?”
杨锐一席话听得丁原目呆当场,一旁的程昱亦先是点头后又颇为无奈地摇头。
“烈阳肺腑之言,丁原拜谢!虽不愿承认,但丁原此前确实抱有侥幸,愚兄受教了!”丁原好一阵蹙眉之后才向杨锐长揖言道。
至此杨锐本以为简简单单就将丁原说服了,却不曾想丁原却是还有后话。
“道理虽是如此,然丁原食汉室之禄,受汉室提命,虽出身卑微,仍由小吏精进至当下刺史一职,尔今汉室社稷渐微,正是舍身图报之时,又怎能任由董贼胡作非为而独善其身?丁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丁原一席话出口,虽不激昂,却是力沉,听得杨锐也是颇为感动,还待再劝几句,却始终不得其道,只能心中微微叹息。一旁的程昱也有惋惜之意,却是始终未开口相劝一句。
不多长时间之后,丁原便起身告辞离去,杨锐也没有过分挽留,丁原不愿意接受杨锐的相劝,而张辽的跟随任务内容却是要杨锐保全丁原安然离开洛阳范围,这倒是让杨锐十分费脑筋了!
“烈阳离开之前可入宫觐见皇帝,为丁刺史求得戍边要职或者地方大员,并令其即刻上任,说不得可以挽救丁刺史!”丁原离去之后,程昱当即言道...
“禀报主公,董卓部将李儒求见!”
杨锐听得程昱之言还未来得及有所表示,就听士卒前来禀报道,一时也颇为诧异,不过听到来人是李儒,杨锐也就让人将其放了进来。李儒的身份杨锐当然知道,若是普通平常的小事,想来董卓也不会将他派过来的。
“李儒见过烈阳将军!”
见到杨锐之后,李儒很是客气地行礼道,杨锐虽然未作任何表示,不过也留意观察了一下,李儒此人倒也的确是一表人才,难怪能够成为董卓的女婿兼得力助手了!
李儒见杨锐不搭理他,随即眼光瞥向程昱所在的位置,恰好此时程昱的目光也看向李儒的方向,两个人的目光在此一刻碰撞了一下!
“想必这位便是程昱程先生了吧,李儒久闻大名了!”
李儒又与程昱见礼道,不过程昱也只是点头示意,并没有出声应答。
“董卓那老匹夫要如何谋算予吾,竟然把汝这一好女婿给派来了,所图应该不小才是,赶紧说来听听吧......”面对李儒的彬彬有礼,杨锐终于大为不客气道。
“呵呵...烈阳将军说笑了......”
未想到杨锐说话如此直接,李儒稍稍有些尴尬道,不过很快便又恢复了淡定,“虽然此前有些误会,吾父大人实则十分赏识烈阳将军之才能,只是一直未有机会与烈阳将军相交而已,此次李儒前来正是要为父亲大人先行拜会一下将军......”
“够了,够了,直接说重点吧,吾可没时间在这里听汝之假客套,本将军还是数十万大军在赶往洛阳城的路上呢,不日即将到达,需要马上准备营地之类的,可没时间在这里与汝闲聊!”
杨锐再一次打断了李儒之言,并且话里有话地向李儒言道。他本来就准备将聚灵山庄内的1万青州州兵以及3万黄巾士卒全部调集过来,以进一步增强话语权的。
当杨锐说到增兵的时候,李儒显然有些惊讶,不过却是很快掩饰了过去,不是有心留意的话还真无法看出来,然而这一幕却是没有逃过杨锐的眼睛。
“呵呵...李儒谨遵烈阳将军吩咐便是。”
李儒再次尴尬一笑,尔后脸色一正,终于开始讲起了此行前来的真正目的。
“烈阳将军,正如方才李儒所言,吾父大人是很愿意与烈阳将军交好的,为此父亲大人正准备于皇帝面前为烈阳将军请功!
此前十常侍作乱宫廷,烈阳将军乃第一个赶到现场护驾之人,且周护于皇帝以及陈留王左右,一直到达洛阳城为止,此一点乃诸位在场之人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故而吾父大人准备表奏烈阳护驾首功,不知烈阳大人意下如何?”
原来清早董卓与丁原对阵之时,李儒想到的计策便是此计,首先于皇帝面前表奏杨锐之功,尔后给杨锐赐一个地方大员或者戍边大将,假借封赏之名将杨锐远远地调开!
这一点倒是正与程昱此前的计策有些相像之处,只不过其本身用意以及所针对之人都有不同罢了,程昱要上表给丁原要官,目的是为了援救丁原,而董卓表奏杨锐之功,则只是为了排除异己,以独揽大权罢了。
不过李儒的计策却是正中杨锐的下怀,杨锐大费周折在洛阳城内驻军、争取话语权、不断给董卓压力等,这些所为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能够火中取栗从中获取一些利益!
“哈哈哈!董老匹夫倒是打得好算盘,若是不出吾之所料,董老匹夫想要表奏吾之护驾之功,尔后使皇帝予烈阳封个地方官抑或戍边之将,就准备将吾打发走了,是也不是?!
本将军倒是也正好要表奏他董卓一下呢,到时候看那老匹夫是遵旨还是抗旨,若是遵旨也就罢了,若是抗旨的话,本将不介意联络众人清理悖逆!哈哈哈哈!
回去告诉董卓,要想给本将请功赐官也并非不可,只不过本将非州牧不做!否则的话,想都别想,董卓能有援军,本将也有,汝等尽可以出去打听一下,整个兖州、青州的黄巾都是本将所灭,本将最不缺的便是士卒部众了!哈哈哈!”
杨锐一席话讲得十分张扬,本来也是说给李儒听的,虚虚实实之间对方虽然不至于尽信,但也必然有所顾忌。听完杨锐之言本来李儒还要说什么的,却被杨锐强行阻挡,当即强行送客了。
打发走了李儒之后,杨锐也没有闲着,而是请程昱事先拟表,准备奏请丁原之功,杨锐自己则驾驭道风飞毯直奔北邙山中的聚灵山庄而去,此时杨锐的1万青州州兵以及3万黄巾士卒都已经在聚灵山庄之内汇合,等着杨锐的到来了。
而杨锐也并没有将这些部众一次性带往洛阳皇城,而是吩咐这些士卒还以每5000人为一队,分拨逐次向洛阳城内转移,每两个拨次之间间隔半个时辰时间,如此一来给人的感觉就有些源源不断、络绎不绝了!
等到杨锐回到洛阳城东城门的时候,程昱早已经将奏表拟好,杨锐也没有急着前往宫内上奏,他要等一等董卓那边的消息,若是由于丁原这边被封赏得太快而离开,杨锐也就难免会孤立了。
且说李儒也不是普通之人,他回到董卓屯兵的洛阳城西城门内,只将杨锐的主要意图带了回去,说是杨锐应该可以接受封赏之事,只不过要求至少是州牧,并没有尽说其中与杨锐交涉的细节,也避免了董卓再一次动怒。
然而董卓却是觉得杨锐的要求有点儿高了,虽然李儒建议董卓答应下此事,好将杨锐这个大麻烦打发走,整个洛阳皇城包括汉室成员在内也就成为董卓鼓掌间之物了,但是董卓却是没有轻易答应。
不过紧接着传来的消息却是让董卓慢慢改变了主意,原来杨锐部卒分拨次进入洛阳皇城的事情很快传到了董卓的耳朵当中,董卓与李儒同时大惊!
董卓倒还罢了,李儒与杨锐交涉之时可是听杨锐提起过一些相关细节的,他对杨锐的实力本来就有更新的推断和猜测,只不过未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没有将这些告诉董卓而已,如今见到杨锐不断向洛阳城调兵,李儒倒是慢慢确信了早前杨锐之言。
如此情况之下,李儒愈发力荐董卓,要尽快满足杨锐州牧之要求,好将杨锐打发走,于是当天夜色初临的时候杨锐果然就接到了封赏的圣旨。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一(189年8月21日)。大汉少皇帝一曰策书,西园左校尉、青州刺史烈阳,于十常侍宫乱之时护驾有功,特提命为青州州牧,开府建牙,掌一州军政之事,替天子牧,不受他命!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于是杨锐便托辞将丁原邀请到了自己所驻扎的东城门内单独相谈,以避开吕布等人耳目。只是杨锐没有留意到,此前张辽向其发布跟随任务之时,吕布也是目光闪动,似有所虑的神情......
“建阳老兄,听烈阳一句直言可否?有几句话虽然说出来很可能会招建阳兄之不愉,但是烈阳还是要讲上一讲的!”
杨锐屏退了左右,却将程昱留在了身边,以便能够从中劝导丁原几句。
“洛阳皇城之势想来建阳兄已是心知肚明,董卓一家势大并且底蕴十足,近些年来董卓讨伐西羌叛军士卒数量十分之巨,又何止数十上百万,当前其洛阳城内的部众不过豹之一斑,即使如此已是吾二人所不能对付!
尔今吾等面前实则只剩二途而已,或粉身玉碎以献社稷,或苟全性命以图后进,再无其他侥幸,建阳兄以为然否?”
杨锐一席话听得丁原目呆当场,一旁的程昱亦先是点头后又颇为无奈地摇头。
“烈阳肺腑之言,丁原拜谢!虽不愿承认,但丁原此前确实抱有侥幸,愚兄受教了!”丁原好一阵蹙眉之后才向杨锐长揖言道。
至此杨锐本以为简简单单就将丁原说服了,却不曾想丁原却是还有后话。
“道理虽是如此,然丁原食汉室之禄,受汉室提命,虽出身卑微,仍由小吏精进至当下刺史一职,尔今汉室社稷渐微,正是舍身图报之时,又怎能任由董贼胡作非为而独善其身?丁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丁原一席话出口,虽不激昂,却是力沉,听得杨锐也是颇为感动,还待再劝几句,却始终不得其道,只能心中微微叹息。一旁的程昱也有惋惜之意,却是始终未开口相劝一句。
不多长时间之后,丁原便起身告辞离去,杨锐也没有过分挽留,丁原不愿意接受杨锐的相劝,而张辽的跟随任务内容却是要杨锐保全丁原安然离开洛阳范围,这倒是让杨锐十分费脑筋了!
“烈阳离开之前可入宫觐见皇帝,为丁刺史求得戍边要职或者地方大员,并令其即刻上任,说不得可以挽救丁刺史!”丁原离去之后,程昱当即言道...
“禀报主公,董卓部将李儒求见!”
杨锐听得程昱之言还未来得及有所表示,就听士卒前来禀报道,一时也颇为诧异,不过听到来人是李儒,杨锐也就让人将其放了进来。李儒的身份杨锐当然知道,若是普通平常的小事,想来董卓也不会将他派过来的。
“李儒见过烈阳将军!”
见到杨锐之后,李儒很是客气地行礼道,杨锐虽然未作任何表示,不过也留意观察了一下,李儒此人倒也的确是一表人才,难怪能够成为董卓的女婿兼得力助手了!
李儒见杨锐不搭理他,随即眼光瞥向程昱所在的位置,恰好此时程昱的目光也看向李儒的方向,两个人的目光在此一刻碰撞了一下!
“想必这位便是程昱程先生了吧,李儒久闻大名了!”
李儒又与程昱见礼道,不过程昱也只是点头示意,并没有出声应答。
“董卓那老匹夫要如何谋算予吾,竟然把汝这一好女婿给派来了,所图应该不小才是,赶紧说来听听吧......”面对李儒的彬彬有礼,杨锐终于大为不客气道。
“呵呵...烈阳将军说笑了......”
未想到杨锐说话如此直接,李儒稍稍有些尴尬道,不过很快便又恢复了淡定,“虽然此前有些误会,吾父大人实则十分赏识烈阳将军之才能,只是一直未有机会与烈阳将军相交而已,此次李儒前来正是要为父亲大人先行拜会一下将军......”
“够了,够了,直接说重点吧,吾可没时间在这里听汝之假客套,本将军还是数十万大军在赶往洛阳城的路上呢,不日即将到达,需要马上准备营地之类的,可没时间在这里与汝闲聊!”
杨锐再一次打断了李儒之言,并且话里有话地向李儒言道。他本来就准备将聚灵山庄内的1万青州州兵以及3万黄巾士卒全部调集过来,以进一步增强话语权的。
当杨锐说到增兵的时候,李儒显然有些惊讶,不过却是很快掩饰了过去,不是有心留意的话还真无法看出来,然而这一幕却是没有逃过杨锐的眼睛。
“呵呵...李儒谨遵烈阳将军吩咐便是。”
李儒再次尴尬一笑,尔后脸色一正,终于开始讲起了此行前来的真正目的。
“烈阳将军,正如方才李儒所言,吾父大人是很愿意与烈阳将军交好的,为此父亲大人正准备于皇帝面前为烈阳将军请功!
此前十常侍作乱宫廷,烈阳将军乃第一个赶到现场护驾之人,且周护于皇帝以及陈留王左右,一直到达洛阳城为止,此一点乃诸位在场之人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故而吾父大人准备表奏烈阳护驾首功,不知烈阳大人意下如何?”
原来清早董卓与丁原对阵之时,李儒想到的计策便是此计,首先于皇帝面前表奏杨锐之功,尔后给杨锐赐一个地方大员或者戍边大将,假借封赏之名将杨锐远远地调开!
这一点倒是正与程昱此前的计策有些相像之处,只不过其本身用意以及所针对之人都有不同罢了,程昱要上表给丁原要官,目的是为了援救丁原,而董卓表奏杨锐之功,则只是为了排除异己,以独揽大权罢了。
不过李儒的计策却是正中杨锐的下怀,杨锐大费周折在洛阳城内驻军、争取话语权、不断给董卓压力等,这些所为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能够火中取栗从中获取一些利益!
“哈哈哈!董老匹夫倒是打得好算盘,若是不出吾之所料,董老匹夫想要表奏吾之护驾之功,尔后使皇帝予烈阳封个地方官抑或戍边之将,就准备将吾打发走了,是也不是?!
本将军倒是也正好要表奏他董卓一下呢,到时候看那老匹夫是遵旨还是抗旨,若是遵旨也就罢了,若是抗旨的话,本将不介意联络众人清理悖逆!哈哈哈哈!
回去告诉董卓,要想给本将请功赐官也并非不可,只不过本将非州牧不做!否则的话,想都别想,董卓能有援军,本将也有,汝等尽可以出去打听一下,整个兖州、青州的黄巾都是本将所灭,本将最不缺的便是士卒部众了!哈哈哈!”
杨锐一席话讲得十分张扬,本来也是说给李儒听的,虚虚实实之间对方虽然不至于尽信,但也必然有所顾忌。听完杨锐之言本来李儒还要说什么的,却被杨锐强行阻挡,当即强行送客了。
打发走了李儒之后,杨锐也没有闲着,而是请程昱事先拟表,准备奏请丁原之功,杨锐自己则驾驭道风飞毯直奔北邙山中的聚灵山庄而去,此时杨锐的1万青州州兵以及3万黄巾士卒都已经在聚灵山庄之内汇合,等着杨锐的到来了。
而杨锐也并没有将这些部众一次性带往洛阳皇城,而是吩咐这些士卒还以每5000人为一队,分拨逐次向洛阳城内转移,每两个拨次之间间隔半个时辰时间,如此一来给人的感觉就有些源源不断、络绎不绝了!
等到杨锐回到洛阳城东城门的时候,程昱早已经将奏表拟好,杨锐也没有急着前往宫内上奏,他要等一等董卓那边的消息,若是由于丁原这边被封赏得太快而离开,杨锐也就难免会孤立了。
且说李儒也不是普通之人,他回到董卓屯兵的洛阳城西城门内,只将杨锐的主要意图带了回去,说是杨锐应该可以接受封赏之事,只不过要求至少是州牧,并没有尽说其中与杨锐交涉的细节,也避免了董卓再一次动怒。
然而董卓却是觉得杨锐的要求有点儿高了,虽然李儒建议董卓答应下此事,好将杨锐这个大麻烦打发走,整个洛阳皇城包括汉室成员在内也就成为董卓鼓掌间之物了,但是董卓却是没有轻易答应。
不过紧接着传来的消息却是让董卓慢慢改变了主意,原来杨锐部卒分拨次进入洛阳皇城的事情很快传到了董卓的耳朵当中,董卓与李儒同时大惊!
董卓倒还罢了,李儒与杨锐交涉之时可是听杨锐提起过一些相关细节的,他对杨锐的实力本来就有更新的推断和猜测,只不过未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没有将这些告诉董卓而已,如今见到杨锐不断向洛阳城调兵,李儒倒是慢慢确信了早前杨锐之言。
如此情况之下,李儒愈发力荐董卓,要尽快满足杨锐州牧之要求,好将杨锐打发走,于是当天夜色初临的时候杨锐果然就接到了封赏的圣旨。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一(189年8月21日)。大汉少皇帝一曰策书,西园左校尉、青州刺史烈阳,于十常侍宫乱之时护驾有功,特提命为青州州牧,开府建牙,掌一州军政之事,替天子牧,不受他命!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