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郑泽昭看了他一眼没答话,明玥却轻声说:“暂时应是不会,突厥虽大败,但其根仍在,况高句丽未平,还远不到高枕无忧的时候。”
郑泽昭十分吃惊的瞧着她,郑泽瑞也皱了眉,半晌忽地道:“该不是那常家在从中作梗吧?他们今日竟疑心常令韬的腿是我所伤!”
嗯?”郑泽昭虽知她们今儿被常家堵了路,却不知其中来来回回的原话,此时听说,便道:“如何说的?”
郑泽瑞便将中午常云香的话复述了一边,郑泽昭冷哼了一声,默了默却问:“瑞哥儿,你且与我说实话,那日常令韬被刺之后你是去见了毅郡王的,可凭着黑骑卫,缘何过了那么久才抓到刺客?且当真是后来抓到的贼匪中的人?”
郑泽瑞一愣:“二哥你也怀疑我……”
他话未说完便被郑泽昭打断:“我当然不怀疑你!你当时与我在一处,是事后才过去,可是常令韬未必这样想,我郑家有拒婚在前,他是小人之心。”
明玥觉得心里猛地提了一下,“裴云铮”三个字在她口中来回打转,却不知为何就是没说出来。
“我也不知”,郑泽瑞挠挠头:“我去时刺客已经跑了,我与吴镶带人去寻,确实没寻到。”
——他说的是实话,他到得晚,并没见着人,只是跟了吴镶一并去找,虽那日他也觉得吴镶有些漫不经心。
郑泽昭看了他一会儿,没再问,只说:“那你自雍州走时可有给毅郡王留下口信?”
“留守的是吴镶,我倒与他说了的。”郑泽瑞道。
“那便好”郑泽昭长长出了口气,隐隐有些不安,可是若郑家不能接父亲之困,他也只能将徐璟拉进来了。
这一晚,几人早早歇下,明玥因郑泽昭提了大昭寺之事,心里一直压着块石头似的,夜里翻来覆去的也没睡实,第二日早起红兰替她在眼下扑了好些粉。
稍用过早饭,几人便起身往二伯公府上去。
郑二老太爷位居中书令,府邸自离皇城要近的多,他们行了小半个时辰方到了地方。
朱门高楣,比起燕州的郑府更要威严气派,迎出来的是昨日见过的郑思谦,明玥与邓环娘心里都有事,自没多余心思打量沿路风景,一路跟着他进了五进院落,到了正院时便见一个着橘色锦衣的妇人往台阶下迎了两步,冲着邓环娘道:“好嫂嫂,你可算来了!”
来的正是郑思谦的母亲李氏,邓环娘刚刚与郑佑诚成亲时也是见过的,当下忙见了礼,二人感慨一番,边说边进了堂屋,屋里的主座上坐着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男人,看样子是郑思谦的父亲,见她们进来,便微微笑着起身见礼说:“嫂嫂远道而来,快请落座。”
众人依次坐了,郑四老爷和李氏便先问了老太爷和王氏的好,有说了些这些年未见的客套话,邓环娘一一应着,直说了半会才说到正题上去。
☆、第95章
邓环娘一听,心下便不大是滋味。
则没见着这位二伯心里总归忐忑,怕人不把郑佑诚的事往心上搁;二则她知二老太爷向来极重出身,郑佑智与郑泽昭是嫡子与嫡孙他尚且可见,然像邓环娘这样的妇道人家又不出身名门,既不是与郑佑诚同来二老太爷自觉不值一见。
邓环娘心里没底,便看了看三老爷郑佑智和郑泽昭,郑佑智道:“四弟说的是,我同昭哥儿前日已见过二伯父了,大嫂且放心。左右一时半刻离不了京城,等二伯父稍好些再来见过也是一样的。”
“既是如此”邓环娘压着心里头的复杂滋味说:“那我就晚些再拜见二伯父,望他老人家身子快快康健起来。”稍停了下又道:“那依四弟之见,此事又当是如何?”
四老爷“唔”了声,端着茶盏沉吟了会子才道:
“此事……先要看那刘廷是如何说了。按理,朋友间相互送个物什以表礼待本是常事,何以便牵涉到‘贪墨’一说了?这界定本就模糊的很,两面的说法,只不过对那刘廷怕要用些手段,回头再瞧;其次,皇上下了令命人去擒拿那起子作乱的贼人,倘或拿住了,那贼人并不与佑诚大哥为难,只说与他不甚识得,那此事也便清白了。端的这两样,且看之后如何了。”
——四老爷在刑部任职,对案子的见解很是明晰,这里头的弯弯绕绕他心里也有数,只如今情形不明,不好给邓环娘细说,但总体看来,还是有隙可寻,不至于没救。
邓环娘稍舒了口气,起身福了一福道:“那就有劳二伯和四弟多多费心了。”
“自家哥哥,本是应该的”,四老爷笑笑。
郑泽昭却在一旁道:“四叔刚刚说的极是,只这刘廷先前既咬定了父亲是贪墨而非朋友之礼,如今怕不能轻易改口,况他同我父亲都在御史台而不在刑部,这中间……”——要用些手段,恐怕困难。
邓环娘听了郑泽昭的话神色又紧张起来,四老爷喝了口茶,叹气说:“那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他这话说的有点儿随心,一时几人都静默了,明玥起身一福道:
“母亲、二哥不必太过忧心,二伯公和四叔父既说了就必定会为父亲力证清白,一方歙砚而已,雅是雅,但女儿不信以此就能入了父亲的眼,倘使因这个叫人定了‘贪墨’的名,那倒是……有些滑世家之大稽了,四叔父说是不是这个话?”
明玥实际的意思是要拿郑氏来说话的,世家名门,难不成连几方名砚都没见过?忒也小瞧人。她这话明指着郑佑诚是清白的,并意指这位四叔父心里也有数,若之因此事叫郑佑诚被冤派了去,京中郑家未免……无能了些。
四老爷明知她这是激将,不过里头却不得不承认,此事若定了论,在长安城里一传还真是有些丢脸,这也是为何即便二老太爷不想插手却也不得不帮衬的原因之一。
——郑佑诚被定罪,对京城郑家也是一记下马威。
四老爷抬眼打量了她一记,说:“你就是昨儿谦哥儿提起的七丫头吧?”
明玥闻言,猜着郑思谦八成同他说了昨儿街上之事,遂答道:“回四叔父的话,侄女在家行七,昨日多亏了谦哥哥解围。”
郑思谦在一旁忙摆手,四老爷便挑眉道:“倒是个男孩儿性子。”
邓环娘还没说话,三老爷郑佑智倒板着脸道:“七丫头,坐回去吧,不得无礼。”
四老爷也没说什么,只又瞧了明玥两眼说:“这性子倒也不赖。”
明玥福了一礼便又坐了回去,留心瞧着过了会儿郑思谦便退出去了,李氏便过来拉了邓环娘进屋说了几句话,到了午时便又留他们用饭,饭后众人又闲坐了会子,这才起身告辞。
临走时四老爷背着手道:“大嫂和侄儿们还请放宽心,过几日父亲身子好些便请再来相见。我们是一脉血亲,纵拼了郑氏一族全力,也定要换佑诚大哥一个清白。”
邓环娘眼圈一红,谢了又谢。
打从二老太爷府上出来,郑泽昭又带着她们去了其余两位叔公的府上,这两位叔公都是原五房一脉,虽也在京中,却并不及二老太爷一房,因而他们热情是热情,但对郑佑诚一事并不多说。
这样一圈下来,众人回到东三巷时太阳已快落山了,草草吃过饭便各自歇下。
第二日一早邓环娘和明玥起来时郑泽昭已离府上职去了,临走时吩咐白露去给她们二人置办些必须的东西,原先只打算停留几日,如今看来要多住一阵子。
郑泽昭在交代的时候心里颇感奇怪,他还没有在王氏和郑佑诚都不在的时候面对邓环娘和明玥,若在以前,正该是“短兵相接”,但这两日他见邓环娘为着郑佑诚的事憔悴不堪,他心里头对这继母也“兵”不起来了。
好在过了五、六日二老太爷府上传来了消息,尚书省派到御史台同审此案的人见到了郑佑诚,说其暂且还好,也没吃太大苦头,叫邓环娘等人放心。
消息一报到这,邓环娘便浑身卸了一道劲儿似的,伏在枕上半天都没动弹,呜呜哭了几声才算好些,当晚总肯睡了个囫囵觉。
可是又之后的半月,案子进行的并不顺利。一是上面下令擒拿的贼匪有了消息,可是在押往京城的路上却逃了;二是皇上虽下了一通旨意命御史台查明此案但过后便即将此事交给了大司马陈吉,而他自己还浸在攻打高句丽失败的烦闷之中,正欲征召天下之兵在明年春继续攻打高句丽。
案子在没有拿到贼匪供词的初审期御史台、中书、门下三方一见各不统一,最后便相较着闹到陈吉跟前,大司马陈吉并非出身世家,对京中这些大族早就想开开刀,毫无疑问的倒向了御史台一方,门下省是个站干岸的,最后变成了中书令与御史大夫打擂台。
郑二老太爷素知陈吉之心,因而越了他直接跑到皇上跟前诉苦了一番,皇上一面拭着宝剑一面勉强听完了他的话,也不知听明白没,老半天才说了一句:“爱卿啊,不就是对案子审理有不同见地么,那就再审嘛,审到你们都统一为止。”
二老太爷得令而去,可心里并不明朗,皇上这个态度虽不能说多偏向陈吉可也并没有偏向他这一边,如今只算是给他几分颜面叫他拖拖时间罢了。
二老太爷瞧明白了皇上这个态度心里不禁一寒,邓环娘等人第二次上门的时候便仍旧没见。
邓环娘因着最近虽没甚“好消息”但总算也没有坏消息传来,倒并不曾多想,然郑泽昭心里头却是愈发没底。
他甚至想到了最坏的事,——郑氏一门会放弃郑佑诚。
世家里从来如此,二老太爷先前的一番力争也不过是如明月所说,须得顾着世家的脸面。可一旦发现所付出代价超过预期,而郑佑诚又不是二老太爷的儿子,那他们很可能会转脸丢弃。
郑泽昭来回思量了一晚正是愁眉不展,第二日一大早郑泽瑞却过来跟他神神秘秘的道:“二哥,毅郡王进京了。”
郑泽昭蓦地生出一股柳暗花明之感,沉着气问郑泽瑞:“你得了信儿了?可是因着父亲的事进京?”
郑泽瑞蹙着眉:“我只是得了王爷进京的消息,是不是为着父亲的事却不晓得,王爷打边陲回来,眼下又快到腊月,进宫去也是稀松平常的事。”
郑泽昭默了默说:“你如今倒可与黑骑通消息了?王爷倒是信你。”
郑泽瑞挠挠头:“只是偶尔有之。若是有重要之事那便是半点儿风声也不透的,实不瞒二哥,若是父亲此次无事,明年一开春,我便真投奔黑骑卫了,原先是因觉无尺寸之功,自己也不好腆着脸去,如今总算能衬上黑骑这名号了。”
郑泽昭却道:“你去磨练两年还成,时日久了却不行。”
“这又为何?”郑泽瑞不解:“二哥,你不是一向与祖母她们想的不同么,怎的你也拦我?”
“我不是拦你”郑泽昭道:“只是后事……哎,罢了,如今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你既得了消息,便在打听打听王爷是因何进京,若为着父亲的事那自然最好,若他不是,那你看看能否跟王爷见上一面。”
“而伯公那里不是……”郑泽瑞尚没有郑泽昭想的那么深。
“听我的”,郑泽昭少有的替他做出了决断:“如今咱们得做两手打算。”
郑泽瑞被他严肃的神情带的心中微沉,只好道:“那我去问问。”
郑泽昭点点头,长处一口气,等郑泽瑞走了他想了想,立即给老太爷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回燕州。
☆、第96章
事情在进入腊月之后开始有了转机。
一是听闻那伙作乱的贼匪被黑骑卫给逮着了,没费多大力便将匪首擒了押进京来;二是崔家里有人出来说了话,直指御史台有逼供之嫌,谏言案子应移交大理寺进行三司会审。
邓环娘经了这一段日子的煎熬,心里起起落落两回反比之前经事儿不少,这会子听闻崔家站出来说话,不由道:“你爹爹出了此事,明珠定然也着急,她人虽不在京中,却把劲儿使上了。”
郑泽昭点头:“原是没同她细说的,不过她收到信后应是打发人回燕州问过了,本也要往京中来,但崔夫人身子似不大好,估摸是祖母发了话,叫她且先在清河侍奉婆母。”
“是了”邓环娘道:“我与明玥当日走得急,也没顾得上叫人报于明珠,不过崔家里定也是晓得的,回头还是要去谢过。”
郑泽昭应了,心里却觉未必全然是因着郑明珠,不然崔家之前怎么没甚动静,直到现今才出来说话?
打邓环娘的院子里出来时明玥也跟了出来,郑泽昭见她蹙着眉头便说:“你可是有话要问?”
明玥与他并肩往外走了一段路才道:“二哥可知向皇上进谏的是崔家哪一房的老爷?”
郑泽昭想了想:“应是长房的大老爷,他父亲在先帝在位时曾任三公之一的大司空,很得先帝敬重,后封为了护国公,他府上的大老爷如今便是大理寺卿。”
见明玥的表情有些茫然,他又补充道:“就是上次咱们所见的崔翊的父亲。”
明玥恍然应了声,说:“这般看来,应是大姐姐的功劳了”,郑泽昭没说话,有点儿奇怪的看了看她,明玥回看过来:“二哥觉得不尽然?”
“你不也这般想?”郑泽昭侧着身,又说:“前几日毅郡王进京了。”
“嗯,我听四哥悄悄说了。二哥的意思……是毅郡王从中传了话?上次在大昭寺倒见他与容公子很是熟稔。”
“甚容公子?”郑泽昭拧着眉头。
“嗯?”明玥一时没留意,“就是崔家哥哥。”
郑泽昭眯眼瞧着她,半晌道:“眼下这情形,你还是将你心里头那起子……念想都收了。崔家因着明珠也好,因着毅郡王之托也罢,总是不和你相干,你莫要想多了。”说罢,冷着一张脸走了。
明玥站在原地十分莫名奇妙,想了半天也没明白郑泽昭的意思,又寻思要是徐璟寻的崔家出面那也说得过去,毕竟郑佑诚被定了罪,他也得但一份督管不力的责任。
崔家一出头,便有其他世家响应,今儿这个说一说明儿那个劝一劝,皇上耐不住其烦,最后一挥袖子命御史台将案子移交大理寺,三司会审,御史大夫和毅郡王旁听。
腊月初十,长安城里已开始飘着浓浓的年味儿,邓环娘却在屋里坐卧不安,郑佑诚的案子今日便在大理寺会审。
郑泽昭一早走时心内也颇有些紧张,将明玥和郑泽瑞叫到一边单另嘱咐了好几遍,——郑佑诚若万一被以“勾结贼匪造反”定罪,那就是一个死。
虽说老太爷叫人带了信,郑泽昭也让郑泽瑞托人转给了徐璟,可是徐璟那边一直未有消息传来,他进京也算有一阵子,郑泽瑞却也不曾见过他一面,郑泽昭心里实是一直悬着。
从五更天出府一直到午时,他几乎没喝一口水,熬过午时后,郑泽昭舒了口气,突地就不紧张了,他知道,自己这个时辰还能安然的在这,郑佑诚那应是没出了什么大的差池,只是不知为何,还是迟迟没有动静。
又过了近两个时辰,郑泽昭才听见有同僚在那嘁嘁喳喳,他出去寻了个小太监一问,方知案子已经审完,——之前揭发说郑佑诚受了他送的歙砚的刘大人刘廷在大理寺当堂自尽了。
——这大概不是个好消息。郑泽昭没往大理寺去,因要避嫌,他去了恐也见不上人,他也没再寻人多问,下了职便匆匆往回赶。
到了府门外便见有马车停着,车上的小厮他认得,是二伯公府上的。
郑泽昭十分吃惊的瞧着她,郑泽瑞也皱了眉,半晌忽地道:“该不是那常家在从中作梗吧?他们今日竟疑心常令韬的腿是我所伤!”
嗯?”郑泽昭虽知她们今儿被常家堵了路,却不知其中来来回回的原话,此时听说,便道:“如何说的?”
郑泽瑞便将中午常云香的话复述了一边,郑泽昭冷哼了一声,默了默却问:“瑞哥儿,你且与我说实话,那日常令韬被刺之后你是去见了毅郡王的,可凭着黑骑卫,缘何过了那么久才抓到刺客?且当真是后来抓到的贼匪中的人?”
郑泽瑞一愣:“二哥你也怀疑我……”
他话未说完便被郑泽昭打断:“我当然不怀疑你!你当时与我在一处,是事后才过去,可是常令韬未必这样想,我郑家有拒婚在前,他是小人之心。”
明玥觉得心里猛地提了一下,“裴云铮”三个字在她口中来回打转,却不知为何就是没说出来。
“我也不知”,郑泽瑞挠挠头:“我去时刺客已经跑了,我与吴镶带人去寻,确实没寻到。”
——他说的是实话,他到得晚,并没见着人,只是跟了吴镶一并去找,虽那日他也觉得吴镶有些漫不经心。
郑泽昭看了他一会儿,没再问,只说:“那你自雍州走时可有给毅郡王留下口信?”
“留守的是吴镶,我倒与他说了的。”郑泽瑞道。
“那便好”郑泽昭长长出了口气,隐隐有些不安,可是若郑家不能接父亲之困,他也只能将徐璟拉进来了。
这一晚,几人早早歇下,明玥因郑泽昭提了大昭寺之事,心里一直压着块石头似的,夜里翻来覆去的也没睡实,第二日早起红兰替她在眼下扑了好些粉。
稍用过早饭,几人便起身往二伯公府上去。
郑二老太爷位居中书令,府邸自离皇城要近的多,他们行了小半个时辰方到了地方。
朱门高楣,比起燕州的郑府更要威严气派,迎出来的是昨日见过的郑思谦,明玥与邓环娘心里都有事,自没多余心思打量沿路风景,一路跟着他进了五进院落,到了正院时便见一个着橘色锦衣的妇人往台阶下迎了两步,冲着邓环娘道:“好嫂嫂,你可算来了!”
来的正是郑思谦的母亲李氏,邓环娘刚刚与郑佑诚成亲时也是见过的,当下忙见了礼,二人感慨一番,边说边进了堂屋,屋里的主座上坐着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男人,看样子是郑思谦的父亲,见她们进来,便微微笑着起身见礼说:“嫂嫂远道而来,快请落座。”
众人依次坐了,郑四老爷和李氏便先问了老太爷和王氏的好,有说了些这些年未见的客套话,邓环娘一一应着,直说了半会才说到正题上去。
☆、第95章
邓环娘一听,心下便不大是滋味。
则没见着这位二伯心里总归忐忑,怕人不把郑佑诚的事往心上搁;二则她知二老太爷向来极重出身,郑佑智与郑泽昭是嫡子与嫡孙他尚且可见,然像邓环娘这样的妇道人家又不出身名门,既不是与郑佑诚同来二老太爷自觉不值一见。
邓环娘心里没底,便看了看三老爷郑佑智和郑泽昭,郑佑智道:“四弟说的是,我同昭哥儿前日已见过二伯父了,大嫂且放心。左右一时半刻离不了京城,等二伯父稍好些再来见过也是一样的。”
“既是如此”邓环娘压着心里头的复杂滋味说:“那我就晚些再拜见二伯父,望他老人家身子快快康健起来。”稍停了下又道:“那依四弟之见,此事又当是如何?”
四老爷“唔”了声,端着茶盏沉吟了会子才道:
“此事……先要看那刘廷是如何说了。按理,朋友间相互送个物什以表礼待本是常事,何以便牵涉到‘贪墨’一说了?这界定本就模糊的很,两面的说法,只不过对那刘廷怕要用些手段,回头再瞧;其次,皇上下了令命人去擒拿那起子作乱的贼人,倘或拿住了,那贼人并不与佑诚大哥为难,只说与他不甚识得,那此事也便清白了。端的这两样,且看之后如何了。”
——四老爷在刑部任职,对案子的见解很是明晰,这里头的弯弯绕绕他心里也有数,只如今情形不明,不好给邓环娘细说,但总体看来,还是有隙可寻,不至于没救。
邓环娘稍舒了口气,起身福了一福道:“那就有劳二伯和四弟多多费心了。”
“自家哥哥,本是应该的”,四老爷笑笑。
郑泽昭却在一旁道:“四叔刚刚说的极是,只这刘廷先前既咬定了父亲是贪墨而非朋友之礼,如今怕不能轻易改口,况他同我父亲都在御史台而不在刑部,这中间……”——要用些手段,恐怕困难。
邓环娘听了郑泽昭的话神色又紧张起来,四老爷喝了口茶,叹气说:“那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他这话说的有点儿随心,一时几人都静默了,明玥起身一福道:
“母亲、二哥不必太过忧心,二伯公和四叔父既说了就必定会为父亲力证清白,一方歙砚而已,雅是雅,但女儿不信以此就能入了父亲的眼,倘使因这个叫人定了‘贪墨’的名,那倒是……有些滑世家之大稽了,四叔父说是不是这个话?”
明玥实际的意思是要拿郑氏来说话的,世家名门,难不成连几方名砚都没见过?忒也小瞧人。她这话明指着郑佑诚是清白的,并意指这位四叔父心里也有数,若之因此事叫郑佑诚被冤派了去,京中郑家未免……无能了些。
四老爷明知她这是激将,不过里头却不得不承认,此事若定了论,在长安城里一传还真是有些丢脸,这也是为何即便二老太爷不想插手却也不得不帮衬的原因之一。
——郑佑诚被定罪,对京城郑家也是一记下马威。
四老爷抬眼打量了她一记,说:“你就是昨儿谦哥儿提起的七丫头吧?”
明玥闻言,猜着郑思谦八成同他说了昨儿街上之事,遂答道:“回四叔父的话,侄女在家行七,昨日多亏了谦哥哥解围。”
郑思谦在一旁忙摆手,四老爷便挑眉道:“倒是个男孩儿性子。”
邓环娘还没说话,三老爷郑佑智倒板着脸道:“七丫头,坐回去吧,不得无礼。”
四老爷也没说什么,只又瞧了明玥两眼说:“这性子倒也不赖。”
明玥福了一礼便又坐了回去,留心瞧着过了会儿郑思谦便退出去了,李氏便过来拉了邓环娘进屋说了几句话,到了午时便又留他们用饭,饭后众人又闲坐了会子,这才起身告辞。
临走时四老爷背着手道:“大嫂和侄儿们还请放宽心,过几日父亲身子好些便请再来相见。我们是一脉血亲,纵拼了郑氏一族全力,也定要换佑诚大哥一个清白。”
邓环娘眼圈一红,谢了又谢。
打从二老太爷府上出来,郑泽昭又带着她们去了其余两位叔公的府上,这两位叔公都是原五房一脉,虽也在京中,却并不及二老太爷一房,因而他们热情是热情,但对郑佑诚一事并不多说。
这样一圈下来,众人回到东三巷时太阳已快落山了,草草吃过饭便各自歇下。
第二日一早邓环娘和明玥起来时郑泽昭已离府上职去了,临走时吩咐白露去给她们二人置办些必须的东西,原先只打算停留几日,如今看来要多住一阵子。
郑泽昭在交代的时候心里颇感奇怪,他还没有在王氏和郑佑诚都不在的时候面对邓环娘和明玥,若在以前,正该是“短兵相接”,但这两日他见邓环娘为着郑佑诚的事憔悴不堪,他心里头对这继母也“兵”不起来了。
好在过了五、六日二老太爷府上传来了消息,尚书省派到御史台同审此案的人见到了郑佑诚,说其暂且还好,也没吃太大苦头,叫邓环娘等人放心。
消息一报到这,邓环娘便浑身卸了一道劲儿似的,伏在枕上半天都没动弹,呜呜哭了几声才算好些,当晚总肯睡了个囫囵觉。
可是又之后的半月,案子进行的并不顺利。一是上面下令擒拿的贼匪有了消息,可是在押往京城的路上却逃了;二是皇上虽下了一通旨意命御史台查明此案但过后便即将此事交给了大司马陈吉,而他自己还浸在攻打高句丽失败的烦闷之中,正欲征召天下之兵在明年春继续攻打高句丽。
案子在没有拿到贼匪供词的初审期御史台、中书、门下三方一见各不统一,最后便相较着闹到陈吉跟前,大司马陈吉并非出身世家,对京中这些大族早就想开开刀,毫无疑问的倒向了御史台一方,门下省是个站干岸的,最后变成了中书令与御史大夫打擂台。
郑二老太爷素知陈吉之心,因而越了他直接跑到皇上跟前诉苦了一番,皇上一面拭着宝剑一面勉强听完了他的话,也不知听明白没,老半天才说了一句:“爱卿啊,不就是对案子审理有不同见地么,那就再审嘛,审到你们都统一为止。”
二老太爷得令而去,可心里并不明朗,皇上这个态度虽不能说多偏向陈吉可也并没有偏向他这一边,如今只算是给他几分颜面叫他拖拖时间罢了。
二老太爷瞧明白了皇上这个态度心里不禁一寒,邓环娘等人第二次上门的时候便仍旧没见。
邓环娘因着最近虽没甚“好消息”但总算也没有坏消息传来,倒并不曾多想,然郑泽昭心里头却是愈发没底。
他甚至想到了最坏的事,——郑氏一门会放弃郑佑诚。
世家里从来如此,二老太爷先前的一番力争也不过是如明月所说,须得顾着世家的脸面。可一旦发现所付出代价超过预期,而郑佑诚又不是二老太爷的儿子,那他们很可能会转脸丢弃。
郑泽昭来回思量了一晚正是愁眉不展,第二日一大早郑泽瑞却过来跟他神神秘秘的道:“二哥,毅郡王进京了。”
郑泽昭蓦地生出一股柳暗花明之感,沉着气问郑泽瑞:“你得了信儿了?可是因着父亲的事进京?”
郑泽瑞蹙着眉:“我只是得了王爷进京的消息,是不是为着父亲的事却不晓得,王爷打边陲回来,眼下又快到腊月,进宫去也是稀松平常的事。”
郑泽昭默了默说:“你如今倒可与黑骑通消息了?王爷倒是信你。”
郑泽瑞挠挠头:“只是偶尔有之。若是有重要之事那便是半点儿风声也不透的,实不瞒二哥,若是父亲此次无事,明年一开春,我便真投奔黑骑卫了,原先是因觉无尺寸之功,自己也不好腆着脸去,如今总算能衬上黑骑这名号了。”
郑泽昭却道:“你去磨练两年还成,时日久了却不行。”
“这又为何?”郑泽瑞不解:“二哥,你不是一向与祖母她们想的不同么,怎的你也拦我?”
“我不是拦你”郑泽昭道:“只是后事……哎,罢了,如今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你既得了消息,便在打听打听王爷是因何进京,若为着父亲的事那自然最好,若他不是,那你看看能否跟王爷见上一面。”
“而伯公那里不是……”郑泽瑞尚没有郑泽昭想的那么深。
“听我的”,郑泽昭少有的替他做出了决断:“如今咱们得做两手打算。”
郑泽瑞被他严肃的神情带的心中微沉,只好道:“那我去问问。”
郑泽昭点点头,长处一口气,等郑泽瑞走了他想了想,立即给老太爷修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回燕州。
☆、第96章
事情在进入腊月之后开始有了转机。
一是听闻那伙作乱的贼匪被黑骑卫给逮着了,没费多大力便将匪首擒了押进京来;二是崔家里有人出来说了话,直指御史台有逼供之嫌,谏言案子应移交大理寺进行三司会审。
邓环娘经了这一段日子的煎熬,心里起起落落两回反比之前经事儿不少,这会子听闻崔家站出来说话,不由道:“你爹爹出了此事,明珠定然也着急,她人虽不在京中,却把劲儿使上了。”
郑泽昭点头:“原是没同她细说的,不过她收到信后应是打发人回燕州问过了,本也要往京中来,但崔夫人身子似不大好,估摸是祖母发了话,叫她且先在清河侍奉婆母。”
“是了”邓环娘道:“我与明玥当日走得急,也没顾得上叫人报于明珠,不过崔家里定也是晓得的,回头还是要去谢过。”
郑泽昭应了,心里却觉未必全然是因着郑明珠,不然崔家之前怎么没甚动静,直到现今才出来说话?
打邓环娘的院子里出来时明玥也跟了出来,郑泽昭见她蹙着眉头便说:“你可是有话要问?”
明玥与他并肩往外走了一段路才道:“二哥可知向皇上进谏的是崔家哪一房的老爷?”
郑泽昭想了想:“应是长房的大老爷,他父亲在先帝在位时曾任三公之一的大司空,很得先帝敬重,后封为了护国公,他府上的大老爷如今便是大理寺卿。”
见明玥的表情有些茫然,他又补充道:“就是上次咱们所见的崔翊的父亲。”
明玥恍然应了声,说:“这般看来,应是大姐姐的功劳了”,郑泽昭没说话,有点儿奇怪的看了看她,明玥回看过来:“二哥觉得不尽然?”
“你不也这般想?”郑泽昭侧着身,又说:“前几日毅郡王进京了。”
“嗯,我听四哥悄悄说了。二哥的意思……是毅郡王从中传了话?上次在大昭寺倒见他与容公子很是熟稔。”
“甚容公子?”郑泽昭拧着眉头。
“嗯?”明玥一时没留意,“就是崔家哥哥。”
郑泽昭眯眼瞧着她,半晌道:“眼下这情形,你还是将你心里头那起子……念想都收了。崔家因着明珠也好,因着毅郡王之托也罢,总是不和你相干,你莫要想多了。”说罢,冷着一张脸走了。
明玥站在原地十分莫名奇妙,想了半天也没明白郑泽昭的意思,又寻思要是徐璟寻的崔家出面那也说得过去,毕竟郑佑诚被定了罪,他也得但一份督管不力的责任。
崔家一出头,便有其他世家响应,今儿这个说一说明儿那个劝一劝,皇上耐不住其烦,最后一挥袖子命御史台将案子移交大理寺,三司会审,御史大夫和毅郡王旁听。
腊月初十,长安城里已开始飘着浓浓的年味儿,邓环娘却在屋里坐卧不安,郑佑诚的案子今日便在大理寺会审。
郑泽昭一早走时心内也颇有些紧张,将明玥和郑泽瑞叫到一边单另嘱咐了好几遍,——郑佑诚若万一被以“勾结贼匪造反”定罪,那就是一个死。
虽说老太爷叫人带了信,郑泽昭也让郑泽瑞托人转给了徐璟,可是徐璟那边一直未有消息传来,他进京也算有一阵子,郑泽瑞却也不曾见过他一面,郑泽昭心里实是一直悬着。
从五更天出府一直到午时,他几乎没喝一口水,熬过午时后,郑泽昭舒了口气,突地就不紧张了,他知道,自己这个时辰还能安然的在这,郑佑诚那应是没出了什么大的差池,只是不知为何,还是迟迟没有动静。
又过了近两个时辰,郑泽昭才听见有同僚在那嘁嘁喳喳,他出去寻了个小太监一问,方知案子已经审完,——之前揭发说郑佑诚受了他送的歙砚的刘大人刘廷在大理寺当堂自尽了。
——这大概不是个好消息。郑泽昭没往大理寺去,因要避嫌,他去了恐也见不上人,他也没再寻人多问,下了职便匆匆往回赶。
到了府门外便见有马车停着,车上的小厮他认得,是二伯公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