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烛影斧声
“燕国的威胁,终究还是太大了。”
临淄城中,齐王源甩了甩酸痛地胳膊,嘴里喃喃自语道:“寡人也已经即将攒够五万骑兵...到时候要不要对燕国用兵呢...”
齐王吕源,经过五年的奋斗,已经攒够了五万骑兵,这是他以为的底牌,由秦琼统御的底牌。
“还是先观望...观望吧...”齐王源喃喃自语道。
“王上,海上最近寇盗很多...臣怀疑,是燕国...”齐相管仲轻声对着齐王源道。
“海上?是那个...燕国荡海将军施琅么?”齐王源皱了皱眉头,“让戚继光去注意一下吧,寡人可不想前面刚出兵,后脚就被燕国偷袭啊。”
......
宋国商丘,赵光义望着萧嘉穗,浑身发抖,颤动着嘴唇道:“就没有...没有缓和的余地...真的要杀了他?”
“他赵匡胤不死,你怎么当上宋王!”萧嘉穗有些无语,淡然开口道,“这是唯一的机会,一句话,你做是不做?!”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萧嘉穗又开口提醒了一句。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赵光义轻轻念了几遍这句话,最后哈哈大笑数声,“好,好,好,杀!”
说罢,赵光义便头也不回的望着宋国御书房走去,他知道萧嘉穗只要说出这句话,就能证明只要赵匡胤死后,他一定能扶持自己当上宋王。
他这才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反而萧嘉穗望着一路急行的赵光义愣了:这小子...头挺铁啊,连个方案都不布置,你打算怎么搞死赵匡胤?
但赵光义都一路火花带闪电,直扑御书房而去了,萧嘉穗当然不会阻拦。
万一赵光义真的能搞死赵匡胤呢?
“嘎吱——”
御书房的门被赵光义推开,赵匡胤抬头望了一眼便继续处理政务,口中道:“光义,你来了啊。”
“光义见过王兄。”赵光义沉默了一会儿,头冒冷汗,开口道。
赵光义一时冲动来了这里,他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他没武器,杀个屁赵匡胤。
“你我兄弟,何至于此。”赵匡胤摇了摇头,“光义,快起来吧。”
赵光义起身后,突然发现角落里有一把斧头。
他不知道为什么御书房会有一把斧头,但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
“叮......恭喜宿主完成成就烛影斧声,获得探查人才五维属性机会一次!”
“叮......检测到有能力值单项超过95的人才死亡,赵匡胤——武力值91,统御值94,谋略值95,内政值95,忠诚度等级为-3。”
“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之子,母为杜氏。
开宝九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赵匡胤死了?烛影斧声...”姬衍喃喃自语,“应该是赵光义发动了。”
宋国肯定会乱上一阵,这是姬衍的推断。
真是天助我大燕啊!
姬衍心中一阵狂喜,宋国内乱,无论如何肯定不会参与这次战争。
燕国的隐藏敌人又少了一个,聊胜于无吧。
但姬衍觉得,齐国也会放弃进攻燕国...因为宋国内乱,齐国不可能放弃这个天大的机会。
吞并宋国,占据商丘之富庶...齐国怕是要崛起了。
“一个能力不弱且善于听从臣下意见的君王,果然可怕...”姬衍忍不住又说了一句,齐王源比齐桓公还要厉害啊。
齐桓公吕白,一直都是由管仲处理政务,基本上就是除了他谁都不信。
而齐王源...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且自身能力杰出,懂隐忍,以利为先...在姬衍眼中,吕源、李世民、曹操、刘邦、嬴驷、铁木真这六个人是他的劲敌。
至于刘备、刘彻、刘秀那几个虽然同样优秀,可注定要被刘邦压制,作用不大。
姬无诡冢中枯骨、孙策少年得志、熊槐守成之君...吴、楚、晋三国也就只能靠臣子支撑国运了。
至于姬衍自己,现在可不是很信任臣子。
有杨磊、连明浩两个武将的前车之鉴,文臣虽然还没什么动静,但姬衍知道他们可不都是忠心耿耿之辈。
说什么没有背叛,无非是价格筹码不够而已。然而,姬衍的可信目标也基本确定了。
不客气的说,要不是目前燕国还需要人才,姬衍早就把那一群忠诚度等级为+1的全部给踹开,让他们到西伯利亚去种土豆了。
这就是姬衍地打算,姬衍现在充分相信只有宦官不会背叛自己。
魏忠贤如今可是人人皆想除掉的,在这五年以来,魏忠贤大权在握,还被姬衍允许搞皇商,真的是引的很多人嫉妒。
魏忠贤如果想要这么一直下去,只能好好巴结姬衍这个燕王。哪怕是姬衍死了,换了个新王他的权柄依旧受损。
因此,魏忠贤必须要对姬衍忠心耿耿来保住他的权力,就跟他在历史上的一样,就算有东林党在外,也得牢牢抓住天启皇帝的心。
天启皇帝那朝可不是好参与的。在以前,姬衍或许只认为天启皇帝是个木匠皇帝,如今却不然。
东林党、阉党相争,而这个木匠皇帝却能看看把握住二者的平衡,虽然最终被某些人弄死,但他在权术这一方面确实比后面的崇祯要强上一点。
看看崇祯,上来就挺东林党,杀魏忠贤。然后他就穷了,图个啥?
东林党那边鱼龙混杂,有忠心耿耿的大臣也有心怀鬼胎的小人。
还有一些就是模棱两可的了。
比如某位水太凉。
而最终跟随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的,却是东林党最看不起的阉党,太监。
这就足矣证明天启与崇祯对于权术运用的差别了。
可以说,能当上皇帝的除了傻子(如晋惠帝),剩下的就算是傀儡也十分有能耐。
临淄城中,齐王源甩了甩酸痛地胳膊,嘴里喃喃自语道:“寡人也已经即将攒够五万骑兵...到时候要不要对燕国用兵呢...”
齐王吕源,经过五年的奋斗,已经攒够了五万骑兵,这是他以为的底牌,由秦琼统御的底牌。
“还是先观望...观望吧...”齐王源喃喃自语道。
“王上,海上最近寇盗很多...臣怀疑,是燕国...”齐相管仲轻声对着齐王源道。
“海上?是那个...燕国荡海将军施琅么?”齐王源皱了皱眉头,“让戚继光去注意一下吧,寡人可不想前面刚出兵,后脚就被燕国偷袭啊。”
......
宋国商丘,赵光义望着萧嘉穗,浑身发抖,颤动着嘴唇道:“就没有...没有缓和的余地...真的要杀了他?”
“他赵匡胤不死,你怎么当上宋王!”萧嘉穗有些无语,淡然开口道,“这是唯一的机会,一句话,你做是不做?!”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萧嘉穗又开口提醒了一句。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赵光义轻轻念了几遍这句话,最后哈哈大笑数声,“好,好,好,杀!”
说罢,赵光义便头也不回的望着宋国御书房走去,他知道萧嘉穗只要说出这句话,就能证明只要赵匡胤死后,他一定能扶持自己当上宋王。
他这才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反而萧嘉穗望着一路急行的赵光义愣了:这小子...头挺铁啊,连个方案都不布置,你打算怎么搞死赵匡胤?
但赵光义都一路火花带闪电,直扑御书房而去了,萧嘉穗当然不会阻拦。
万一赵光义真的能搞死赵匡胤呢?
“嘎吱——”
御书房的门被赵光义推开,赵匡胤抬头望了一眼便继续处理政务,口中道:“光义,你来了啊。”
“光义见过王兄。”赵光义沉默了一会儿,头冒冷汗,开口道。
赵光义一时冲动来了这里,他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他没武器,杀个屁赵匡胤。
“你我兄弟,何至于此。”赵匡胤摇了摇头,“光义,快起来吧。”
赵光义起身后,突然发现角落里有一把斧头。
他不知道为什么御书房会有一把斧头,但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
“叮......恭喜宿主完成成就烛影斧声,获得探查人才五维属性机会一次!”
“叮......检测到有能力值单项超过95的人才死亡,赵匡胤——武力值91,统御值94,谋略值95,内政值95,忠诚度等级为-3。”
“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之子,母为杜氏。
开宝九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赵匡胤死了?烛影斧声...”姬衍喃喃自语,“应该是赵光义发动了。”
宋国肯定会乱上一阵,这是姬衍的推断。
真是天助我大燕啊!
姬衍心中一阵狂喜,宋国内乱,无论如何肯定不会参与这次战争。
燕国的隐藏敌人又少了一个,聊胜于无吧。
但姬衍觉得,齐国也会放弃进攻燕国...因为宋国内乱,齐国不可能放弃这个天大的机会。
吞并宋国,占据商丘之富庶...齐国怕是要崛起了。
“一个能力不弱且善于听从臣下意见的君王,果然可怕...”姬衍忍不住又说了一句,齐王源比齐桓公还要厉害啊。
齐桓公吕白,一直都是由管仲处理政务,基本上就是除了他谁都不信。
而齐王源...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且自身能力杰出,懂隐忍,以利为先...在姬衍眼中,吕源、李世民、曹操、刘邦、嬴驷、铁木真这六个人是他的劲敌。
至于刘备、刘彻、刘秀那几个虽然同样优秀,可注定要被刘邦压制,作用不大。
姬无诡冢中枯骨、孙策少年得志、熊槐守成之君...吴、楚、晋三国也就只能靠臣子支撑国运了。
至于姬衍自己,现在可不是很信任臣子。
有杨磊、连明浩两个武将的前车之鉴,文臣虽然还没什么动静,但姬衍知道他们可不都是忠心耿耿之辈。
说什么没有背叛,无非是价格筹码不够而已。然而,姬衍的可信目标也基本确定了。
不客气的说,要不是目前燕国还需要人才,姬衍早就把那一群忠诚度等级为+1的全部给踹开,让他们到西伯利亚去种土豆了。
这就是姬衍地打算,姬衍现在充分相信只有宦官不会背叛自己。
魏忠贤如今可是人人皆想除掉的,在这五年以来,魏忠贤大权在握,还被姬衍允许搞皇商,真的是引的很多人嫉妒。
魏忠贤如果想要这么一直下去,只能好好巴结姬衍这个燕王。哪怕是姬衍死了,换了个新王他的权柄依旧受损。
因此,魏忠贤必须要对姬衍忠心耿耿来保住他的权力,就跟他在历史上的一样,就算有东林党在外,也得牢牢抓住天启皇帝的心。
天启皇帝那朝可不是好参与的。在以前,姬衍或许只认为天启皇帝是个木匠皇帝,如今却不然。
东林党、阉党相争,而这个木匠皇帝却能看看把握住二者的平衡,虽然最终被某些人弄死,但他在权术这一方面确实比后面的崇祯要强上一点。
看看崇祯,上来就挺东林党,杀魏忠贤。然后他就穷了,图个啥?
东林党那边鱼龙混杂,有忠心耿耿的大臣也有心怀鬼胎的小人。
还有一些就是模棱两可的了。
比如某位水太凉。
而最终跟随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的,却是东林党最看不起的阉党,太监。
这就足矣证明天启与崇祯对于权术运用的差别了。
可以说,能当上皇帝的除了傻子(如晋惠帝),剩下的就算是傀儡也十分有能耐。